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世家寒門(二)
世家寒門(二)
宋宅。
午時,宋時書正坐在院子裏,今日天氣大晴,就連太陽都有了熱意,她翻着這些日子周坡查出來的東西,和上一世大差不差,不過因為時間充足,很多地方的細節都一并查了清楚。
至于那個小福子,至今還是未開口說話。
宋時書始終想不明白,小福子對秦亥的忠誠從何而來。
“郎君,有人送信。”忽然,何掩淮走了過去,手中拿着一封信遞給了宋時書。
“翟娘子呢?”宋時書一邊拆着信一邊随口問道。
何掩淮轉頭看了看廚房才道:“在廚房做飯。”
宋時書拆開信看着,“嗯”了聲。
何掩淮輕咳一聲,又道:“那個,郎君,翟娘子以前是做什麽的?我問她,她也不說。”
宋時書合上信,這翟灼還是和上一世一樣,不僅開着肉鋪,而且做的一手好菜,以前她和何掩淮都是從外面的酒樓裏買,自打翟灼來了以後,那空蕩且沾染了灰塵的廚房都有了人,不過那地方也夠翟灼收拾好幾日。
她起身停頓了下道:“做生意的,家中落了難,又在延城縣因為我受了傷,她一個人無依無靠的,想來京師清靜清靜罷了,這些日子你就代我好好照顧她,她一個女娘又沒個親人,你我自當關懷,就不用老是跟着我了,我在皇城衛裏,不會有什麽危險,倒是翟娘子,需要你的保護。”
既然人已經來了,也只能撮合着了,不論上一世如何,希望這一世他們能有一個好的結局,等過段時間,就想辦法讓何掩淮帶着翟灼回肅州,這樣,她也能放心。
“我……”何掩淮頓了又頓,“郎君,你這是要出去?”
宋時書笑了笑,看樣子何掩淮對翟灼也不是一點感覺都沒有,這小子,可得讓翟灼好好教一教。她開口道:“外面有些事需要我處理,今晚你就吃翟娘子做的飯就好,不用等我。”
何掩淮還是有些擔心:“那郎君你一個人……”
Advertisement
“我不是一個人,”總讓何掩淮跟着她也不是個事,宋時書拍了拍何掩淮的肩膀,示意讓他放心,“皇城衛那麽多人,你跟着我的這些年不也是無事發生,現在這個家裏可是多了個人,你不能只顧我一個。”
在何掩淮眼裏,他是個男子,而翟灼是個女子,她讓何掩淮多保護翟灼也在情理之中。
何掩淮終于點了點頭:“我知道了,郎君。”
“好,那你去陪翟娘子收拾廚房,我先去皇城衛了。”宋時書收好放在石桌上上的那些卷宗。
“嗯。”何掩淮點了點頭。
宋時書這才滿意地出了門。
這間宅子距離皇城衛也不過兩條街的距離,還是後來李珩賜給她的,目的是為了萬一有什麽事,她能夠及時趕到。
至于傍晚,她需要去一趟境北王府。
“有要事相商?”
這才回來幾天,也不知顧離又想搞個什麽名堂出來。
-
酉時,宋時書行至境北王府外,這一次,她猶豫再三,才從大門口走了進去,這沿途路段确實看上去沒什麽問題,只怕顧離回京師帶的也不止那一百多赤字營将士。
畢竟是回來奪權的。
奇怪的是,王府門口竟空無一人,更奇怪的是,她走進去後,還是未見一人。
也不知,是這府上本就沒幾個人,還是顧離特意将人支開了。
她按照顧離信上所寫,一步步走到王府正中,還是她上次遇見顧離的地方,只不過這次換了路線。
她走上那段石子路,臨近傍晚,今日天空中竟出現了晚霞,雖然很淡,卻已是難得。
她放慢腳步,果不其然,沒幾步路,顧離就推門而出了。
迎着金色的霞光,顧離白袍在身,束着高馬尾,雙手抱胸,邁着三兩步随意至極的步伐走上前來。
“宋大人來得早,我還以為皇城衛很忙,宋大人會來遲些。”顧離逆着光而站,輕輕低着頭。
宋時書捏了捏衣角道:“小王爺特意差人送的信,我怎麽敢怠慢。”
顧離松開雙臂笑道:“還好我準備了一桌子好吃的,不然就是我怠慢宋大人了。”
自打從肅州回來,顧離确實再也沒有試探她的意思,算是信守承諾。
随後,顧離伸出右臂:“請。”
顧離這般,倒是讓她十分不适應,當初從肅州回來的時候,馬車是分開的,現在就只有他們兩人,倒有點像那晚在肅州刺史府的大雪裏。
“多謝小王爺。”宋時書止住自己胡思亂想的腦袋,今日顧離找她來,定是有事要說,還是得時刻警惕着。
不管是她,還是顧離,都沒到彼此信任的地步,只能說沒了疑心。
她跟着顧離向內走去,剛踏進門檻,就聞到了一股飯香味。
坐在飯桌上,宋時書四下瞧了瞧,這飯桌被屏風遮擋着,而坐在此處,剛好能将窗外的風景盡收眼底。
雖是冬日,卻有數只鵲鴝停留在那棵大樹上,叽叽喳喳的,甚是熱鬧,等到夏日,這棵大樹定能成為一絕佳的庇蔭之地。
“宋大人這是在看什麽?”顧離問。
“哦,”宋時書收回思緒,今日這一趟,實在是想太多,以後得注意注意,她解釋道,“只是在想,小王爺府上怎麽不見人?”
