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搬書坑楚”之恥
察覺到陸璟似乎心神不寧,楚清玟輕聲說:“妾身這就叫人倒新茶來……”
陸璟把茶杯放下:“免了。”
兩人相顧無言,陸璟現在是什麽氣都談不上了,之前她不都說過嫁與他後對外頭男子再無多想麽?現在自己匆匆來找她,同問罪似的,她可沒做錯什麽。
不論他怎麽想,楚清玟此刻也摸不準他的心思,她捏了捏手心,剛想開口,卻聽陸璟突然說:“房裏月錢夠用麽?”
怎麽扯到月錢了,楚清玟規規矩矩回道:“多謝爺關愛,月錢夠用的,房內并沒有什麽缺的。”
她點了下頭,鬓角垂下一縷細細的碎發,恰好橫亘在她杏眼之上,陸璟無意識地動了動手指,就見楚清玟自己将那縷頭發捋好。
陸璟複又站起來,看着那敞開着的八寶箱,問:“這是你四姐給你的?”
楚清玟的目光随着他的話看向那八寶箱,忍不住一笑,說:“是她送的。她在城西梧桐巷歇腳,妾身想着過個幾天再去找她。”她這一笑明豔動人,着實看得出很是歡喜。
陸璟蹙起了眉頭——她要去見那個慫恿她改嫁的人?《南牆外傳》裏正說了楚五女為了私奔捏造了個借口去看她姐姐。
“……畢竟都好多年沒見了。”楚清玟看他的神色,聲音也漸漸低了下去,從回門後,她再沒出過陸府,此番提及出門,是不是陸璟覺着自己不應該再去丢人現眼?
這兩人的心思是總撞不到一塊去的。
楚清玟有些無措地笑笑,自言自語說:“讓她再來找我也行,我不是非要出門……”
陸璟心內一緊,心說自己糊塗,他再拿起那杯半涼的茶抿了口,呷着那股涼意,說:“可以,我同你去拜訪,也算回個禮。”
這下楚清玟受寵若驚了——這陸宣謹到底怎麽回事?
想到《南牆外傳》,陸璟便想起先前送來的十幾本書,不經意間問出口:“上回叫你讀的書,讀得怎麽樣了?”
楚清玟啞住了,底氣略有些不足:“看了些,妾身學識不夠,沒看懂……”
“哪裏沒看懂?”陸璟知道她愛看書,卻不知她能看什麽樣的,選的也都是自認為對她來說是不難的,怎麽會看不懂?
還問啊?楚清玟本想胡混過關,可是陸璟緊盯着她的眼睛,叫她越發心虛,便随便挑了本書名說。
陸璟挑眉,說:“把書拿來。”
楚清玟磨磨蹭蹭地從床底下拉出個木箱。
那些書已經全部積灰了。
他再看牆角一堆翻得有些舊的話本,就把事情知道了個大概。
虞城陸府小,人口也少,府內沒什麽重活,而外院小厮頭一件遇到的“重活”,就是搬走了一大摞書。
後來小厮來福回憶起來,都覺得楚姨娘可憐,她扶着門框,眼睜睜看着從楚家“陪嫁”過來的知識寶物被扛到陸璟書房,險些淚眼汪汪。
陸璟立下了新規矩:送進楚姨娘房裏的書,都得經過他的眼。而他自己先送了五本什麽什麽傳記過去,說是楚姨娘看完了、吃透了,就能跟他換一本話本。
這一天,被楚清玟稱為“搬書坑楚”之恥。
陸璟看完《南牆傳》與《南牆外傳》後,才知道原來民間話本居然會如此描寫女子,怎麽能叫她一直沉迷其中呢?況且她因為房中無聊,才會一直拿着話本不放,他只要叫她不無聊,定能戒了她這個習慣。
于是他叫來了陳喜康,說:“從今天起,楚清玟房中用度每月十倆銀子。”
陳喜康這才發現,原來有錢花比沒錢花叫人頭疼,趕緊叫來了秀白,問說該如何是好,秀白把話轉給了雪兒,雪兒再傳到楚清玟耳裏,就成了:“爺說,從今天起,姨娘房中每月得用十倆銀子,用不完他就找您問罪。”
“找我?”楚清玟吓一跳,想到陸璟黑着臉的模樣,真覺得這話是他能說出口的,她連忙找出個本子當賬本,兢兢業業地,好好計劃每一筆銀兩怎麽弄。
後來說起楚清玟記賬的能耐,沒人敢不服。
幾天後,早秋還帶着夏的餘熱,知了聲已經消失殆盡,此時卧在睡榻上最好入睡,楚清珠看手上的《阮家傳》看得昏昏欲睡,幹脆丢到一旁,合着衣服眯上眼睛,就睡着了。
雪兒端着冰鎮好的冰糖梅子水,剛想拐入房中,就看到陸璟不知道什麽時候站在睡榻旁,回頭斜觑她一眼。
她順手把門拉上,一步一步地後退,再一次向大羅神仙祈禱這次能成事。
陸璟低下頭,楚清玟靜靜閉着眼睛,長長的睫毛低垂着,臉頰上有淡淡的紅暈,她的手垂在榻邊,青蔥般的指尖微微蜷縮着。
陸璟拿起地上的書,翻了一下,發覺裏頭竟然沒有半分字跡。
他把楚清玟的手拉起來放在榻上,那手柔軟白皙,他突然想起十幾歲在大梁邊境的時候。
那時候有些老兵不服他,他用的是懷柔的法子,與他們喝酒聊天南地北的事。
其中一個老兵就說起城裏哪家青樓的妓子最野,她們與常年征戰沙場的男人不一樣,水做的一般,手若柔荑,一掐就能滲出水兒似的,男人啊,入了溫柔鄉,不想再磕戰場沙。
當時他也跟着笑,實則十分不屑,按他那麽說,只需幾個女人就夠了?真是沒眼界,男人當志在四方。
所以母親不再與他說及婚事時,他倒沒有覺得有何不妥。
現在麽……他低下頭看她,突然回過神來,她又不是妓子,自己怎麽能如此想她?
察覺到似乎有人看她,楚清玟倏地睜開了眼睛,與陸璟四目相對。
陸璟似乎沒發覺不對,依舊盯着楚清玟看,在看到她眼底的驚訝時,問:“怎麽?”
楚清玟啞然,怎的這人站在他房間裏還理直氣壯地問她怎麽?她覺得怪委屈的,小聲回道:“沒怎麽啊……”
陸璟站起來,說:“那就起來收拾一下,同我去梧桐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