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昆侖地脈
當我看清來人的面目時,真是驚詫不已。玄池?!莫非他早就知道我們躲在窗外,剛才是故意引我們進來的嗎?
正當我晃神的時候,只聽玄清在一旁喊道:“傻愣着幹什麽?還不趕快幫忙?”
玄清這一叫讓我立刻從夢中清醒過來,可是我卻沒有立即行動。因為我不知道到底該去幫誰?兩個都是我的同門師兄,而且都救過我的命。雖說,玄池現在已經失去了理智,但我真是不忍心幫着玄清對付他。
就在我左右為難的時候,玄池已使出了太極劍法。只瞧兩道游龍分別向玄清左右攻去,繞了一個不大的彎後,直取他面門。玄清何等靈活,見劍氣兇猛不敢硬接,俯身虛晃一招從包圍中脫了出來。
哪想到,玄清剛脫身,玄池就倒轉劍柄使一招倒挂金鐘,飛身攻他頭頂罩門。玄清全身給劍氣罩住,不易脫身,急忙舉劍擋格。只聽砰的一聲巨響,玄清的寶劍竟然短為了兩截。
昆侖以變幻莫測劍法開山立派,手腳上的功夫卻是一般。玄清有劍之時還可勉強支持一陣兒,這下手中沒了趁手的兵器,豈不是只能閉着眼睛等死嗎?
我見形勢不妙,也顧不上什麽為難不為難了,急忙抽出長劍去幫玄清。我知道自己不是玄池的對手,跟他過了幾招便将手中長劍扔給了玄清。玄清接了長劍,立刻用劍氣将我們周身護住,,讓玄池進攻不得。
但是,顯然我們太小瞧玄池了,玄池本就劍法精湛,在迷了心智,力量是以前的百倍。他擺出劍陣,一時間無數道劍光向我們撲來。那劍光可以穿過罩圈直抵陣中,玄清只好重新聚陣。玄池瞅準時機,舉手念訣将長劍往前一掃,霎時間我們只覺得一股猛力襲來,站立不住。只聽一聲轟響過後,我和玄清身子一輕飛了出去。
玄清定力比我強,踉跄退了幾步總算站住了。他站定後正要身後拉我,誰知玄池一劍攻了過來,玄清對敵之時,我順勢摔進了石棺中。
原來我以為那石棺中是個空棺,可掉進去後才發現,裏面其實什麽都沒有,是空的。我龇牙咧嘴的摸了摸後背,一時間覺得自己的骨頭都快散掉了。不過,現在可不是憐惜自己的時候,我們要是打不敗玄池,只怕今天這兩具棺木就是我們的長眠之所。
我咬了咬牙,撐着一只手想坐起來。突然我身下一軟,整個人立刻掉入了一個黑乎乎的所在。
原來,我的身下竟然是個暗洞。我如同一個皮球似的沿着洞中的斜坡滾了一陣兒,最後直到撞上了一堵牆還是什麽的,這才停了下來。
這是個什麽鬼地方啊?我忍着疼,吹亮火折照了照,見自己此刻身在一處溶洞中。那溶洞晶瑩剔透,在火光的照耀下,五顏六色真是美極了。
我來昆侖這麽久了,居然不知道原來昆侖山下竟然是這麽一個所在。我定了定神,摸索着想站起來,這才發覺,原來身後靠着的是個鐘乳石柱。這柱子足有十人合圍那麽粗,而且很高,仰頭望去給人一種莫名的壓迫感。
這時,我聽見前方傳來滴水的聲音。莫非這溶洞中有地底暗河不成?要是有那可好了,說不定順着河流就能找到出路呢。我跌跌撞撞的摸索着朝有水聲的方向走去。
可是,等我循聲過去的時候,卻發現前面都兩個黑漆漆的洞口。這四周陰森森的,我可沒有勇氣兩個都試試。我趴在地上,附耳聽了聽,好像兩邊都有流水聲。唉,算了,我知道自己的地理學的不咋地,也就不費那心思了。幹脆閉着眼睛随便選了一條路走。
Advertisement
我雖不知道被吸進宇宙中的黑洞裏是什麽感受,但我此刻覺得應該與我孤身一人闖這地上的溶洞也應該差不了多少吧。這裏簡直黑到了極致,走在裏面,我都覺得自己可能會一直走到天荒地老。
我走走停停,生怕頭頂突然出現個蝙蝠什麽的大家夥,不過顯然我的擔心是多餘的。這裏面什麽都沒有,我大約無望的走了小半個時辰後,眼前竟然豁然開朗。
我面前是一出依據山勢建造而成的大廳,大廳裏面擺着八根巨型石柱,石柱的中央有一個噴泉形狀的東西。那裏面此刻還在不斷的往外湧水,水柱下面是一條清澈的地下暗河。
我走過去瞧了瞧,不覺心中一震。這水柱該不會就是大地之脈吧?
