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古早釋然流虐文中做炮灰6-7

第004章 古早釋然流虐文中做炮灰6-7

霍老太君點頭,松弛的眼皮往上掀了掀:“辛丫頭說的沒錯,皇帝想要除去霍家,怕的就是霍家起兵造反,但倘若霍家真的有造反跡象,他反而不敢輕舉妄動。”

“是這個理,不過我們是不該給靖疇送個消息,免得他和卻兒被奸人算計。”

“娘,您放心,我打算過幾日便啓程前往邊關,親自跟爹爹還有兄長商議應對之法。”

顧辛夷的回答,并沒讓何夫人放心,她蹙眉搖頭:“你獨自一人去邊關風險太大,不如讓霍敢帶人去西北。”

“你娘說的對,辛丫頭,霍敢絕不會背叛霍家。”

霍敢是霍老太君從死人堆裏撿回來的孩子,和霍将軍感情親厚如兄弟,在戰場待過很多年。原主嫡兄戰死後,霍敢親自護送原主長兄獨子祁哥回京,留在京城守護一家老小。

“祖母,娘親,以霍叔的特殊性,盯着他的人絕對不少。他動身去邊關,容易引起旁人關注。您二位放心,以我的武功,平安抵達邊關并不難。”

顧辛夷說完話,直接從兵器架上拿下一柄劍,當着祖母和娘親的面徒手将劍折斷。

還沒等霍老太君和何夫人反應過來,顧辛夷一掌打向牆壁,直接在上面留下五個深深的指印。

霍老太君看到這一幕,眉目舒展開來,贊道:“你這丫頭練了這麽多年,還真讓你練出名堂來了。”

孫女的武功別說在京城,就是放眼整個大陳,也難找到幾個敵手。

“這叫虎父無犬女”,顧辛夷說到此處想到霍紫芙,又加了句,“就算有不争氣的,也是自個兒頭腦不清楚。祖母,阖府上下,只有我去邊關最合适。皇帝就算收到消息,也只當我去邊關探望父親,不會想到其他事情上。”

霍老太君又何嘗不知這個道理,這世道看不起女人,卻不知女子并不比男兒差。只是世間女兒,大多困于後宅之中,沒有施展空間。

“好孩子,你是霍家的好兒女,祖母相信你能馬到成功。聽祖母一聲勸,倘若上面那位真的撕破臉動手,你便告訴爹,霍家忠的是黎民百姓,不是某個姓氏。”

“祖母,我記下了,您放心霍家不會有事的。只要霍家在一日,就絕不會允許賊寇占我城池!”

Advertisement

霍老太君摸了摸顧辛夷的頭發,笑容中多了幾分慈愛:“辛丫頭,霍家世世代代,就沒幾個貪生怕死的人。祖母只是不願看到山河染血,百姓被異族踐踏。以你的功夫,留在邊疆也能上陣殺敵。”

顧辛夷領悟到霍老太君的言外之意,不由鼻頭泛酸,這是在勸她若朝中局勢危險就留在邊關不要返京。

“老祖宗說的對,辛丫頭,娘年輕時上過戰場,殺蠻族就像切瓜砍菜一樣。你若上了戰場,定要替娘多殺幾個賊寇。”

何夫人笑盈盈的望着女兒,她這幾個孩子,除了紫芙,都是好樣的。

“娘放心,如果有上戰場的機會,我定不會為霍家蒙羞。去邊關的事暫且定下,娘,離開之前,還需要你配合女兒做件事。”

看到顧辛夷胸有成竹的樣子,何夫人也放輕松了許多:“什麽事?你只管說,娘親一定配合。”

“雖然爹一直忠于皇帝,不在奪嫡之争中站隊。但在外人看,姐姐嫁到了魏王府,我們天然就是魏王一系。但爹爹又始終不願明确的表示支持魏王,故而他為了拿到兵權,在西北軍中安插內應,伺機取而代之。”

“當初就不該與魏王府聯姻,奈何你姐姐非君不嫁,甚至以死相逼,我們做長輩的總不能真看着她去死。”霍老太君提及魏王府,眸中露出厭惡神色。

顧辛夷安慰:“祖母,這怪不得咱們,以姐姐的性格。若是霍家不支持她嫁給魏王,怕是私奔做妾,也要和魏王在一起。”

不是顧辛夷诋毀霍紫芙,她被陳明熠害死,重生之後都能再度“愛”上他,足可見這份愛是多麽“感天動地”。

“所以我們現在,最要緊的就是和魏王劃清界限。如今奪嫡之争呼聲最高的,便是養在蓉貴妃名下的五皇子恒王,蓉貴妃無親生子,母家只能支撐五皇子。霍家只要放出風聲,恒王一派必然會主動結交。”

