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興建學堂

第33章 興建學堂

現在還未到用晚膳的時間,林黛玉讓廚娘提早些準備晚膳,一邊找了些糕點糖果之類的零嘴讓小團圓先墊墊肚子。

看着擺在小桌子上的各色精致糕點,小團圓的眼睛亮了亮,回頭看看顧逢秋,見“爹爹”含笑點了點頭,這才乖乖的捧起一塊梅花糕吃了起來,軟軟的,甜甜的,好好吃呀,他從來沒吃過這麽好吃的糕點,小團圓吃的認真,烏溜溜的大眼睛彎成了月牙兒。

“爹爹吃。”小團圓吃了半塊兒,倒是不忘他顧逢秋“爹爹”,舉起還帶着牙印的半塊梅花糕,要給顧逢秋吃。

“你自己吃吧。”顧逢秋笑,摸了摸他的頭,頭發軟軟的。

小團圓乖乖的縮回手,有些失望,顧逢秋只得湊過去在他的糕點上咬了一口,“乖。”

小團圓這才心滿意足,彎起眼睛繼續吃他香香甜甜的糕點了,因着馬上要吃飯了,顧逢秋沒許他吃太多,小團圓雖然有點不舍,但還是乖乖的聽話放下糕點,跟着竹心鈴兒去沐浴。

眼見這兩個漂亮的大姐姐要替自己脫衣服,小團圓小臉通紅,小手無措的拽着自己的腰帶,“我自己來就行啦。”他在家都是自己洗澡噠。

這麽個小不點兒還知道害羞呢,竹心和鈴兒都忍不住樂,林黛玉二人也掌不住笑了,“成,那你自己來。”

小孩兒脫了衣服,更看得出十分瘦弱,肋骨清晰可見,身上還帶了不少傷,林黛玉見了,微微蹙眉,這小孩兒着實可憐。

沐浴的木桶對小團圓來說有點太大了,竹心和鈴兒還是幫着給小團圓洗了澡,洗得幹幹淨淨香噴噴,遣人去給小團圓買的衣服還沒到,便先給他包了件顧逢秋的寝衣,外頭裹了床大毯子。

林黛玉見他還是有些拘謹,想了想,把小傻抱了過來,放進小團圓懷裏,小孩兒果然喜歡,眼睛都亮了,小手小心翼翼的摸了摸小傻的耳朵,“兔子!”

“它叫小傻。”林黛玉笑着摸了一把小傻的腦袋,擡起手也摸了摸小孩兒的腦袋,一人一兔兩雙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一起看着她,水汪汪的,着實可愛得不行。

“娘親。”小團圓忽閃了兩下水汪汪的大眼睛,有些害羞的抱緊了手裏的小傻。

他爹爹和娘親都是很溫柔的人,會給他買甜甜的糖葫蘆吃,會摸摸他的腦袋,親親他的臉蛋兒。舅舅舅母說,他爹爹和娘親都不在了,他才不信呢,爹爹和娘親說過會一直陪着他,一直愛他的,他終于找到爹爹和娘親啦。

林黛玉心裏一軟,摸了摸他軟軟的臉蛋兒,“乖。”

Advertisement

夫妻二人最終還是決定收養小團圓,團圓改姓顧,入顧家家譜,祭拜了祖先。名字就不改了,團圓二字,是親生父母留給他的唯一念想了。

吳氏也是支持他們的。吳氏是個良善的人,見小團圓如此可憐,先便心軟了一半。

更不必說小團圓乖巧懂事,實在惹人憐愛,吳氏見了小團圓不到半盞茶的功夫,已經将小孩兒當做親生的孫兒來疼愛了。

“團圓,來奶奶這,奶奶給你做了好吃的。”吳氏恨不得把一桌子的菜都塞進小團圓肚子裏,一時間便把他養得白白胖胖,“嘗嘗這個,甜的,可好吃了。”

“謝謝奶奶。”小團圓奶聲奶氣道,乖乖的把吳氏夾的菜一口一口都吃掉,還時不時小大人似的給吳氏也夾個菜,哄得吳氏心花怒放。

至此,顧家便正式多了一位新成員。

……

小團圓在院子裏追着小傻玩兒,小孩兒來顧府也有一個多月了,胖了不少,臉上終于有些肉嘟嘟的了,也白嫩了不少,今兒穿了件嫩綠色的衣服,衣服下擺繡着栩栩如生的小兔子,襯得小孩兒更加可愛,像個畫裏的小仙童似的。

不過這小仙童手上和臉上都髒兮兮的,追着同樣髒兮兮的胖兔子,十分憨态可掬。

小團圓是府裏唯一的小孩子,他又生的精致可愛,性格也乖巧,來了以後不久,就獲得了府中衆人的一致喜愛,就連小厮丫鬟們每次出門也要給他帶一兩樣新奇的小玩意兒,雖不值錢,都是些草紮的蚱蜢、幾塊饴糖之類的小東西,但對于小孩兒來說,總是新鮮有趣的。

有爹爹娘親和奶奶的疼愛,府中衆人的關懷照料,小團圓的性格也比剛來時開朗不少。

小孩兒剛來時,十分拘謹,吃東西總要先問過人,想吃什麽,想要什麽,都不大敢講,小心翼翼的,便是連玩耍,也不敢大聲,生怕自己吵鬧招人厭煩,明明是個才兩歲多點的小孩兒,卻像個小大人似的,讓人心疼。

如今倒是好多了,終于拾回了些孩子心性,連着幾日和小傻玩兒得渾身髒兮兮的,林黛玉雖有些嫌棄這小髒孩和小髒兔,每日一人一兔一進屋,都要拎去沐浴的沐浴,清理毛毛的清理毛毛,倒也并不制止他們瘋玩兒,小孩兒嘛,便是這樣的,開開心心的就好。

“我這回去了不少江州下面的村鎮,團圓這樣的孩子,還有不少。”顧逢秋牽着夫人的手,嘆了口氣,江州不比京城富庶,雖也有不少富戶,但更多的卻是窮苦人家,有些孩子能吃飽飯已是不易,更莫談讀書了,小小年紀就要幫着幫襯家中幹活兒了。

“夫君有何打算?”林黛玉轉過頭來看他。

“我想,修建學堂,教這些孩子讀書。”江州學堂少,學費也貴,因此很多孩子讀不起書,若能廣修學堂,降低學費,便能幫到更多的孩子。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便是直接用銀錢幫助這些貧苦人家,也是救得了一時救不了一世,不若廣修學堂,讓這些孩子将來親自改變自己的未來。

林黛玉點頭,“修學堂自然是好事,只是,若只憑你我之力,終歸有限。”

他們家出力修建一兩所學堂倒是沒問題,但于整個江州來說,也不過杯水車薪。

“盡力而為罷了。”顧逢秋笑,“明日我去濮大人府上拜訪。”

濮明知雖風流了些,但他愛美人,也愛詩書,更愛百姓,任江州知州三載以來,興修水利,改建農田,做了不少事,江州環境在他任下多有改善,是位知民疾苦,願意為民做事的好官。

顧逢秋前去拜訪,同他商議興建學堂之事,濮明知果然鼎力支持,二人帶頭,各自出資出力修建兩所學堂,兩所在城內,兩所在城郊。拟定大概條陳之後,濮明知又留顧逢秋商議許久細節,夜深方才放人回去。

知州和州同帶頭,江州許多官員、富商也紛紛效仿,更有位豪商表示願供給學堂內貧窮學子的夥食,實為濮、顧二人解決一個大難題。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