我記得我曾在昆侖典籍上看到過,那上面說昆侖是天下水脈的源頭。傳說,當年水神河伯按照人皇伏羲氏的命令将大地之脈埋在了昆侖山下,自此之後昆侖就因這水脈凝聚靈氣,變成了鐘靈毓秀之地。
如果典籍記載無誤的話,那麽我眼前的這個東西應該就是大地之脈。不過,我不明白的是,為什麽密室中的棺木下面會通向這裏呢?難道這是昆侖掌門世代承襲的秘密嗎?
看來昆侖這潭水深得很,也許還有更多不為人知的秘密也說不定。我将火折靠在一邊,走到水邊喝了點水,折騰了一晚上,我感覺自己體力都有些不支了。
喝飽了水,我正打算找個地方先好好休息一下再尋出路,無意間忽然瞧見這泉眼下面的石臺好像有古怪。我繞到石臺後面,附耳輕輕敲了兩三下,發覺裏面确實是空的。
這裏面該不會藏着什麽重要的東西吧?我好奇心大起,在周圍摸了半天想瞧瞧裏面到底是什麽東西。不過,這石臺上面光滑平整,似乎沒什麽機括之類的東西。
我站起來繞着石臺打量了好半天,忽然想到了一個好點子。這天下的暗閣基本原理應該都大同小異,如果上面沒有開啓的機關,那多半是靠旋轉來啓動的。想到了這一點,我再次試了試。可是,這石臺堅如磐石,哪裏能轉的動啊!看來是我自作聰明了,我感到有些懊惱。
一晚上沒睡覺,又使出了吃奶的力氣來搬這大石臺,我在就累得眼皮開始打架了。我揀了一個石柱,靠在上面,不覺中睡着了。
恍惚間,我好似覺得自己到了一個深不見底的地方,那裏面又黑又冷,黑暗中還有無數只冒着綠光的眼睛盯着我。我害怕極了,我想逃出那個地方,但是兩只腳就像被定住了似的,怎麽也擡不起來。
這時,我覺得身後涼飕飕的,好像有一只巨型猛獸正虎視眈眈的朝我逼近,我驚慌的大喊大叫。突然,我面前亮起了一盞燈,接着玄池拿着劍走了過來。我高興極了,高聲呼喊着要他救我。可是,那一秒鐘,那玄池的臉變得扭曲不已,他邪惡的一笑,将我向後一推,扔給了那只猛獸。。。。。。
“不要,不要。。。”我大叫了幾聲,清醒了過來。
原來是夢啊!我見四周一切如常,這才松了口氣。現在也不知什麽時辰了,我揉了揉眼睛,走到水邊正打算洗把臉清醒清醒。這時,水中竟然出現了一個殿中八根石柱的倒影。
這不合常理啊?石柱離水那麽遠,怎麽會在水中有影子呢?我疑神疑鬼的轉頭看了看廳中的石柱,又瞧了瞧水中,以為自己看花了眼。可是,那水中真真切切的有八根柱子。
我無法理解的怔怔的瞧着水中,一時間心中詫異不已。這時,那八根石柱慢慢變成了一個伏羲八卦的樣子,那八卦繞着中心的太極兩儀轉了半天,之後從中間射出一束光打到了石臺上。
我順着光線往旁邊一瞧,那石臺上也出現了一個八卦。那八卦該不會就是開啓石臺的機關吧?剛才我見水中的卦盤左轉三、右轉五,然後再左轉一下,那光才出來。我心中默記着也照着轉了轉卦盤。
只見那卦盤往後一縮,陷入石臺中,接着底下開了一個磚頭大小的暗閣。我探頭往裏一瞧,見裏面有一本薄薄的冊子。我拿出來一瞧,不禁吃了一驚,那上面赫然寫着《九轉金丹丹譜》幾個燙金大字。
崆峒一直想得到這《九轉金丹丹譜》,真想不到它居然藏在這裏。我翻開瞧了瞧,上面盡是些丹藥的特性和配置方法。我沒學過醫,化學也學的馬馬虎虎,所以根本就瞧不懂。待我翻到最後幾頁時,立刻就被上面記載的事情給吸引住了。
