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番外夢回紅樓3

第48章 番外夢回紅樓3

元春打發人出來傳話,要在清虛觀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唱戲獻供,跪香拜佛。到了初一這日,榮國府門前車轎紛紛,人馬簇簇,賈府衆人紛紛前往清虛觀。

将至觀前,只聽鐘鳴鼓響,早有張道士執香披衣,帶領衆道士在路旁迎接。衆人下轎,賈母帶着衆人,一層層瞻拜觀頑。

這張道士掌道錄司印,先皇呼為“大幻仙人”,今上封為“終了真人”,常往二府裏去的,因此與衆人也相熟。

“無量壽佛。老祖宗,一向福壽安康?衆位奶奶小姐納福?”張道士笑容滿面同賈母衆人打了招呼,賈逢秋也笑同張道士問了好。

“哥兒出落得越發好了。”張道士笑道,“前幾日我還在好幾處看見哥兒做的文章和詩,實是年少有為啊。”

“前兒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得倒也好個模樣。我想着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得過,但不知老太太怎麽樣?等請了老太太的示下,才敢向人去說。”

不曾想出來燒香還能遇上這說親之事,賈逢秋與林黛玉對視一眼,二人心中都是一緊。

好在賈母尚無此意,回道,“上回有個和尚說了,這孩子命裏不該早娶,等再大一大兒再定罷。”

又叫張道士打聽着,不管根基富貴,只要模樣兒性格配得上就好。

張道士自然稱是,二人方才松了口氣。衆人說了會兒話,張道士道想将賈逢秋的玉請下來,拿出去給那些遠來的道友和徒子徒孫們見識見識。

捧着玉送回來時,卻多出一托盤各式各樣的金玉法器,張道士捧了盤子走到跟前笑道,“衆人托小道的福,見了哥兒的玉,實在可罕。都沒什麽敬賀的禮物,這是他們各人傳道的法器,都願意為敬賀之禮。哥兒便不稀罕,只留着在房裏玩耍賞人也罷。”

賈母推辭不得,方命人接下,張道士方退出去。

賈母見這一盤子賀物裏面,有個赤金點翠的麒麟,拿起來笑道,“這個東西,好像我看見誰家的孩子也帶着這麽一個的。”

寶釵笑道,“史大妹妹有一個,比這個小些。”

賈母笑,“是雲兒有這個。”

Advertisement

賈逢秋聞言,心道雲妹妹既有個一樣的,他再留着這個麒麟自然不妥,便笑笑道,“既如此,不如老太太收着這個麒麟,等下回雲妹妹來了,贈予她湊成一雙。”

“也好。”賈母笑呵呵的叫鴛鴦将麒麟收了起來。

……

從清虛觀回來後,賈逢秋便去尋賈母,“鴛鴦姐姐,能否為我沏杯茶來?”

鴛鴦是賈母的大丫鬟,沏茶這種小事,原不用她做的,鴛鴦便知少爺大約有話要同老太太講,笑應了一聲便出去了,只留祖孫二人在內。

賈逢秋思來想去,還是親自同老太太說比較妥當。若要托人去講,一來沒有十分合适的人選,二來也怕所托之人不夠妥帖。

“老太太。”賈逢秋站在賈母身後給她捏肩,一邊道,“張爺爺今兒給我說親的事情,老太太怎麽看?”

賈母樂,孩子大了,已開始關注這些了,“怎麽,你已有要成家的念頭了?”

“像老太太說的,成親倒是不急。”賈逢秋笑,“但先定下來也是好的。”

賈母如今這個年紀,還有什麽看不透的,張道士提了說親之事,他便急匆匆趕來,必是心中已有了心儀的姑娘了,恐怕自己給他定下不滿意的親事。

雖然說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她向來偏愛這個孫兒,況且逢秋從來穩重,是個有主見的,她很多事情也願意聽聽他的意見。

賈母想着,笑道,“你如何想?”

