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謎題
謎題
塔靈簡單交代完任務要求後, 再沒說多餘的話,一副請君随意探索的模樣。
搬運五行靈素至迷宮中心的凹槽……
蘇以灏思考着任務要求,沒有急于開始行動, 而是控制化身,繞着迷宮慢慢轉了一圈,同時也把五邊形小屋再次認真觀察了一遍。
這個考驗場景與他初進時一樣, 除了房間正中多出一座迷宮外, 五面牆壁沒有變化。
牆體黑色、材質不明,上面挂着刀、斧、鏟、劍等各種不清楚作用的工具。
工具……搬運……
蘇以灏若有所思,莫非是在暗示他,用工具搬運五行靈素?
比如……他的視線掃過一應工具,落在一把灰色石鏟上。
比如先用鏟子把靈素鏟起來,再控制化身,把它們倒進中心凹槽內?
不,不對,應該不會這麽簡單, 他随即否定了自己的猜測。
如果完成考驗的方法如此簡單,怎麽可能至今沒有一個人通過, 而且這樣一來,萬向迷宮的存在又有何意義?
不過, 雖然心裏早已有了定論,但本着多看多試的做事準則,他還是控制化身取下鏟子,走向離自己最近的一個綠色靈素光點。
那綠色光點懸浮在迷宮地面上方, 約半指高的位置, 只有化身一個指甲蓋那麽大。
蘇以灏控制着力道,試探性地輕輕向光點鏟去。
灰色鏟身徑直穿過光點, 仿佛接觸的是一團空氣。
蘇以灏想了想,又從牆上摘下一把小刀,用刀尖去戳光點,同樣戳了個空。
直接用化身的手去撈取,也是一樣的結果。
看來在這個考驗中,工具是無法直接作用于五行靈素的,蘇以灏得出了第一個結論。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這些工具不能觸碰五行靈素,用到它們的地方該會是……
蘇以灏一手拿着鏟子,一手握着刀,目光掃過不斷變化的五邊形迷宮。
他想到什麽,忽然一擡手,用鏟子向組成迷宮的矮牆挖去。
“嘩啦!”
那道矮牆應聲而碎,簌簌化為無數黑色光點,又在轉瞬間消散。
工具能破壞牆壁!
雖然又等了一會兒後,随着迷宮演化,碎牆處再次産生出一道新的矮牆,但也足夠讓蘇以灏振奮,能制造變化就代表着探索有了進展。
接下來,他又對地面做了試驗:鏟子能在地上鏟出小坑,小刀則在接觸地面後,砍出一條荊棘般的壕溝。
因此,他得出了第二個結論,工具能改變土地,且不同工具造成的影響不相同。
盡管試出了牆上工具的使用方法,但同時,更大的疑問也随之而來。
任務要求是搬動五行靈素,而不是改建迷宮,就算他能用工具重塑迷宮,又該如何搬動五行靈素呢?畢竟這些靈素摸不到、觸不及,沒有實體,總不能像移動石球一樣,建一個斜坡來引導滾動吧。
還需要一個讓五行靈素移動的方法,蘇以灏如此想着,卻忽然覺得哪裏不太對勁,剛剛光顧着研究工具問題,似乎忽略了某個地方。
他控制化身退開幾步,走到牆角,一處能縱覽迷宮全局的位t置,仔細一看,果然發現了問題。
在迷宮出現、塔靈發布任務之初,赤、藍、金、綠、棕五個靈素光點,分別處在五邊形的角落位置。
而現在,一段時間不曾注意,那些本該在角落的五行靈素,竟不知何時分散到了迷宮各處。
它們的光芒忽明忽暗,躍動着、蹦跳着,如同被風揚起的沙粒,一飄一蕩。
原來這些五行靈素不是固定不動的!
當然了,雖然五行靈素是移動的,但如果因此指望它們就這樣飄到迷宮中心,是一件極其不切實際的事。
因為萬向迷宮,何為萬向?即是說這迷宮是在不斷變化的,随着矮牆的崩塌與重建,通往迷宮中心的正确通路時刻都在變動,靈素飄着飄着就困到了死角。
“它們會被變化的牆困住,飄不過去……”蘇以灏看一看靈素,再看看滿牆工具,靈光一閃,“但我可以鏟除障礙物啊!”
想到什麽便積極嘗試,是蘇以灏一貫的行事準則。
于是,在觀察到金色光點有向迷宮中心飄蕩的趨勢,而其前方卻是一堵牆後,他立刻拎起鏟子,小跑到附近,一鏟子下去,提前将阻擋前路的圍牆鏟掉。
“嘩啦啦……”
矮牆碎裂,道路暢通。
可讓他錯愕的是,那金靈素卻并未像他設想的那般飄向正途,反而停滞下來,一動不動地留在了原地。
片刻後,更是方向一轉,徑直向後,往遠離迷宮中心的方向飄去。
蘇以灏傻眼了,怎麽會這樣?為什麽沒有成功?
難道不能用毀掉矮牆的方法走捷徑?
可是不對啊,如果規則不允許毀牆,就該像鏟靈素時一樣,連碰都碰不到,既然碰到了也毀成了,就證明是允許的。
他猶不死心,又拎起鏟子往迷宮另一角,藍色水靈素所在的位置走去。
在五種靈素中,水靈素動得是最快的,它此時正往一處死角飄。
蘇以灏瞅準機會,一鏟子鏟倒了牆壁,将死角塑造出一條生路來。
然後便是緊張地觀察。
只見生路出現後,水靈素停了一瞬,緊接着卻以更快的速度,徑直沖過缺口,進了生路。
“成、成功了?”
這麽輕易就成功了?
