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章
第 47 章
柳狂風見柳細雨不從,他自己私底下找李載道,拍胸脯說,自己想娶李載道的五姐。
李載道看了柳狂風一眼,柳狂風人相處起來是不錯,看起來傻乎乎的,就是身無長物,也無固定的職業,沒有收入來源,屬于“三無人員”。
李載道問柳狂風,“你什麽都沒有?還想娶我姐姐,你覺得你能讓我五姐幸福?鳥下蛋,都知道築鳥窩,蛋生了,都知道往家裏叼蟲子,你有啥?”。
“我有一顆真心,你看行不行?我什麽都不太懂,但是,我保證我會好好對你五姐,我爺爺常說一句話,疼老婆會發達”,柳狂風覺得跟着李載道走,未來一定有肉吃,他不會讀書,就是力氣大了一點。
父母嫌棄他腦子不如弟弟聰明,會讀書,他知道,他沒什麽本事,但是他說道做到,雖然沒什麽本事,不知道疼老婆算不算一種本事,他就是覺得這次機會,千載難逢,錯過就再也沒有了。
“你別嫌棄我笨,我會非常非常非常疼老婆的,我保證,以後我就跟着你混,你讓我幹什麽,我就幹什麽,絕無怨言”,柳狂風緊張的不停打嗝,恨不得掏出心,讓李載道看看,他是很認真很認真的。
“好了好了,你等等,我問問我五姐”,李載道也不是非要姐姐們嫁給讀書人,只要她們幸福快樂的度過這一生就行了。
可以不會讀書,但是一定要懂得疼老婆,人品好,才是李載道選取姐夫的隐形條件。
李載道敲了敲五姐的門,“那個,柳狂風想娶你,這個人什麽都不是,什麽都沒有,你願意就點個頭,不願意就搖個頭,我跟你說,我們書院有很多讀書......”。
“弟弟,別說了,我,我願意,我懂你的意思,未來能不能當官夫人,對我來說,并不重要,我覺得柳大哥挺好的”,五姐害羞的轉過了身。
李載道沒想到五姐願意嫁給柳狂風,畢竟金朝流行俊美無鑄的讀書郎君,這種傻乎乎的壯漢,被很多女子嫌棄粗魯野蠻什麽的。
“行吧,我五姐同意了,記住你現在說的話,你要是做不到,相信我,你以後活着比死了都難受”,李載道沒忘記跟柳狂風放狠話。
柳細雨聽到後,滿臉的難以置信,他哥怎麽會被李載道的姐姐看上,看到大哥眼裏的驚喜和幸福,柳細雨突然感到有一絲絲的後悔。
因為柳氏兄弟的父母在老家,李載道特意花錢雇保镖,将他們送到京城後,再舉辦婚禮。
大半年之後,李家又一次舉辦了婚禮。
看着寬敞明亮的四合院,柳細雨捏緊了手心,以後他當了官,娶了千金小姐,這些都會有的,他不會後悔,大哥娶了也好,他心裏安慰着自己。
柳氏父母很驚喜,自己大兒子居然這麽本事,娶了有錢人家的大小姐。
李載道這次買了前鋪後院的四合院,前面兩間商鋪,後面就是一間一進四合院,因為五姐嫁給了普通人,比起四姐,李載道添置的嫁妝多了幾分,這次購買的四合院,還附帶了兩間商鋪,他私底下又給了五姐五百兩銀子。
四姐出嫁的時候,除了一整套的家具,一間四合院,他只給了二百兩銀子。
兩間鋪子,一間租了出去,另一間夫妻兩人想做早餐小吃攤,李載道知道後,特意送了油炸澱粉腸、手抓餅的秘方。
因為柳狂風得了一間四合院,柳細雨也跟着搬了過去。
成婚以後,李載道又去偷偷看了幾次,他姐就負責收錢,其他事情是一點也不幹。
每次他五姐想要做事,就會被柳狂風攔住,“你是咱家的錢匣子,以後就負責管錢和享福就行了”。
柳氏父母都沒眼看,罵柳狂風平白長那麽大的個子,只會圍着老婆團團轉,一個耙耳朵。
自己大兒子娶到有錢人家的千金小姐是自己兒子有本事,柳氏父母最疼愛看重小兒子,自然覺得大兒子怎麽看都不滿意。
四合院有兩間正房,一間柳氏父母住着,一間大兒子和大兒媳住着。
正房采光好,房屋面積又大,又只有兩間,柳氏父母覺得小兒子住在廂房,是委屈了小兒子,讓大兒子和大兒媳和小兒子換房間,柳狂風忍無可忍了。
“爹,娘,這裏是我家,我就問,房子是誰花錢買的?你們出了一文錢嗎?作為房主,去住廂房,不住正房,你覺得合情合理嗎?真要是換了,我那小舅子知道,說不定直接把房子收回去了”,柳狂風吓唬他的父母。
柳氏父母對視了一眼,莫名感到有點心虛,柳母硬着脖子說,“住哪裏不一樣,細雨以後可是要當大官的,你們作為兄長,長嫂,就不能讓一讓”。
柳狂風立馬辯駁道,“不能讓,娘,你可是忘了金朝律法,女子出嫁的嫁妝,別說是你,就是我也不能動,能過上現在這樣的好日子,都是靠我家娘子,萬萬不能做那忘恩負義、背信棄義之人(死死盯着),以後你,還有爹,都要對娘子尊重點,不要老想着鄉下那一套,磋磨奴役媳婦,我可是不依的,要是你們覺得住的不舒服,我讓小舅子再把你們送回去好了”。
“算了,既然如此,你們的事情,我就不管了”,柳父皺着眉頭,轉身走了。
柳母看到柳父走了,知道不可能換房子,心裏很不舒服,她就算知道見好就收的道理,依然嘴硬留下一句氣話,“算了算了,你這小破屋,真當我稀罕,等以後細雨考上了狀元,你就算求我住,我都不住”。
柳狂風很無語,還狀元,以前他對自己弟弟很有信心,狀元非他弟弟莫屬。
後來,兩人闖南走北,去了很多城市,來到了京城,長了見識,別說狀元,30歲能考上同進士(如夫人),都算他弟弟厲害,過去真是盲目又自信,無知到可怕。
還有,考上又如何,他父母根本不知道京城有多少京官,在京城都是賃居,随着經濟的發展,導致人口流動加快,光是京城的常住人口就有160多萬,若加計流動人口,至少是180多萬人口。
這麽多的大量外來人口和本地人在京都聚集,租房制應運而生,京城大部分的房屋都是有住的,想要租,簡單,買,難于上青天,主要是太貴了,動不動上千兩銀子。
大部分人都是普通老百姓,就算是讀書人,金榜題名,當了官,還要等調令空缺,有錢還好,沒錢只能租房子住,官員的俸祿是不錯,但是說的是從四品以上的官員。
四品以下,官員俸祿比起普通人家算是很高,也僅夠吃穿住,指得是吃飽、穿暖、租住,至于買京城的房子,是不可能買得起,太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