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是喜是憂

是喜是憂

“文書, 這,這是真的?”跟随江軍而來的衙役們對于血肉一片的慘狀,有人控制不住的嘔吐, 也有人如同村民們一樣只覺暢快無比。

企圖對他們再一次動手的契丹人, 終于遇上對手了!

江軍內心的震驚與歡喜不亞于眼前的人們。

這時候又傳來一陣馬蹄聲,江軍第一時間擡頭望去, 見到柴平連忙迎上前,“郡主。”

柴平重重點頭,翻身下馬的動作利落飒爽。

一衆衙役都紛紛讓出道,柴平走來, 一眼便瞧見地上的屍體,随後走近一些, 江軍阻止道:“郡主小心, 鐵片還在。”

先前江軍未必沒有意識到柴平讓人做的鐵片不同尋常,都已經有事實擺在眼前, 他先前認為不一定有大用的鐵片能要人的命。

柴平伸出手輕輕撫過其中一根, 感受到其中的鋒利,問:“江文書認為,咱們這一回勝了契丹是好事還是壞事?”

心裏絕對高興的江軍被柴平問住了。

勝了是好事還是壞事?

那肯定是好事!

不, 等等,等等。對他們而言是好事,對契丹卻是壞事。

昨天晚上到底是怎麽發生如今這眼前的場景的他們不知道, 但他們可以萬分确定的一點是,契丹從來沒有吃過莫名的虧, 他們一定會卷土重來。

這一次不再單單僅僅是來轉上一圈, 搶一搶便離開,而是極有可能會一股作氣将整個村落毀了。

江軍歡喜的心情瞬間跌落谷底, 他也慌了。慌亂之下的他本能望向柴平,希望柴平可以幫一幫他們。

Advertisement

柴平長長一嘆,“以我一人之力,我無力回天。”

相當實在的話。

一個人的能力有限,能做的事同樣有限,寄希望于柴平一人改變整個局面,怎麽可能。

“郡主,只要能夠讓契丹再不敢進犯我們大宋,不管讓我們做什麽,我們都願意。”江軍此時的臉上哪裏還有半分奸詐,有的是一腔熱血,是對未來的向往。

契丹,契丹啊!他們原本以為他們絕不可能是契丹兵馬的對手,柴平卻用行動告訴他們,正面對抗打不過,難道不能用別的辦法?

在他們歡喜于他們真能對付得了契丹兵馬的時候,柴平點破另一層危機,別覺得現在的情況很好,實際上呢?

契丹從來沒有吃過那麽大的虧,他們一定會想盡一切辦法找回場子。

接下來整個村落都會成為契丹的目标,甚至用不了多長時間,契丹兵馬将會再一次卷土重來。

“你并不能代表所有人。”柴平相當理智,她能感受到江軍的執切,但另一點她絕對不會無視,只有一個江軍相信她想成事,不可能。

于此時,江軍轉頭指向一旁的人們道:“郡主,不僅是我,還有他們,所有人,我們所有人都願意聽從郡主的號令,只要郡主可以帶領我們保衛我們的家園,無論郡主讓我們做什麽,我們都會聽。大家夥說是不是?”

柴平用事實證明她的t本事,也讓一群以為他們沒有任何希望的人們看到了希望。或許一切還能夠改變。他們未必只有等死的一條路。

“對,郡主,郡主,只要能夠保住我們的家園,我們這些老不死的可以随時去死,但一定要給孩子們留一個有希望的未來。”是啊,純樸的人考慮的永遠不僅僅是自己,更多是後人。他們可以苦,可以累,可以不畏生死,他們所求的是未來。

如果在他們這一輩把敵人解決,讓契丹再不敢進犯大宋的邊境,他們的孩子就能夠有一個全新美好的未來。

未來,有希望的未來,才能讓人心動,才會讓人前撲後繼。

“對,郡主,要怎麽打契丹你只管說,我們一定會聽話。”

先前沒有一個人在乎他們被契丹如何掠奪,每一個當官的來了都說,知道你們受苦了,可朝廷也有朝廷的難處,朝廷忙着一統天下,顧不上邊境。況且以大宋如今的實力,根本沒有和契丹一戰的本事。

所以,這些苦,他們吃下,忍下吧。

等到大宋的實力夠了,大宋一定會為他們讨回來的。

多麽絕望的希望。

等到大宋的實力夠。

怎麽樣的實力才夠!

打不過契丹,難道連守都守不住嗎?

沒有天險便守不住,便注定他們只能任人宰割嗎?

有些話聽得多了,便從心底裏開始認為。朝廷已然放棄他們,哪怕他們自己不想放棄自己,他們能怎麽辦?

