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章

第 53 章

元善看向元之荞,“之荞,照顧你的張桂芳護士在基地嗎?我想請她幫忙看一下知茂。”

“不在,”元之荞搖頭,“桂芳姐姐執行公務去了,現在還沒回,”她望向元知茂,“爸爸,是需要藥嗎?是的話我去拜托孫老師。”

元善有些為難,“我聽說西醫治療瘧疾有好方法,所以才……”見衆人擔心,他緩緩呼出一口氣,調整了語氣安慰道:“也不一定是瘧疾,或許是症狀相似的的病症,”元善蹲下,讓元知荷将元知茂扶到自己背上,“來,我們先去基地吧,基地的物資比我們多,先去問一下有沒有合适的藥。”

幾人來趕到基地,此處依舊是紅磚平房,并未被山洪毀壞。

還未進門,就見不斷有人拿着鐵盆往外潑水,還有同志幹脆拿自己濕透的棉被吸水,吸滿了水,就擡到門口擰幹,如此反複。

“元大夫、之荞?你們來了,快快進來,我去通知鄭委員。”

鄭委員就是基地長。

元之荞躲避着地上的東西,跟着走進去。

基地的地面一片狼藉,有屬于他們的,也有屬于別人的,東西全部七零八落。角落裏還卡着淤泥和斷裂的樹枝,小春正在打掃。灰白色的牆面被一條細線分割開來,上面四分之一是原本的顏色,而剩下四分之三則變成了灰色,并沾有碎葉和細小的黃沙。

元善說明了情況,基地長立刻就将小王同志叫了過來。這裏除了張桂芳,小王也學了幾年西醫,只是後來家裏沒錢,學校也被海國軍炸了,所以才停學投了新軍。

“元小弟,你吃了不幹淨的東西嗎?有沒有喝沒熟的水?”小王檢查了元知茂的身體問道。

元知茂捂着逐漸陣痛的肚子,“我……我喝了一些雨水。”

聽到兒子竟喝雨水,梁桦面上頓時就起了氣性,但緊接着,她腦海裏閃過兒子喝水的畫面。元知茂只喝過一次水,每次讓他喝水,他就把水留她和兩個妹妹,硬說自己不渴。

梁桦瞬間猜到了這是元知茂的懂事,她的心裏漫上了水,帶着苦澀和愧疚。

小王按了按元知茂的肚子,又給元知茂量了體溫,“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瘧疾,有些像,但也像急性腸炎。”

Advertisement

“急性腸炎?”元善重複了一遍,“可知茂他沒有腹瀉啊?”元善看向躺着的元知茂,又詢問了一遍他的症狀,确定他沒有出現惡心和嘔吐,于是看回小王。

小王抓了抓耳朵,“其實我不是很清楚,不過還是先給退燒藥吧,片劑的都泡了水,怕是污染了,但還好剩了一瓶溶液。”

元知茂吃了藥,因不知他是否為疫病,所以保險起見,元知茂還是被隔離觀察了起來。剩下的元家人簡單梳洗過後就加入了幫忙大軍,開始一起清理基地并把能用的東西收拾出來。

下午的太陽熱烈,即使到傍晚也依舊耀眼。

孫長明恢複了通訊,再次變得忙碌。上方傳達了災後重建工作指示,組長要去最近的村落視察、統計以及指導。除此之外,洪災之後極易滋生疾病,而六月正是蚊蟲開始活躍的時節,蚊子能通過血液傳播疾病,所以此行還有宣傳、防疫的工作。

組長們需向村民強調泡過洪水之後的食物不宜再食用,已經死亡的家禽更不得食用。若出現皮膚瘙癢紅腫、腹瀉發燒、嘔吐咳嗽等症狀,需及時就醫。另外,他們還需要去領生石灰,然後在公共水渠邊、大面積積水等地方灑上石灰,用于消毒殺蟲,石灰還要分給村民,讓他們在家中自行進行消殺清潔。

一切都在忙中有序裏進行,晚上,元家人在基地吃上了這幾天來的第一頓熱飯,元知茂吃後沒多久就跑了廁所,元善看到,還以為他怎麽了,忙跟到了後頭。

元知茂從廁所裏出來,說自己肚子沒之前那麽痛了,元善這才确定他得的真是腸胃炎。

元知茂沒染疫病,這個消息讓元家人都慶幸了起來,但他們沒想到的是,此時此刻,在稻花村的災民聚集處裏,那個淹進洪水的男人,突然開始咳嗽了起來。

沒有足夠的被子,元之荞的鋁箔毯便再次派上了用場,但使用這種毯子時,只有将自己全部裹起才有保暖效果。孫長明摸着鋁箔毯,有些遺憾地哀嘆,“這麽好的東西,可惜是個銀色,聲響還大,不然我們的同志就能用它在野外作戰,也不怕忍饑挨凍了。”

聽到挨餓,元之荞突然說話,“孫老師,我有一個想法。”她之前學做幹糧時就發現,這個時代還沒有壓縮幹糧,就算有,估計也在敵對方中,畢竟連電視機這樣的基礎電器,都得從海外舶來,因為本國壓根沒有這樣的技術。

好在最基礎版本的壓縮幹糧不需要什麽設備和技術,參考餅幹的制作,只需要将面粉、糖、油脂和乳制品按照一定比例加熱制熟,然後再粉碎壓模即可,而壓模的機器,只要有材料元之荞就能做出來,要是沒材料,有榨油廠或面條廠的機器也行,畢竟,她最擅長拆解重組了。

孫長明聽了元之荞的話,久久未曾言語,只直愣愣地看着元之荞,像是還在消化她所說的東西。

“孫老師?”元之荞在孫長明眼前揮了揮手,“你還好嗎?是不是太累了?你這個年紀……”

“之荞……”孫長明的聲音有些抖,他也揮了一下手,打斷元之荞,他俯下身子,也更靠近元之荞,像是要把元之荞說的每一個字都聽清楚,“你、你說的……可行嗎?”