那上面記載了與丹譜有關的一些事。原來,這九轉金丹丹譜曾是昆侖掌門繼位時的信物。當年,昆侖太乙仙尊坐下有三大弟子,分別是上清、太清和少清。這上清武藝高強,聰明過人,是太乙仙尊最寵愛的弟子,也是将來昆侖的下一任掌門。但是,這讓一直觊觎掌門之位的太清很不服氣。他怕掌門之位落到上清手中,決心先下手為強,趁太乙練功的時候将他打成重傷,昏迷不醒。他本想趁機盜走《九轉金丹丹譜》,但是根本沒有找到。這時上清趕了過來,他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将這事嫁禍給了上清。
上清百口莫辯,被關了起來,還差點上了誅仙臺。不過,好在少清全力救護,這才讓他保住了性命。太清一來怕自己的陰謀暴露,二來猜測丹譜在上清身上。于是,決心趕在太乙仙尊醒來之前,殺掉上清,奪了丹譜,坐上昆侖掌門之位。
上清是個武癡,那時他正在練一種極易走火入魔的功夫。太清便逮住機會,在上清練到緊要關頭的時候下手暗算他。上清心神一散,氣走岔道,便走火入魔。昆侖怕他傷人,便将他終身囚禁在了思過崖。
被囚禁在了思過崖?看到這幾個字後,我這才恍然大悟。終于明白為什麽邪仙老頭對昆侖如此熟悉,也明白了為什麽崆峒派三番五次來找他要九轉金丹丹譜,敢情他就是失蹤多年的上清啊。
後來,太乙仙尊醒了過來,太清見陰謀敗露,這才逃到崆峒,投到了崆峒掌門的門下。再後來。。。我翻到最後一頁,居然沒有了。
如此說來,邪仙多半真的不知道這九轉丹譜的下落,或者說他還沒有來得及拿到丹譜就被關到了思過崖。那麽,崆峒太清老頭這次來比武多半是為了找這丹譜而來嗎?
我将書小心的又放回了機括中,然後轉動卦盤将它重新封好。然後順着水流的方向,往外走去。
這水流一直延伸了遙遠,我七拐八拐之後,終于走了出去。這洞的出口原來是在阆風巅的密叢中。這裏被郁郁蔥蔥的樹枝遮擋着,一般人根本發現不了,這也是此地一直未被發現的原因吧。
我出來後,又将洞口邊遮了些枝木後,這才下山來。
此時,時候已經不早,我擡手望了望刺目的太陽,估摸着比武大會應該已經開始了。我加快了腳步,走到後山的時候,居然碰見了玄清。
玄清大概以為我已經一命嗚呼了,見我好端端的走回來,不知是驚喜還是哀愁,竟然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待他稍微平靜了些,我便将自己發現昆侖地脈的事告訴了他。
“原來昆侖地下真的有水脈啊。”玄清奇道,“以前我還以為只是個傳說呢。”
“別說你了,要不是我親眼見到,我也這樣認為呢。”我說,“對了,玄清師兄,我掉進了溶洞後,玄池師兄沒有為難你嗎?你是怎麽脫身的啊。”
“你掉入石棺中後,我本想去救你。可是,玄池師兄将我困在了劍陣中,差一點就取了我的性命。不過,奇怪的是,他出手的那一刻,突然面部扭曲,好像很痛苦的樣子,然後就踉踉跄跄的走了。要不是這件怪事啊,你現在就見不到我了。”
“面容扭曲?怎麽回事啊?”
