第95章 姐妹
姐妹
太後離了華太妃的宮,路上倒是不免心上悵然:“往日與這華太妃總是争鋒相對,可如今她要離去了,哀家這心內倒是有些悵然若失。”
翠荷扶着太後說:“太後娘娘不必悵然若失,待得一年後,皇上大婚迎娶了皇後進來,到時候給太後娘娘生上好幾個孫兒,只怕太後娘娘是要忙不過來呢!”
太後一笑:“就你這丫頭會說,也是,哀家如今也是到了含饴弄孫的年紀啦。”
雖然是新帝登基,可是登基之前已經将所有需要的路都鋪平了,所以如今趙開明坐上這皇位倒也是平穩。太後自然是心寬,沒什麽值得憂慮的。只是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反過來說也是一樣的,人要是沒有眼前的憂慮那就只有遠處的了。
“陸太妃倒是怎麽說?”太後突然開口詢問。
“陸太妃如今還待在自己的宮內,倒是沒有請旨歸家,”翠荷說到一半猶豫一下:“只是聽說,陸太妃是在等魯王呢。”
太後沉吟:“她是想等魯王坐穩封地,去往封地團圓。”
“太後娘娘聖明,正是這個打算。”
太後不語:做娘親的随着兒子一同前往封地,倒是合情合理,只是陸家聲望如此大,若是随着陸太妃和魯王一同前去,豈不是放虎歸山?也罷,如今南疆戰事未平,且就這般。到時再看魯王的造化,若是平定了南疆,再謀打算。
正是這麽想着,就見到一道倩麗的身影立在前頭,穿着卻樸素。太後定睛一看,原來是珍太嫔。
珍太嫔想來也是不曾想過會撞見太後,面上閃過一絲錯愕,但很快就跪下請安了。
“妹妹不必多禮,起來說話吧。”如今身居高位比以往更為尊貴的太後性情也是和緩了不少。
珍太嫔謝恩後起身。
“妹妹這是要去哪兒?”太後随口問道。
“回太後的話,嫔妾在宮內已久,如今解了禁足,便不願錯過好景致,日日便會出來走上這麽一遭,看看景致也是散散心。”珍太嫔回話的時候始終低垂着眼,十分乖順。
Advertisement
只是這回話的內容倒是讓太後有了興趣:“哦?早間哀家召見衆位妹妹的事你也去了的,如今倒是什麽打算?可打算回家去?”
珍太嫔還是低着頭:“回太後的話,嫔妾早在家中就是庶女中的一個,不受父親重視,想來如今嫔妾成了廢人一個,父親更是不願見。嫔妾還是不回家的好。”
太後聽了在心內贊嘆:雖是庶女倒果然是個難得的聰明人,又想到珍太嫔那般境地也是為着成就當今皇上的大業鋪路,态度更是緩和了幾分:“哀家方才去瞧過你姐姐。你姐姐也如你一般,不願歸家去。倒是自請出宮去修行,你若是有心,也可随之而去。”
這便是在向珍太嫔示好了,可是珍太嫔卻跪下來:“嫔妾謝太後娘娘美意。只是嫔妾不願意。嫔妾近來日日出宮閑逛,雖是快到冬日,卻依然覺得景致別致,更別提嫔妾如今深受皇上和太後恩德,單是吃這一項上就比往日好了不少。如今嫔妾對不起父親的期望,可是卻想對得起娘親的。”
太後聽了不由好奇:“妹妹的娘親是何期望?難道竟是與宰相大人的不同?”心內卻想着,不過是個妾室,又能有什麽高見呢?
珍太嫔這時才擡起頭:“回太後的話,嫔妾入宮時,父親期望嫔妾能夠得先帝寵愛。只是嫔妾的娘親卻期望嫔妾吃得香睡得好,即便是在宮裏,也能高高興興過日子,方才不枉在這人間走這一遭!”
太後聽了默然,又不由在心內慨嘆:好一個通透的妾室,難怪珍太嫔這般聰明。不由得開口垂問:“那妹妹可是要陪在哀家身邊了。”
珍太嫔一笑:“太後娘娘不嫌棄的話,往後看戲聽曲,宴席游園,便由嫔妾陪同吧。”
“妹妹是個伶俐人,有妹妹相伴,哀家想來也會多不少樂子。準了。你姐姐不日就将出宮,你去送送吧。”太後說罷,就由着翠荷攙扶繼續走遠了。
直到走出很遠,翠荷回頭看一眼,對太後說:“珍太嫔倒是恭敬,還跪着呢!”
太後悠悠說:“這般妙人,往後陪在身邊也是哀家的福氣!”
珍太嫔直到看不到太後的影子才慢慢起身,一面踱步向華太妃宮內去,一面嘆氣:這宮內吃穿用度都是好的,自己還不曾好好享受過,又怎麽會去常伴青燈古佛?
