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破案

破案

李璋蹲下去又撿了一塊石頭,将兩個遞給了沈雪:“可看出問題了?”

沈雪看着,一頭霧水。

李璋指着沈雪右手心裏的說:“這個比另一個圓潤光滑不少。”

沈雪恍然大悟,在河底的石頭經過流水長時間的打磨,大多圓潤光滑,但左手那塊卻有棱有角。其次這塊石頭跟陸地上的也不盡相同,陸地上的石頭就算棱角分明,但邊緣處也是圓滑過渡,不似這塊這般銳利。而且從質地來看,不像是天然的石頭。

從打漁大哥的口中得知,最近他在此處下網時撈起來的石頭比平時都多了不少。對了一下時間,就是在黃平遇害之後。沈雪隐隐覺得這些石頭與黃平之死有關。

李璋沒有多留,飛了鳴镝,然後帶着沈雪回了行宮。

燕行和張複收到信號後,便讓衆人撤退。結果集合時沒有見到李璋和沈雪,孫海等人不敢走:“二位,王爺和王妃都不見了,此時撤退不合适吧!”

他們說這話倒不是因為有多擔心李璋和沈雪的安危。而是因為黃平一案,皇上已經大發雷霆,如今自己的兒子兒媳帶兵剿滅河盜死了,他們這些當官的卻還活着,皇上不誅他們九族才怪。

“王爺吉人自有天相,王爺王妃同我們跑散後找到了另一條路回去。剛剛那個鳴镝就是他放的。”張複說道。

衆人聽後這才跟着他撤退,在紫雲行宮還真就見到了完好無損的二人。

段勳經此一事不由得松了一口氣。在檀州将事情交待得差不多後,他本打算去衛陽找二王爺李陵,但卻被告知皇上派三王爺李璋來查此事。二王爺便讓他以協助調查為由留在檀州随機應變。他把黃平的死嫁禍給了河盜,但是這麽久了連河盜的影子都沒找到,他心裏始終懸着的。卻沒想到李璋一來就找到了一群河盜,而且那群河盜還真有幾分本事,将前去圍剿的官兵耍得團團轉。這樣一來,如果咬死就是他們殺了黃平,劫走銀子便不會有人懷疑。

于是他對衆人說:“今天與那夥河盜交手時,我瞧着他們當中有幾個很眼熟。”

聽他這麽一說,檀州的官員都有些激動。這個案子前期一直毫無進展,如今卻突飛猛進,一下就清晰明了。大家商量着要在海風館慶祝一番。

看着演戲的段勳,沈雪等人也肯定段勳撒謊了。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去出事點将河底的石頭打撈起來。不過在這之前,還要将段勳等人調走,以免打草驚蛇。

席間,李璋适時地開口:“現如今已經查明河盜的蹤跡,一時又打不下來。本王打算派人去那守着,免得他們逃走。”

段勳急着栽贓嫁禍,如此良機,自然是不能放過:“卑職此前在黃大人手下時,他對我多有照顧,如今卑職願意擔此重任,以報答黃大人的恩情……”

說着又哭了起來。大家忙寬慰他,都贊他有情有義。此舉正合李璋之意,第二天一大早段勳便帶着人在東岸駐紮起來。他去那需要有人配合,便将手下的人都帶了過去。

為了盡可能地延遲消息傳到段勳耳朵裏的速度。李璋沒有調官兵去打撈石頭,而是讓金大人暗中召集當地漁民幫忙。石頭打撈起來後便被秘密運到了紫雲行宮,張複和燕行找人将石頭篩選出來,經過幾天奮戰,真的就拼出了銀錠的形狀。更為關鍵的是在其中一小塊碎石上發現了未被清理幹淨的銀漆。

對于黃平的死有了個大概,李璋便命人去東岸将段勳等人抓了回來。

當段勳看見碎石拼起來的銀錠時,臉瞬間變得煞白。

一旁被叫來的檀州官員按奈不住了:“這是?”

“這是用在黃大人出事地點打撈起來的石頭拼起來的。”張複說。

衆官員也不是傻子,一看也就明白了,有人将石漿鑄成銀錠的形狀,刷上銀漆冒充銀錢,結果又打碎了倒進河裏,這裏面肯定有貓膩。而如今三王爺又突然将段勳帶回,再結合段勳的神情,似乎那晚發生的事恐怕不簡單。

打撈石頭之事比沈雪等人預想的瞞得嚴實,其他官員均不知道此事,更別說段勳。面對此情形,他頭腦一片空白,想不出應對之策,索性裝聾作啞。

之前沈雪就聽李璋說,這事牽連甚廣,所以段勳才會殺了黃平以防此事洩露。而衆所周知段勳是二王爺李陵的人,所以懷疑背後的人就是李陵。只是沒有直接證據不敢輕易指認。

“你不說沒關系,你手下的人總有會說的。”李璋冷靜吩咐道,“将他們全部分開羁押,我要挨個審問。”

