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蕭懷玉的危機
第17章 蕭懷玉的危機
西楚太康三年七月,齊帝得知幼子死于楚國,勃然大怒,于是逼迫楚皇交出真兇,并派遣皇三女臨沂公主出使楚國。
原本處于擔憂的楚皇,得知齊國只要殘害齊國皇子的兇手後,當即命廷尉前往安州将要犯緝拿歸案。
——安州——
安州邊境距京遙遠,剛獲得功勳的孫鳴還沉浸在受人追捧的喜悅當中。
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戰友,在他獲得封爵後紛紛巴結與讨好。
孫鳴得了賞,也沒有忘記蕭懷玉,便将自己得來的糧食和酒肉都拿了出來。
蕭懷玉沒有拒絕,而是将之分給了什下的士卒們,酒肉在軍糧匮乏的邊境是奢侈之物,只有軍官才能享用,面對什長的慷慨,衆人便更加死心塌地的跟随于她。
然而軍中的安寧并沒持續多久,就在衆人吃着酒肉說着大話時,廷尉的突然到來,卻打破了軍中的安靜。
京城來的官差與士卒拿出了廷尉署出示的公文。
“原來是廷尉右監。”守衛看到公文以及馬背上的文官,畢恭畢敬道:“我這就去通報大将軍。”
陳文泰親自走出大帳迎接,廷尉右監很是識趣的下馬行禮,“下官見過大将軍。”
陳文泰看着架勢,一臉疑惑道:“吳右監,這是何故?”
“奉陛下之命,前來緝拿殺害齊國皇子的兇手。”廷尉右監道。
“兇手?”陳文泰挑眉,“老夫明白了。”
“來人。”陳文泰旋即喚道,“将步兵辛字營第二什不更孫鳴喚來。”
“喏!”
“有勞大将軍。”廷尉右監道,“這次事情洩露,陛下很是震怒,好在齊國沒有發怒于楚國,只是點名要兇手。”
“齊國這般好說話?”陳文泰将廷尉右監請入帳中。
“誰知道呢。”廷尉右監搖頭,“聽說齊帝還要派一位公主出使楚國,我還從未聽聞有公主代國出使,成為太常呢。”
“是臨沂公主吧。”陳文泰道。“早就聽聞齊國有齊女,擅謀略,號稱天機,深受齊帝寵愛。”
沒過多久孫鳴就被帶到了帳中,“大将軍。”
“拿下!”廷尉右監一聲令下。
原本就緊張的孫鳴一下慌了神,“大将軍,大将軍,這是為何?”
“你殺的人是齊國九皇子。”廷尉右監道,“為了楚國的安危,你應該要有所覺悟才是,你死後,朝廷不會虧待你們家的。”
孫鳴大驚,看着官差的衣裳,他連忙掙脫跪地,“大将軍冤枉!”
孫鳴不斷磕頭,想為自己辯解,“齊國皇子不是我殺的。”
陳文泰挑眉,從傷口上判斷,他當然知道不會是這個在戰場上當過逃兵的刀手所殺,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你既已因功受爵,享受了好處,便也要承擔相應的後果。”
孫鳴聽後,萬念俱灰,此時的他,悔不該貪功,“是我一時鬼迷了心竅,為了功勳,才将越國皇子的屍體從湖中打撈上岸。”
“你适才說不是你殺的。”廷尉右監作為廷尉的屬官,乃是前廷尉卿張紹一手提拔上來的,也是出了名的剛正,他不願錯抓,于是問道:“那麽兇手究竟是何人,你可知道?”
