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嬷嬷

第71章 嬷嬷

宮中統共只有兩個四品女官職位, 分別是皇後和太後宮中尚書。餘下六局一館的女官,品級最高是五品,每局有兩位, 相當于部門的部長。

內文學館兩位五品學士, 就相當于皇宮女子大學的校長。下面四位六品教喻,也是副校長教授一級,不是學問十分紮實能服衆,絕對做不到這一品級。

蘇皇後選來的楊教喻文皎在宮中時十分熟悉。她今年五十六歲, 性情平和恬淡, 不喜勾心鬥角。能坐上教喻的位置,學問自然沒得說, 且棋藝是宮中一絕。

六局中每一局都有四司,每司的司長為正六品,根據工作內容不同, 設有兩人或是四人。

尚儀局掌管內宮禮樂, 其中司樂屬掌宮人習樂,培養各種吹奏彈唱人才。這位李司樂專精古琴,琵琶古筝等各樣樂器也均有涉獵, 給黛玉做樂器先生絕對當得起。

尚食局下的司膳屬掌管烹饪飲食。司藥屬的女官們則和太醫院的太醫一樣,都着力鑽研治病救人之法。

只不過女官們的主攻方向更偏向婦科女子症狀,而太醫院的太醫們則是各樣的人才都有。

蘇皇後給的冊子還上寫着,選出來的這位水司藥不但精通婦科兒科, 還精通房中之術, 讓文皎跟着水司藥好好學習保養。

文皎雖然看着臉紅,但還是有些期待這位水司藥的到來。既然林海已經說了要守着她一個, 她總得多學點花樣秘方,好讓兩個人更加和諧親密才是。

況且她還擔心生了孩子身材走樣, 這位水司藥一來,加上藥閣,必有良方能讓她身材窈窕,緊致如初。

給嬷嬷們的屋子本已經收拾好了,但沒想到蘇皇後一氣給了四位嬷嬷,原來打掃出來的地方就有些不夠用。

要知道這四位嬷嬷在宮中起碼都能兩人住上一排三間屋子,比許多八/九品的禦女選侍的屋子還好。總不能出了宮,沒了官職,待遇還比不上以前吧。

于是文皎命把府上的堪輿圖拿來,和黛玉一起圈中兩個地方給嬷嬷們住。

管飲食的衛嬷嬷和管醫藥的水嬷嬷都住在文皎正院最後面的後罩房裏。

後罩房足有十間,以前住了幾個大丫頭們。現在讓白露等八個一二等丫頭都挪到東西廂的耳房居住。

正中六間分別打通,給兩位嬷嬷一人三間屋子。後罩房還又另設茶爐給嬷嬷們使用。

正好年前買來的小丫頭們都□□得差不多了,文皎又從正院三等丫頭裏面挑了四個,專給兩位嬷嬷使喚。從粗使的裏挑三等,再從剛買的丫頭裏挑粗使,層層補齊。

教讀書的楊先生和教樂器的李先生,幹脆直接安置到花園裏頭。就在黛玉最喜歡的景致旁邊選了兩處,一處給兩位先生居住,另一處做學堂。

地方都圈好了,文皎便吩咐下去趕緊找人布置起來。

按着本朝的規矩,正六品官職的俸祿是每年二百兩銀子。文皎都按着葛娘子的規矩,每人每年束三百兩銀子,四季再有衣食供給等,待遇也算十分豐厚了。

色色都吩咐下去,黛玉想起蘇景岚來,笑問文皎道:“太太,景岚妹妹今年也到上學的年紀了。蘇家也沒有年紀相仿的姊妹。不如咱們遣人去二舅母那裏問問,看景岚願不願意來咱們家讀書?”

文皎點頭笑道:“很是。若是景岚願意出門到咱家來上學,你二舅母不知道得高興成什麽樣呢。”

上午吩咐給嬷嬷先生們打掃屋子,安排人手,準備束。下午黛玉又命請姜太醫來給文皎診脈。

姜太醫細細診了診,用非常确定的語氣說文皎這一胎絕對沒問題,只要保持這樣,一定能平平安安的把此胎生下。

細細問了文皎這一個多月的起居,姜太醫聽她每天就是呆着什麽也不用幹,不禁皺起了眉。

見黛玉緊張的樣子,姜太醫又吹胡子瞪眼的勸她幾句說不要太過緊張,不然會給孕婦不好的心理暗示。在不太勞累的情況下,孕婦做些事也不要緊的。

若是一直什麽都不做,反倒可能會出問題。不能總在屋裏呆着,每天走幾步路有助于生産的時候順當等等。

姜太醫說的話在黛玉心中可信度很高。再加上姜太醫又說三個月以後就是穩定期了,又加上文皎的一再保證絕不讓自己累着,說年後事情就少了,就算管家也沒什麽可操心的。

再過半個月還有宮裏的嬷嬷們來給文皎調養身體,若是有什麽不對勁,嬷嬷們肯定不會瞞着的。

就這樣,黛玉終于同意出了正月,等先生們來了,她就和姊妹們一起好好上學,不操心家裏的這些事了。

文皎見黛玉答應好好上學,心裏也松了一口氣。無憂無慮上學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這個時代女子成婚又比現代還早,算算黛玉還能做閨中小女兒的時光短則七八年,長也就十年了。

