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好像他

第50章 好像他

第50章

張問策和易無病職務重複, 兩人都是不出世的天才。

張問策與蕭燧相識于微末時,彼此有兄弟情誼,偶爾可借感情和年歲壓一壓蕭燧;偏偏蕭燧身邊現在有易無病這麽個定位相同的同僚, 易無病也喜歡用同一招。

張問策自己用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麽不妥當,但看到易無病也這麽用, 心裏就難免不舒服, 生出易無病對蕭燧太放肆的念頭;回頭再看自己,也覺得不妥當了。

一來二去,張問策和易無病之間的關系也生出幾分古怪, 讓張問策束手束腳的, 反而不如以前敢勸谏了。

張問策是來加入蕭燧智囊團的, 又不是來跟張問策争位置的。

易無病首先需要保證的是蕭燧能繼續戰無不勝。

——當然,位置不是不重要, 易無病有信心相處久了, 讓蕭燧發現在輔臣之中,他才是最優秀的那一個。

今日借機發難, 幾句話的功夫, 易無病就和張問策捋清楚各自在團隊中的定位,準備好各司其職——這也等于,張問策主動放手了不少職務。

易無病輕輕松松就用幾句話擠掉了張問策多年經營而來的職務, 而張問策還在為了他和蕭燧多年的感情。

蕭燧在船艙提筆許久, 可幾番落筆之前,他都情不自禁回想起姜南風提示過他的朝堂兇險。

向來喜歡“光明正大”的蕭燧,最終一個字但也沒寫給姜南風, 只吩咐劉虎聯系留京的張全,讓他跟族兄吃酒, 看緊了洛陽城的大門。

蕭燧卷起信箋塞回獵鷹腿上,放飛了飽餐一頓的獵鷹。

“張全的族兄是洛陽城的舊官,父皇沒換掉他。”蕭燧說着突然搖搖頭,心道:我怎麽也開始想那些陰謀詭計的東西了,真讓人不齒。

可這過去令他不齒的辦法,現在卻是他唯一能想到在危險發生之前,讓他父親保住性命的辦法。

Advertisement

雖然他父親對他一口一句野種。

蕭燧繃起臉。

船在海上全速行駛,九天的路程,在第四天就結束了。

劉家商隊在遼東地區經營多年,登陸的口岸早已把閑雜人等清空,兩萬大軍上岸竟然沒有驚動任何人。

回到陸上,休整兩日,蕭燧兵分三路,直取新羅國都。

新羅将領有些早已被買通,遠遠看到“蕭”字大旗,就直接打開城門恭迎。至于堅守城門的将領也沒達到他們自認為“守備數月”的妄想。

低矮的城牆對帶着雲梯的蕭燧來說根本稱不上阻礙,訓練足夠的精兵甚至抓着城牆就徒手爬上去了。

護甲給士兵們帶來最大程度的保護,太陽升到高空時,城門被蕭家軍的精銳從內部打開了。

新羅本就沒有幾座城池,大部分都是高低錯落的丘陵和無人居住的荒山,再打破最外層的防禦工事後,接下來的幾天蕭家軍一路高歌猛進。

短短半個月,蕭燧三路大軍已經新羅皇宮門口彙合。

——說是皇宮,實則不如村頭富戶的院子氣派精致。

通曉多重語言的劉家人給蕭燧翻譯:“他們說願意殉國,絕不投降。不過,王爺,你別聽他們說這麽豪情壯志,其實是想讨價還價,跟你們和談呢。”

蕭燧分外冷酷地宣布:“撞開宮門,願意投降的,讓他們跪着爬出來。剩下的跟這座破院子一起燒了。”

宮門一被撞開,口氣雄壯的新羅皇帝帶着全部族親、後妃和宮人一起膝行而出,全然看不出之前的慨然氣勢了。

蕭燧嫌棄地低哼:“宗室男丁一個不留,其他男的沒入軍中,女的送去牙行。”

抹了脖子再在胸口補上一刀,新羅死屍被丢回所謂皇宮裏,從外部鎖緊宮森*晚*整*理門後,由一把大火吞噬。

蕭燧下馬,親戚推着張問策的輪椅到化為灰燼的新羅皇宮前:“張先生,你之前在新羅受的屈辱可以消了。”

張問策激動得雙手發抖,用力抓住蕭燧手腕,除了點頭什麽話都說不出來。

他另一只手抓緊衣袖,擦擦情不自禁流下的濁淚,聲帶哽咽地問:“殿下攻打新羅是為我解恨,但如今打完了,你想好如何經營此地了麽?這裏的百姓教化不開,又好吹噓,并非什麽好地方。”

蕭燧點頭:“确實早就想過了。不過,我還想讓先生幫我參詳一二。”

張問策:“殿下請講。”

蕭燧從懷裏摸出一張寫在白綢上的書信:“我和高句麗王有協議,可以新羅交換靠近遼東的十座城池。”

邊境外族的十座城池自然和中原腹地的城池沒辦法比較,但地圖上,遼東與高句麗接壤,再延續到新羅國。

新羅土地貧瘠,既不适合耕種,也沒有足量的礦藏,如果為了保存這樣一塊毫無意義的土地,而反複利用船只運送士兵和物資來回,實在浪費,不如與高句麗交換。

張問策擰着眉頭,不放心地問:“若高句麗表面交換,拿到新羅之後卻撕毀協議呢?”

蕭燧毫不在意:“另有兩千騎兵在遼東訓練,若高句麗敢反悔,我就讓他見識見識遼東軍的重騎兵戰鬥力到底如何。”

打當然能打,但重要的是管。

高句麗、扶餘、新羅這些邊陲小國,成年戰事不斷,邊境犬牙交錯,百姓毫無國家歸屬感,只要統治者給他們一條活路,他們就不會反抗;要是再能讓他們擺脫被抓壯丁上陣填線喪命的恐懼,便能順利歸心。

張問策想想也是,幹脆說:“遼東稅政比高句麗輕省,不必再額外施恩了。收城當日宣讀稅政就夠了。”

易無病笑着補充:“記得再派人展示一番新農具,給他們講一講用新農具,每年能增産多少糧食。”

人活在世,圖的就是吃穿住用。

只要種田能夠有更多的收成,就意味着他們明年秋收就能有錢買心儀的貨物,日子也有了盼頭。

有安定富足的生活,這十成的居民絕不會懷念故國。

蕭燧剛應下易無病的要求,易無病就擡起手,又一次補充:“王爺,遼東地區的稅法也該給新羅百信說一說。”

知道自己原本能享受到更好稅法的新羅人發現轉手被丢給高句麗,畢竟會把一腔怨憤,發洩到高句麗身上,稍有不慎,必生內戰。

遼東便可安鎮無憂了。

蕭燧看着易無病臉上的笑容,恍然間好似看見了姜南風施展計謀時的臉。

……對了,姜南風是易無病的師弟,姜南風好似還是易無病帶大的。

那現在,姜南風是不是也有這些辦法,替他管理軍隊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