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宣傳策劃案

五一假期過後,重新回到按部就班的工作和生活中,梁好感覺稍有些不适應,總覺得假期還沒好好玩一玩,又要上班了。

按照白松組長分派的任務,她最近需要寫一篇關于新農村合作醫療改革帶來的新風貌,按照統計部門給出的數據,再加上她自己拍攝的情景照片,編寫成一篇圖文并茂的宣傳稿,發送到鎮政府的公衆號上。

上學的時候,她所有的學習科目都一般般,只有語文成績還略好一點,尤其是她的作文。老師評價說,她的文章雖然沒什麽技巧,語言也不算華麗,但是其中有一種難得的天真和純淨,十分能打動人。

所以在寫宣傳文章這個任務上,她完成的還不錯,每次推送的閱讀量和點贊數都是同期裏面最高的。對此,楊副主任還特別對她提出表揚,讓白松那個內業組長要多多重用她。

自己的努力能夠得到別人的看重和賞識,這在工作中是一種難得的快樂。快樂的梁好每天一上班就認認真真寫推送文章,時間長了,她還學會搞代碼,将圖文中間加上一些閃動的小花邊,或者是各種裝飾圖案,原本空白單調的公衆號漸漸變得生動活潑起來,訂閱量也是成天地上漲。

因為是鎮政府主管的公衆號,所以訂閱的讀者一般都是松柏鎮這邊的企業工作人員以及十裏八鄉的村民們。他們對于本地的各種動向和消息,很多都是從這公衆號上看到的。所以,為了更好地指點與引導當地企業與村民,宣傳辦一直十分看重這個公衆號的管理與推廣,對此投入的人力也很多。

周一例會上,因為劉楠和馬高峰負責的文化牆項目已完成,楊副主任便發話了,将馬高峰調到內業組白松手下,同樣負責寫公衆號推送文章。這樣一來,梁好又和他變成同組。馬高峰應聲點頭,一副聽從組織安排的乖順模樣。梁好也沒有不情願,同組就同組,随便他怎麽樣,她還是該幹啥幹啥。

“梁好。”楊副主任點名問道,“你那個新農村合作醫療的推送,寫完了嗎?”

“馬上了。”梁好回道,“今下午就能寫完。”

“那好。”楊副主任一臉嚴肅道,“接下來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要分派給你和馬高峰。關于今年我們鎮上的重點扶貧項目,将相溝和青松崖這兩個村需要大力宣傳,招商引資,努力走上輕工業開發的道路。上月底,新加坡那邊的開瑞公司已經派人來談過一次,想要在我們這邊投資建廠,搞幹果、罐頭之類的副食品加工産業。目前黨委領導們已經商定,地點就選在将相溝或者青松崖這兩個村之間的一個。”

目光掃視在座的衆人,最後落到梁好身上,楊副主任繼續道:“梁好和馬高峰,你們兩人各負責一個村子,分別搞一個宣傳策劃案,最後由開瑞公司來決定,在哪個村裏投資建廠。同時,在這段時間裏,公號的宣傳一定要跟上,關于将相溝和青松崖的宣傳推送,每周不能少于兩篇。你們兩個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那好。”楊副主任微微舒了一口氣,“關于這兩個村子,将相溝和青松崖,你們想負責哪個?自己挑吧。”

馬高峰發揚風格道:“我沒意見,哪個都行。”

楊副主任看向梁好,“那你先挑吧。”

“那我負責青松崖吧。”梁好也沒客氣,她對将相溝無感,還是比較喜歡青松崖這個村子。一想到又能去那個村裏看看美麗的松月湖,頗有些開心。

Advertisement

關于扶貧宣傳的項目就這麽定了,楊副主任又安排其他人另外的工作,問問都沒有什麽要說的了,于是散會。

拿到開瑞公司的副食品加工廠投資計劃書,梁好反複看了幾遍,感覺有些無從下手。要幫助青松崖村做宣傳,拿下凱瑞公司的投資,可是要怎麽宣傳?還有那個什麽宣傳策劃案,她以前從沒做過,這不是趕鴨子上架嗎,她哪會寫什麽策劃案?

思來想去沒有頭緒,梁好看看周圍沒人注意她,悄悄拿出手機,跟外援求助:在嗎?

過了一小會兒,陸城回道:有點忙,怎麽了?

梁好:有空不?

陸城:還行,說吧。

梁好把青松崖扶貧的事兒簡單說了一下,問他策劃案應該怎麽寫?

