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進京
進京
弘昀在回去的路上, 腿有些軟,心有餘悸。旁邊李氏走在他身邊,一邊有手帕擦着淚, 一邊有些氣的埋怨不停。
弘昀今年雖才虛十二,卻已長得比李氏高,李氏拽着弘昀的袖子,一路上絮絮叨叨。
“我可憐的兒,就因着你是從額娘的肚子裏出來的, 平白矮了正院那位一頭不說, 連爺。。都如此偏袒。今日竟如此訓斥你!”
“正院那是個黑心腸的, 四爺才說了幾句話, 她就緊跟着煽風點火、落井下石!好狠毒的心,這種人怎配上做一府主母, 早晚非造了報應不可!”
李氏氣得使勁攥着弘昀的袖子,皺褶成一團。
弘昀卻什麽都聽不見, 他如今一身冷汗,頗有些劫後餘生的意味。他想着小屋裏那些剩下的福/壽/膏,不免有些躊躇。
他知道自己本應聽從阿瑪的話,一心讀書,把那些東西扔了,可一來那福/壽/膏是他重金求來, 委實來之不易;二來, 他現下已無法離開。
李氏見弘昀一直沒應聲,擡起頭一看, 之間弘昀失魂落魄、雙目呆滞, 渾身像是失去了生機。李氏被唬的吓了一大跳,忙喚道:“弘昀, 兒子,你能聽到額娘的話嗎?”
弘昀這才回過神來,看着李氏,點了點頭。
李氏憂心仲仲,勸慰道:“你阿瑪今日訓斥你的話,不要往心裏去。你到底是他親生兒子,他又怎會真的厭棄了你呢,不過是見你近日懈怠,有些憂心罷了。”
弘昀默了默,也不知是否聽到了心裏去,拖着兩條無力的腿失神的向前走去。
李氏見此,更是心痛。她不敢對胤禛心存怨恨,只對福晉恨意加深。
弘昀進了屋裏,從暗格裏拿出那福/壽/膏,雖只是一堆白色的粉末,但卻能發出最誘人的聲音,無聲的引誘着弘昀接近它。
弘昀突然一個激靈,猛然發現自己已伸手将那白/粉裝進了煙槍裏,他忽然感覺到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一種不受控制的欲望在支配着自己的行為。
他手忙腳亂的将福/壽/膏收起來,将其鎖進暗格裏,深呼一大口氣,心跳如雷,久久無法平息。
西小院。
幼姝回去後也沉思好久,今日弘昀的行為實在是反常,連她也不得不多想。
至于那些因着讀書虧了身子的鬼話,怕是在場的人沒有一個相信。
聽珠珠說,弘昀确實這些日子都很少出府,那麽,弘昀到底是隐瞞了什麽事呢。
幼姝百思不得其解,但她隐約有種不好的預感,她暗中派人調查弘昀近日的行蹤,只是一切要不漏痕跡,不說別的,哪怕是李氏知道她派人跟蹤她兒子,就得夠她喝一壺的。
此事吩咐下去後,又有另一件事讓幼姝揪心起來。
博爾濟吉特氏,喇什攜其長子,年後便遞上了折子,要求進京為太後賀壽。太後是喇什的親姑母,皇上自然說不出阻攔的話,只能應允。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喇什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分明是借機想進京求娶溫憲。
溫憲當時還私下和幼姝譏諷過:“看來博爾濟吉特氏果真是愈發落寞了,我不過是個再嫁之身的和碩公主,都巴巴地趕來,從前,先帝可是送去了幾位嫡出的固倫公主呢,也沒見他們親自赴京過。”
溫憲嗤笑一聲,道:“都是公主是金枝玉葉,可我先下才發現自個兒如此值錢。”
她嘲諷歸嘲諷,但她和幼姝,皇室的所有人心裏都清楚的很。溫憲一個和碩公主算不得什麽,可她身後的永和宮一系是真的炙手可熱。
雖說太子複立,可聖上對太子卻并不熱絡,太子手中先前的勢力因着之前廢黜一事,已經元氣大傷。康熙非但對太子的态度琢磨不透,還放任朝堂上擁立其他皇子的黨派任其發展。
剩餘的皇子裏,有希望的也就是三阿哥、四阿哥、八阿哥、十四阿哥。
光永和宮所出,就占了兩位阿哥!他們都是溫憲的親兄弟。再不濟,如今呼聲最大的八賢王,與十四阿哥更是好得勝似親兄弟。
看來,喇什野心勃勃,非但想在科爾沁稱霸,還想在九龍奪嫡上分一杯羹。
喇什進京,最不高興的卻不是溫憲,而是四福晉。
原本,翻了年,弘晖就要虛十五歲了,早該成家立業,四爺像他這麽大時,都已經大婚了。可如今,連個福晉的人選都沒定下來。
弘晖本性聽話老實,可一說到娶妻之事,就百般推脫抗拒,連教導人事的嬌美的丫鬟都被他轟出去,逼急了就和悶葫蘆似的站着不說話。
弘晖随着年紀的長大,越發沉悶。心事都藏在肚子裏,誰也不傾訴。
福晉每日為着弘晖娶妻一事急得上火,嘴角都起了好幾個燎泡。本來想開春後再請幾位世家小姐皇室格格來府裏坐坐,讓弘晖再相看相看。
沒想到喇什進京了,得,她是溫憲的親嫂子,自然不能置身事外。喇什進京,除了帶了他的長子,連他的福晉、女兒和幾房妾室也帶來了。
旁的不提,可喇什的福晉可要四福晉親自接待。非但四福晉不得空閑,連幼姝和李氏也三天兩頭去永和宮陪坐。
喇什的福晉出身蒙古,只會說蒙語。可是德妃是漢人,又家世低微,未曾習過蒙語。這裏面只有四福晉和十四的福晉完顏氏,兩個世家貴女,能說些蒙語。
可她們二人這些年,也只在向太後請安時,說過一些,翻來覆去也不過是:“太後您吃飯了嗎”“太後您今日看起來氣色真好”“拜見太後”“臣妾告退”雲雲。
碰上一個土生土長,而且身份尊貴的蒙古福晉,操着一口流利本土化的蒙語,說得又快又複雜,還不時夾雜幾句方言。
四福晉和完顏氏只能硬着頭皮,連蒙帶猜陪着聊天。德妃和幾個側福晉,都一臉端莊的坐在旁邊尬笑。
喇什的福晉是個很健談爽利的蒙古女子,她和德妃歲數相當,又常年在草原上風吹日曬,乍一看倒像德妃的長輩。
喇什福晉一進永和宮,見到德妃,也吃了一驚,連連感嘆:“宮裏的娘娘就是懂得保養,不似臣妾這等粗人,說句冒昧的話,娘娘看起來和臣妾的女兒像是一樣大嘞”
德妃一臉端莊,和藹的笑笑,實則一句沒聽明白。
可這場子不能冷下來呀,完顏氏拽拽四福晉,示意她四嫂開口。
四福晉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自從喇什福晉踏進永和宮門起,她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沒想到開口第一句就整蒙了。
這話落到四福晉耳中,只能隐約聽到:“娘娘。。懂得。。臣妾。。說話。。女兒。。”
福晉內心有些崩潰,德妃怎麽可能懂你,更不可能懂你女兒,她都沒見過你女兒。
偏完顏氏縮着脖子一聲不吱,偏她又是長嫂,四福晉頂着來自德妃包含壓迫的視線,硬着頭皮說:
“您說得真是對極了。”
這下輪到喇什福晉愣住了,不是都說京城的人很是謙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