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他是好哥哥
第三十一章 他是好哥哥
吳媒婆說得一臉的真誠, 她在這裏面沒有撈取任何好處,完全是鄉裏鄉親幫幫忙,謝媒禮都不收。
這份心是好的, 但是這個名字好熟悉。
趙九成?
顧庭一下子就想到了原劇情裏讓顧家這幫孩子走上絕路的推手,就是這個趙九成。
這個趙九成是從別的村兒當上門女婿被趕回來的,看着挺老實挺和善, 其實性格陰毒自私, 在外人面前很關心這幾個孩子, 實際上哪裏是他在養孩子, 是孩子養着他,他就是裝模作樣博了一個好名聲。
他動不動就打罵虐待這幾個小一點的孩子,甚至有時候兩三天不讓孩子們吃飯, 他還會對楊玉梅施暴。
楊玉梅本來就是個精神不正常的女人, 但是趙九成偏偏就有這樣的癖好,就喜歡折磨她取樂,外面村裏人只看到趙九成老實木讷, 根本就想不到他能幹出這樣的髒事兒。
等到丫丫長大一點,他還想欺負丫丫,被顧小軍發現之後一酒瓶子給砸死了, 這也開啓了顧家孩子的黑化之路。
這個男人就跟一個坐标一樣, 以他為臨界點, 顧小軍和顧東子徹底成了惡鬼。
知人知面不知心,媒婆只是看到表面, 她也不知道趙九成到底是個什麽人。
“你看咋樣啊?”
吳媒婆也不知道怎的,真把顧庭當成大人看待了, 用商量的口吻跟他說話。
顧庭笑了笑,給吳媒婆遞上一杯熱水。
“吳嬸子你看你都把我當大了, 有事兒找我商量,那我不就能頂梁扛柱了嗎?
我媽什麽情況你也看到了,她現在這個樣兒怎麽能找男人呢?就算是趙九成願意進我們家門,我們也不願意讓我媽受委屈。”
Advertisement
可不是嗎?讓一個精神不正常的女人結婚,是有點……沒人性,瘋子能懂那檔子事兒嗎?
“可是萬一結婚之後玉梅的精神好了呢?”
村裏人都這麽說,女人得這個病就是因為沒男人,有男人就好了。
顧庭皺了皺眉頭。
傳這話的人挺糟踐人的,連人家有病也被拿來消遣。
“嬸子,我媽得的不是那種病,她是受了男人的坑害自己接受不了才精神不正常的,跟你說的那個是兩碼事兒。”
他們說的那個沒有男人就發瘋的病,是淫/瘋病,是最讓人羞恥的一種病,一個女人本來就已經那麽凄慘了,還要給她潑上一盆髒水。
顧庭可不能答應。
吳媒婆這才晃過精神,她怎麽感覺自己不是跟一個十四歲的小孩子說話,真的是跟一個成年的男人在說話一模一樣的,不,壓迫感更強。
而且顧庭的話讓她無法反駁。
可不是嗎?以前楊玉梅精神方面好好的,而且人長得漂亮能幹,在三村五村裏都能數得着的,也就是因為她長得好,條件好,心氣兒就好,男人跟着小寡婦跑了對她的打擊才是致命的。
“那……那我就回了對方,說你們不願意。”
吳媒婆覺得有點可惜,但是又對顧庭的态度很是贊賞。
這孩子寧願一家人受苦也不願意拿母親的婚事換好一點的生活,吳媒婆很欣慰,她要是有這麽懂事的一個兒子就好了。
吳媒婆家裏兩個閨女一個小子,可是她那個孩子一點不聽話,不把她氣死就不甘心一樣,她掙那點錢還不夠她兒子嚯嚯的。
越想越傷心,越看顧庭越順眼。
“行了,那我就回去了,你有什麽為難招窄的事兒跟嬸子說。”
吳媒婆說完起身走了,雖然婚事沒有說成,但是一點沒生氣,不但沒生氣,她還為楊玉梅高興,她覺得顧家有希望了。
她剛出顧家的門,外面就有人等着她了。
那女人也六十多歲,紮着圍巾,一雙眼睛賊溜溜的,一看就不想好面相。
“他嬸子,楊玉梅答應了嗎?她要是答應了,我們家趙九成什麽時候過門?”