想要那個位置,銀錢和兵權缺一不可,心心念念得到西北軍的可不止魏王一人。

霍老太君聽了顧辛夷的計劃,笑着說:“辛丫頭想的很周全,樂蓁,過幾日便是恒王妃的生辰,你備上厚禮,帶上辛丫頭一起敷衍。半個月後老朽生辰,屆時再給恒王府送上請帖,至于魏王就不必接待了。”

“好,兒媳這就準備禮單。”

五日後,霍夫人及嫡女親自到恒王府,為恒王妃祝壽的消息,在京中傳得沸沸揚揚。

往日,霍府幾位主子一向深居簡出,鮮少參加各種宴會,只和出嫁女魏王妃親近一些。雖然霍将軍一直走純臣路線,但在外人眼中,霍家早就和魏王綁定到了一起。

如今霍家突然和恒王來往密切,再思及霍家還有個未出閣的女兒,大家不由揣測,難道霍家打算投入五皇子門下。

顧辛夷密切關注着京城風向,順勢往裏面加了兩把火,将魏王妃和娘家起嫌隙的事傳了出去。如此一來,霍家投靠恒王的流言越傳越兇。

恒王對此樂言自然樂見其成,魏王失去霍家支持,就像少了左膀右臂一般,他離那個位置就更近了一步。

京中流言四起,魏王大怒,囑咐魏王妃多回娘家看看撇清流言。霍紫芙心中叫苦不疊,想回娘家探個究竟,卻被攔到大門外。

她碰壁之後,怕有更難聽的流言傳出,只能灰溜溜的回去。

霍老太君過壽,給各府下了請帖,邀請了包括恒王在內的數位皇子,唯獨避開了女婿魏王。這一行為,讓外界更相信了,霍府打算和魏王撇開關系。

魏王從門客處得知此訊,怒氣沖沖的闖入後院,對挺着大肚子的霍紫芙發火:“霍紫芙,本王前幾日讓你回家小住一段時間打破流言,你為何一直拖延。”

霍紫芙有苦說不出,她哪裏是故意拖延,誰知嫡妹給祖母灌了什麽迷魂藥,家裏根本不讓她入府。

面對魏王的指責,霍紫芙心中無限委屈,想到霍家覆滅時,她求夫君相救,他不但不幫忙還将她貶為妾侍,不由生出逆反之心。

“王爺何時在意過霍家,如今霍家不和魏王府來往,不正合了王爺的心思。”

魏王沉下臉,逼近霍紫芙,擡起她的下巴,冷聲問:“不要激怒本王,告訴我前些日子,你是不是上霍府,逼你妹妹嫁給承恩侯世子為妾。”

霍紫芙臉上閃過一絲慌亂,眸光微垂:“王爺從何處得知此事?難道是霍家送來的消息。”

要不是霍紫芙挺着大肚子,陳明熠真想給她一耳光。

“蠢貨!是承恩侯府送來的消息,本王不知王妃竟何時變得如此有主見,竟開口讓将軍嫡女嫁給纨绔子弟做妾。”

被家人誤會,霍紫芙已經很委屈了,如今連背叛過她的夫君都質疑她的行為,難道她是天生的惡人不成?

霍紫芙情緒激動眼含熱淚質問:“王爺說的輕巧,霍家手握軍權受到陛下猜疑。殿下無心替霍家解圍,還不允許妾身想辦法為霍家謀一條生路嗎?”

霍紫芙擡着下巴,臉上寫滿了倔強和委屈。

陳明熠握緊拳頭,閉上眼睛,深呼吸之後,臉色陰沉的看着霍紫芙:“本王不管你用什麽方法,若你拿不到霍老太君壽辰請柬,臨産之前也不必再出院子了。我會迎娶戶部尚書之女韓玉瑩為側妃,由她打理府中事務。”

霍紫芙聽到前世宿敵名字,情緒激動的尖叫出聲:“不行,王爺,你不能娶韓玉瑩進門,不能讓她做側妃!”

“不能?你連自己的娘家都籠絡不住,本王要你何用。若你不能消去京城中流言,就等着接側妃進門吧。霍府不止你一個女人,若你妹妹嫁入恒王府,到那時,呵——”

陳明熠說完之後拂袖離開,留下霍紫芙枯站在原處淚滿衣襟。

重生之後,她第一次如此痛徹心扉,明明她已經千百次告誡自己,不要将魏王放在心上,只将他當做孩子的父親看待。

可聽到他要迎娶別人時,為什麽她還會心痛。

霍紫芙手按着胸口,只覺得她像一個笑話,原來妹妹不是不想做妾,只是看不上承恩侯的門第,想要嫁到王妃做側妃。

同樣是女兒,為什麽家人如此偏心,哪怕拼着全族人的性命,也要為二妹妹謀個前程。他們就一點都不考慮她的處境麽?

