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章
第 6 章
劉翠花趁着院子裏沒人,偷偷跑回自己的屋子裏,她先把錢放在平時藏錢的地方。
看着土罐裏放着的2兩銀子,142文錢,劉翠花眼裏含淚。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沒生兒子,就是不孝,別說藏私房錢,好事輪不到他們家。
因為沒有兒子,賺的錢都充公,沒攢下一點私房錢。
這42文錢,還是她幫人縫被子、彈棉花、制衣服的時候,賺的辛苦錢。
在鄉下,女工不值錢,就像幫人縫一條被子,也不過一文錢。
如果不是家裏女人手笨做不了,基本不會讓外人賺這一文錢。
每年農閑的時候,李大河就會去鎮上,縣城當苦力,務工,一天25-30文錢,一年加起來,能賺一兩多。
李大河為了能過繼弟弟家的二寶,不停的找重活幹,就為了多賺點錢,給家裏做貢獻,讓弟弟松口。
後來錢招娣說漏嘴,自作聰明的說,就算不過繼,他們家的錢,還不是留給他家大寶二寶的,幹嘛非要過繼。
自此之後,李大河絕了過繼的心,只盼望自己能生下男丁,不至于被人吃絕戶。
劉翠花買了東西回來,鬼鬼祟祟的跑回了屋子裏。
錢招娣偷偷扒開木窗,她眼尖,看到大嫂翻出來一塊好布,也沒多想,立馬扯開嗓子大喊,“娘~,你快看看呀,大嫂偷錢了!!!”。
李奶奶聽說後,立馬跑了過來,“什麽!怎麽了,怎麽回事?”。
劉翠花聽到後,看到扒在窗縫的錢招娣,心裏打突突,她只要手裏有點好東西,錢招娣都會來胡攪蠻纏,想方設法的要走。
Advertisement
“喊什麽喊,我幾時偷錢了,瞎喊什麽?”,劉翠花刷的站起來,怒氣沖沖的推開窗戶。
錢招娣連忙後退,“娘,你也算來了,大嫂要不是偷錢,哪來的錢買這麽好的布料”。
李奶奶看到後,“你別瞎嚷嚷,老大家的,你說究竟是怎麽回事?”。
劉翠花說,“這是我娘家送的,她不分青紅皂白,就喊我是賊,我看她才是賊婆娘,天天偷看我這邊的一舉一動,生怕占不到便宜”。
錢招娣聽到這話,不依了。
“大嫂,你娘家那麽窮,有錢買東西送你,我不信”,錢招娣在她大嫂面前,向來作威作福慣了,直咧咧的推開了門,掀開了籮筐。
“我瞅瞅,三塊布,三雙布鞋,兩根頭繩,一把木梳,還有一袋碎米,你就是偷娘的錢了”,錢招娣越看越喜歡,竟然直接上手了。
“放下,娘,你要是不信,回去數數,要是家裏丢了一文錢,你找我來對峙,這可不是一二文錢能買來的,錢招娣,你要是想要,自己拿錢買”,劉翠花可是知道自己婆母有多愛錢。
她把錢藏的非常好,就算是小偷進去都找不到。
劉翠花将東西奪了回來,錢招娣看着布料和布鞋,心裏憤憤不平。
原本沒有李富貴,別說東西不是大嫂娘家給的,就算東西是大嫂娘家給的,也有一半要給她留着。
錢招娣第一次後悔,沒有把二寶過繼給大嫂家,反正二寶也已經會認人了,就算過繼了,真以為叫她聲娘,她親生的兒子,會真把大嫂當他娘。
李富貴坐在床上看熱鬧,他從來沒見過這樣熱鬧的場景,畢竟以前沒有人會為這點東西起争執。
錢招娣聽到李富貴笑着拍手掌,感覺被羞辱了之後,“笑什麽笑,有什麽好笑的,什麽東西~”。
李富貴無語了,古代的人素質都這麽低嗎?他還只是一個小孩子,朝他撒什麽氣。
劉翠花怒了,“你在罵誰?你自己做錯事,不道歉不反省,反而把氣撒在小孩子身上,你覺得你有理了?”。
錢招娣插着腰說,“大嫂,你作為大嫂,不要太自私,有好東西,也不知道給家裏人分點,你好意思嗎?”。
“我自私?你說這話對得起良心嗎?你要是大方,你倒是把以前吃了我的,用了我的,還來呀”,劉翠花想起以前自己送的東西,越發覺得錢招娣不是個好東西,占人便宜,還賣乖。
不就是坐下來吃飯,放下碗罵娘嘛。
錢招娣總算想起來了,生怕劉翠花跟自己讨要,連忙找了一個借口,“哎,我沒時間跟你計較,衣服還沒洗,我先回去了”,。
劉翠花冷笑,“娘,你就任由她污蔑我,也不道歉”。
李奶奶以前偏心是因為大房沒有兒子,現在大房有了兒子,屁股就不能坐偏了。
就像以前大房沒兒子,家裏的大小事務,都是讓大兒媳婦帶着大孫女、二孫女做家務,像掃地、擔水、擦櫃、洗衣、洗菜、做飯、洗碗等等。
大兒媳婦要是埋怨二兒媳婦什麽都不做,李奶奶就跳出來說,老二家要看兩個孫子,沒時間做家務。
自從大兒媳婦生了兒子,李奶奶為了以示公平,就分為單雙日,單日大兒媳婦,雙日二兒媳婦。
李奶奶沒想到二兒媳婦做事拉跨不說,洗碗打碎碗,挑水挑不滿,洗衣服搓洗出洞,做飯還能做糊了,以前是難吃,她做了是巨難吃。
就算這樣,李奶奶也沒有說讓二兒媳婦不做,反正為了表現一視同仁的公平,難吃就難吃吧。
打碎碗,就罰老二家出錢買新碗,洗衣服搓洗出洞,就讓老二媳婦縫補,挑不滿水缸,就讓夫妻兩人慢慢挑,直到水挑滿。
李奶奶叫住老二家的,“招娣,你跟翠花道了歉,你要是下次再污蔑翠花,我就罰你50文錢,賠給翠花”。
錢招娣翻了一個白眼,她知道自己要是不道歉,估計她婆母讓她賠錢,“大嫂,我錯了,說完了,我走了”。
劉翠花沒有糾正她的語氣和态度,她才沒時間和她吵架,太浪費時間了。
等二人走去,劉翠花連忙拿出繡花針和頂針,還有木尺,開始穿針走線,縫制新衣服。
她丈夫的身材和兩個女兒的身材,她都了若指掌,做起來飛快,丈夫的衣服放寬二寸,兩個女兒的衣服放寬四寸。
這樣做,等到冬天,丈夫可以往衣服裏塞點蘆花,當做冬衣穿。
兩個女兒年齡還小,還能再長長,把放寬的布料縫起來,等到了年齡,再放寬,還能繼續穿,畢竟,好不容易有一件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