自認為什麽事都做不了的人,麻木的活着,能活一天是一天。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他們要麻木不仁,他們在認定不會有人能夠救他們的時候,卻是有人出現了。會有人在意他們受的苦,會有人幫他們掙紮的活下來。

這一刻,他們看到真正的希望,他們覺得,他們可以得到希望。

“那就事不宜遲。”柴平感受到他們的熱切,一如一開始她就很确定一點,給讓人看到希望,自然會有人為了希望不斷的奮鬥。

〖唉,有時候想想我們要的其實真的很簡單。有飯吃,有屋住,太太平平的過着小日子。所以,感謝祖國媽媽富強,讓我們可以在陽光下快樂的活着。〗

是啊,一個國家的人民想要活得安樂太平的前提是國家強盛。如果沒有國家的強盛,人民必将遭受欺壓。

大宋如今的情況是柴平親眼所見,若說從前這些事好似離得她十分遙遠,如今還遠?

柴平以前總在想,為何柴榮這個父親在活着的時候拼盡全力企圖收回燕雲十六州,那不僅是為了自己的雄圖霸業,向世人證明他的能力,其中同樣也有愛民之心。

沒有燕雲十六州作為天險,百姓們深受其害,契丹在大宋邊境內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如同進自己的家裏一樣。

如果他們只是來一來,走一走,看一看還罷,瞧瞧之前百姓們的樣子。

家被毀了,人被殺了,連他們的糧食和妻兒都被搶走了。

斷人活路,讓人只能一死的事兒,誰能容忍,誰可以容忍?

柴平清楚人們的絕望,所以在她動手的時候,面對他們質疑的眼神和目光,柴平半句都沒有辯駁,她知道她必須向他們證明,她可以作為他們的依靠,只要他們相信她,只要他們願意和她一起奮鬥,一定可以拼出一個美好的未來。

柴平終于得到回應,接下來,該是開始真正的反擊。

契丹,遼國,從他們對自己的稱呼可以看出,他們國內同樣也亂。

亂的好,只有亂,才有可乘之機。

柴平相信,昨天晚上契丹吃了大虧,在沒有看到任何人進攻的情況下,他們的人卻死了,而且死相如此慘烈,契丹一定會再回來的。

同樣的法子用了一回不宜再用第二回,是以,柴平讓人将鐵片拆下,咱們換一個位置擺放。

至于接下來如何對付将要到來甚至都不知道會有多少兵馬的契丹人,柴平确實有主義,甚至在她安排之後,彈幕給她出主意的不在少數。

柴平權衡之下,認為如今的她可以做到甚至做得好的,确實可以聽上一聽,沒準會有意外之喜。

是以,柴平很幹脆利落的采納,并且讓人們準備。

同時,柴平同樣做好上戰場的準備。

他們沒有兵馬,有的只是一些沒有受過正規訓練的求生之人。這其中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可誰說這樣的一支兵就不可能對付前來襲擊他們的賊人?

江軍思來想去,依然想把村裏的情況告訴澶州刺史,可惜,在他将消息送回澶州後,本以為怎麽着都可以得到一定的兵馬支持,他大概是忘記了,澶州刺史并沒有調兵之權。澶州刺史立刻派人前來勸說柴平,讓柴平千萬不要留下。

契丹強悍,這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事實,如果柴平在這裏有所閃失,他沒法交代。

柴平對上澶州刺史讓人傳達的擔憂,拿出一封信道:“今天的事是我自己想做的,和任何人都沒有關系。話不必多說,如果我出事,這封信刺史不妨代呈皇上,皇上看完這封信以後絕不會遷怒刺史。”

對啊,柴平并不想坑任何人,她自己做的事,由她自己來負責,不會讓別人為她承擔後果。澶州刺史擔憂柴平不假,更害怕自己的前程因柴平之故被毀。

柴平需要做的是将他的關系撇清。

無論柴平做什麽事,那都不是澶州刺史能夠阻止的,這一點柴平尤其得表露清楚。剩下的嘛,澶州刺史想必很清楚該用什麽樣的方式為自己的前程謀算。

果然,得到柴平的信後,澶州刺史沒有再讓人過來。

或許在他們這些人的眼裏,柴平純純是在找死。

畢竟,如果不是找死,怎麽能想出憑他們一村的弱民,沒有經過任何訓練的人,可以對抗契丹兵馬?

但是,柴平同樣也意識到一個問題。知道契丹的兵馬強悍,知道他們如今整村的人的弱小,從始至終,竟然沒有一個官員說出讓百姓遷居的話。

柴平只覺得心頭陣陣發寒,果真在他們這些當官的人心裏,尋常人的命如此不值一提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