“是辛字營第二什什長,蕭懷玉。”孫鳴見廷尉官員問話,面對死亡的恐懼,讓他毫不猶豫的就将真兇供了出來,“我親眼看見他殺人後沉屍,似乎是知道那人的身份尊貴,否則又怎會将到手的功勞扔棄呢。”
蕭懷玉這個名字,陳文泰聽過,因為彭城王便是這個新兵所救。
而今因為兵敗,彭城王被召回楚京問責,陳文泰想保下這人,可在廷尉的逼問下,只能被迫交出。
※ ※ ※ ※ ※ ※ ※ ※ ---
——楚國邊境——
距離安州戰場不遠的官道上,齊國臨沂公主提前踏上了出使之路。
楚國位于九州西南之地,擁有千裏沃土與山林,但這些年卻因為天災與人禍,導致饑荒,餓殍遍野。
走投無路的百姓,便拿起屠刀當了匪寇,四處劫掠,尤其是邊境地帶,他們脫離了朝廷的管控,暴.亂不斷。
臨沂公主之所以想要出使,便是想親眼看看楚國的內部,以為将來齊國一統做打算。
當看到楚國的慘境後,雖心生憐憫,卻也知道了現在的楚國,已遠沒有太宗時的昌盛了。
尤其是東境,因為頻繁的戰争以及安州敗戰,使得邊境百姓流離失所。
齊國的護衛們小心翼翼的護在馬車旁,道路上都是乞讨的百姓,山間荒地裏躺着許多屍體,有的已經變成了白骨,這些逃荒的,大多都是婦孺,她們看見馬車便蜂擁而上。
紛紛伸出瘦得只剩皮包骨的手,“行行好,給點吃的吧。”
對于伸手乞讨的百姓,士兵們抽出環首刀驅趕,“滾開!”
對于兵器的恐懼,讓她們不敢上前,臨沂公主掀開車簾看着那些渴望的眼神。
“停車。”
臨沂公主戴着帷帽從車內弓腰出來,“将糧食都拿出來,分給他們吧。”
“喏。”
但很快就有人從言語與穿着中發現了,這支隊伍并非楚人,“他們是齊人,是齊人!”
齊楚交戰,楚國大敗,楚人因此畏懼齊人,于是搶了糧食驚恐逃走。
“齊人害我們至此,竟還敢入楚。”山下的動靜很快就傳到了遠處的一個山頭中。
他們是由流民與逃兵組成的山匪,因為戰争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齊人也恨之入骨。
朝廷忙于邊境防線,無暇顧及這些暴.徒與匪寇。
一陣煙塵從竹林中穿出來到山腳的官道上,“山匪來了!”争搶糧食的百姓聽到動亂,在片刻間便逃得無影無蹤。
臨沂公主挑眉,“看來楚國的內政,比我們想象中的還要混亂。”
“公主,小心。”護衛長收攏隊伍。
“你們要當心,這些草寇令百姓聞風喪膽,說明他們劫掠的,不止是富人與權貴。”臨沂公主道。
只見圍上來的山匪越來越多,已是臨沂公主所帶護衛三倍之多。
他們攔住了車隊的路,一個個面露兇光,臉上與身上都是刀疤。
“齊人還敢入境?”領頭的騎着一匹黑馬從人群中來到車隊前,但他似乎只有一只眼睛。
“我乃齊使,奉命出使楚國,圍攻我們的後果,你應該清楚。”臨沂公主鎮定的站在馬車上提醒道。
“那又如何?”山匪冷笑一聲,“朝廷派兵圍剿了我三次,三次都未能成功,我會懼怕嗎?”
臨沂公主聽後眉頭微皺,“你若是殺了我,楚國必亡。”
“哈哈哈,楚國又不是老子的,楚皇那老兒害得我家破人亡,即使亡國又與我何幹!”山匪大笑道。
臨沂公主這才感覺到事态的嚴重,難怪父親不同意她出使,掌管外交的禮部官員也讓她在前往楚京的路上不要停留。
“這樣的楚國,豈能不敗呢。”臨沂公主道。
※ ※ ※ ※ ※ ※ ※ ※ -----
——安州楚軍營——
正在訓練的蕭懷玉,此刻還不知道軍營中來了不速之客。
廷尉右監親自帶着人馬來到了辛字營,“誰是蕭懷玉?”
