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二宴綴錦樓

二宴綴錦樓

綴錦樓。

申無憂一身扶光色寬博衣衫,頭戴紫紗羅高士巾,徐徐走了進來,拱手道,“無憂遲來,還望諸位兄臺海涵!”

寧凱風湊到李蓮蓉耳邊說道,“他宮裏頭的妹子都出事了,他竟還有興致出來參加宴會。”

李蓮蓉瞟了一眼申無憂,輕蔑道,“書呆子一個。”

席容彌德招呼着他,“行之,快過來坐。”

申無憂剛一坐定,席容彌德便為他介紹,“這位是吏部員外郎李蓮蔚,表字文正,這位是刑部尚書張悍之子張宇,表字玄檐。”

申無憂連忙依次見過,“久仰!久仰!”

張宇生得白淨,斯斯文文的模樣,一點也不像酷吏張悍之子,他微笑着說道,“行之,令妹的事,明臺都同我說了。你放心,咱們都是一家人,家父必不會為難她的。”

申無憂感激涕零狀,“無憂何德何能,能得明臺、玄檐兩位仁兄從中斡旋,如若此次,我們申家能夠僥幸逃過一劫,他日必有重謝!”

張宇道,“欸,所謂大難不死,必有後福嘛,早就聽說行之聞雞起舞,十分勤奮好學,前年便已中了舉人,去歲又是進士及第,如果不是因為宮裏的事,只怕此刻早已授官拜職了。若是來日青雲直上,還望行之提點一二呀。”

申無憂道,“承張兄吉言,如果真有那麽一日,無憂必當結草銜環以報之!”

李蓮蔚道,“我身在吏部,不大清楚刑部的案子。不過,我聽說皇上讓大理寺從旁協審,令尊大人不是在大理寺供職嘛,皇上既然做出了這樣的安排,便是并未偏信皇後的一面之詞,可見呀,此事還有轉圜的餘地。”

申無憂嘆了口氣,“家父雖在大理寺供職,遇到這樣的事,豈有不避嫌的道理。萬幸,那大理寺卿許忠和倒是個難得一遇的好人,如今,哎,舍妹之事也便只能指望他了。”

李蓮蔚點頭,“是啊,許忠和,許仲卿,确實人如其名。”

寧凱風自上次酒後胡言之後,遇事十分小心,此刻見他們議論起了此事,便道,“裴兄不是說過,席間不談政事的嗎,咱們還是喝酒吧!”

方承鶴笑道,“哈哈哈,這樣的話,我倒是難得能從夢元的嘴裏聽見。不過,左右存義今日也不在這裏,咱們幾個随便說說倒也無妨。”

席容彌德道,“還真是好些日子沒看見他了,他該不會是害病了吧?”

李蓮蓉輕嗤一聲,“是啊,害病了,害的還是心病呢。皇上一病,他就跟着稱病不出,閉門謝客,生怕沾着一點髒水。”

李蓮蔚瞥他一眼,李蓮蓉便不再說,只是用鼻子往外哼氣。

李蓮蔚道,“多事之秋,存義自然是要小心些的。”

席容彌德颔首,“皇上卧床,太子監國,的确是多事之秋。”

方承鶴道,“都說皇上病了,有說嚴重的,也有說不嚴重的,衆說紛纭,我也分不出個真真假假,明臺可知,皇上這病究竟怎樣嗎?”

席容彌德連忙擺手,“宮闱之事,我一個平頭百姓如何知曉。”

李蓮蓉笑了起來,“明臺,你可真會開玩笑,令尊位列宰相,令兄受封伯爵,令姊又是宮裏的皇貴妃,你還平頭百姓,哈哈哈哈哈,你說這話,誰信呀。”

席容彌德道,“嗐,咱們幾個能聚到一塊兒不容易,今日,咱們不說這些煩心事,只管吃吃酒看看戲,做咱們的富貴閑人才是正經。對了,我聽說綴錦樓新調教出來一個小旦,才開了嗓,模樣生得極俊,何不讓他唱上一出,咱們一起聽着樂呵樂呵。”

寧凱風近來有些膩了府裏養的那些嬌娃,只拿身邊的幾個小厮洩火,卻也總是不盡興,眼下聽見這話,忙道,“既有這樣的人物,還不快快請來!”

