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酸湯餃子、肘子卷餅
酸湯餃子、肘子卷餅
沈記晚上店裏歇業了之後, 沈昭昭跟沈記衆人圍在桌子上吃飯。
今晚的主食是酸湯水餃,水餃裏面的餡包了兩種,韭菜肉餡跟羊肉餡的。
這餃子還是沈昭昭跟大家夥兒一起包的呢。
晚見食肆的高峰期過了之後, 大家就沒那麽忙了。
沈昭昭來到廚房把材料擺好,這個時代因為還沒有冷凍技術,豬肉、羊肉都是現殺現宰的,十分新鮮,紅紅白白肥瘦相間, 看着油光水滑的。
她先把肉洗幹淨, 切了兩刀把瘦肉和肥肉分開來, 肉餡要不柴、水嫩多汁, 就需要調整好肥瘦肉的比例, 肥肉多了會膩,少了餡就幹巴巴的。
切得差不多以後,再開始一刀刀地剁碎。
剁好肉,便開始調陷了。
兩勺生抽, 半勺鹽,再放入炸好的蔥白姜蒜, 然後開始攪拌,便攪拌邊倒水,等肉餡跟水差不多融合以後這個時候味道已經很香了。
韭菜洗淨切碎放入盆裏跟肉餡拌在一起,這餡就弄好了。
等沈昭昭把面皮也擀好, 她把手裏此時沒活在忙的人都喊了過來, 幾個人圍在後廚的島臺那裏一起包餃子。
其中就包括薛應慈。
薛應慈等面前擺好面皮和肉餡時還有點反應不過來, 有點無措地看着沈昭昭, 這是她二十多年來未曾涉獵過的領域。
她有點不好意思道:“我還不會包餃子。”
“很簡單的,我來教你!”沈昭昭覺得包餃子特別容易學, 而且簡單的和花式包法她都會,薛應慈肯定能學會。
Advertisement
“把餃子皮放在手中間,挖一勺肉餡放皮子上,兩個手指交叉相疊,大拇指各自用力壓一條邊,就好啦。”沈昭昭邊說邊示範,手指用力壓緊的同時還往裏面擠壓,瞬間一個大肚餃子就包好了。
三娘在一邊瞧着,沈妹子這包餃子手法跟臨安常見的并不相同,她還以為是她們北地那兒特有的,不過瞧着是既方便又簡介快速,省了不少麻煩。
“沈妹子你這個包法看着好,我也學學。”三娘笑着道。
薛應慈嘴上說着不會包,但看沈昭昭示範的時候她很是認真,然後眼疾手快地跟着沈昭昭包了一個。
沈昭昭原本想再示範一遍的,卻意外發現薛應慈手裏已經有了一個。
她拿過來檢查了一遍,發現真的包得很不錯,除了粘合得很緊實意外,連外觀也是瞧得過去的。
沈昭昭驚喜道:“學得很快嘛!”
薛應慈被誇了後嘴角忍不住翹了翹,而後聳了聳肩,“好像也不是很難。”
說完她又拿了一張皮子繼續包起來,她手上功夫本就很靈活了得,學到訣竅後包餃子甚至是愈來愈快了。
幾個人包了沒一會兒一會兒島臺上的蓋簾上面就堆起了一座餃子山。
沈昭昭等鍋子裏的水開後,把包好的餃子下了下去,沒一會一個個餃子就漲着肚子飄起來了。
站在一邊的薛應慈看着竈上升起的那濕濕的霧氣還有廚房裏特有的熱氣騰騰的煙火味,第一次她感受到了安居樂俗的意味。
晚飯時,阿滿剛剛并沒有參與大家夥的包餃子行動,不過他也聽說了薛師傅是這次包餃子的主力選手。
他此時用筷子夾了個韭菜餃子,餃子肉餡緊實,把餃子皮都撐薄了,又沾了點沈昭昭調好的蘸料,咬上一口酸中透香,香中帶辣,咽下去滿足得不得了,一連吃了好多個才停下來誇道:
“薛師傅,你包的餃子真不錯!”
薛應慈聞言笑了笑。
圓圓滾滾、胖乎乎的水餃飄在極紅又油亮的湯面上,湊近聞上一口就知道這味道是極酸極辣的。
這酸湯是整個的靈魂所在,制湯底也是有點門道的。
紫菜、芝麻、小蝦米、蔥花全往碗裏放點,加一勺香醋,一勺自己炸的辣椒油,最後往裏澆上一勺熱油,伴着“滋啦滋啦”的聲音,這時香味就已經全都被激出來了。
再往底料裏澆上一勺餃子湯,把煮好的餃子放入酸湯中,最後撒一把香菜末,一碗熱氣騰騰又酸辣撲鼻的酸湯餃子就在面前了。
薛應慈舀起一個餃子,咬上一口,面皮爽滑筋道,餃子裏滿滿的羊肉餡,皮薄肉多,肉質又鮮嫩細膩,蘸着這酸湯酸辣鮮香,刺激着味蕾,簡直越吃越上瘾。
餃子一個接一個地下肚,酸得辣得薛應慈的舌頭直打轉轉,呼呼地往外冒汗,但吃了不膩,反倒酸辣開胃得很。
這頓飯吃得大快朵頤,簡直是太爽了。
阿滿這邊是吃一口餃子喝一口熱湯,邊吃邊感嘆昭昭姐是怎麽想到将餃子放在酸辣湯裏的,簡直是絕妙的搭配!
