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強吞
強吞
宋如玥追出房城,李臻卻按兵不動。不多時,果然來了一位信使。
碧瑤請李臻不要出手。
信使走後,李臻一片寂靜的帥帳內忽然掀翻了天。
“她一萬孟軍,敢追十萬辰軍?!”
“世子的意思,不是要保她嗎?她這樣送死,會不會算在我們頭上?”
“太年輕了,一個女人,沉不住氣……”
-
半晌,讨論聲忽然平息下來——有人看向了李臻。李臻坐在另一邊,一言不發,默默聽着他們吵。
“各位說完了?”
李臻雖然寬仁待下,但是個氣場很強的人,平日裏常帶着兩分随和無拘的笑意罷了。他把笑臉一收,眼睛就冷了,不怒自威,衆人頓時大氣都不敢出,耗子看貓一樣地看着他。
“諸位應當讨論的,是眼下該怎麽辦,不是她敢不敢、不是她死了之後你我會不會被追責——”李臻一掃方才聲音最大的一個,輕輕嗤了一聲,壓低聲音,“更不是女人到底沉不沉得住氣。”
那人的臉一陣青一陣白,看着是想原地把頭一埋。
“可是碧瑤此去,”有人小聲開口,“兇多吉少……”
李臻看着這些面孔——這些不解的、忐忑的、茫然的面孔,在心裏嘆了口氣。
或許正是在太平的日子中過得太久了,如今才會亂世當頭。
Advertisement
-
謝暄聽說碧瑤追了上來,也驚訝了一下,但轉瞬問:“她帶了多少人?”
副将扭扭捏捏的,不敢說。
謝暄提高聲音,又問了一遍,這才聽到了“嘤嘤嘤”的答案:“大約……只有五百人……”
謝暄松了口氣,擺了擺手道:“不管她。”
他甚至有些失望。
碧瑤如果将那萬餘孟軍盡數帶入辰境,或者說動李臻出兵,謝家便有了彈劾辰靜雙的理由。但區區五百人,一支衛隊罷了,可操作的空間未免太小了。
副将又“嘤嘤嘤”起來:“也可能……是六七千人……”
謝暄素來好脾氣,也幾乎按不住自己要殺人的手了。到底是剛上任,他只好煩躁地揉了揉眉心,派了自己心腹的蘭飛去探。
蘭飛很快回來了,臉色卻也不好,道:“将軍,看不出。”
他接着說道:“碧瑤營帳虛虛實實,有的帳篷空無一人,有的帳篷卻擠着十餘個士兵。糧草調度亦真真假假。行軍時,他們大多趕着多餘的馬,每人趕馬的數目也不定,馬尾後面還綁着樹枝,揚塵千裏,實在難以探查。”
謝暄忖了一會兒,問蘭飛:“你怎麽看?”
衆人都知道他有意提拔蘭飛,但蘭飛并非謝家親眷,軍中對此頗多閑話。此刻又見他抛出一個無人想通的問題,便全等着看笑話。不想蘭飛竟有幾分真才:“或許是疑兵之計。房城萬餘孟軍,哪怕傾巢而出,只要離開城牆,就不可能是我們的對手。碧瑤追出來,哪怕她再莽直,也肯定不是和我們一絕死戰,而是要拖延我們回京。她可用之人不多,只能用些詭計了。”
這話顯然頗得謝暄之心。因為他看着蘭飛,微微笑了笑。
蘭飛便不知從哪裏得了他的授意一般,答道:“我以為,可以分三萬精兵攔截碧瑤。”
謝暄不語。
蘭飛便知他是不贊成,卻只低着頭,不說話。
謝暄也知他的意思:唯有此法保險。
可是,他是更精于世故的人,他知道,行軍不是只顧“保險”就可行的。
謝家上下,都盯着這裏。若不做出姿态,他便要受人指摘。
有人見謝暄不語,此時已經嚷了起來:“為碧瑤那麽點人,竟舍得分兵三萬,知道的說是謹慎,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投靠了辰靜雙,誠心陷我謝家于不利之地呢!”
“十二叔!”謝暄低喝。
他的官職到底在,親族地位又比這“十二叔”高,那人憤憤住了口,目光仍充滿不屑,在謝蘭二人之間掃來掃去。
蘭飛道:“碧瑤帶着千把人,依憑房城街巷,當日就打退了五萬大軍。如今她麾下人馬未知……”
“阿飛,”謝暄打斷他,雙手向下一壓,“不必再說了。以三萬人防備碧瑤,如今太奢侈了。再說,那是巷戰,她又占據地利,與今時不可同日而語。”
蘭飛道:“将軍以為?”
“一萬人,足矣。”
謝暄報出這個數字的時候,好像是輕輕咬了咬牙。
蘭飛立刻道:“末将自請迎戰碧瑤。”
這話一出口,果不其然,形形色色的目光都看了過來。無非是:果然不是謝家人,對京城之圍如此不上心!