看見孫長明如此鄭重,元之荞認真思考了一下,壓縮幹糧在她的世界已經快疊代升級為營養劑了,不僅體積更小更輕便,蘊含的熱量和營養成分還更高,有些趨近于小說中寫的“營養液”,但她現在提出的方法,是她在營養劑的歷史發展資料中看到的,她并未動手驗證過。

“理論上可行,”元之荞的手指撐向下巴,“不過我還沒有實驗,具體行不行還得看實際,”她看向孫長明,“孫老師,你能讓我試一下嗎?”

“好、好好,”孫長明激動得連說了幾個好,應聲答應。他看向左邊,随後又看了一下手邊,這才想起自己要說什麽,“都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但咱們的戰士打仗,都是背着糧食上戰場的,”孫長明苦笑一聲,微微搖頭,“在戰壕裏煮小米,都要防止鍋冒熱氣,免得被敵人看到。”

“之荞你不知道,前線就發生過一炮彈過來,結果炸死了一鍋正在吃飯的士兵。”

孫長明長長地嘆了一口氣,接着說道:“後來戰士們都知道要臨時挖無煙竈,把鍋埋在土裏,将煙順着土道排往外面,但就是這樣,還是集體作戰時才能有空挖戰壕土道,單兵作戰,一頓飯非常不容易。”

元之荞聽得認真,她只知道這段歷史被形容為“小米加步槍”,卻不知道還有這樣更艱辛的時刻,“可以把面食做熟了去掉水分帶着,這樣就能保存更長時間,也不用煮了。”

孫長明摸了摸元之荞的後腦,她頭發已經長長了很多,如今被元知荷紮了一個圓圓的道髻,立在頭頂,“之荞聰慧,咱們單兵作戰的戰士就是帶炒面、炒小米。小麥粉或是玉米粉做成的面條,在家做熟了,然後炒幹,小米也是這樣。但幹糧都是戰士們自帶的,有那家境困難的戰士,哪吃的上炒米,都是挖野菜吃蘋果。”

“而且炒面、炒米最多貯藏一周,戰士們通常支撐不了一周,就得回到後援部隊補給糧食。炒面、炒米易潮也不防水,要是遇到這樣的天氣,米面一下就化成了湯糊糊,只能餓肚子。”

孫長明說到這裏,眼中漸漸有了淚花,語氣也有些不穩,“不過,要是之荞你說的壓縮幹糧制作出來,小小一塊就能飽腹一天,保質期還長達幾月,”孫長明輕輕笑了,像是想象到這些食物被運往軍中,前線戰士們不必挖野菜、啃蘋果、喝白水的樣子,“這該是多麽便利,多麽具有重大幫助的事啊。”

“之荞,”孫長明握住了元之荞的肩膀,他的語氣敬重,像是對待自己的同志,“謝謝你。”

“老師,我還沒開始實驗呢,”出于嚴謹,元之荞搖起了手,“而且比例方面……”

“我信你,”孫長明打斷了元之荞剩下的話,他輕輕拍了拍元之荞的肩頭,“你可是做出礦石收音監聽機的人,老師信你,同時也希望你。”

元之荞看着孫長明,看着他眼裏的懇切與信賴,沉默了一瞬,她點點頭,也像是做出承諾,“老師放心,我一定将壓縮幹糧做出來,最遲兩周。不過還請老師給我安排後廚人員,畢竟我才剛學廚一周,配料方面還是得需要專業人員。”

“好!”孫長明激動地說了一句好,随後有些開懷地笑了起來。

見孫長明這樣,元之荞像模像樣地敬了一個禮,學着基地裏其他同志的模樣,“元之荞,保證完成任務。”

她說完就走,沒看身後的孫長明。孫長明一直注視着她,目光中有慈愛,更有推崇,他決定讓元之荞提前加入新軍,只要這次有一丁點成果,他就會馬上給上級打報告,并頒發榮譽,他準備在更多人發現元之荞的優異之前,将她徹底綁在新軍這條船上。

元之荞回去還想畫設計圖,但看哥哥姐姐們都躺到床上了,便熄了燈,準備明天早起幹活。

第二天,元之荞去找了孫長明,而孫長明已經連夜準備好了城裏的制糖廠。制糖廠規模不大,是一家愛國商人開的,他暗中給新軍提供過不少幫助,所以這次他也很快同意了将設備和場地暫時借給新軍。

只是制作軍糧這事需要保密,就怕有敵對分子聽見消息後溜進來破壞或投毒,所以孫長明特意囑咐了不要洩露風聲,商人因此表示,他需要花費一、兩天的時間處理,用于暫緩工人們的工作,也防止同行盯上看出些什麽。

這一兩天,就是元之荞最後的休息時間。

她在收發室畫設計圖,思考着制作期間會出現的問題,并制定備用計劃,隔壁是信息房,孫長明和基地長在處理着各式各樣的電報和消息。

“鄭委員,昨天我們去稻花村進行石灰消殺,發現有一人咳嗽發熱,而剛才我們去處理遇難人員的時候,發現咳嗽發燒的人明顯變多了……很像孫醫生說的傳染病。”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