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第89章

節目在選手入場時便開始錄制了, 等十三名評委就位,兩點鐘一到,便進入了正式比賽流程。

男女搭檔的主持人先是上臺互動說了一段開場詞并感謝贊助商, 宣讀了比賽規則與本次比賽選手人數。

衆人身後的大屏幕一一閃過各組選手的面容,觀衆席的阿笠博士被三小只纏着要他拍下帥氣英姿的照片,此刻連忙舉起相機。

鄰座的諸伏景光則是望着屏幕上那些或緊張或激動的稚嫩臉蛋, 眼神流露出懷念。

和zero第一次見面時,他們也才是小學生吧,不過那時候他對烹饪完全一竅不通, 連怎麽拿菜刀都不知道呢。

鏡頭掃到少年偵探團所在的區域,灰原哀從小在組織長大, 想調查到她小時候的樣貌很容易,怕上電視被認出來,因此不敢馬虎, 依舊戴着衛衣兜帽和口罩。

江戶川柯南則是上過幾次報紙, 但紙質媒體的傳播力度肯定沒有電視大,所以換了一副邊框更粗、鏡片更厚更大的平光眼鏡, 從哪個角度看他的上半張臉都在反光看不清楚。

兩人一個看不到下半張臉,一個看不清上半張臉, 也沒讓阿笠博士拍照的速度變慢, 咔嚓咔嚓拍個不停。

這位膝下無子無孫的老人臉上挂着真心實意的慈愛笑容, 等兒童組的畫面過去, 又盡力盡力地等待少年組。

諸伏景光心念一動,跟着舉起了手機,在鏡頭拍攝到小林夕那組時, 按下快門拍了一張照片。

屏幕上的三人似乎是提前看到攝影機往她們那邊去了,全都正對着鏡頭。

小林夕雙臂搭在另外兩人小巧的肩膀上稍稍擁入懷中, 雙手比耶,笑容明豔而張揚,像被陽光沐浴,杏眼在燈光下呈深琥珀色,清澈的眼眸倒映着攝影機,讓她有種少女的純淨。

為了讓她方便搭肩,毛利蘭後背微彎,為了做菜也束起頭發,略顯羞澀卻眼神很堅定坦然地望了過來,眉眼溫柔又不失正氣,擡手朝鏡頭輕輕揮了揮。

鈴木園子沒少和家裏人參加商業聚會,見慣了大場面,平時的跳脫和接地氣也掩蓋不了她被家族培養出來的大氣傲然,單手叉腰,沖鏡頭挑眉微笑。

三個正值青春、氣質又各不相同的漂亮女孩出現在屏幕上,不僅現場忽然沉寂了一瞬,像是所有人同時呼吸停滞,就連攝影導演都仿佛看得一愣,給她們的鏡頭時長格外多一些。

Advertisement

柯南仰着臉看呆了,嘴巴微張,被灰原哀調侃着提醒後才回神,別扭地口是心非,但根本移不開眼睛。

等攝影切換畫面,諸伏景光低頭看着手機裏那張拍得很完美的照片。

他們在警校時,zero似乎拍過類似的照片。

只是,大概在進入組織的時候就銷毀幹淨了吧。

阿笠博士身邊匆匆趕來兩個人落座,是被女兒念叨得神煩去接妻子的毛利小五郎,和抱怨丈夫迷路又不肯承認、繞了遠路才來遲了沒錯過女兒在屏幕上露臉瞬間的妃英理。

諸伏景光和他們打了招呼,聽着這對冤家夫妻拌嘴,嘴角的笑容多了幾分真心。

然後垂眸點了幾下手機,将那張照片删除。

……

大致展示了各組選手的風采,主持人最後重點介紹了三位名廚評委。

小林夕幾乎肯定兇手或死者就在其中,那天報名回去便事先調查了一番,知道光頭廚師姓堂森,美女廚師姓常波。

網上的資料都是些基本信息,兩人都是獲獎繁多的名廚,前者擅長法餐,後者擅長甜品。

而名氣最大的伊桐,好像什麽菜式都有所涉獵。

三人真實關系如何目前看不出來,至少明面上還行,很給節目組面子地點頭致意。

但小林夕注意到,在第二排十名大衆評委席中,坐在白鳥警官邊上的男子有些坐立不安,時不時往後方偷瞥一眼,目光怨毒。

她觀察了一會兒,直到節目進入到下一環節才收回視線。

主持人搬上來三個完全封閉,只留一個小開口的箱子,“現在,就請三位名廚評審抽取菜式、做法和主題吧!”

兩個年齡組的題目不同,經過一次抽簽,兒童組此次比賽的題目是“每天吃都不會膩的日式便當”。

小林夕都能聽到元太在遠遠的另一頭高呼“鳗魚飯”的聲音了。

接着輪到了少年組。

園子十指相扣祈禱不要抽到她們不擅長的題目,可偏偏事與願違。

少年組的題目是“代表愛戀的華夏甜品”。

這是個相當苛刻的題目,因為在日本,正宗的、符合華夏人口味的華夏餐館比較少,他們甚至給本土化的華夏菜專門起了個“中華料理”的名字。

小林夕慕名品嘗過一次,然後就被從沒聽說過的天津飯、中華拉面和稀奇古怪的創新菜給勸退了。

至于華夏甜品就更稀有了,一般都是和式點心和西點店。

而“代表愛戀的華夏甜品”,一時半會兒真沒人能想到做什麽,臉上一片空白的表情出奇一致。

十分鐘的挑選食材時間開始,兒童組的選手歡呼尖叫着沖向中央的食材區,與抓耳撓腮哀嚎的少年組形成鮮明對比。

一分鐘過去,才陸續有選手走出。并不是因為有了思路,是幹坐着實在等不住,與其浪費時間,不如去食材區逛逛找靈感。

大屏幕的畫面定在食材挑選區,觀衆席上的親友四人虛着眼找了半天也沒找到毛利蘭三人的身影。

這個題目确實難,并非做法繁瑣,只是從沒接觸過華夏點心的人壓根連食譜和調料配比都不知道。諸伏景光在心裏琢磨,如果是他,可能只能用和式點心試着挨邊,好歹算東方甜品,至少不完全偏題。

可即便是和式點心,對初高中生來說也很難了,除非家裏就是做這個的。

其他三人也是同樣想法,妃英理嘆口氣:“早知道我在家時就和小蘭一起做做看了。”

毛利小五郎縮着脖子嘀咕:“你教?那不得把評委毒死。”

“什麽?”