一成婚,就算夫家再好,也免不得各種工作任務撲面而來。

依林海現在的身份地位,再加上文皎的出身,黛玉的婚事絕對不可能差了。最差也差不過三品,大概率是公候之家和一二品的人家,男子還得出息上進,人品端正。

再說得狂些,就算是太子正妃的位置,黛玉也當得起。

高門大戶之家,似是林家這樣人口簡單的家族非常少。嫁到大家族裏,人口複雜,婆媳嬸娘妯娌之間事多。

若是嫁給嫡長子做了宗婦,就算家風清正,也免不得要向王熙鳳那樣勞心勞力。就是只嫁給次子,也要協調女眷之間的關系。

三個女人一臺戲,七八位十來位女眷一起,都能唱上三天三夜了。

就算是似文皎這樣,再嫁到林府這樣的人家,也免不得要日複一日的管家交際。而且家中人口少,若不是有黛玉,文皎連個幫襯的人都找不出來。

所以在閨中時能松快就松快些罷。工作有未來幾十年能做呢。

聽文皎介紹完兩位先生後,黛玉對先生們也十分期待。見文皎這裏無事,便開開心心的去找英蓮陸清兩個說上學的事去了。

黛玉去找小姐妹了,文皎獨個坐着翻了兩頁書,就想起林海來。

自從大年三十晚上,林海答應了她從此之後只守着她一個之後,文皎才終于覺得這整個林府都是她的家了。

不然就算和林海感情再好,文皎還是總覺得只有正院這一塊地方是屬于她的。林海現在一直在正院,是因為和文皎情濃。

但林海随時可以去找姨娘們,也随時可以找新人進來。林府對于文皎來說是一個工作單位,正院是屬于她的宿舍。

現在既然要把整個林府當做自己的家,文皎不能容忍自己的家裏有能名正言順觊觎自己愛人的女人存在。

鄭氏周氏這樣安安分分不作妖,年紀又大了的,還能算是林海十多年前處過的沒有複合希望的前女友。

沈氏曹氏這樣年紀不算太大,還總是希望能和林海親近的姨娘,文皎覺得她如果還能容忍她們繼續在她眼皮子底下蹦Q,簡直侮辱她實質上是個現代女性的靈魂。

初一到十五是難得的長假,文皎不想浪費和林海日日在一起的時光來處理這件事。

現在既然已經開始上朝,文皎覺得是時候處理一下沉氏曹氏的事兒了。

本朝不似前朝被程朱道學洗腦,對女子甚為嚴苛。因有着開國皇後這樣的女子在,現在民間風氣也比較開放。

最首要的一點就是幾乎沒人再裹腳了。不論是高門顯貴還是平民之家,女孩子都是一雙天足。

也就只有煙花之地才偷偷給女孩子裹腳。現今誰家還給女孩子裹腳,不僅要被人背後戳脊梁骨,還會被官府抓去打板子。

因開國皇後是在馬背上和高祖皇帝一起打天下的。所以現今社會風氣不再要求女子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閨中少女們出去逛街游玩也很常見。

且現今會騎馬的小姑娘們戴了帷帽騎馬上街,也無人指指點點。甚至在高門顯貴們聚會的時候,哪家的小姑娘不會騎馬都比較罕見。

社會風氣一開放,再加上皇室的引導,民間也不再強調什麽貞潔烈女。女子和離或者二婚再嫁也是常事。

前朝喪心病狂到什麽程度呢?姑娘家的未婚夫死了,姑娘還要捧着牌位嫁人。等過個一年半載,男方從家族裏選出來嗣子,過繼的手續一辦完,姑娘就可以“病逝”了。

這位“病逝”的姑娘會由鄉裏縣裏去朝廷給她申請一座貞節牌坊,代表這位姑娘是一位非常有“道德”的貞潔烈女。

貞節牌坊的多寡還代表着一縣一鄉的面子。而姑娘本人願不願意拿性命去換一座牌坊,沒有人會關心。

這些“節婦”、“烈女”,在唐宋時期整個朝代不過幾十人幾百人。

而到了前朝,貞節牌坊最多的一個縣,整個縣裏就有兩千多座貞節牌坊。每一座牌坊下都壓着一個女子鮮活的青春和生命。

作者有話要說:

本文裏的前朝嘛……有的時候是明朝有的時候是清朝,比較自由=w=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