這老婆子是趙九成他媽劉美蘭。
劉美蘭這段時間為了趙九成的事兒沒少發愁,他們家條件不行,兒子又多,趙九成排行老四,一直找不到媳婦,只能給人家做上門女婿,沒想到上門女婿做了幾年,給人家女方趕回來了,他又成了光棍漢,人到中年沒家沒業,他就把眸光落到了楊玉梅身上,他年輕時候看上過楊玉梅,那時候楊玉梅已經結婚了,現在正是好機會。
他不介意楊玉梅有病,也不介意楊玉梅有那麽多孩子,男人嘛能撈着實惠就行了,至于讓他幫忙養孩子,那純屬做夢。
他把這事兒告訴他媽劉美蘭,劉美蘭還不願意呢,她覺得她兒子能找個條件好一點女人,這樣能在村裏有面子,可是條件好的能看上她兒子嗎?挑來挑去一個都沒成,沒有辦法還是讓媒人到楊玉梅家裏來了。
在劉美蘭心裏,這門婚事一定能成,怎麽能不成呢?楊玉梅那麽一個傻子一個精神病,她還能看不上自己兒子?
吳媒婆還沒說完呢,劉美蘭就已經考慮怎麽讓她兒子進顧家門了。
不管咋說顧家還有五間房一個院子,家裏還有不少家什兒,這也算得上勉強看得過眼兒吧。
吳媒婆在劉美蘭眼睛裏看到了不屑和算計。
咋了?既看不上人家楊玉梅,又想跟人家結親?
吳媒婆頓時感覺後背發涼,她想起了趙九成是入贅之後被人趕回來的,要是沒有毛病,女方是不會輕易把人趕走的。
人家楊玉梅已經夠可憐了,她可別好心辦壞事兒。
“人家楊玉梅的兒子不願意。”
“不願意?我們家兒子能看上她,那是她的福氣,她還不願意了!”
劉美蘭馬上用詫異的眼神看着吳媒婆,她覺得吳媒婆肯定沒把話說清楚。
吳媒婆心裏這個氣!
“人家楊玉梅的兒子不讓他媽受苦,人家不想找繼父,那不是合情合理嗎?你家趙九成不缺胳膊不缺腿的,再找找別家吧,別惦記人家楊玉梅了。”
劉美蘭:……
這話劉美蘭可不願意聽,啥意思?嫌棄她們家趙九成?
“行,我們不找她家,天底下的女人都死光了嗎?非要找一個傻子?”
所以這事兒很快就揭過去了,不過劉美蘭在村裏開始散播顧庭家壞話,什麽難聽說什麽,一會兒說顧庭一家人快餓死了,一會兒說楊玉梅找別的男人了,一會說楊玉梅瘋得厲害了。
村裏人有人信有人不信,造謠一張嘴辟謠跑斷腿,反正顧庭家情況都已經擺在那兒了,本來名聲就不好,再不好,也就這樣了,人們傳了兩天閑話之後也就不了了之了。
都是隔夜的馊飯,就那樣了,再說也是那樣。
顧庭根本就沒有往心上,他現在愁的是一家人吃飯問題,家裏就那麽點東西,吃完了就沒有了,他在家裏轉了好幾圈,發現家裏是真窮啊,但凡有一點好東西都被顧長海偷走了。
趕盡殺絕呀!
家裏牆根底下那幾個小南瓜也被吃掉了,顧庭就到地裏轉轉。
他們家現在六口人的地,顧長海雖然人走了,但是土地還在,他的口糧田還和他們一家人在一起。
這可不行!
要是顧長海在那邊過得不好,他再回來跟他們幾兄弟糾纏不清,那可不行。
走了就休想再回來。
不是有很多男人年輕的時候不幹正經事兒跑到別人家養孩子,到了自己需要養老的時候,跑回來找自己丢棄的孩子嗎?