一時,來福領了一個十三四歲的男孩子進來,“他就是我們這兒唱小旦的,叫玉官的。”

寧凱風瞧見玉官,眼睛都直了,“這,這真是男的嗎?”

來福笑道,“瞧侯爺說的,哪有女孩子出來唱戲的呀。”

寧凱風大喜,上去就拉玉官的纖手,“玉官,你都會唱什麽曲子呀?”

玉官粉面朱唇,形容俊秀,雖然年紀尚小,卻是自有一段風流韻味。

他微微低着頭,“都會唱的,侯爺想聽什麽,随意點就是了。”

寧凱風一只手覆住他的臉蛋,另一只手便往下探,“我的寶貝,我的心肝,你叫我一聲夢元聽聽。”

玉官含羞一笑,那雙桃花眼似醉非醉的散着霧氣,細細彎彎的眼尾勾出一個迷人的弧度,他低低切切地喚了一句,“元郎——”

這一聲“元郎”喊得衆人幾乎酥倒,饒是滴酒未沾的申無憂此刻也有了幾分醉意,他忙低下頭,再不去看玉官。

寧凱風舔着嘴唇,吞着口水,愛不釋手地在玉官身上摸來摸去,他恨不能立刻便把玉官壓在身下,大展雄風,只是又顧忌着衆人都在,一時倒也不敢輕狂。

“你唱的,我都愛,你随便揀一支好聽的,細細唱來。”

“那我唱一支《聞樂》裏的《錦中拍》吧。”

衆人都說“好”,各自飲了門杯,且看玉官如何唱來。

玉官被寧凱風摟在懷裏,掙脫不開,也不敢得罪他,只得順勢跪在地上,把身子一直,水袖一揚,皓齒一發,宛宛轉轉,悠悠揚揚的唱了起來。

“攜天樂花叢鬥拈,拂霓裳露沾。迥隔斷紅塵荏苒,直寫出瑤臺清豔。縱吹彈舌尖玉纖韻添,驚不醒人間夢魇,停不駐天宮漏簽。一枕游仙曲終聞鹽,付知音重翻檢。”[1]

他的聲音絲絲袅袅,纏纏綿綿,嫩的仿佛能掐出一股水來。那雙桃花眼更是媚色天成,內裏暈染開了一圈圈淡粉色的薄霧,把寧凱風的魂兒都勾走了。

寧凱風顫顫巍巍的伸手去抹他唇上的胭脂,吃的一絲不剩,口中只管喊着,“好玉兒。”

玉官神色溫順,他安安靜靜跪在那裏,由着寧凱風亂摸亂咬。

今日裴延敬不在,餘下幾人懶得管寧凱風,也都由着他胡鬧。

李蓮蔚本來想再聽玉官唱一出的,但見寧凱風這架勢,料着是不行了,也便丢開玉官,向席容彌德道,“下月便是令妹同文敏的好日子了,這原本是一件大喜事,只是,眼下皇上病了,不知道這事兒宮裏是怎麽一個口風?”

席容彌德啜了口酒,“我聽宮裏的意思,便是太子的婚事也是要照常辦的,說是沖一沖,沒準皇上的病就好了。既這麽着,咱們兩家的喜事自然也是能辦的,總沒有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道理。”

張宇笑道,“明臺說得很是,算起來,下月就是令妹同文敏的親事,大下月又是令妹同太子的親事,明臺,你們府裏可有大熱鬧了呀。”

李蓮蓉因為涉及自己,不好張嘴,倒是一直不大開口的申無憂舉杯笑道,“明臺的家中已經出了一位皇貴妃,如今又添了一位太子妃,無憂且以此杯為賀!”

席容彌德也便舉杯,“行之,我平素最厭那些青雲直上之語,你可別也說這麽一番話。”

申無憂笑道,“那我不祝你前程似錦,但祝你一生逍遙快活!”

