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章

第 26 章

陳氏忙不疊的躲開,直到吃飯的時候,才怯生生的出現。

清炒菘菜,涼拌蘿蔔絲兒,再加上一份小蔥炒雞蛋。

主食則是烙餅,雜米粥。

陳氏舀了一碗雜米粥,拿了一張烙餅,挨着元盛坐着吃,根本就沒有管兩個兒子。

唐姝瞄了一眼,也沒在意。

只是在元植将餅啃得亂七八糟,還想順手丢了的時候,警告元植不許浪費食物。

“吃完,誰家的孩子敢吃幾口餅,就把剩餘的餅扔了。”唐姝黑着臉警告。

“有錢人家的孩子,都是這樣吃的。”元桃樂呵呵的補刀。

“那慘了,我們家沒錢!”

“最近生意還可以,我感覺的再等幾月,就有錢修房子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牛頭不對馬嘴,卻說得挺有勁的,唐姝轉而詢問元母,修一幢标準的四合院,大概需要多少銀子。

“普通的幾十兩。好的一百兩左右。”

元母樂呵呵的回答道:“我打算修二進的四合院,全用青磚紅瓦,大概需要150兩銀子。”

“那不貴嘛。”唐姝粗粗計算了一下,還是覺得努力一點,盡早将房子修了。就這破破爛爛,十分擁擠的房舍,說真的,這幾天時常下雨,唐姝總是膽顫心驚,害怕不經意的時候,房舍會被大雨壓毀。

不壓毀,萬一屋頂爛了,外面下大雨屋裏下小雨也不好。

“看來得再努力一把!”

“已經夠努力了。”王氏笑着道:“明天都能賺好幾兩的銀子呢,娘說得對,很快咱們就能賺夠修新宅院的錢。”

跟着元母跑了好一段時間,王氏現在越來越爽朗,人也越來越風風火火。粗略計算了一下,除去成本,大概賺了50兩銀子。

如此這般,再忙碌兩三個月,完全可以将修葺新宅院的銀錢賺出來。

元母打算,等修了新宅院搬進去住後,依然繼續做鹵味兒的生意,賺的錢,存一部分,作為一大家子的開支,剩餘一部分則用來購買良田。

不用多少,保證以後分家了,每房能有二十畝左右的良田就很好了。對了,長房的話,依然排除在外,想到連中秋節都不願意回來的大兒子,元母再一次肯定自己其實是生的三個兒子以及三個女兒。

長子元旺幼年夭折,現在當了上門女婿的元旺,不過是長女。并且還是不怎麽親,和娘家關系不怎麽好的長女。

“接下來還要老二家的你繼續操持家務。”

“娘,那我呢!”

元母瞄了一眼膽顫的陳氏,到底還是開口。“你二嫂又不是男人,家裏哪能事事都指望你二嫂料理,幫着點你二嫂,也不求你多做活兒,只要眼裏有活兒,不找麻煩,你就是個好的。”

唐姝沒有吭聲,總感覺有點兒陰陽怪氣。

但是陳氏并不覺得,她認為元母這是總算将她看眼裏了,當即就連連發誓,說絕對幫襯唐姝将家裏料理得妥妥當當。

元母聽到這樣的保證,沒說相信也沒說不相信。挺平淡的颔首,下午時候繼續鹵制下水,數量方面比前幾天的量都要多。

唐姝也來幫忙,她不參與買賣,卻參與分錢。不過頭幾個月是別想分錢的,都說好了,先把新宅院修了,以後賺的錢,再說分的話。

唐姝并不在意這點,不過也因為這的原因,所以唐姝不摻和買賣,由着元母領着王氏每日風風火火的去縣城賣貨。

她現在在意的是,要不要釀酒。那山上竹林裏偶然發現的猴兒酒,唐姝回來後倒進幹淨的瓦罐裏存儲,由于量少,唐姝也沒有拿出來,而是打算留着自己喝。

正巧這段時間,山裏的柿子紅了,唐姝也就将釀制果酒的事兒放下,選擇進山一趟趟将山林中的柿子摘回來,制作柿餅。

柿餅的做法很簡單,柿子采摘回來後,洗幹淨後削皮,然後将柿子一個個的放平在簸箕中晾曬,大概曬上三四天後,柿子會變軟,這個時候将變軟的柿子挨個用手擠壓,擠出多餘的水分後繼續晾曬,大概晾曬至表面起了糖霜後,柿餅就算做好了。

這樣的柿餅,是農家最簡單的柿餅制作方法,并不繁瑣,就是費點兒時間。如此做出來的柿餅,不是很甜,算是不錯的果脯零食。

接下來的日子,唐姝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制作柿餅上。不知不覺就到了11月底。

天氣徒然發生變化,一天早上起來,唐姝居然發現起霜了。

“怎麽這麽冷!”

唐姝轉而換上厚厚的裘衣,又系了厚重的披風,這才轉而去了後院廚房住準備做早飯。

“都結冰了。”

唐姝訝然的用木棍戳了戳水缸表面凝結的冰層。別說,還挺厚,反正第一下的時候,唐姝并沒有将冰戳破,而是又一次的用力,才将冰層用木棍戳了個洞,然後将冰層給撬起來。

“二嬸,地裏的菜都被凍死啦!”

“地裏還有菜?”唐姝滿驚訝的。

“地皮菜。”元蓮脆生生的回答。

唐t姝:“......那是野菜。”

“那也是咱們地頭長的菜啊!”元蓮惋惜的說:“早知道昨兒發現,我就撬走了。”

“沒事,家裏有曬的菜幹!”

“那二嬸泡點菜幹包包子吧!”元蓮挽着唐姝的胳膊,撒嬌的說:“我想吃二嬸包的包子了。”

“行啊,蓮姐兒去泡菜幹,我和面去。”

唐姝笑呵呵的打發元蓮去泡菜幹,自己則開櫃子舀面粉,結果找了半天都沒有找到老酵面團,最後只能改包餃子。

索性唐姝調的餡,包餃子也很好吃。最後不少的餃子,沒吃完,就将就放着準備中午的時候吃鍋貼餃子。

也是巧了,中午準備做飯的時候,元傑回來了。意料之中,元傑不是一個人回來的,還帶了一個腦袋纏着繃帶,大約5歲左右的男孩。

這應該就是《商女妖嬈:沖喜王妃一胎三寶》中元家,或者說元家二房最大的靠山,元傑和她的養子元樓。

唐姝不動聲色,卻上前關心的詢問元傑帶回來的孩子,是怎麽回事。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