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小氣
第四章 小氣
李姝菀認過李家的祖先,最終還是沒拜洛風鳶的牌位。
李瑛沒有強求,關上祠堂的門,抱着李姝菀離開了此處。
宋靜執傘匆匆趕來時,恰瞧見二人從祠堂出來。
平日裏府中閑暇得清冷,李奉淵又是個不喜歡旁人貼身伺候的,宋靜每日只用繞着栖雲院做事,清閑自在,許久未像今天這樣狼狽奔竄過。
他年已有五十,腿腳也不大中用了,這兩趟跑得他氣喘籲籲,背都汗濕了。
他遠遠看見李瑛高大的身影,面色一喜,忙喚了聲“将軍”。
李瑛聞聲回頭,李姝菀也跟着望了過去。
李瑛幼時,宋靜曾是他身邊的小厮,如今坐在管事的位置上,是府中幾十年的老人了。
宋靜快步走近,見李瑛好端端地站着,沒缺胳膊沒少腿,神色寬慰:“久別相見,如今知将軍一切安好,老奴就是明日去,也可安心了。”
李瑛無奈搖頭:“許久未見,你這動不動就要死要活的古板性子倒是不曾改過。”
他同李姝菀道:“此人是宋靜,府裏的管事,你以後有什麽事都可尋他,叫宋叔吧。”
宋靜低頭看向李瑛懷裏的李姝菀,李姝菀拔開額頭垂下來的大氅,睜着還有點泛紅的大眼睛看着他,乖乖喊了一聲:“宋叔。”
半大點個人,和司阍說的一樣,的确是玉娃娃一般的乖巧,聲兒也軟和。
宋靜膝下無子女,這一聲叫得他心頭沁了蜜似的甜,可想到她是李瑛在外面的女人生下的,又有幾分唏噓。
主人給了面子,做下人的卻不能就此忘了尊卑,宋靜沒有直接應下,而是微微垂首,道了聲:“老奴惶恐。”
李瑛對宋靜道:“我女兒,年七歲,名姝菀,以後我不在府中,你多費心。”
李奉淵被李瑛扔在望京這些年,是宋靜看着長大,如今将人交給他,李瑛放心。
宋靜忙應下:“是,将軍,老奴省得。”
他說着,抖開備好的傘,上前撐在李瑛與李姝菀頭頂,擋住風雪。
一人打不了兩把傘,他替李瑛撐傘,自己就得淋着,李姝菀看他舉得吃力,朝他伸出手,小聲道:“宋叔,給我撐吧。”
宋靜愣了一下,沒想到李姝菀會這樣說,他也沒見過哪家小姐從奴仆手裏拿傘親自撐着。
他看向李姝菀,見她眸色純淨,身上并無半點架子,猜到她以往在外頭過的不是什麽養尊處優的日子。
他心中憐惜,不自覺放柔了聲音:“還是老奴來吧,別累着小姐。”
李瑛倒是順着李姝菀:“無妨,給她吧。”
宋靜這才點頭應下:“是。”
三人順着湖邊往栖雲院的方向走,地上李奉淵留下的腳印還未被細雪掩蓋,孤伶伶一行,延伸到看不清的路盡頭。
李瑛順着李奉淵的腳印往前走,突然開口問:“他常來祠堂嗎?”
宋靜知道李瑛問的誰,回道:“不常來,除了夫人的陽辰陰生,只有逢年過節時偶爾會來看一看。”
說完,安靜了一會兒,宋靜問:“老奴已經讓廚房備下早食,不知将軍待會兒要在哪用食?”
李瑛問:“行明吃過了嗎?”
行明是李奉淵的字,宋靜道:“還未曾。”
“那便一起用。”
“是。”
李姝菀高高舉着傘,安靜聽着二人的話,沒有出聲。
走着走着,李瑛想起來似的突然道:“回來的路上翻了車,姝兒的行裝掉下了山崖,所有的東西都得準備。”
他說着,低頭看了眼李姝菀裙擺下露出的粉鞋尖:“叫人去買兩雙鞋,處處是積雪,行路也不便。”
李姝菀聽見這話,像是覺得有點不好意思,把鞋子往裙擺下縮了縮。
宋靜見他一路抱着李姝菀,是出自疼愛,沒想是因為踩濕了腳上這雙鞋就沒得穿了。
宋靜連聲應下:“老奴待會兒就叫人去買。”
幾年來府裏都沒什麽變動,為李姝菀置辦這事兒在府裏是件難得的大忙事兒。
宋靜在心頭捋了捋要置辦的東西,忽然想起一事來:“尋常用物府中一直都備着,只是府裏的繡娘母女前天日回了老家,若要做新衣裳,得等上幾日。只能先在外面買些成衣,不過外面的成衣大多料子粗糙,怕小姐穿着不自在。”
這事兒本不值一提,不過宋靜想李瑛将李姝菀從外面接回來,自然是想她過上錦衣玉食的好日子,便提了一句。
李瑛不理家事,沒想過還有這些問題。他問:“行明從前的衣裳還在嗎?”
宋靜聽他這麽問,怔了怔,遲了半聲才回:“都收着。”
李瑛半點不客氣:“那就先取兩身沒穿過的出來給姝兒穿着,等繡娘回來了再縫制。”
當真是親生的兒子,才吵了一架把人氣走了,這時候又打起他衣裳的主意。
李姝菀聽得這話,輕輕抿着唇,擡頭看了李瑛一眼。李瑛會錯了意,問她:“不想穿他的衣裳?”
李姝菀微微搖頭。她像是怕李奉淵得很,小聲道:“我怕哥哥會不高興。”
李瑛倒是果斷:“他沒那麽小氣。”
宋靜聽得心頭苦笑:怕就是有這麽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