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得罪

第十八章 得罪

茶是易嬷嬷讓李姝菀給李奉淵的。李奉淵這番話,便是明指易嬷嬷教導無方,不成體統。

他拿着李姝菀喝盡的茶杯,在手裏緩緩轉了一圈,擡眼輕飄飄看向了椅中面色有些難看的易嬷嬷。

他淡淡道:“聽聞嬷嬷在宮裏服侍貴妃娘娘和皇子皆盡心盡力,沒想到出了宮也沒忘掉這些伺候人的本事,将訓誡宮女這一套規矩教到了我将軍府的女兒身上。”

他語氣平緩,易嬷嬷卻是聽得極不痛快。她是貴妃身邊的老奴,背後有貴妃撐腰,心裏并不怵李奉淵。

她看向這個僅僅十多歲的少年,提聲道:“奉一杯茶罷了,少爺是長兄,自然受得起。”

李奉淵冷笑了一聲:“一杯茶是小事,一行一禮也是小事。”

他不依不饒,一頂帽子直接扣在易嬷嬷頭上:“嬷嬷教的這禮節哪哪都錯,不知情的,還以為是成心要把我将軍府的小姐教成宮女。”

李姝菀聽見這話,很是詫異地看向了李奉淵。

她見他神色冷肅,并不似說笑,心頭頓時生出一種被愚弄的難堪,同時也分外不解。

她抿唇看向易嬷嬷,易嬷嬷皺着眉頭站起身來:“少爺這是何意?我和小姐無冤無仇,何苦做出這等蠢事?”

李奉淵面無表情地看着她,沉了聲音:“卑躬屈膝的宮女禮,難道不是嬷嬷教的?”

易嬷嬷嘴皮子一動,反駁道:“宮女也好,小姐也好,女子儀态皆是相通——”

李奉淵出聲打斷她的話:“嬷嬷教貴妃娘娘的七公主時,也是從宮女禮教起的嗎?”

易嬷嬷再度變了臉色,她唇瓣嗫嚅,還要狡辯,卻又聽李奉淵接着道:“至于仇怨,這就要看易嬷嬷對當年宮中發生的事作何想了。”

李奉淵做太子伴讀時,有一回與太子祈伯璟行在宮道上,撞見姜貴妃的兒子——四皇子祈铮讓手底下的太監欺淩別宮的宮女,将那宮女的臉扇得紅腫不堪,口溢鮮血。

那宮女看見祈伯璟,如看見救世的菩薩觀音,哭着跪爬過來求他救命,俯身磕地,額頭都磕出了血。

祈伯璟心頭不忍,詢清緣由,才知道這宮女原是麗妃宮裏的人。

麗妃新得聖寵,惹得姜貴妃不快,祈铮見到麗妃身邊的人,便随便尋了個由頭便叫手底下的太監将她打成了這樣,為的就是給姜貴妃出氣。

區區一個宮女,又被扣了一個“沖撞皇子”的名聲,這事本來沒什麽大不了。

可問題就在于被祈伯璟看見後,祈铮仍不肯收手,執意要把這宮女打成廢人。

後來此事鬧到了皇後跟前,祈铮一口咬死不認,祈伯璟和祈铮身邊的太監宮女自然也是向着自家主子,各執其詞。

最後同行的李奉淵被祈伯璟拉出來做了個人證,事情才有了定論。

祈铮身為皇子,皇後不能随意責備,但祈铮身邊伺候的人卻全都沒能逃過刑罰。

李奉淵随祈伯璟離開後宮時,院子裏趴了一地受杖刑的宮女和太監。

行刑的太監是皇後的人,高擡板子全往死裏去打。板子砸在肉身上的沉悶聲接連響起,鮮血染透了衣裳,凄慘哀嚎不絕于耳。

而當初趴着的那一堆人中,便有如今的易嬷嬷。

李奉淵彼時年幼,僅七歲,是人生中第一次見到那樣血淋淋的場景。

他沒想到自己一句話會招致如此禍端,心中驚寒萬分,是以直至今日都還記得當年的事:祈铮的哭嚎、滿院的太監宮女、姜貴妃看向他的厭恨的眼神……

他當初無心之下得罪了姜貴妃,如今這遲來的惡果卻降到了李姝菀身上。

李奉淵自然不會坐視不理。

也好在李奉淵和李姝菀皆年幼,一個半大的少年和一個孩子,掀不起什麽風浪。

姜貴妃沒把二人放在眼中,只是讓易嬷嬷教給李姝菀一些不成體統的規矩給李奉淵添點堵,出一口當年惡氣,寬一寬她寶貝兒子的心。

不然若是李奉淵李姝菀二人年紀再大些,若是入了官場又或是定了姻親,以姜貴妃睚眦必報的性子,必然不會這麽簡單了事。

當年的事易嬷嬷和李奉淵心知肚明,此刻李奉淵提起,易嬷嬷卻是沒有承認:“老身不知道少爺指的何事。”

這種事認下來,便是坐實了報複之名。她看着這對兄妹:“不過既然少爺認為我沒有教小姐的本事,那老身便收拾收拾,回宮裏繼續伺候貴妃娘娘了。”

李奉淵巴不得如此,他垂眸睨着她:“嬷嬷想走,那我便不挽留了。”

他說罷,又低頭看向身側沒緩過神的李姝菀:“還不謝過嬷嬷這些日的教導。”

李姝菀愣了一下,下意識就想行易嬷嬷教給她的禮,做了一半,又反應過來,抻抻衣裳站直了身。

她看着易嬷嬷,微微颔首:“謝謝嬷嬷。”

“不敢當。”易嬷嬷道。

她瞥了眼李奉淵,淺淺提起嘴角,語氣好似感嘆:“我聽府中奴仆說少爺和小姐關系疏遠,今日一見,分明如一母同胞,不分彼此。”

李姝菀學了好些天,李奉淵今日才遲遲現身,何來的“不分彼此”,更罔論“一母同胞。”

大将軍李瑛帶回個私生女的消息在京都傳得沸沸揚揚,易嬷嬷怎會不知李姝菀身份特別,她這話分明是在暗諷李奉淵憑空多出一個這麽大的妹妹。

李瑛在洛風鳶重病之時在外面有了李姝菀,這是李奉淵心中翻不過去的一道坎。

李奉淵瞬間陰了臉色,而李姝菀像是也想起了那日李奉淵對她說過的話,沉默地低下了頭。

易嬷嬷見此,冷哼一聲,轉身上了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