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師父賜名“衍”
宋一站在山門那裏久等師父不來,急得頻頻往山路那裏張望。
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能見度越來越低。
宋一倚在門框上,下意識回頭看了眼院裏的那棵大槐樹。早上的烏鴉群早就不知何時散去了,此時只剩下一顆挂滿果實的大樹在夜色裏隐約可見。
不用擔心烏鴉作怪,宋一便繼續扭頭盯着那條山路。氣溫下降得厲害,他感覺有些冷。就在他猶豫着要不要回屋去等時,遠處的草叢裏突然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音。
宋一立即緊張地看向那裏,然後就看見了兩團綠油油圓溜溜的光團。
“狼!”宋一下意識就想到這個,不待搞清楚那東西到底是什麽,便立即後撤回門裏,迅速關上大門。
那東西似乎一下就朝大門蹿了過來,因為門關上的下一秒,便有利爪撓在了門板上。
宋一聽見那“唰啦”一聲時,瞬間驚出一身冷汗。他見門栓确實插牢了以後,扭頭就往自己的卧房跑。
突然院中起了一股陰風,那風從背後吹向宋一,吹得他愈加頭皮發麻。他不敢回頭去看,跌跌撞撞地跑進房門後,立即回身鎖門。
那陰風似乎想要進來,吹得門板和窗戶嘩啦作響,還不時伴有嗚咽之聲。
宋一爬上炕用毛毯裹緊自己,睜着眼睛聽着窗外的動靜,根本不敢睡覺。
不知過了多久,房門傳出輕輕的敲門聲。宋一以為是師父回來了,立即欣喜地跑去開門。
可就在他将要打開插銷時,突然心生警覺,動作也随之一頓。
“誰?”他低聲問道。也不怪他會懷疑,因為山門是從裏面反鎖的,師父若是回來應該拍打山門才對。若是翻牆進來,師父也應該邊敲門邊喊他的名字才對,萬一他睡着了,光敲門哪能叫醒人呢?
門外無人應聲。
宋一感覺頭皮一麻,摸着插銷的手像被燙着一般立即收了回來。他慢慢往回退了幾步,然後迅速轉身跑回屋,鑽進被窩裏。
Advertisement
房外嗚咽的風聲響了很久,他一直不敢睡,快到天亮時,他才終于堅持不住睡着了。
楊道長是臨近中午時回來的。那家的老人是前半夜過世的,所以喪事只辦小三天,他得以提前一天趕回來。
聽居士們說沒見到宋一,楊道長便一直找到了卧房,結果就見宋一躺在炕上,面色緋紅,顯然是發了高燒。
他掐訣念咒灌符水,總算是幫宋一退了燒,又過了半個鐘頭,宋一才悠悠轉醒。
見師父就在身邊,不是做夢,十三歲的少年立即繃不住,癟嘴落了淚。
楊道長問他發生了什麽,宋一便一五一十地講了一遍。
楊道長皺眉聽着,最後卻長嘆一聲,什麽也沒說。
隔天,宋一精神好了很多,楊道長便告訴他不能再留在山神廟了,他會幫他另作打算。宋一也隐隐猜到自己是被山神讨厭了,也不敢強留,便同意了師父的安排。
吃過早飯後,宋一跟着師父去主殿給山神磕頭告辭,又去偏殿給各位祖師爺稽首拜別,這才下山去往城東藥王廟。
被山神讨厭……宋一想到此不禁有些頭疼。
宋連海見兒子默不作聲,以為這話觸及了孩子的自尊心,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說道:“我們應該走了一半了吧?哎呦,累死了,我這是缺少鍛煉吶!”說着,還自嘲地笑笑。
宋一伸手挽住父親的胳膊,将他拉上一拉,也好讓他省點力氣。
宋連海感嘆道:“一眨眼你就長這麽大了!你剛出生時就跟只小奶貓似的,小小的,軟軟的,哭聲也弱弱的,我和你媽都擔心你會不會活下來。好在你能吃奶,我給你媽天天熬湯炖肉她也不見胖,營養全被你吸收了……”
話落,爺倆不禁齊聲笑起來。
“爸,你不用擔心,我會常下山看你們的。”宋一知道父親是舍不得自己走修道的路,便柔聲安慰了一句。
“哼,跑得了道士跑不了廟!你要是不下山,我和你媽就上來找你!”宋連海故意加重語氣,結果說完後自己先笑了。
父子倆随意聊着天,慢慢往山頂走去,半小時後,他們終于來到了山神廟前。
山神廟的大門并非古時那種帶有飛檐鬥拱的門頭,門板上也沒有獸口銜環的鋪首,只是那種簡易的木質大門,門頭上鋪着陳舊的青瓦,門板上挂着兩個上了鏽的鐵拉環。
門柱上還是那副多年未換的對聯,上聯是“廟小乾坤大”,下聯是“神靈日月長”,橫批“山神保佑”。
宋一在門前站定,暗自深吸了口氣。
大門敞開着,可以看到院子裏大部分情況——大殿前近人高的香爐上插着幾柱正燃着的線香;一個居士的背影正拐上殿旁的石子路往殿後走去;院中偏西的地方放着一個紅松木制成的七尺乘五尺的大木臺;木臺往西幾米處,是一棵粗壯的大桑樹,因為時值六月,樹上的果子已有少部分熟透變成紫黑色,但大部分還是綠的和稍微紅點兒的……
三年了,終于又回到這裏。宋一定了定神,帶着父親走進大門。
他們二人在各殿分別上了香之後,便在一位居士的指引下往殿後走去。
楊道長正在菜園裏給青菜除草,見宋一這麽快就上山了,忙從菜園裏出來,帶着宋家父子去了自己的卧房。
楊道長把宋連海讓到炕邊坐了,又擺上一張炕桌,拿出茶葉和茶具。
“師父,我來吧!”宋一連忙上前,接過泡茶的活兒。
楊道長也沒攔着,一邊坐到另一旁的炕沿上,一邊提醒道:“暖壺裏是早上才燒好的水。”
宋一拿過暖壺,用熱水泡了一壺茶,然後恭敬地站到一旁去,等待長輩們開口。
楊道長問宋連海:“孩子交給我,你們真的放心?”