段勳聽了神情有些松動,但還是沒開口。

第二天,到了用午飯的時間,李璋才帶着張複和燕行等人回來。昨晚有幾個護衛沒扛得住都招了。李璋猜得沒錯,黃平正是因為發現銀子是假的才被殺的。當時處理黃平屍體時,被他的書童孤帆撞個正着,所以他們只好殺他滅口。孤帆身上中了幾處要命的傷後跳河了。

黃平一死,段勳怕出事便不敢把銀子帶到衛陽城去,于是命令船上的護衛将銀漆清理幹淨後把銀錠打碎,倒進河裏,以防萬一,他們還把河灘上的石頭混在裏面。也正因如此,導致那個地方石頭堆積,由于水流較緩,短期內沒法将其沖平,所以河床變高,漁民撒網便不可避免了地撈了些起來。

當晚辦完所有事後,段勳請大家喝酒,結果在酒裏下了藥,大部分的護衛在昏迷中被殺了,留下來的幾個均是好控制的,每人給了一大筆錢。

李璋來檀州時,那幾個侍衛有些害怕,袁濟卻拿他們妻兒老小的命來威脅他們。

“他說在段大人上面還有一位更大的官,若是我們告發,最多是段大人死,他到時候便會找我們算賬。”其中一個護衛的供詞再次證明的段勳背後有人。

雖然沈雪等人知道那個大官就是李陵,但是沒有直接證據。她想如果能袁濟和段勳能招供好辦了,于是提議道:“可以再去審審袁濟和段勳。”

“正有此意。”李璋道。他不指望一次成功。他們二人知道自己連夜審了其他人,心裏壓力肯定大,只要有耐心便能慢慢擊潰他們的防線。

為了保護袁濟和段勳,李璋并沒有讓人把他們關在監獄裏,而是關在紫雲行宮的尚雅院裏,派人将那重重圍住。

三人剛走到半路,便見負責看守的金康着急忙慌地往這邊走來。

“怎麽了?”張複問道。

金康要找的就是李璋,見他在,說道:“今早給段勳和袁濟送飯,結果進去的時候都上吊自殺了。”

“你怎麽知道是自殺?”沈雪前世看過不少電視劇,對于将人勒死再僞裝成上吊自殺的情節簡直不要太熟悉。以至于當她聽到有人自殺下意識就覺得是他殺。

金康遞過來兩張血書:“這是他們的遺書。”

沈雪不用看就能猜到上面無非就是些認罪的話。而李璋接過來看都沒看,他的想法跟沈雪一樣,段、袁二人不可能自殺。畢竟他們昨日還在等靠山來救自己,沒有得到回應前是不可能有任何動作的。

“屍體呢?”張複問道。

“還挂在梁上。”

“我們去看看。”李璋吩咐金康道,“你去找仵作過來。”

沒一會段勳二人畏罪自殺的消息便傳開了,孫海等人聞訊而來。沈雪悄悄打量着他們,她可以肯定,殺死段、袁的人定在他們當中。畢竟他們二人昨夜才被羁押,今早就死了。如果是李陵派人殺了他們,時間上來不及。因此在檀州定有李陵的人,此人出手快準狠,想必在李陵那裏分量不輕,有權宜行事的資格。

李璋勘察了一下現場,便命人将屍體取下來。不一會仵作帶着工具來了,現場驗屍。衆人便到院子裏等着。

約莫一個鐘頭,仵作出來報,段、袁二的确是自缢身亡。沈雪悄悄給李璋使眼色,讓他再找個仵作,結果對方卻視而不見:“如今他們二人已經伏法,案子也算是結了。眼下最重要的是搞清楚那五千兩白銀的去向。”

“王爺,你不會是真的相信他倆是自殺吧?”紫雲行宮書房內,沈雪問道。

李璋道:“我知道你想說什麽。檀州人員複雜,各方勢力攪和在一起,一時半會也不好查。就算查到是誰,也免不了是段勳那樣的下場。”

原來李璋之所以草草結案,是換個方向,打算借着調查銀子去向的理由離開檀州,去段、袁的老家永州直接找他們與李陵來往的證據。而且他這一走,不管他們相不相信李璋是去查銀子下落的事,都不會再把重點放在檀州,到時候金大人便有機會。

“此次去永州是順流而下,說不定能找到失蹤的孤帆。如今段、袁二人死了的消息傳得到處都是,他應該也不會再躲藏。”沈雪發現這還是個一石二鳥的好法子。

第二天動身前,李璋将陳訴案情的折子交給了孫海,讓他去衛陽替自己給皇上彙報。

結果孫海扭扭捏捏就是不接,言談之間似乎是希望李璋不要在去追查那些銀子的下落,他可以出錢給補上。

李璋當然沒有同意,等他走後,沈雪從屏風後走出來:“不會是他吧?”

“不是。”李璋很篤定,“段勳之前給他送過一千兩白銀。他懷疑就是從那丢失的五千兩裏面拿出來的。怕查到他收錢,所以想息事寧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