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章
第 24 章
“黑了心肝,缺了大德,沒了良心,他們可是你的親堂哥,你居然這樣咒他們,你分明就是嫉妒他們比你刻苦學習,才胡說八道的”,錢招娣插着腰罵人。
李富貴瞥了一眼,“算了,你要是這樣想,我沒話說,大堂哥今年15歲了,二堂哥13歲了,總不能天天混日子,浪費時間,挨先生的板子”。
錢招娣怒了,“你個小王八羔子,就是見不到人好......”。
這種人根本無法溝通,李富貴放棄了。
“爺,你把戶籍文書、地契拿出來,先生讓我們下午一起去縣衙報名”,李富貴跟李大年說道。
錢招娣不死心,非要跟着去。
見到羅老先生,就質問為什麽不讓李招財,李進寶去考試。
錢招娣提起李招財,李進寶,羅老先生就氣的全身發抖,他從來沒見過這樣蠢笨的學生。
一個學了就忘,反反複複記下,又反反複複忘了,一個老是寫不對字,今天寫錯,明天照舊寫錯,認錯又再犯錯。
“朽木不可雕也,李招財和李進寶不适合讀書,沒有讀書的天賦,我勸你早日另謀出路”,羅老先生也不和錢招娣啰嗦,說完就帶着10名學子,到縣衙側門登記報名。
錢招娣聽到羅老先生說的話後,喃喃自語,頭暈目眩的昏了過去,昏迷之前,還嚷嚷着,“怎麽會這樣?怎麽可能?不可能,不可能”。
李富貴排在最後面,他根本不想考試,奈何老先生抓包。
報完名出來,老先生交代了考試相關事宜。
因為考試,私塾放假十五天,直到考試前一天放假,回家做考試準備。
通過搜身,檢查,核對信心後,終于到達考場。
Advertisement
考場號舍,是高六尺、深四尺、寬三尺的單人房間,每列上百間,考生進入號舍後,封閉號栅,考試期間日夜有人巡視,嚴禁考生四處走動,以防傳遞交流。
考試卷子發下來了,一共有三百道題,大部分都是填空題,有的要填字,有的要填詞,有的要填句子。
最後的20道題,要求翻譯解釋古文的意思。
李富貴看到題,覺得題好簡單,快速的寫上答案,一道題一道題的寫過去。
擁有過目不忘,只要李富貴見過,就沒有不會的。
很快,他将280道題全部答完,他将毛筆放在一旁,活動了一下手腕。
看到對面坐着的學子抓耳撓腮,旁邊兩邊的學子不是念念有詞,就是魔怔了。
“孝當竭力,忠則盡命。中間這句是什麽來着,夙興溫凊,前面是什麽來着?我這麽就想不起來了”,男子看着卷子,滿眼的痛苦。
李富貴寫完一張,等墨水徹底幹了,再寫下一張,畢竟若是卷子污了,就被淘汰出局了。
比起李富貴的惬意輕松,有人在這個方寸之地,竟然用腦袋撞木牆,“不會,怎麽辦,寫不出來”。
李富貴寫完後,檢查一遍,沒有提前交卷,他将試卷封存後,決定趴在木板上睡一會覺。
一覺睡起來,李富貴發現已經到了中午了,他拿出切碎的餅子,開始吃了起來。
他吃完,趴下又睡了一下午,等到夕陽西下,“當當當~”,鐘聲敲響,考試結束。
有些人看着卷子被收走,還在吶喊,“我還沒寫完......”。
李富貴等門開了,立馬往外沖去。
因為李富貴今天考試,李大年和李大河,都守在考場外面。
兩人看到第一個沖出來的是自己孫子(兒子),心裏有點失望。
但是很快想通了,富貴年齡還小,不要對他抱有太大的期望。
李大河更是說,“兒子,這次考不好,沒關系,下次考,一定能考上”。
看着李大河和李大年的心口不一,他則想着,“爺爺,爹,咱們去下趟館子吧,一天就吃了點幹餅子,餓死我了”。
“哎呦,我的小孫子餓了,想吃什麽?跟爺爺說”,李大年調整好心态,樂呵呵的說道。
“我們去吃古董羹吧”,李富貴自從來了這裏還沒吃過,也就是聽私塾裏的同學說過。
火鍋,古時候叫“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出的“咕咚”聲而得名。
燒烤,炒菜,火鍋,其實都是古代發明的,很多人以為只有現代才有,實際上很多古代的珍馐美食的秘方都已經失傳了。
“行,兒子想吃,就去吃這個古董羹”,李大河也沒吃過這個叫古董羹的菜。
父子二人以為是一道菜,被李富貴拉到古董羹店,有點茫然。
李富貴也是第一次來吃,古董羹的蘸料有很多,既可以蘸着醬油吃,也可以蘸着醋吃,還可以蘸着芝麻醬吃,還有一種是蘸着辣椒面香油吃。
等小二報完菜名,李富貴麻溜的點好菜,“三份麻醬,來六盤羊肉......,好嘞,就這樣吧,不夠再加”。
因為古代牛肉禁殺,所以只能點羊肉、豬肉、雞肉、鴨肉、魚肉、蝦肉,不能點牛肉。
李大年和李大河忐忑不安,“點這麽多能吃完嗎?這裏吃一頓貴不貴啊?”
“沒事,我請客,我帶錢了”,李富貴發了話。
李大年和李大河瞬間放心了,兩人都是正兒八經的窮光蛋,大部分錢,都被老婆控制。
這頓飯一看就不便宜,還叫什麽古董羹,一聽就很貴。
“嘗嘗這裏的鴨腸,肉質嚼勁,越吃越香”,李富貴早就想這一口了。
吃完這頓飯,李富貴把5兩銀子遞給爹,讓他爹去結賬。
“天啊,好貴”,李大河沒想到一頓飯,就要花費了3兩多銀子,實在是太貴了,以後再也不來了。
10天之後,就是放榜日,雖然對李富貴不抱有太大的希望,李大年和李大河,還是在放榜日的早上,早早的擠在下面。
“咚咚咚,放榜~”,兩個衙役,将一張黃紙張貼在衙門的牆上。
“這次的題目太多太難了,根本沒有做完,也不知道能不能上榜,聽說只錄取前20名,也不知道這次能不能考上”。
“別擠我,別擠我”,有考生看到李大年和李大河一身農民打扮,立馬起疑心,“你們是誰啊?看起來不像讀書人”
“不是,不是,是我兒子(孫子)參加考試,我們來看榜”,李大年和李大河連忙否認,然後先進辦法往裏面擠。
“你們認識字嗎?就往裏面擠”,有的考生被擠得掉了一只鞋。
李大年和李大河對視一眼,“對啊,我們不認識字,怎麽辦?”。
“我操,你們不認識字,湊什麽熱鬧?擠死了”,有人發出震耳欲聾的質問。
兩人灰溜溜的從人群中出來,“爺爺,爹,我說了,你們不要去,你們偏要去,天才涼,餓了,我們去吃豆腐腦,肉包子去”。
三人吃早飯的時候,偶遇羅老先生,還有另外九個同窗。
“吃早飯呢?要是吃完,就和我一起看看,也不知道你們有沒有人能考上童生”,羅老先生不慌不忙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