玄清搖搖頭:“我也摸不着頭緒。不過,我想肯定是跟那噬人蠱有關。”
我們沒再說什麽,轉身往朝陽殿外的練武場走去。
我們到了演武場,各大掌門都已經到了。我擡眼望去,見玄池一臉淡漠的坐在正首,他左右兩邊分別是鎮元和太清兩位老頭。此次,比武的裁判從一位變成了三位,分別是泰山的新任掌門真元道人、蓬萊掌門公孫楚,還有一位掌門長得方頭大耳,從來沒見過。
“那個方頭大耳的老頭是誰啊?”我悄聲問身邊的玄清。
玄清道:“那是飛雲山奇門的獅吼禪師。”
“獅吼禪師?怎麽好像沒見過啊。”我說。
“你當然沒見過了,他這人向來清高,已經多年不與各門派往來了。想不到這太清老道這麽有本事,居然請得動他。”
“你是說,他是太清那邊的人嗎?”
“那是自然。”玄清道,“你看看現在臺上就坐的三位掌門,他們都是太清的心腹。泰山新任掌門就是太清一舉推上去的。那蓬萊是個小門派,在座那麽多德高望重的掌門,就是再怎麽論資排輩也輪不到他。可是,現在你看。。。我看,咱們這次恐怕。。。”玄清說到這裏無奈的搖了搖頭。
看來邪仙老頭說的沒錯,這太清果然是有備而來啊。
我和玄清正說話間,鼓聲響起。鼓過三巡之後,鎮元老頭起身行了一禮,宣布了比武的規則。
此次比武,完全按照車輪戰的方式。就是說,這個人只要連勝前來挑戰的弟子,就一直能待在擂臺上,直到被人打敗。不過,比武意在切磋武藝,不能殺傷人命。
鎮元老頭說完規則後,天門山掌門高聲說道:“此種比武規則未免太不合理。昆侖和崆峒兩派的弟子加起來,少說也有上千人。要是這麽比下去,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衆掌門都點頭稱是,一時間都你一言我一語的議論起來。
鎮元老頭趕緊擺了擺手道:“諸位不必擔心。貧道和太清師兄還有三位掌門商量過了,此次比武兩派只限五個人。這五個人必須是兩派一頂一的高手才行。”
衆人一聽有理,這才漸漸止住了喧嘩聲。
兩派一頂一的高手?我問玄清,“按這規則,是不是太清也可親自上陣比武呢?”
玄清點點頭道:“是啊。兩派掌門也在高手之列。如果,太清真的上場比武,那麽昆侖有資格與他對壘的就是掌門師兄。可是,按修為來說,掌門師兄絕對不可能取勝。真想不到,崆峒還有這一招。”
我聽了心裏咯噔一下,如果太清真的上場,那麽即便是鎮元老頭替玄池上場也絕非他的對手。如此看來,昆侖不就被穩穩的掌握在崆峒手中了嗎?退一萬步說,就是他不親自上場,裁判都是他安排的人,那我們也不一定生的了啊。
兩派的規矩是五年比武一次,誰贏了誰就執掌昆侖山,不論怎麽樣,昆侖都将會是太清的囊中之物。
這時,鼓聲響起,昆侖首先上場的是玄羽,崆峒則派出了大弟子馮岩。崆峒除了太清和李秋水會鞭子之外,其餘的弟子都使的是長劍。
起先,玄羽只短短幾招就站了上風,可是後來情況逆轉,那馮岩使出了雪花神劍。但他的劍法不到家,只使了短短幾招就被玄羽控制住了。馮岩不甘心,突轉劍柄,想偷襲玄羽,卻被玄羽一腳踢倒。
昆侖規矩同門之間比武不得下狠手。玄羽收起長劍,走過去扶他。可他卻突施暗算,撿起地上的劍,出其不意的擲了出去。玄羽沒想到他突然攻擊,急忙向後側身躲避。馮岩瞅準機會,身子躍起,一腳将玄羽踢下了擂臺。
昆侖弟子都很氣憤,紛紛叫嚷着不公平。但那裁判就像盲了似的,硬說比武還沒有結束,一切都有可能發生,最後竟然說崆峒派取勝。
玄清一聽就火了,一擡腳飛上了擂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