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番外(皇城)(沈良×趙偵)

番外(皇城)(沈良×趙偵)

“陛下,江南水災,事關國本,還請陛下派人前往。”

金銮殿上,沈良一襲紫色官服站在百官之前。

“裴卿,你意下如何?”趙偵坐在龍椅之上,話是朝裴邵生說的,但一雙眼睛卻沒離開過沈良。

裴邵生從百官之前站出:“回陛下,沈相所言極是,只是前往江南的人選還需斟酌。”

數日前,江南遭遇百年難遇的水災,百姓被迫流離失所,周淩之将情況上報京師,需要京師給予財政支持,修建河道,以防未來。

除此之外,江南世家盤根錯節,周淩之這幾年雖已盡力扶持寒門,肅清世家,但終究非短期能做到,因此,也需要京師派人前去相助。

誰都知道,這才去往江南的人很大可能就回不來了。

秦俐管理江南期間可謂是民不聊生,如今新朝初建,境北的戰事雖結束,但造成的損傷也急需修複,因此,京師能給江南的支持本就少之又少。

之前,有周淩之一步步撐着,慢慢地江南地區也産生了改變,只是水災來得突然,以如今江南的情況根本無力承受。

“陛下,臣舉薦新科進士蘇澄、邵銘兩人,此二人一人出身江南,一人出身境北,南北結合,或能為江南水災助力良多。”沈良再次道。

然而,下一瞬就有人站出來反對,身為前朝臣子,年墉還能站在這裏,便是因為他在戶部的能力确實舉足輕重,但作為保守一派老臣的代表,年墉也首當其沖。

“陛下,蘇澄出身境北,境北之地鮮有水災,若是由她前往,只怕不妥。”

沈良側過身:“年尚書的意思是,邵銘可以,但蘇澄不行。”

年墉自是清楚沈良與趙偵的關系,也因此,極為不滿,直接對趙偵道:“還請陛下三思。”

“陛下,蘇澄雖出身境北,但并非就沒有解決水災之能,何況,人還未去,又怎知不行,”沈良又對裴邵生道,“裴相,你也曾在境北生活,不如你來說說,這境北的臣子能不能去江南?”

裴邵生毫無意外地被拉了出來,他道:“陛下,臣認為,蘇澄和邵銘前往江南并無不妥,赈災一事與出身無關,解決水災修建河道自有工部,日後江南如何發展,也該在此次水災過後再議。”

“裴相,那蘇澄……”年墉試圖出言阻止。

只是這朝堂之上,誰人攔得住裴邵生,他繼續道:“陛下,臣舉薦蘇澄、邵銘二人前往江南赈災,工部、戶部派人一同。”

“傳朕旨意,封蘇澄、邵銘為江南左右使,着工部、戶部十餘人前往江南,即刻動身,不得耽誤。”趙偵順着裴邵生的話開口,完全沒給其他人機會。

“臣等遵旨。”

即便年墉還想繼續說下去,也是無能為力,如今的朝堂,早已不是四年前。

-

金銮殿後,趙偵特意摒退左右。

不一會兒,沈良就走了過來。

四年前,安國建立,第二年春闱,沈良以狀元之身脫穎而出,自此,正式開啓女子參加科考,入朝為官的先例。

而宋時書只能女扮男裝參考科考的歷史成為過去。

沈良氣鼓鼓過來道:“那年墉說什麽蘇澄是境北人不行,不就是看不上蘇澄是個女娘,邵銘出身寒門,去江南這種事,他自是不會反對,可連這種差事,他都不想給蘇澄。”

趙偵拉過沈良,拍了拍沈良胳膊道:“好了,蘇澄不還是去了麽,以後這種事會越來越少的,你看這幾年,反對你的人越來越少,這不就是你希望的麽,終有一日,年墉也不會再反對你,也會認可你,認可天下所有的女子。”

沈良出聲一笑,看着趙偵道:“陛下,你可越來越會說漂亮話了。”

趙偵道:“那我說的都是事實。”

沈良“啧”了聲,挽過趙偵的肩膀,陪他看着這金銮殿後的景色。

趙偵恨不得年墉能立馬閉嘴,只是年墉不僅看不懂趙偵的意思,而且即便看懂了,也會是反對的那一個。

沈良一日完成不了自己的心願,一日就不會嫁給趙偵,安國的後宮也一日不會有皇後。

為此,趙偵這幾年可謂是全力相助沈良,幸而裴邵生也認可沈良的想法,并給予支持,不然,沈良想要做的,還不知何事能做成。

人們心中的偏見根深蒂固,若只有沈良一人為此努力,便是再厲害,也需要不少的歲月,但若是有很多如沈良一樣的人,很多被沈良改變的人,偏見也會慢慢消失,至少,消失在朝堂之上。

消失在歷年的科考之中。

皇城的風不大,但吹着,卻覺得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