魏王和恒王深處奪嫡旋渦之中,二妹妹若是嫁給恒王,兩邊就會處于敵對位置,而她這個出身自霍府的王妃,在魏王府便成了衆矢之的。她心心念念的的家人,竟一點都不為她考慮。

擦幹眼淚,霍紫芙決定再努力一次。祖母他們雖然不仁,但她不能不義。二妹妹以為攀上恒王就可以高枕無憂,但他們根本不知道,最後登上那個位置的人是魏王。

魏王才是天命之子,霍家投靠恒王和魏王對着幹,下場只會更凄慘。

最近霍紫芙在府中處境着實不好,但她不想讓家人看到自己灰頭土臉的一面,仗着手握靈泉,出門前特地梳洗打扮了一番。

到了霍家門前,霍紫芙照舊被攔了下來。她不急也不惱,坐在馬車上對門房說:“若不讓本妃進門,我就坐在馬車中不走了。”

門房十分為難,将魏王府的話傳回府中。

一個時辰過去,魏王府的馬車牢牢停在霍府前,果真沒有離開。

顧辛夷收到消息,放下手中劍,換了身衣裳後出門見客。

霍紫芙坐在馬車中,看到妹妹穿着淡青色長衫從門中走出,巧笑倩兮膚如凝脂,不僅漂亮還有幾分清靈之氣,心情十分複雜。

她走下馬車,略帶幽怨的開口:“妹妹終于願意見姐姐了。”

“不知王妃大駕光臨,有何貴幹?”

顧辛夷笑容燦爛,和臉色低沉的霍紫芙形成鮮明對比。

“妹妹何必如此,我今日回府是想要一張祖母生辰請帖。祖母舉辦壽誕,我這個做孫女的怎好不前來祝賀。”

“不必,祖母說了,只要姐姐将自己日子過好,就是最大的孝心。祖母的壽誕,我和娘親會辦的熱熱鬧鬧和和美美。”

霍紫芙被顧辛夷臉上笑容刺痛,用力握緊拳頭,指甲刺入肉中都渾然不曉:“妹妹可是在報複我,怨恨我勸你嫁給周世子,”

“王妃少說了兩個字,是‘為妾’,談不上怨恨,只是覺得道不同不相為謀。”

果然是這樣,霍紫芙一臉失望的看着顧辛夷:“我沒想到,曾經一身俠氣光明磊落的妹妹,會變成睚眦必報的小人。你可是想嫁入恒王府做側妃,帶着霍家一同争從龍之功。”

顧辛夷眼神複雜的看了霍紫芙一眼,不愧是虐戀情深釋然文女主,什麽都能想到“嫁人”上。

不過讓她誤會一下也無妨,還能更好的刺激魏王。

“王妃請慎言,陛下春秋鼎盛,何來從龍之功。”

顧辛夷越是如此,霍紫芙就越篤信她的猜測是正确的,她實在不忍心看霍家站錯隊,強忍着失望出言提醒:“妹妹,恒王此人好大喜功,不是值得追随的人。霍家将寶押在他身上,注定要失敗。況且,恒王妃并無錯處,妹妹如何忍心插足兩人之間。”

霍紫芙說此話時,心中浮出韓玉瑩猙獰的面孔,她不希望妹妹成為韓玉瑩那樣的人。

“那該押在誰身上,魏王嗎?但看姐姐話裏話外的意思,真遇到什麽風浪,魏王也保不住霍家。”

“你……算了,我再問一句,妹妹可願給我祖母壽辰請帖。”

霍紫芙強壓下和妹妹辯論的心思,對一個沒經歷過生死的人,談這些有什麽意義呢。

“王妃請回,請帖一事就免談。另外勸魏王妃一句,當日不要上門自取其辱。如果王妃強行上門,就別怪我親手把人趕出去了。”

霍紫芙小心思被拆穿,氣惱的轉身上了馬車,催下人返回魏王府。不是她不幫娘家,只能怪妹妹野心太大,一心想做人上人。送走霍紫芙後,顧辛夷只覺神清氣爽。

待老大太壽宴結束,京城中幾乎人人都知,霍家已經和魏王撇清關系,有意投入五皇子門下,其他皇子也趁機向霍府伸出橄榄枝。

宮中,最受今上寵愛的蓉貴妃,為了恒王在皇帝面前說了霍家不少好話。雖然恒王才華在衆皇子中只是平庸,但因為是寵妃一手帶到大的,皇帝對他感情更為親厚。

之前霍家将女兒嫁給魏王,朝中支持魏王的聲浪明顯大了許多。坐在皇位上的人都是多疑的,皇帝自然擔憂魏王做大,将他趕下皇位。

現在霍家選擇站在五皇子一派,皇帝放心了不少,暫時打消了動霍家的心思。

……

從京城到西北,顧辛夷快馬加鞭,從柳綠花明的江南,一路到了滿是黃土的邊城。

大陳的西北地貌上有點像華國的陝西,但地域更加遼闊。

顧辛夷到邊城後,不急着進将軍府,先在城外轉了一圈,當看到這邊許多小煤礦後,臉上不由露出喜色。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