顧庭要把他這條路給他斬斷了。
現在顧長海是跟那個小寡婦打得火熱但是戶口還在顧家,也沒有跟楊玉梅扯離婚證。
前幾年沒有結婚證離婚證這一說,在村裏擺過酒席就算是結婚了,也沒有離婚這一說,這幾年不行了,做什麽要明明白白的,不扯離婚證也得讓村裏做個見證。
顧庭決定不但讓顧長海回不來,還得把他的戶口遷走。
雖說這件事兒在那個平行的世界很常見,但是在這裏還從來沒有人這麽幹過。
顧庭晚上找到了村書記,村書記是他本家的一個爺爺叫顧紅林。
顧紅林今年五十來歲,當書記當了也十來年了,為人處世很正派,說話辦事都讓人信服,村裏人有什麽大事兒小情都要找他。
顧庭一進門,顧紅林就知道他肯定有事兒。
說實在的,顧紅林很心疼顧庭這一家人,本來好好的一家人就因為顧長海不幹人事兒,弄得這幾個孩子孤苦伶仃,楊玉梅還成了傻子,換成是誰都會同情這一家子。
果然顧庭張口就是:“爺爺我想跟你說個事兒,您能不能把我爸爸找回來?”
顧紅林:……
這可真是難為他了,當初顧長海走的時候,他狠狠訓斥了顧長海一頓,但是對方吃了秤砣鐵了心一定要跟那個小寡婦走,他是村書記不假,但是他也不是神仙,他都把話說盡了,對方不聽,他也沒有辦法,他又不能把人抓起來。
“顧庭啊,不是爺爺不幫你,是實在幫不了,我沒少跟顧長海講道理,這個人被豬油蒙了心,一心撲在小寡婦身上,怎麽說都不聽,顧庭啊,你有別的事兒,爺爺肯定幫你,這事兒……”
這件事兒幫不了。
顧庭也知道他幫不了,他壓根也不想顧長海回來,他是要把他徹底送走。
“爺爺,我的意思是,家裏那些地,我們種不了,想承包出去,我爸爸要是不回來,他那一份地不好處置,到時候他找後賬。”
顧紅林詫異地看着眼前的這個瘦弱的孩子。
這麽大一個孩子,就能跟大人一樣說話辦事,連包地的事兒都考慮周到了,真不簡單。
考慮的很周到。
要是孩子們把地包出去了,到時候顧長海過來把全家人的包地錢要走,這一家人就別活了,要是把顧長海的地,單獨拿出來,顧長海就不能搶奪別人的錢了。
這個主意好。
“行!我去找他,讓他回來。”
這事兒不能拖,顧紅林覺得自己要連這事兒都辦不了,那就別幹村主任了。
“顧庭啊,你家裏還有吃的嗎?我這裏有十斤小米你先拿去。”
顧紅林覺得自己這個村書記幹得挺沒有面子的,他不光是村書記還是顧氏家族的族長,他什麽都做不了,萬分羞愧。
可是顧庭不需要別人可憐,也不需要顧紅林自責,跟人家顧紅林又有什麽關系呢,就算是親爹又怎麽樣,該管不了照樣管不了。
“爺爺,您別這麽說,您已經幫我很多了,我感謝您還來不及呢。”
道了謝之後顧庭就出來了,沒要顧紅林家的小米。
顧紅林一臉的心疼。
他心裏頭覺得顧庭是個有骨氣的孩子,他甚至覺得這孩子長大之後肯定有出息。
既然顧庭沒要他的小米,那他趕緊去把顧長海找回來吧。
不把話說清楚,是不行了。
所以當天晚上他就騎着車子去找顧長海去了。
顧長海現在跟那個小寡婦白芳英打得火熱,他把白芳英那倆兒子當成自己親生兒子養,他能幹活有力氣,還有木工的手藝,随便出去轉一轉就能來錢,掙來錢就給這倆孩子買好吃的,所以這倆孩子就把他當成親爸爸,一回來就撲進他懷裏撒嬌,一家人歡歡笑笑其樂融融。
今天顧長海剛從集上回來,給一戶人家打了一張木床掙了二十塊錢,回來就給白芳英買了一件衣服,給倆孩子買了大油條,一家人吃得正香,白芳英還把新買的呢絨褂子穿給顧長海看。
顧長海看得眼睛發直。
白芳英實際上不如楊玉梅長得好看,也沒有楊玉梅個子高,但是白芳英又不下地幹活,皮膚自然要白嫩的多,再加上白芳英情商高,會哄男人,幾下就把顧長海弄得五迷三道。
更何況顧長海現在還是腦瘋期,剛剛對白芳英摸上手,新鮮勁兒還沒過去,眼睛裏根本就看不上別人,現在白芳英要他的命他都給。
“你看看好看不好看?你也真舍得買。”
“好看,你穿啥都好看,看你說的,給你花錢我還舍不得嗎?”