顧離拿起筷子夾菜:“我喜歡安靜,人自然少,還有……就是宋大人你來,我讓王府上下都打理了一番,忙了半日,就讓他們歇着去了。”
“原來如此。”話音剛落,宋時書就眼睜睜看着顧離夾起的菜進了她眼前的碗。她轉過頭:“小王爺平時也對別人這樣嗎?”
這舉動着實有些奇怪。
顧離聳了下肩膀:“這不是看宋大人你有些不自在麽。”
是嗎?宋時書拿起筷子,她有這麽不自在嗎?
“對了小王爺,你送信與我說是有要事相商,不知是何事?我定全力配合。”宋時書一邊夾菜一邊問。
趕緊把事情弄明白,她才能早早出去。不知為何,看着今日的顧離,她覺得渾身不自在。
顧離道:“宋大人可還記得,在肅州,我說過等回到京師,我便送你一份大禮。”
說起此事,宋時書倒也記得,不過這算什麽大事?雖然這幾日她也沒什麽事可忙。剛回京師,李珩已找了她好幾次,查秦亥的事也就擱淺了一二,暫時想要報仇是不大可能,何況,還有很多事不明。
“記得,”宋時書道,“不過,這就是小王爺所說的要事?”
她盯着顧離,最好能給她一個合理的解釋。
窗外,已是傍晚,晚霞消失,随之升起的月亮緩緩挂在高空,成為夜裏最亮的光。
“當然,”顧離點頭,一臉自信,他側過頭靠近宋時書道,“明日……”
宋時書聽着聽着就皺起了眉頭。
最後,只問了句:“小王爺,你确定嗎?”
顧離說完就繼續給自己夾菜,他擡頭道:“宋大人就放一百個心吧,我已安排妥當,一舉兩得,萬無一失。”
宋時書在內心嘆了口氣,但願如此,不過顧離此計也确實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無論如何,也算是幫了她。
正想着,顧離又夾了菜放進她碗裏。
“吃菜。”
宋時書想攔都攔不住,抿了抿嘴,鄭重思考後道:“多謝小王爺,不過小王爺,我自己有手,而且……你夾的菜我不是很喜歡。”
這……已經很委婉一點吧!
她偷偷瞥向顧離,停下的筷子,已經愣了一下的人。
顧離道:“好。”
這下,可以安心吃了,這麽多,除了顧離夾給她的那兩個,還是有不少她愛吃的,這一趟,繞了個遠路,可不能白來。
窗外一處。
“他倆說啥呢?”朱赪一襲紅衣趴在牆上,想要聽得更清楚些。
裴邵生也在一旁探着耳朵:“聽不清。”
藤羅站在一旁雙手抱胸,無奈至極。
朱赪直起身子,左右看了看道:“要不,我們再往前走走?”
“再往前就要被發現了。”藤羅直言道。
朱赪重重地嘆了口氣。
裴邵生拍了拍趴在牆上的雙手,用一只胳膊撐在牆上。他垂下眼皮,又一下子擡起,眼神掃過眼前兩人道:“你倆有事瞞我。”
“沒有。”藤羅第一個回答。
朱赪也跟着點頭,一臉微笑。
“不可能,”裴邵生才不信,“你倆倒是給我解釋解釋那簪子,還有那镯子,到底是怎麽一回事?尤其是那簪子,那可只有小王爺身邊最信任的人見過,如今給了別人,又是怎麽一回事?他不過是京師一個小小的刑部侍郎,值得小王爺如此拉攏嗎?”