“老太太。”賈逢秋跪在地上,認真道,“我有意娶玉妹妹為妻。”

賈母其實也隐隐猜到,這兩個孩子從小一起長大,關系親近她是知道的,她其實也曾隐約動過這樣的念頭,只是心中還在猶豫。

玉兒是她最疼愛的,便是三個親孫女兒也要靠邊,只是玉兒樣樣都好,只有一樣,身體弱了些。

“老太太,玉妹妹和我一起長大,性情彼此都是知曉的。您從小就疼愛玉妹妹,玉妹妹若與我定親,也好長留在您膝下陪伴。”賈逢秋笑,“玉妹妹是您寵着護着長大的,如今姑姑與姑父都不在了,玉妹妹若要嫁去旁人家,您大約也放心不下的。”

這倒也是,賈母心中最疼愛的是逢秋,可是玉兒也是她的心頭肉。

從前她最疼愛的女兒敏兒出嫁,她千挑萬選,為她擇了家裏簡單,人品樣貌處處都好的林如海,二人也是夫妻和順,可惜敏兒還是年紀輕輕就去了,這一直都是賈母心裏的痛。

她絕不想玉兒再重蹈她母親的覆轍,若讓玉兒同逢秋定親,以後就留在她身邊,也好。賈母嘆了口氣,“只是你玉妹妹身體到底弱了些。”

“不過是胎裏不足,幼時體弱些罷了,如今玉妹妹身體也已好多了。”賈逢秋笑,“我們這樣人家的小姐,身體嬌貴些也是尋常。”

“這倒也是。”賈母心道,若說體弱,實則鳳丫頭,寶丫頭幾個也不是身體強健的。

“老太太,您便應了我吧。”賈母原已動搖,孫兒這麽一求,她更加心軟,逢秋自小懂事,難得求她些什麽,況他是個倔性子,若不應承,只怕将來祖孫情分也有損,賈母想着,只得點了點頭,笑道,“好,答應你便是。”

兒孫自有兒孫福,她這把老骨頭,還能活多久尚未可知,便随他們去吧。

這樣也好,趁她現在身體尚健,給他們兩個孩子定下來,也免得将來終日憂心,擔心玉兒沒有依靠,嫁出去受了欺負,又擔心逢秋娶來的媳婦兒配他不上。

賈母笑道,“你父親母親那,我也會同他們說明。”

“多謝老太太。”賈逢秋笑,又坐着同老太太說了會兒話,方才回去。

賈母将賈政與王夫人叫來,同他們說了有意讓逢秋與黛玉定親之事,賈政最是孝順,自然沒有意見,王夫人心中卻不是十分願意,又不能反駁賈母,只道,“只是前兒端午節禮,貴妃娘娘所賜的東西唯寶丫頭和逢秋的一樣,不知貴妃娘娘是如何打算的?”

“貴妃娘娘也未必有這個意思。”賈母道,“不過逢秋定親,也要問過娘娘的意思。我明兒遞牌子進宮去拜見娘娘。”

賈元春自小也是在賈母身邊長大,從來最尊敬祖母,聽了賈母的意思,也無反對。

其實她久居深宮,對家中姊妹也說不得十分熟悉,尤其釵黛二姊妹,不過省親時見過一回,二人皆才貌出衆,家中三個姊妹都比不得。

“常聽母親說起寶妹妹賢淑端方,玉妹妹我倒不熟悉些。”元春牽着賈母的手,笑道。

“你玉妹妹人品、樣貌,再沒什麽可挑的了。就是身體稍弱了些,好好養着就是了。”賈母笑,“逢秋也總與玉兒親近些。”

賈母雖未明言,元春也猜到幾分弟弟的心思,她尚未進宮時,逢秋與她一起在賈母身邊教養,她是長姐,亦如半個母親。

她弟弟從小聰慧過人,為人也穩重得體,祖母亦是□□之人,既然祖母和弟弟都是這個意思,她也沒什麽好不放心的。

“既如此,便全由老太太做主便是。”元春笑道,還重新選了幾樣東西贈給黛玉。

至此,二人定親之事總算塵埃落定。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