陸城:看看副食品加工廠需要什麽,青松崖村能提供什麽。

梁好還不及考慮,他又發過來一條:從這幾個方面考慮——工廠場地、交通運輸、食品原材料、淨水來源、污水排放、銷售渠道、人力資源,等等。

經過外援指點,梁好漸漸找到思路,看來她要把這個宣傳策劃案寫好,必須得去青松崖村實際調查一番才行。将那村裏的條件和現狀都摸清楚,看看怎麽宣傳策劃才能争取讓開瑞公司在那裏投資建廠。

第二天一早,梁好穿着一身方便行走的休閑裝,準備下鄉去摸底。青松崖和将相溝兩個村很近,只隔着一條國道。如果馬高峰要去将相溝的話,她可以和他一起,這樣問綜合辦要車比較好要。

“我準備去一趟青松崖,你要不要一起去趟将相溝?”梁好主動開口問道,“我們要一輛車?”

馬高峰正在電腦上不知道擺弄什麽,聞言想了想,道:“去就去吧,你去要車。”

梁好打電話給綜合辦,約好一輛外出的車,司機依舊是侯大爺。

馬高峰一上車就坐到後座上,低着頭玩手機,完全是一副不想搭理人的氣場。梁好也沒搭理他,坐到副駕駛座上,一路上和侯大爺閑聊幾句。

到了将相溝,馬高峰先下車,然後侯大爺把梁好送到青松崖村,車往大樹下一停,不冷不熱的,眼睛一眯開始打盹。

青松崖村的村委會就在最前面幾間小平房裏,屋頂上插着一杆小紅旗,在風雨的漿洗下早已褪色泛白。

梁好去那邊找到村長高主任和村支書賀書記了解情況。他們一聽說是為着外商投資建廠的事來的,立馬喜笑顏開,熱情地将她迎進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賀書記,你們村這邊都有什麽農作物産出?”梁好問道,“開瑞公司這個副食品加工廠似乎對幹果、罐頭之類的生産線比較感興趣。”

“幹果和罐頭?”賀書記抓抓頭發,“幹果比較少,我們這邊山頭上,漫山遍野都是松樹,但是品種問題,結出的松子很幹癟,根本沒人吃。另外就是丘陵上有那麽十幾畝地能種花生,但是每年的收成還不夠村裏榨油吃的,哪還有剩餘的去做什麽幹果?”

高主任插話道:“你別光說幹果,還有罐頭呢!咱們山坡上那成片的山楂林、杏樹林,年年吃不了也沒人要,都爛在地裏了,那不正好做成罐頭?劉幹事,你可一定要幫我們村好好争取啊!我們村這老老少少百十口人,可就都指望你了!”

梁好被他說得壓力山大,讪讪地笑着,又問了幾個問題。關于淨水來源,村裏前些年已經通上自來水,這個倒是不成問題。但是廢水排污卻很麻煩,因為村子這邊的污水基本都是日常用水,平日裏都是随意傾倒到路邊的小河溝,并未經過特別處理。但若在村裏蓋一座食品加工廠,那就必須修建專門的排污管道。

另外還有一個最嚴峻的問題,那就是進出村子的那條九曲連環的土坡路。如果不把那條路修好,沒有順暢的交通條件,要在村裏建廠是根本不可能的。

“賀書記,說了大半天,那這建廠的地址在哪兒啊?”梁好一邊快速記着筆記,一邊問道,“你們村裏哪個地方有空閑,适合建工廠?”

賀書記道:“真要在我們村兒建的話,那還不容易?你看到西邊那個湖沒?湖北邊那一大片空地,又種不了莊稼,閑着也是閑着,建個工廠不是正合适?”

梁好想了想,那個松月湖北邊确實有很大一片空地。大概是因為湖水硬度太高的緣故,連北岸那一大片土壤都含堿量過高,只長着一些疏蕪的雜草。如果在那裏建廠的話,空地利用,的确是挺合适的。

想問的問題都問完了,梁好準備再去村裏轉轉,實地觀察一下,順便拍一些照片,以備做宣傳用。

辭別高主任和賀書記,梁好獨自在村子裏轉了幾圈。這個村子太小了,太安靜了,莫名地令她覺得心慌,感覺怪怪的。可是要說到底哪裏怪異,她卻又說不上來,只是總覺得心裏悶悶的。

和幾位坐在路旁納鞋底的老大娘聊了會兒天,梁好繼續往西走,一直走到松月湖邊。只見天藍雲白,綠樹繁花,倒映在細波粼粼的湖水中,如詩如畫,氣象萬千。

這裏的景色太美了,天然古樸,清淨寧谧,好像十年前,一百年前,一千年前,甚至是一萬年前,這裏就是這樣的。它不動聲色,可它凝結着時光,它沉默着,卻掩不住歷史的滄桑。

突然間,梁好想明白了,為什麽覺得怪異。因為她覺得很不搭。因為她覺得一個現代化的加工廠和這個古樸卻純美的村子很不搭!

如果在松月湖北邊的空地上建起一座鋼筋鐵皮的加工廠,如果将九曲連環的土坡路替換成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如果這安靜的鄉間開始不分晝夜地跑着進出物資的大貨車,如果這蔚藍的天空下豎起一支支高聳入雲的煙囪,那這個古老而美麗的村子也就不複存在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