小胡子偵探很識相地閉嘴不說話了,雖然他說的是真話,英理做飯可不是一般的難吃!

被惦記的三人小組正一人一個小板凳圍成一圈,腦袋碰腦袋低聲說悄悄話。

小林夕托腮看着被她們團團包圍在中央的小型攝像機,伸出指尖點了點鏡頭,“你剛才不還在轉麽,怎麽現在不動了?”

攝像機:不敢動不敢動。

小蘭乍然聽到題目時有點慌,不過小夕說她會做後就放下心來,看着頭頂還剩下八分多鐘的倒計時,“我們不去拿嘛?”

“不急,反正也沒多少東西,等剩下七分鐘時再去拿,綽綽有餘了,”小林夕有條不紊地給三人分工,杏眼狡黠地一彎,“如果我們出去得太早就很惹眼,準會有人偷師,畢竟這一點也不難,所以我們要低調。”

園子點頭:“而且規則說了不能浪費食材,他們沒有規劃好就去挑,要麽全用上做得亂七八糟,要麽剩下沒用的食材扣分,我們穩住就行!”

等時機一到,三人同時起身,挽起袖子一副要去血拼的模樣,“開工!”

——

三小時後,伴随一聲長鳴,主持人讓所有選手停止手頭動作,随後工作人員上前收取成品,或者未完成的半成品。

分成十三份放進保溫設備中,并在餐盤下方貼上號碼牌,逐一送到評委面前。

評委們方才一直在和主持人聊美食經,三位名廚也現場做了他們的招牌名菜并品嘗,所以完全不知道端到面前的菜品究竟是哪組做的。

首先是兒童組,“每天吃都不會膩的日式便當”這個題目看似範圍很廣,實際上這個年齡段的小朋友會做的便當就那麽幾種換着來。

剛開始還有點新意,到後面清一色的炸雞塊、章魚腸、雞蛋燒……盡管每組菜品只吃幾口,大衆評委們也有點吃不消了。

名廚評委的專業性就體現出來了,他們面不改色地品嘗,甚至還能變着花兒地點評。

打分暫時不揭曉,會在最後頒獎時公布名次,因此在被二十組便當折磨後,工作人員們緊接着呈上了二十組甜品。

如果說兒童組的成品味道千篇一律,那麽少年組的就是難吃得各有千秋。

倒是也有做出和式點心的,也有自暴自棄直接烤了個蛋糕,但仍然是半成品和一看就是食材糅雜在一起做出來的東西占了多數。

大衆評委:救命!

本來以為來當試吃員很爽,怎麽會這樣!

白鳥任三郎保持着優雅的動作,實則心生悔意:就應該讓千葉來的,他看上去就不挑食。

小林夕在底下津津有味地看着這位警官沒忍住露出的無語表情,覺得還挺難瞧見的。

在經歷了十幾道地獄甜品後,評委們都已經不抱希望了,但一看這次端上來的點心都一怔。

每人面前的瓷盤都雪白簡單,裝着三朵粉白相間、不同模樣的小巧花朵,圓潤可愛,分別是玫瑰、櫻花和不知品種的花。

前兩朵是用模具壓的,最後那朵則是用圓形模具壓了個底子,然後再仔細雕刻出來。

大衆評委們說不出個所以然,名廚們卻有得講。

擅長甜品的常波主廚端起碟子嗅了嗅:“是紅豆山藥糕,很地道的華夏做法,樣子也漂亮,最後這朵花應該是芍藥。”

菜式和做法沒有問題,只剩下主題。

“芍藥在古代華夏是代表愛情的花朵,櫻花和玫瑰則分別代表了日本和西方的愛情,很貼合。”堂森主廚接着道。

女主持人見多識廣:“古代華夏有一首詩,名《相思》,其中就寫到紅豆代表男女之間互表心意的信物,确實是非常符合‘代表愛戀的華夏甜品’這一題目。”

衆人分析了一番,聞着淡雅清新的香味,對它的味道也有了幾分期待。

試吃開始,所有評委都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眼睛一亮,加速咀嚼咽下。

與和式點心與西點不同,華夏甜點本身不算多甜,追求高雅适中的甜味,山藥的口感粉糯,紅豆泥細膩,在舌尖上緩緩化開,很有層次感。

本來一朵花分量就很小,女性還能勉強分兩口,男性一口就能吞下,還咂摸着嘴覺得不夠吃。

正當他們埋頭吃着這難得的美味,拯救被摧殘許久的味蕾時,只聽後頭哐當一聲。

回頭一看,伊桐主廚瞪大雙眼,雙手掐着衣領,張嘴口吐白沫,那張帥氣的臉蛋變得十分扭曲。

他倒在桌上掙紮幾下,不動了。

周圍人都吓傻了,好一會兒常波主廚才手臂顫抖去碰對方胳膊,“伊、伊桐先生……?”

此時,舞臺和觀衆席傳來一大一小的吶喊雙重奏:“不要碰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