還有這個湯底,就是煮鞋底也好吃啊,最後阿滿是連碗裏的湯都全喝光了。
除了主食酸湯餃子,這頓飯的配菜還有醬肘子加現蒸的餅皮。
豬肘子小火慢炖了三個時辰,又在加了各色香料的醬汁裏泡了兩個時辰,早已鮮香入味得很,煮的過程中滿屋子都飄着肉香。
撈出的肘子晾涼後剔去骨頭,将醬肉切成薄薄的的一片,再澆上一點湯汁。
再用筷子夾上一塊連着肥肉的醬肘子片,放在薄如蟬翼又彈性十足的蒸餅中間,如果覺得一塊肘子肉覺得不夠就再來上幾片,加一點韭菜炒豆芽的配菜,最後一起全卷在烙餅裏。
這時雙手舉着卷餅,薛應慈張大嘴一口咬下去,
哎呦喂,簡直了!
醬肉裏面充盈的汁水全都溢出來了,肥肉的部分最是驚豔,入口即化的綿軟,因為還有配菜的調和,又覺得吃着肥而不膩。
濃郁的汁水還有擠壓出的油脂搭配着瘦肉跟蒸餅,讓一切都變得軟糯順滑,香味更足,吃着回味悠長。
那蒸餅是刷了一層油再上過蒸的,聞着那叫一個香,其實單就蒸餅吃很好吃了,那卷上豬肘肉跟配菜就更是人間美味。
一桌人吃起來那叫一個過瘾,一口下去肉香、醬香還有菜香混在一起那叫一個銷魂,一口下去不得不感嘆太滿足了。
沈昭昭一共鹵了四斤的肘子肉,端上來沒多久,大家夥兒一卷一卷地沒一會兒盆裏就差不多被瓜分完了,最後甚至連餅都不夠分了。
今日晚間的菜食比之前都要豐盛了許多,雖然沈昭昭沒有明說,大家夥兒心裏都有數,這是掌櫃的給薛師傅接風洗塵的,于是桌上一個勁兒地在你勸飯。
“薛師傅,這餃子鍋裏還有,吃完了再去盛哈。”
“薛師傅,來,這肘子肉你再卷一個。”
湯圓跟皎皎兩個吃得嘴邊油光汪亮的,見今日家裏來了新人,很是發揮主翁精神,跟着大家夥兒給薛師傅夾肉。
薛應慈被這熱情似火地勸飯行為弄得哭笑不得,自己的碗裏慢慢都堆成了座小山。
不過沈記的夥食做得這麽好吃,她又看了看周遭的人,她有t種預感因為這次的夥計可能會在沈記要呆上一段日子。
滿足的一餐過後,沈昭昭總覺得湯圓和姣姣這倆孩子最近飯量比之前要大上許多。
先說早食,一般都是三娘或者阿滿做,昭昭早上會起得稍晚一點。
早食大都是往簡單了弄,什麽蛋炒飯、揚州炒飯、米粥配鹹鴨蛋跟小菜、蔥油面、雲吞面、又或是外邊攤子上買的胡麻餅、肉餅等等。
這倆孩子平日裏吃個一碗飯,一碗面就差不多飽了,而最近是吃完了一碗通常還要加個大半碗,小肚子撐的鼓鼓的再去書院。
到了下午從書院一回到家,倆孩子就直奔後廚,跟着阿滿跟前要吃的,沈昭昭現在放手将後廚的一半事情都交給阿滿做了。
做食肆的嘛,吃的東西肯定是不缺的。
見孩子嚷嚷餓,阿滿就趕緊把手裏的東西炒一炒,加上當日食肆賣的有多的飯食,給這倆孩子先充充饑,這又是一頓飯。
到了夜間收工以後,孩子們還要跟着他們大人再吃一頓。
就像現在,皎皎一口餃子咽下去,馬上又是一口肘子卷餅,吃得嘴角油光閃閃,津津有味。
沈昭昭一開始覺得現在大概正是他們長身體的時候,胃口大一點也沒什麽。
但想想加上中午他們在書院食堂的那一頓,這一天要吃四頓飯,而且都是加上主食實打實的一餐,這會不會太誇張了?
又不是去下地幹活了,她自己小時候也沒這樣啊?
這事情吧還不太好問,當着這門多人面前直接問你倆怎麽吃這麽多,就怕傷了他們自尊心。
于是到了晚間兩人洗漱完,昭昭就旁敲側擊地開口了:
“皎皎,剛進書院,最近學習很累嗎?”