蘇以灏自己都有些不可思議,為什麽上次失敗,這次就成功了?兩次嘗試之間有何不同?
他的目光先是落在仍然停滞的金靈素上,又掃過繼續飄動的水靈素。他想到什麽,拎起鏟子向剩下的三種靈素走去。
一番試驗過後,他發現,在矮牆被鏟除後,金、火、木三種靈素轉向飄走,水靈素更快飄過,土靈素則會停滞不前。
所以,面對鏟除的矮牆,五行靈素反應不一樣嗎?是因為它們屬性不同?
蘇以灏如此想着,又把視線轉到另一只手握着的小刀上。
如果不是鏟矮牆建生門,而是劃壕溝造阻礙呢?
他立刻開始試驗,并很快有了結果,面對荊棘壕溝,金、土兩種靈素飄向後方,火靈素停滞不前,木靈素轉道向右,水靈素以更快的速度飄過去。
嗯……似乎看不出什麽。
蘇以灏想了想,換回鏟子,這次不是鏟圍牆,而是在地上挖坑,試驗結果是金、土兩種靈素往回飄,火、木兩種靈素停滞,水靈素仍然以更快的速度飄過去。
所以,不同工具的影響也不同?
不過,當他再換回小刀,又嘗試一次後,情況卻又有了變化,金、土兩種靈素往回飄,木靈素停滞不前,火靈素停滞片刻後飄過,水靈素仍然以更快的速度飄過去。
不是……
蘇以灏有些心累,不同工具采用不同的使用方式對不同靈素造成的影響不同也就算了,怎麽同種工具同種方法産生的影響也在變化。
變動因素如此之多,毫無規律可言,這讓人怎麽完成任務。
難怪蔣師兄說,考驗出現後至今無一人能夠通過,這根本是無解,全憑運氣的吧。
不,不對,不應該是這樣……
蘇以灏停止發散思維,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既然塔靈說了,這是一個考驗,那就必然內含關竅,不可能全然無解,只憑運氣。
所以,一定有什麽是他疏漏的、沒有想到的地方。
他集中精力,反複推敲已知的線索信息,試圖從中串聯出破解迷局的蛛絲馬跡。
首先,利用工具制造生門或障礙,引導五行靈素到迷宮中心的思路應該是可行的。
關鍵問題在于,一定要摸清五行靈素對生門和障礙的反應變化規律,否則不僅達不成目的,還會造成更糟的後果。
變化規律啊……
說到規律,蘇以灏的第一個反應是五行自身的屬性。
作為一個陣修,他對五行再熟悉不過,天地五行,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木克土,土克水……
這些都是他背得滾瓜爛熟的法則。
可問題是,這些根本解釋不了眼前的情況啊。
單從五行特性來說就不對,金為肅殺,剛且無畏,那金靈素可倒好,無論生門還是障礙,都反向飄離。與它相對的是,水柔且和,也完全和那個遇到什麽都直接飄過去的水靈素不搭。
這些靈素一點都體現不出五行特性,反而像……
反而像……
想着想着,蘇以灏的腦海裏忽然閃過什麽,眼神一下子驚疑不定起來。
關于這個考驗,其實有兩個地方是被他忽略的。
蔣泊文店鋪裏三個散修說考驗場景多變,且塔靈不會交代任務,但他卻清楚地接到了任務。
蔣泊文說“全塔只要有一名試煉者通過,就能開啓新試煉”,塔靈卻說“此奇遇考驗關聯通天塔下一階段試煉,完成可開啓新試煉”。
相似的說法,微妙的不同。
一個猜測浮上蘇以灏心間,揮之不去。
這個猜測……
他要驗證一下。
想到這裏,他讓化身走到金靈素附近。
此時,金靈素正停在一個三岔路口處。
一面是牆,三面都是通路。
蘇以灏催動靈力,控制化身,輪番使用刀和鏟子兩種工具,先是在兩面通路上分別造出壕溝和土坑,接着又一鏟子推倒了第四個方向上的矮牆。
然後他停下手,目光灼灼地盯着金靈素。
*
“哥哥,他在幹什麽啊?”半空中,羊小球迷惑至極,為什麽又要挖坑又要推牆啊。
“他在試驗。”陸垣解釋說。
“試驗?”羊小球愣了愣,“試驗什麽?”
“試驗……”陸垣沒有直接說出自己的猜測,反而問道,“你不妨先猜猜,金靈素會往哪個方向飄?”
“這還用猜嗎?”羊小球哼了哼,哥哥也太小看他了,“肯定往什麽都沒有的地方飄啊!”
蘇以灏之前嘗試時,他看得可清楚了,這個金靈素不管遇到土坑、壕溝還是倒了的牆,都會往其他地方飄。
現在三面有東西,一面沒有,肯定往沒有的地方飄呗。
“是嗎?”陸垣老神在在道,“可惜你猜錯了。”
“不可能!”羊小球反駁道,他不可能猜錯。
然而,事實說明一切,石屏上,那金靈素閃了兩閃,竟一個轉彎,飄向了土坑所在的方向。
“為什麽?”羊小球不解極了,為什麽單獨一個障礙,金靈素會避開,三個障礙,反而湊上去。
與他的驚訝相反,洞府木屋內,蘇以灏的眼中卻閃過一絲果真如此的篤定,似乎一切早在他的預料之內。
“哥哥,這到底怎麽回事?”
羊小球繞着五邊形迷宮飛了一圈又一圈,也沒看出什麽蹊跷,只能飛回到陸垣身邊求助,“哥哥,快告訴我,到底怎麽回事啊?”
“別急。”陸垣說着,在半空中投射出一段影像來,“看完這個,你就什麽都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