“就你嘴甜。”
就在這時顧紅林就到了。
顧紅林也不樂意看這兩人傷風敗俗的嘴臉,故意在外面擰自行車的車鈴铛。
屋裏的人聽到鈴铛聲,趕緊就出來了。
顧長海也沒有想到顧紅林能找到這兒。
“叔,天都這麽晚了你咋來了?”
這天都要黑透了,顧紅林居然能找到這裏來,不用問肯定家裏出事了。
顧長海心裏頭有點亂,他不心疼楊玉梅,甚至覺得楊玉梅現在死了才好呢,她死了他就能把白芳英母子帶回家,這樣他就不用厚着臉皮待在石橋村了,他在這個村子裏也算個外來戶,還被人指指點點的,臉面上怎麽也過不去。
誰還不想回到自己那一畝三分地上?
“叔,你找我啥事兒?”
顧紅林一看見他就氣不打一處來,但是這時候白芳英也跟着出來了,也跟着叫了一個叔。
“哎,你可別管我叫叔,我擔不起,也丢不起這個人。”
白芳英的臉頓時紅透了,兩只眼睛水汪汪地,看起來要哭,她趕緊雙手捂着臉跑進屋裏去了。
顧長海急得臉都變了顏色,可是沒有辦法,顧紅林畢竟是長輩,還是村書記。
“叔,您有不說什麽事兒,到底為啥找我?您要是為了楊玉梅的事兒,我看您就回去吧。”
他還生氣了。
顧紅林道:“你回去一趟,家裏有事兒,你家的地要承包,你那一份想咋辦?”
一家六口人的地都在一塊兒,你既然不想跟人家楊玉梅過,你看看把地分出來吧。
顧長海就是一愣。
他可沒有想到把地分出來,甚至沒想過不回那個家,其實他什麽都沒有想過。
那個家,他從來沒有想過不要,即便是不要楊玉梅,但是那幾個孩子還是他的,他在那個家裏待了十多年,在他心裏,那個家就是他的,他是一家之主。
現在顧紅林跟他說讓他把地分出來,他感覺跟做夢一樣。
在他眼裏把楊玉梅趕走了,他還能回去。
“叔,這不好吧?”
“有什麽不好的?那你現在跟這個女人分了,回家跟玉梅好好過日子。”
“那不行!”
一說讓他離開白芳英,顧長海一點遲疑都沒有,甚至連想都沒想。
絕對不可能。
顧紅林從心底看不起他。
“你這個人可真行,這都新社會了,你也不能兩頭都占着吧?家裏四個孩子你不管,你媳婦氣瘋了你也不管,那五口人是要吃飯的,孩子們都很小沒法種地,想把地包出去,要不,你那一口人的口糧田也給他們吧。”
顧紅林說完就要騎車走,顧長海馬上就不樂意了。
“叔,你咋這樣?”
“你想讓我咋樣?人活着就得吃飯,那是你自己的孩子,你就看他們餓死嗎?”