方承鶴微微嘆氣,“明臺沒有入世之心,真是可惜了這唾手可得的大好前程。”

張宇道,“人各有志,不可強求,明臺小小年紀便能有此心境,倒也不俗了。”

那邊的玉官已經被寧凱風揉搓的有些受不住,呻吟道,“侯爺,我,我——”

寧凱風堵住他的嘴,不叫他喊出來。

方承鶴咳了兩聲,“罷罷罷,今兒這酒也吃的差不多了,咱們也便散了罷,再呆下去,夢元他們也不自在。”

申無憂聽着那邊的淫靡之音,兩頰早已漲得通紅,巴不得一聲,便站起來拱手,“無憂這便告辭了,舍妹之事,還要拜托明臺,玄檐兩位兄臺費心籌劃,無憂,感激不盡!”

張宇拱手道,“我等一定盡力,行之放心就是。”

席容彌德笑道,“咱們都是自己人,你何須這樣客氣。”

一時,衆人各自散去,獨留寧凱風同玉官在房中厮混。

下樓時,衆人都推席容彌德走在最前面,席容彌德謙讓了一回,“還是幾位兄長先請。”

衆人都笑,“如今便屬你家最風光得意,你不走在前面,誰敢越過你去。”

席容彌德無法,只得在前面走着。

盼兒戴上了紅瑪瑙耳墜兒,正站在二樓的梅花式欄杆旁等着席容彌德。

這耳墜兒是用席容彌德送她的墜子打的,她一次都沒舍得用,滿心盼着戴給席容彌德瞧。

席容彌德瞥見了盼兒,卻并未認出她來。

一則,他素性風流佻達,最愛在女孩子們身上留心,被他施予過恩惠的女孩子實在是太多太多了,不要說像盼兒這等在外頭認識的,便是府裏的那些丫鬟,他也認不全。

二則,他雖風流,卻并非寧凱風之流,不過是看她們有了難處,幫上一把,從來也不要什麽回報,更沒想過書裏常說的什麽以身相許的事兒,自然也不去記她們的名姓。

三則,他出身不凡,模樣清俊,是從錦繡堆裏嬌養出來的公子哥兒,身邊從來不缺年輕貌美的女子,他遇上了,同她們調笑一回,事後便丢開手,萬綠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盼兒卻是個有心的丫頭,上次一別,她便對這個席容家的二少爺暗生情愫,念念不忘。

盼兒的出身尴尬,父親黃大是不入流的商賈之輩,母親尹娘子又是從紅翠館裏出來的舞女,連帶着她也被人看輕了幾分。黃大孩子很多,哪裏還記得盼兒這個女兒,尹娘子恨她不是個男孩,平時對她更是非打即罵,整個綴錦樓裏,唯有夥計來福瞧她可憐,偶爾給她講個笑話解悶。

因此,盼兒年紀雖小,卻已飽受世人冷眼。席容彌德對于盼兒而言,就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她陰沉黯淡,毫無指望的生活。

此刻,盼兒站在那裏,眼看着席容彌德同她擦肩而過,不覺急了。

“席容公子!”

席容彌德聽見喊聲,停下腳步。

“你在喊我嗎?”

午後的陽光從橫披窗傾瀉而下,正好灑在了席容彌德身上,只見他一襲天水碧雲錦長袍,額上勒着仰蓮紋銀珠抹額,腰間系着玉石流蘇宮縧,手持白羽扇,腕纏十八子,月眼星眸,山澤清臞,疏疏然往那一站,真是谪仙一般的人物。

盼兒癡癡看着這個沐着光的男子,把這一幕深深印在了腦海裏,哪怕後來一切都已煙消雲散,物是人非,她也依舊無法忘記,曾經有過這樣一個人完完全全占據了她青春懵懂的心。

盼兒大着膽子上前一步,“公子,我戴的耳墜子好看嗎?”

席容彌德歪頭瞧她,“好看,紅瑪瑙很襯你的膚色,誰給你選的,眼光不錯。”

他居然把自己忘了,忘得幹幹淨淨。

盼兒不知該說什麽,怔怔站在原地。

李蓮蓉推了席容彌德一把,“走啦!”

席容彌德對盼兒微微一笑,便同幾人一道下樓去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