宋連海點點頭,笑着說:“楊道長,您救了孩子那麽多次,可以說孩子的命都是你給的,把他交給你我們怎麽可能不放心?”
楊道長給宋連海斟了一杯茶,然後嘆聲道:“我是真的喜歡這孩子啊,這孩子就是天生修道的料!可如果你們不願意,我也不會強人所難。本來打算再過兩年由他自己決定,但我馬上有重要的事要辦,何時回來,能不能回來都說不準,所以出于私心,不想自己的畢生所學和我這一脈的道統斷了,這才急于收徒。”
宋連海再次點頭,說:“小一也願意跟着你學,我們就把他交給道長您了!這孩子我了解,學什麽都快,而且省心,您就放心吧!”
楊道長轉首去看宋一,問道:“真的想好了?”
宋一上前,跪倒在地,俯首抱拳,道:“弟子願意拜在師父門下,以後定謹遵道門規矩,不辱師父和祖師爺之命!”
楊道長滿意地點頭,然後提醒道:“給師父敬茶吧。”
宋一忙起身斟了杯茶,然後再次跪倒在地,恭敬地将茶遞給師父。
楊道長接過茶碗,淺啜一口後,将茶擱在桌上,然後轉回頭對宋一鄭重說道:“從現在起,你就是本派第三代傳人。我派雖名不見經傳,但道行法術都不比其他門派差,以後你走出這道山門也不必自慚形穢。至于門內規矩和禁忌,我稍後再與你細說。”
“弟子謹記師父教誨!”宋一說完,便恭敬地對着師父三跪九叩,行拜師大禮。
“生父賜姓,師父賜名。你小時因體弱多病,你父母怕你不好養活才給你取了最簡單的‘一’字作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所以‘一’含着承前啓後的大變化,既然如此,我給你取名為‘衍’,以後你就叫宋衍。”
“宋衍謝師父賜名!”宋衍再次稽首。
拜師禮結束後,宋連海将一個很大的紅封遞給楊道長,說:“這是我們宋家的一點心意,以後宋衍就有勞道長費心了!”
楊道長看了那紅封一眼,轉頭對宋衍說道:“你收着吧,以後廟裏的功德錢款和飲食開銷都由你掌管。”
“是,師父!”宋衍從父親手裏接過那筆功德。
楊道長留宋連海在廟裏吃了頓午飯,然後宋衍送父親一直到山下上了車,才獨自回到廟裏。
他沒有急于去殿後找師父,而是先去了大桑樹那裏。
站在樹下,他仰首上望。這樹枝繁葉茂,身姿雄偉,此時又挂了五顏六色的果子,甚是美觀。
宋衍眼珠一轉,便伸手去摘矮處的一顆桑葚。一只烏鴉不知從哪裏冒出,突然就飛了過來,落在那棵桑葚的枝丫上,沖宋衍怒目而視。
宋衍忍着笑,動作不停繼續去摘桑葚,那烏鴉果然氣急,伸嘴去啄他的手。他卻動作奇快,瞬間躲過烏鴉的嘴,然後又飛快地将果子摘了下來。
他捏着桑葚的蒂兒将果子放到嘴裏,還邊吃邊嗯了一聲:“真甜!”
那烏鴉氣得似乎眼睛都紅了,沖他張了張翅膀,仿佛示威一樣。
“不過一顆桑果而已,山神何必這麽小氣?”宋衍笑着沖烏鴉說道。
烏鴉明顯一怔。
宋衍沖它深深鞠了一躬,極為恭敬地說道:“小道宋衍,見過山神!”
見烏鴉目光複雜,不予回應,宋衍再次沖它笑笑,然後揚長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