顧長海想了想:“行吧,我把我那一口人的口糧田分出來。”
他心裏面覺得那幾個孩子是他的,但是也不舍得把自己的口糧田給他們。
顧紅林滿臉的失望,臨走的時候看了他一眼;“你呀,你都不如牲口,牲口還知道心疼孩子。”
顧長海:……
“明天中午你回村一趟,我跟會計把你的口糧田分出來。”
顧紅林說完頭也不回地走了。
顧長海一個晚上翻來覆去地睡不着,他不想分地,但是真怕把那幾個孩子餓死……算了吧,他這當爹的能做到這一步夠意思了。
白芳英心眼多,一句話不說,也不勸說顧長海把地都留下,她只要抓住顧長海的心,顧長海就能給她掙錢花。
……
顧家,顧庭把一家人召集起來開家庭會議。
楊玉梅不用說了,坐那兒一會兒明白一會兒糊塗,就是一個工具人,有時候還傻笑。
小軍東子和丫丫幾個都坐在小板凳上等着顧庭說話。
今天顧庭格外嚴肅,成敗就在今天一天了,必須把事情都搞定了。
“小軍東子丫丫你們幾個都聽着,今天顧長海要回來。”
小軍哼了一聲,頭都不擡,恨死了顧長海,他愛來不來,他才不在乎呢。
東子看着二哥這樣子,他也哼了一聲,但是眼睛裏沒有濃郁的怨恨,純粹只是二哥怨恨他爹,他要是不哼一聲,就不跟二哥是一夥兒了,丫丫就不一樣了,眼睛裏全是清澈的茫然,哥哥們說什麽她聽什麽。
顧庭今天要把顧長海徹底清掃出門,給他斬斷任何的退路。
能不能成功,今天就看這幾個弟弟妹妹了。
顧庭行走過那麽多個世界,這一個世界裏親情的成分最多,這幾個小反派都把他當成救命稻草,他不能讓他們失望。
“你們聽我說,今天顧長海回來,我讓你們哭,你們就使勁哭,聽見沒?”
小軍:……
他不想要那個爸爸了,那個爸爸害得他丢人,害得他被村裏的孩子們欺負,他都恨死他了,還能哭?
顧庭看出來了,摸了摸他的頭。
“不是讓他回來,是趕他走。”
不想跟他解釋太多,但是小軍聽懂了,使勁地點點頭。
不就是哭嗎?
知道了!哭還不容易嗎?
顧庭怕他們不盡力,從兜裏拿出幾個鳥蛋。
“你們看看,這裏有七個鳥蛋,誰哭得賣力,我就給他一個鳥蛋,再哭得厲害,我又給他一個鳥蛋。”
衆孩子:……
鳥蛋可是好東西,他們還不知道什麽味兒呢。
小軍把胸脯拍得啪啪響:“行了哥,你看我的。”
東子問二哥:“哥咋哭啊,我哭不出來。”
小軍:“笨蛋玩意兒,你沒看過小紅家爺爺死的時候發喪嗎?發喪的怎麽哭,你就怎麽哭。”
丫丫也想吃鳥蛋也在一旁默默地聽着。
開過會之後,顧庭就去找顧紅林了。
顧紅林今天把會計周友華找來商量着怎麽分地。
也不知道是誰透露了消息,整個紅石村都知道今天顧長海要回來分地。
人們也不出門了,就等着在家裏看熱鬧。
現在顧長海可是三村兩鎮的名人,誰都想看這個熱鬧。
顧庭一進門,先給顧紅林和會計周友華遞上一根煙。
顧紅林連看都不看一眼。
顧長海一陣尴尬只好把煙收回來。
周友華:“書記都跟我說了,我把咱們村裏的土地賬本拿出來了,你看看,你們一家一共六口人,一個人兩畝地,八分一級地,四分二級地,八分三級地,我都已經查好了,就等他來了之後,給你們分開。”
周友華是個很細心的人,要不然他也當不了會計,他也很同意顧庭的做法,既然顧長海不要這個家,就得把財産分得清清楚楚,沒有財産也要把地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