正在與王大武進行角抵的蕭懷玉伸手将摔倒的王大武拉了起來。
“懷玉哥,你最近真拼命。”王大武摸着摔疼的屁股說道,“我之前還能在你手裏過幾招的,現在三招就趴下了。”
“不拼命怎麽能活下來。”蕭懷玉拍了拍衣服上的黃土,“有些人天生力大,身體強壯,而我們這種人,只能通過數倍的努力才能趕上。”
“什長,什長!”袁應回氣喘籲籲的跑到角抵場,“楚京,楚京…”
“怎麽了?”蕭懷玉穿回盔甲,不明所以的問道。
“你就是蕭懷玉?”跟随袁應回一同過來的廷尉右監打量了一眼蕭懷玉。
“是…”蕭懷玉愣站着回道。
“拿下!”廷尉揮手。
一群官差上前将蕭懷玉控制住,袁應回與王大武以及同什的其他人将官差們攔住,“尊駕這是要做什麽?”
“不由分說就入營拿人。”王大武拿起了自己的刀,“還有沒有王法了。”
“奉,天子令。”廷尉右監向楚京的方向拱手,“前來緝拿殺害齊國皇子的真兇。”
“什麽?”衆人大驚。
角抵場的動靜引來了整個營的圍觀,“怎麽回事?”
“是廷尉的人。”
“楚京的廷尉怎麽跑到軍營裏來了。”
“我大哥怎麽會是殺害皇子的兇手,你們弄錯人了吧?”王大武說道。
廷尉見軍中都在維護蕭懷玉,于是命人将孫鳴帶了過來。
孫鳴為了洗脫嫌疑,撇開關系,便将自己所見全都說了出來。
楚軍将士們這才知道,真正斬殺敵軍大将的,是第二什什長蕭懷玉。
“我就說不可能是孫鳴這個逃兵!”衆人開始聲讨孫鳴。
“夠了!”廷尉右監呵道,“蕭什長,随我走一趟吧。”
蕭懷玉挑眉,她怎麽也沒想到,她殺的竟是齊國皇子,誰又能想到,堂堂一國皇子,竟會跑到她的跟前,撞破了她的秘密呢。
“是齊國,要我嗎?”蕭懷玉問道。
廷尉右監嘆了一口氣,“按道理,你殺敵有功,是我楚國的勳爵,可是死的人是齊帝最疼愛的皇子,為了楚國,別無他法。”
蕭懷玉聽後仰天大笑,“我立志殺敵,所以投入軍中,我沒有死在戰場上,卻要…”蕭懷玉語塞。
她的話引起了将士們的共鳴,這些從戰場上活下來的,有一些是退逃,還有一些則與蕭懷玉一樣,有着血性,是從殺敵中活下來的,“楚國難道要把殺敵的功臣交出去獻給齊國嗎?”
“上了戰場,就只有戰士與敵我。”又有将士說道,“就因為是皇子,所以我們不能揮刀而向,在生死一瞬的戰場上,難道要我們等死嗎?”
在士兵們的阻攔下,廷尉右監只得請來了大将軍陳文泰。
“諸位放心,廷尉只是将人帶往楚京。”陳文泰解釋道,“之後吾會上疏陛下力争此事。”
“将軍,一但到了楚京,那麽他的生死,就不是軍中可以掌控的了。”将士們力争道。
陳文泰自然明白這個道理,眼見無法說動營中将士,他只得将目光轉向蕭懷玉。
蕭懷玉沉默了一會兒,“将軍可曾知道,我為了來到這裏,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難嗎,我不想這樣憋屈的死去,可若是國家需要我的死來維持表面的和平,那麽我願意。”
“我從最底層而來,我知道真實的楚國是什麽樣的。”
“我有一個妹妹還在雲夢,我只希望将軍能答應我,日後保她衣食無憂,不要告訴她這一切。”
陳文泰與廷尉右監聽後都陷入了沉默,将士們更是濕紅了眼眶。
“好。”陳文泰應道。
“什長。”将士們将她攔下。
“什長。”一個個都盼望着事情能有轉機。
蕭懷玉閉上眼睛輕嘆了一口氣,似已坦然接受,“生前未能達成的成就,能夠在死後實現,對于我這樣的人來說,也算是…如願了。”
作者有話要說:
哈哈哈,猜到怎麽相遇了嗎?
小兵開始要與大人物們接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