雖說禁足也是拜太後所賜,可是時過境遷,如今就是太後的天下,自己有着這一層緣故在,想來太後日後更是待自己會格外好些。這便夠了。本來自己也不願争寵做了父親的筏子去。起初知曉是太後害得自己空歡喜一場,也是恨得。可是後來想通了便也罷了,即便是有了孩子也不一定就能拉扯長大,自己本就是想要簡單過日子,如今也是求仁得仁了。
心內亂七八糟想着,倒是不知不覺間就到了華太妃的宮外。許久不曾來過,先是嘆口氣,才慢慢進去。
華太妃見過了太後,便召見了宮內僅剩的仆婢們。出宮修行,除了一個貼身伺候的仆婢,其餘人都遣散。所以如今珍太嫔一路進來,也無仆婢通傳或阻攔。
珍太嫔暢通無阻地進了華太妃寝殿。
華太妃正在收拾包袱,一應首飾盡皆不帶,那貼身仆婢勸道:“娘娘即便是不為着打扮,就算是盤纏也需帶上。”可是華太妃卻搖頭:“你我是去修行還帶這些勞什子物件做什麽?留在此處罷。”
珍太嫔上前一步:“姐姐還是帶上吧!”那貼身仆婢看到珍太嫔看一眼華太妃,華太妃微一颔首,那仆婢就退出了寝殿還關上了門。
“宮外不必宮裏頭。人人都是拜高踩低的。帶着些賞人鋪路日子也好過些。”
華太妃面上平靜:“你一直在府內長大,對府外的事倒是知道得清楚。”
“姐姐生下來就是嫡女,自然是不曾在這等小事上上心煩擾過。可是就算是在府內,也是如此。不受寵的妾室院中用度總有克扣,就算是那送來的吃食也有分時、過時,滾燙或冰涼呢。帶着些銀錢鋪路,總是會讓日子好過些。”一面說着,珍太嫔上前将那些首飾放進妝奁中,又将裝着銀錢的荷包、妝奁都放在包袱內,系帶兒卷好。
華太妃就這般看着不做聲。
還是珍太嫔打破沉默:“我已知道姐姐是要出宮修行的,今日時來送送姐姐的。畢竟今日一別,想來此生難再相見了。”
華太妃才說:“你呢?可是要歸家?”
珍太嫔一笑:“姐姐真是會開玩笑,父親是怎樣的人,姐姐還不清楚?如今我不過是個沒用的廢棋,父親又豈會讓我歸家?”
華太妃一時啞然,過一會兒才說:“那你留在宮內好生照顧自己。”
華太妃對太後都已經沒了怨恨,如今對着本就沒甚恩怨的珍太嫔也就多了真心的叮囑。
珍太嫔一笑:“謝謝姐姐提醒,我會的。我會侍奉在太後身邊,博得太後歡心。若是有機緣,太後果然十分青眼,上元節宮宴也有機會見上娘親、弟弟一面。就算是沒得機緣,我也會日日梳妝,吃好穿好,不辜負來人間走上這一遭。”
兩人雖是姐妹,卻從不曾這樣推心置腹聊過天。珍太嫔話語中的通透豁達倒是讓華太妃有些自愧。
珍太嫔卻像是看出了華太妃的自愧:“姐姐也許不知道,府內我們這些做庶女的有多羨慕姐姐。姐姐生下來就是嫡女,身份尊貴,得父親重視。入宮後又是寵妃,被關注被寵愛是姐姐早已習慣的吧。聽聞姐姐幼時就以牛乳沐浴,每晚睡前都會飲上一盞燕窩。可是姐姐,燕窩這樣的好東西,是我有孕的那段日子才第一次喝到呢!”
華太妃擡起眼皮看一眼珍太嫔不知道該說什麽,珍太嫔卻繼續說:“所以,對于我來說,留在宮內也是好日子!先帝駕崩,不必在擔心争寵也不必提防誰的暗箭,不過是陪着太後一同養老,也不用如府內嫁給貧寒小吏的庶姐那樣捉襟見肘,還得侍奉公婆,一有不如意還會被打罵。”
華太妃這是頭一次聽到庶妹們的處境,過去她從不曾關注過,如今猛然一聽倒是怔怔:“你能這麽想,自然是快活就好。”
珍太嫔繼續說:“姐姐的路從來都與我不同。如今姐姐看破了紅塵,安心修行也是一樁好事。”
華太妃看着眼前的妹妹:“多謝你來送我。我也會為你祈福的。”
珍太嫔點點頭:“我留在宮內,也會替姐姐多加照顧蓮蕊公主的。”
“個人有個人的緣法,如今我已看開。只是你若是能在她出嫁時照應、提點一二,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
姐妹說罷,對望無言,似是還有千萬句話要說,又似乎全在這對視的一眼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