皎皎躺在床內側,半眯着眼打了個哈欠,“還好啊,師長在課上講的我都聽懂了。”
“這樣啊,這......”昭昭眼珠子轉了轉,狀似随意地又道:“那最近你倆天天回到家都要吃兩頓飯,我還以為是累到了。”
皎皎聽完姐姐的話,瞬間人都不困了,支支吾吾地開口:
“啊......确實啊哈哈哈哈哈......”
沈昭昭眼一眨不眨地看着她。
皎皎被盯地有些無措,她有些糾結,思來想去覺得姐姐都自己問了,也不是自己主動說的,于是最後還是坦白了,
“書院的飯食太難吃了,米飯甚至有時候都是夾生的,同學們去那兒吃得也很少,”
“我跟湯圓哥哥中午就直接不吃了,熬到放學回來再吃飯,所以就......吃得多了些。”
“這事兒為什麽不回來跟姐姐說呢?”
“是湯圓哥哥不讓說的,他說你既要操心食肆的事情,還有之前進書院也是,所以吃飯這種小事情就不想麻煩姐姐了。”
皎皎一邊說着,一邊回想着湯圓哥哥當時跟她說的話,她能感受到湯圓哥哥心裏過意不去得很,也就答應了他。
她想想覺得湯圓哥哥說得也對啊,姐姐一天要操心那麽多事兒,皎皎也不想拿這些小事麻煩她。
所以兩人嫌書院的飯難吃,就直接不吃了,回了家再補上就是了,覺得也沒耽誤什麽啊,而且自家的飯那麽好吃,皎皎還更願意在自家吃呢。
剛剛這樣的前兩天,皎皎還很不适應,常常快臨近放學那會兒就餓得熬不住了,不過這兩天習慣了之後就覺得還好了。
“吃飯這事兒怎麽能是小事呢?”沈昭昭實在不能理解這做法。
雲琅書院中午這頓飯食是不收錢的,雖說不收錢,但應該也是包在學費裏的,既然這麽難吃,難道就沒有學生反映嗎?
沈昭昭有疑問也就問了出來。
皎皎也說不知道,大部分的同學都帶着書童,午食也是書童準備好的,很少去食堂去吃。
還有少部分她就不知道了,可能午休時間抓緊去外面買點,又或者是硬着頭皮去食堂吃一頓也說不定。
沈昭昭覺得奇怪,雲琅書院怎麽說也是城內數得上的書院了,怎麽會夥食這塊做得這般差呢?
一想到這倆孩子的應對方法她就皺眉。
進食時間還是有規律一點的好,從早食到放學這麽長的一段時間的肚子裏都空着,對胃、對血糖都不好。
第二天早間的時候,昭昭把這事兒跟三娘說了。
三娘聽了直笑,“這倆孩子,肯定是被沈妹子的廚藝養的胃口都變叼了,人家書院的飯食哪會這麽難吃了?”
“是真的很難吃!”皎皎叫道。
“湯圓哥哥,你說對不對?”
湯圓臉紅紅的,在一邊一直沒說話。
沈昭昭看了他一眼,哎,這孩子,心思真重。
她邊說邊拿了幾個餅出來,
“今天是來不及準備了,這是昨晚你們吃的豬肘子卷餅,這東西拿油紙包好也不會有汁水漏出來,你們帶着上學餓的時候充充饑。”
“還是餓的話就去外面買來吃,銀子放你小書包裏了,知道了嗎皎皎?”
皎皎高興地點頭,“我愛吃這個!有這個就夠了!”
湯圓也跟着皎皎點頭。
三娘見狀也塞了點銀子給湯圓。
他倆去書院之後,沈昭昭抽空找了工匠打了幾個木制的食盒,盒蓋是內嵌推拉式的,盒蓋跟盒身的切面都是斜着的,一旦合上就是嚴絲密縫的,哪怕裏面裝了湯水也漏不出來。
那工匠是之前幫過沈昭昭打了蛋糕的模版,還算是挺能理解沈昭昭這種口頭描述的交流方式的,人也是挺有想象能力,最終出來的蛋糕模版她也是挺滿意的。
所以這次又找過來了。
這次他聽完沈昭昭的暢想後,沉默了一會兒,再開口說話感覺有些為難,
“沈娘子,你說的這種食盒要做到連水都漏不出來,這難度有點頗高了,要知道哪怕是葫蘆樣式小小一個口的酒壺,用一個木塞子塞住,用久了也會漏水的。”
“不不不,不是用木塞,只要食盒的這上下的切面能牢牢地貼合住,就能成。”沈昭昭見這次只動嘴皮子不能成了,就找來了紙筆大概地給工匠師傅給畫了一個。
交流了一番後,那工匠撓撓頭,對着這自己看是完全看不懂的細節圖,無奈嘆道:
“行,我試試吧,不過不保證真能打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