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章
第 16 章
“親家,這樣好了,我給你寫一張欠條,你先讓我把小母豬抱回家去,等我把豬賣了,再給你這錢”,錢父很快想了一個辦法。
李大年知道錢父寫的欠條就是個狗屁,寫和沒寫都一樣,沒錢。
“這小母豬,有錢你抱走,沒錢你快走,不要浪費我時間”,李大年太知道老錢的為人,哪裏肯信他的話。
錢父失了策,“你快去家裏取錢,我在這裏等你”。
剛滿月的小豬仔本來就是供不應求,村子裏養豬的人家,生了小豬仔只賣給親戚,同族。
要不是家裏只夠養兩只豬,李大年也不願意賣出去的,這次母豬給力,居然生了8只小母豬,也是很少見。
李大年守在豬欄前面,抽着旱煙,“哎,二叔您來了”。
看到多年不聯系的二叔來了,李大年站直了身子。
李二叔拄着拐杖,笑呵呵的說道,“大年,聽說你買小豬仔,還有小母豬嗎?”。
“哎,不行,這只小母豬,我們家預定了”,錢父立馬跳出來。
“預定是什麽意思?大年,你這小母豬究竟賣沒賣出去,我這個二叔能不能買你這個小母豬”,李二叔沒跟錢父客氣。
養豬致富,一般賣小母豬,也是優先賣給親戚,輪親疏,李二叔絕對比錢父親,輪輩分,李二叔比錢父高。
“沒賣出去,能能能,太能了,這是小母豬,背筐送你了,大福哥,你背着”,李大年麻溜的将小母豬放進背筐裏去。
李二叔掃了一眼錢父,“小母豬,一頭800文錢,大福,該是多少錢,就是多少錢”。
李大年不好意思的擺擺手,“二叔看着給,都是親戚,哪能和外人一樣”。
Advertisement
李二叔跺了跺拐杖,“既然你這樣說,大福,放下600文錢,走吧”。
“好嘞,二叔慢走”,李大年送走二叔,松了一口氣。
錢父眼睜睜看着李二叔買走最後一頭小母豬,眼睛都紅了。
李大年看了錢父一樣,“還有2頭小公豬,要不要,一頭600文錢”。
錢父沒想到今天失算了,咬牙切齒的說,“要,兩頭都要”。
公豬能配種,配完種,小賺一筆,再養養,就能賣錢,總比什麽都沒有強。
1400+1600+600+1200=4800文錢。
李大年心裏美滋滋的,這可是将近五兩銀子。
今年養2頭母豬,這樣一算,每年都能有10兩銀子的收入。
小豬仔賣完了,也快過年了,也該殺豬賣肉了。
李大年準備将原來的舊院子賣了,跟村長一說,很快就有人上門買房。
樹大分枝,村子裏分家的人家不少。
蓋房不如買房,李大年按照一間750文錢,四間房賣了3兩銀子。
等到快過年的時候,花了50文錢,請了殺豬匠殺豬。
180斤左右的豬,豬頭,豬蹄,豬尾巴,豬下水,豬血留着自己家吃。
連肉帶骨頭有137斤,李大年沒拉去鎮上賣,直接在村口現殺現賣。
五花肉一斤20文錢,瘦肉一斤15文錢,肉排骨一斤10文錢,豬大骨一根5文錢。
除去過年留下10斤肉,其餘都賣了,一共收了2兩銀子,425文錢。
本來豬頭留着自己家吃,結果有家人想要祭祖,花了200文的高價,買下了豬頭。
豬蹄也有人買,主要是家裏有産婦,生了不下奶,要買來和黃豆炖一起。
李大年見有人賣,幹脆賣了三個豬蹄,留下一個自己家吃。
殺豬菜,李大年舍不得吃好肉,想着過年吃,便用洗幹淨的下水代替豬肉。
鹵好的豬尾巴,李大年給了李富貴,錢招娣表示不服。
李大年冷着臉說,“豬是富貴抱回來的,吃一根豬尾巴怎麽了,有本事你抱回一頭小豬,過年,也讓你吃豬尾巴”。
錢招娣嗤之以鼻,她要是撿了小豬,早就抱回娘家去了。
李富貴讓他娘切開,他吃不了,讓他娘分給姐姐們一人一小塊。
肉很小,李家六姐妹很少有吃肉的機會,都吃的心滿意足。
李大年現在手裏有10兩銀子,他拿着鹵好的豬蹄,去了村長家。
村子裏很少有人賣田地,李大年找村長,就是想買一塊田地。
一般一畝田地要8-10兩銀子,李大年家裏只有10畝田地,餓不死吃不飽,家裏的子孫越來越大,種的糧食越來越不夠吃了。
村長對李大年送來的豬蹄很滿意,隔了一天,就喊李大年去孫老蔫家。
孫老蔫家出了一個不孝子,居然敢去鎮上的賭坊賭錢,如今為了還賭坊的高利貸,只能賣田地還錢。
村長也買了3畝,多了買不起,村長也沒閑錢。
李大年買了1畝,花了8兩銀子,他跟在村長後面,又花了200文錢去鎮上辦理了地契。
李富貴坐在家附近的大石頭上,打了一個哈欠。
看到大姐和二姐背着背筐回來了,他把兩人叫過來。
“大姐,二姐,閉上眼睛,張開嘴”,李富貴一人塞了一塊桂花糖。
李平平睜開眼,“好甜,這是糖嗎?我還從來沒吃過,富貴,哪來的糖?”。
李富貴嘴裏嚼着桂花糖,“額,爺爺給我買的,噓,不要告訴招財和進寶”。
兩姐妹偷偷對視一眼,估計是賣了豬,爺爺心情好,專門偷偷獎勵給弟弟的。
李安安含着糖,“真甜,這還是我第一次吃糖”。
“嗯,好吃吧”,李富貴慵懶的躺在大石頭上曬太陽,看着藍藍的天空,白白的雲。
李富貴想,要是大姐二姐知道,一顆糖要100文錢,估計吓得都不敢吃了吧。
他遠遠瞭望,看到爺爺紅光滿面的走過來打招呼,“富貴,曬太陽呢?躺會就回去吧,別曬中暑了”。
李大年心情非常好,家裏又多添置了一畝地,等開春就能耕種了,想想就激動。
等李大年宣布這件好消息,全家人都很高興。
“爹,家裏有錢了,你看開春,先送招財去學堂,認幾個字”,錢招娣拉着李招財給李大年磕頭。
李大年沉思了一會,如今家裏養了雞和豬,這樣算來,每年即将固定有10-12兩銀子的收入。
“招財今年10歲了,确實該讀點書,不能跟我們一樣,當一個睜眼瞎,這樣吧,過完年開春,送招財去陸先生那裏去蒙學”,李大年早就有這個想法了,奈何沒有錢。
送孩子讀書可是頭等大事,村子裏的陸先生是老童生,開了一個蒙學班,專門教小孩識字。
主要是教《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幼學瓊林》這四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