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章
第 18 章
一兩黃金十兩銀,50兩黃金就是500兩銀子。
李大年将房子,雞,兩頭豬,全都賣了,加上之前積攢的積蓄41兩銀子。
李二年感覺就像做夢一樣,他哥要去縣城,當城裏人了,還把家裏的12畝田地租給他種,一年只要3成的收成。
市面上,地主老財的地租金要4成,還是親兄弟夠意思,加上之前買的小母豬,李二年家也算脫貧之家。
解決完村裏的事情,全家老小坐上牛車,先去鎮上,然後坐驢車去縣城的客棧,找地方,先住一晚。
李大年帶着李大河,李二河去找牙人。
四人跑了一天,總算找到一家合心意的商住兩用的房子,前面是兩間大商鋪,後面是一個大宅院,裏面有三間正房,一個廚房加飯廳的聯排房,還有六間側房。
三間正房有個夾門,可以直通商鋪。
三間正房,聯通着一間廚房兼飯廳,左邊三間側房,右邊三間側房,中間一個大院子,院子裏種着桃樹,樹下擺放着石桌石凳。
房子好,價格也不便宜,賣家要450兩銀子,一番唇槍舌戰下,最後以425兩銀子買下來。
房子裏有配套的家具,只需要買些床褥被單枕頭之類的東西,就可住進去了。
李家走的時候,本就帶着床褥被單的行李。
到了地方,直接分配完房間,就直接住了進去。
李大年手裏還有116兩銀子,他不知道做什麽買賣,思來想去,他決定問問自己的乖孫子。
李富貴說,“爺爺,這間賣糧食、豆油、醬油,醋、竹籃、竹筐,這間賣布匹、針線、頭花,布鞋、鞋墊”。
Advertisement
“還真是人小主意大,爺爺聽你的”,李大年帶着李大河、李二河轉悠縣城裏的雜貨店,糧店,布店,偷偷詢價記賬。
李大年将兩間商鋪都裝修一番,進好貨物,分別起名為,李氏糧店,李氏布店。
按照李大年的安排,李大河開布店,李二河開糧店,主要是劉翠花會針織女紅,手藝還不錯。
錢招娣立馬跳出來,要開布店,明顯布店更賺錢。
李大年看了一眼糧店,想了一下,以錢招娣的性子,必然要缺斤少兩,遲早惹出大麻煩,于是,他讓兩家換換,李大河開糧店,李二河開布店。
每天賣了什麽,賣了多少錢,都要記賬。
等到開業前一天,劉翠花說,“爹,本錢是我兒子出的,賺了錢怎麽分?”,
李二河和錢招娣立馬急了,恨不得李富貴就是自己的兒子,這樣他們就能心安理得厚着臉皮坐享其成。
李大年咳嗽了一聲,“就算你不提這件事,我也要說這件事,律法規定,長子繼承家裏的七成家業,咱們這家店賺的錢,七成歸老大家,二成歸老二家的,一成算是你們孝敬我們老兩口子的”。
李二河說,“爹,我不同意”。
“你不同意有什麽用,不出錢能分這麽多錢,就該偷着笑了,做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更何況這兩家店,可不是你爹買下來的,都說長輩在不分家,咱們這就叫分錢不分家”,李大年安排好了。
店鋪開業三天,生意還是不錯。
到了月底結算,李大年對賬,發現布店少了一堆東西。
李大年拿着自己的鬼畫符賬本,“錢招娣,店裏怎麽少了6雙布鞋,3雙鞋墊,2匹布,10斤棉花”。
錢招娣困惑的問道,“爹,布店東西那麽多,你怎麽知道短了東西?”
李大年冷哼,“店裏進貨進了多少都有數,賣了多少,錢也應該有多少,說,東西哪去了?”。
“爹,那個,額......”,錢招娣沒話說了。
李大年重重拍了一下桌子,“你快說,你再不說,我讓二河休了你”。
“千萬別休我,我說,我說,我娘來城裏看我,我這不是當上了老板娘,就給我娘家帶點東西”,錢招娣覺得自己沒錯。
李大年又後悔給二河娶這樣的媳婦,“混賬東西,我告訴你,李家是李家,錢家是錢家,你要是再拿李家的東西,填補錢家的窟窿,我非讓二河休了你不可”。
“布鞋,進價40文一雙,240文錢,鞋墊,進價5文錢一對,15文錢,2匹布,進價800文錢一匹,1600文錢,10斤棉花,進價30文錢一斤,300文錢”。
李大年可是花了一兩銀子,學了一個月才學會了算盤。
他開始計算,“加一起,一共是2155文錢,這還是按照進貨價給你算的,拿了多少錢,就扣多少錢”。
他撥動算盤,“這個月兩家店扣除進貨的錢,扣除生活費用,一共賺了8兩銀子785文錢,老大家分得5兩銀子271文錢,老二家原本分1兩銀子757文錢,扣除2155文錢,還欠398文錢”。
“這878文錢,我們老兩口拿着,紅霞,以後你就去布店幫忙照看着,千萬別讓外人拿咱們家的東西,當人情順走了”,李大年開始陰陽怪氣。
李二河直接甩給錢招娣一巴掌,“讓你偷東西,這麽多錢,全被你霍霍了,你要是再敢偷家裏的東西,我直接休了你,再娶一個比你年輕漂亮的回來,也不是不行”。
李大年皺着眉頭,“二河,夫妻夫妻,你好好教就對了,不要動手打人,我們李家可沒有打妻的惡習”。
李二河立馬認錯,他看到老大家分到的五兩多的樣子,再看看自己什麽都沒有,還倒欠398文錢,就氣的牙癢癢。
李大年笑呵呵的說,“還有一件事,讀書是一件好事,現在家裏有錢了,自然要繼續念書,招財,進寶,還有富貴,過幾天找一個私塾,去上學去吧”。
“我打問過了,縣城有三家私塾,一年學費,分別是二兩,二兩五錢,三兩,你們現在手裏有錢,就各自承擔各自孩子的學費”,李大年語重心長的說道。
錢招娣有點舍不得掏這個錢,一年就是4兩銀子,足夠她娘家一年好吃好喝了。
李富貴聽到後,如遭雷劈,這是真的嗎?他還不想念書,“爺爺,等我8歲,再念書,行不行?”。
李大年說,“當然不行,你都6歲了,爺爺當初想念書都念不上,你要好好珍惜這個條件”。
李富貴欲哭無淚,他只是想快快樂樂的做一個古代富家翁,學習不在他的計劃內,能拖就拖,拖到10歲再念也不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