朱赪突然輕咳道:“哎呀,今天怎麽這麽冷,藤羅你冷嗎?我得回房間了,這外面啊太冷了,要是染上傷寒,再傳給阿兄可就不好了,不行,我得趕緊回去。”
說着,朱赪就抱起胳膊往後面走去。
裴邵生又看向藤羅。
“我也冷!”藤羅毫不猶豫跟着朱赪走了。
裴邵生在牆邊咬了咬牙,又搖搖頭:“這兩個人……”
恨得牙癢癢,還一點辦法都沒有。
天色漸晚,時至戌時,宋時書才出了境北王府。
-
翌日,九原客棧。
“你弄髒了我的書,不予我賠償也就罷,怎麽也應該向我道歉,如今還想拂袖而去,當真枉為讀書人。”一位書生将一華衣郎君擋在客棧門外。
那華衣郎君只是笑道:“看你這窮酸樣,還讀書人,指不定書都是偷來的。”說完,就推了眼前書生一把。
那書生徑直倒在地上,一下子引來數人圍觀。
書生從地上爬起,拂去衣袖上的灰塵:“京師重地,天子腳下,郎君不願做讀書人,不願做君子,卻是連人也不想做了。”
華衣郎君怒道:“你一個窮書生,竟敢這麽跟我說話,你知道我是誰嗎?以後,我會是這京師的官,而你,還妄想科考高中,簡直癡心妄想。”
書生站直着身子,絲毫不懼:“不管郎君是誰,今日都是郎君你的不對,自燕國建國以來,科考便一直存在,郎君說我癡心妄想,是在說科考已不複存在嗎?既然郎君說了,還請拿出陛下頒布的律令。”
“你……”華衣郎君指着書生,“就你,你算什麽東西。”
“你這郎君怎麽說話呢!我們都是來京師參加科考的人,郎君未免太嚣張了。”站在客棧裏的書生一并附和道。
“就是。”
“……”
“你們,一群刁民。”華衣郎君見情況不對,便有離開的意思。
此時,客棧門口突然讓出一條道來,赫然是皇城衛的人。
宋時書從最中間出現,她穿着皇城衛的衣服,腰間挂着令牌,雙手背在身後,神色兇狠。
“我竟不知,方家小郎君都能做科考的主了?”
那華衣郎君姓方,乃是吏部尚書的小兒子,一見到皇城衛的人,瞬間沒了嚣張氣焰。
那書生卻還是挺直身子。
“皇城衛,他們怎麽來了?不會是來找九原客棧的麻煩吧!”旁邊有百姓議論道。
“難不成這姓方的說的都是真的,今年科考還都是些世家子弟,九原客棧的書生可是整個京師最多的。”
“這些人,還真是……”
“宋侍郎誤會了,我不過是路過此地,不小心弄髒了這位郎君的書,”方家小郎君笑道,“郎君愛書,這才争執了幾句,我這就賠了書錢,實在是勞煩侍郎大人親自跑一趟。”
宋時書對這位方家小郎君着實沒什麽印象,不過估計都是顧離安排的。至于這裏有多少人是他的,可就不到她能弄清楚的了。
方家小郎酒說完便從錢袋裏掏出二兩銀子伸出手。
只是那書生并未接住,而是走了兩步,站在宋時書面前道:“侍郎大人,我只想請這位郎君道個歉,還想問一問侍郎大人,陛下可有诏令,科考取消?我等該回家去。”
宋時書瞧着眼前這位書生,若這是顧離找的人,當真是夠沉着冷靜,她又四下望了望。
人也夠多。
“科考從未取消。”宋時書說完就看向了方家小郎君。
不出意外,道歉是不可能的。
剛剛那些軟話,能讓他說出來已是夠為難了。
果然,那方家小郎君轉過身去罵道:“道歉?就你也配,也不看看自己是個什麽東西。”
然而,一看到書生紋絲未動,更加氣憤,竟直接動了手。
宋時書連忙抓住機會,沖上前去,忽然,那些客棧裏的書生也沖了上來,她瞥了一眼,裏面竟是有裴邵生,可真夠明目張膽的。
幸好她當初查過,京師沒幾個人記下裴邵生的臉。
她身後的皇城衛也一并上來。
慌亂之際,她的發簪掉落在地,頭發瞬間被人擠開。
這人群,也真夠擁擠的。
然而這一瞬,所有的人都從她身邊散開。
先是看見方家小郎君驚恐的眼神。
随後她蹲下身子将發簪撿了起來,當着所有人的面,将頭發束起,将那金簪子重新戴上。
“我怎麽看……剛剛……是個……女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