以蘭飛謹慎妥帖的性子,自然想到了這一層。但他請纓——在他心中,三軍之內,并無一個将領于此境況能全然放平心态,将碧瑤從孟國扯出來的那三兩個歪瓜裂棗放在心上,恐怕要吃虧。
謝暄皺着眉,看了他好半天。
蘭飛的意思,他當然知曉。蘭飛的意思,就沒有他不知曉的。
其實這件事,若真是他來決定,他也不會只派一萬人馬。他也隐隐覺得不足,可惜身不由己。
帥帳裏靜了一會兒,謝暄找出了說辭:“你跟在我身邊。”
蘭飛瞪大了眼,幾乎是抗拒地将他看了一看。但那只是一剎的功夫,他想起這是在軍中,因而垂眉斂眸,低聲道:“是。”
-
巡夜時,一個将領湊到謝暄跟前,搭了兩句話,便道:“蘭飛統領果真是軍中最謹慎之人了。別說軍中,我在哪也沒見過這樣謹慎的人,佩服!”
聽他說起蘭飛,謝暄便格外留意地看了他一眼,覺得有些面生。但他剛剛升遷,身邊自然少不了新面孔,于是随口問道:“你叫什麽?”
“寧斐。”那人答道,“我之前是駐守黃谷的,後來謝青骁将軍……我就被調過來了。”
謝暄點了點頭,沒有接話。
寧斐好像對蘭飛極度好奇,又問道:“蘭飛統領……可曾有過什麽不謹慎的時候嗎?”
他問得太多,令謝暄産生了一種危機感。但這危機感并非關于軍事,而是由某種太深刻在他骨血中的占有欲所引發——他自嘲一笑,道:“只有那麽一次。”
他迎着寧斐好奇的目光,宣戰般說道:“四年前,他的小青梅出嫁。他甚至都沒問過人家的意思,就去搶了婚。”
那時候,他在場,但并不知情。直到蘭飛穿着一身喜袍出現,在他眼裏那樣灼灼逼人,卻不是為自己而來——蘭飛佩劍,闖入喜堂,從來沒有那樣英氣四射過。他一手按劍,一手在小青梅腕上印下五指血痕,連問三聲:“你願意嫁給他嗎?想跟我走嗎?敢不敢跟我走?”
——寧斐只是聽得饒有興味,追問:“然後呢?成了嗎?”
謝暄自己把自己說得嘴裏發苦,只蹦出來兩個字:“成了。”
他沒有注意到,寧斐眼中閃過一絲冷冷的嘲諷。
-
“将軍,辰軍主帥現在是謝暄。他急于回京,只派了一萬人墊後,為首的是謝青骁的一個副将,高翼。”
“高翼?”宋如玥有些驚訝,“我們這般疑兵,我本以為會是蘭飛。”
夏林笑了一下,“或許,謝暄果真舍不得蘭飛。”
在前線,“舍不得”這三個字,便是最貴重的。宋如玥一想,也就明白了。
“将軍,高翼的卷宗我看過,”林榮插口——外出作戰,各式卷宗皆是最要緊的,宋如玥偶然沒那麽耐心,顧不到的部分便由他代勞——“他一直是謝青骁的副将,獨立領兵之時甚少。唯有三年前,随謝青骁出戰西夷。”
三年前,西夷王揚鞭東下,辰國應戰。那一戰着實事關大豫山河社稷,記載也格外詳細。
謝青骁那一場,主戰場在洟洹。洟洹是一片草場,不利于辰軍,因此中軍主帥親自做了餌,誘敵深入,以左右兩翼截斷河路,包抄了西夷蠻子,得以告捷。
當時,統帥左翼的就是這個高翼。
林榮識人頗準,眼下直接為高翼蓋棺定論:“此人作戰勇猛,剛烈有餘。洟洹一戰,他率領的左翼比蘭飛右翼突出了數裏,兩翼會合後,又是此人不待中軍将令,率先反攻,殺了西夷一個措手不及。”
宋如玥琢磨了一會,沒說話。夏林道:“這和蘭飛完全是兩個路子,誰能想到,謝暄不光沒有派出蘭飛,甚至都沒有派一個謹慎之人……”
“或許……他們的目的與我們所想的不同?”宋如玥道。
林榮一怔。
“派一個高翼這樣的人,謝暄是想強吞了我們。只是,按他的路數,此舉未免太心急了些——要麽,是他剛剛升遷,治軍不力;要麽,便是辰臺果然已經到了一決生死的關鍵時候!”
林榮心裏咯噔一聲。他可太了解他們家安樂殿下了,在這關頭,縮起頭來絕不是她的風格。果然,宋如玥一撣輿圖,朗聲道:“高翼本就謹慎不足,又有內憂。我們便擺他一道,最好能逼得謝暄回頭,讓白大人在辰臺放開手腳!”
這話太天方夜譚,夏林甚至比林榮更先反對:“将軍,三十萬打百萬尚可一戰,三個人打十個人卻難如登天!咱們這是三千打一萬……”
“怎麽?”宋如玥一笑,亮出潔白的牙齒,這是她在軍中學到的,看起來好像要咬斷誰的喉嚨——“他們若來了三萬人,我自然不敢領着大家無端送死。可如今來的是一個高翼,辰軍十萬,他只領來一萬。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是死也要抓住、往謝家身上捅一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