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基建第四十三天

第56章 基建第四十三天

不過三伯來不來還是後面的事情了,當下最重要的就是建造一個什麽樣的學堂。在容訴雲看來,他心中的學堂只有書院這一種類型,剩下的便是私人啓蒙。

但一個書院的建築繁華富麗,他們恐怕沒這麽多時間。

那又有什麽方法能夠迅速讓不識字的百姓開蒙呢?

至少讓那些孩子接觸到文字……

“寶兒,你在糾結什麽呀?”顧牧青忍不住發問,因為容訴雲手中的筆已經停了好久了。那一滴墨水重重的滴落在紙面上,迅速團聚氤氲。

也不知道容訴雲想寫什麽,顧牧青鮮少看到他這麽糾結。

容訴雲在顧牧青心中一向是殺伐果斷,從來不會猶豫超過三秒的人。

容訴雲的五官一如以往的隽秀如竹,但是此刻帶了點用腦過度的淺淡疲憊,然而他的眼睛卻依舊亮晶晶的。聽顧牧青問詢,容訴雲終究還是嘆了口氣,他收回了手中的筆:“我在想書院如何建造最快。”

“啊?難道不就是磚瓦房就可以了啊?”

顧牧青原本正在心裏計算着那些雞鴨豬出欄的時間,聽了容訴雲這個疑惑,他頓了頓,放下紙筆道:“寶兒,咱們就建普通的磚瓦房吧……難不成寶兒想建造像都城書院那樣的巨大書院?也不是不行,但現在好像還沒什麽必要……”

那麽大的一個書院包括了無數個講堂,這是書院傳道受業最重要的場所,此外還有藏書樓,有些還有供奉先聖先賢的祠堂,以及供學生居住的齋社……在顧牧青看來,古代的書院不僅是上課的地方,更是進行文化交流的一個文藝天地,這是閑散、有錢、專門讀書的人該去的地方。如果只是給百姓們啓蒙文字和數學的話,暫時還用不到。

這就是容訴雲猶豫的地方:“對,所以我們只建造一些瓦房,供給上課即可……”

“嗯嗯。”顧牧青突然腦中靈光一閃,不知想起什麽,他突然道,“既然如此,那我們之前多建造的那些瓦房就足夠開設成學堂。”

顧牧青越想越覺得可行:“真的可以啊,寶兒,贊美暫時先用着呗,不過咱們這麽多的人……還得建造學校,不僅學校,後面還要有醫院,寶兒,醫院就是咱們這裏通常所說的醫館。從物質到精神,最後到自我實現!馬斯洛需求理論完全正确!”

家中有糧食只是第一步,後面百姓還需要有衣服穿,有文娛,有自我的文化訴求。

“馬斯洛需求理論?”容訴雲不理解一個詞叫做“馬斯洛需求理論”,但顧牧青熟知:“就是在滿足了人們最基礎的物質需要以後,我們需要的就是滿足百姓更深層次的需要。

換句話說,當下能将就就将就。

不能将就……顧牧青甚至想到直接在大廣場上開課授業。

不過現在有了能夠遮風擋雨的磚瓦房,也不至于讓小孩童們出去曬太陽。

“有道理。”

容訴雲又學到了一個說法。

然而學堂的建設依舊在容訴雲的規劃之中,沒有那麽複雜的樓房,至少要有寬闊的講堂,還有足夠的啓蒙書冊。此外,藏書樓也是容訴雲規劃之中的建築,藏書樓可以慢慢地建造,到時候不僅可以供給孩童看書,也可以供給百姓,甚至有需求的官員……

現在想一想,只剩下最關鍵也最緊缺的一環——

顧牧青拍了拍手,表情為難:“寶兒,咱們還真是缺老師呢。”

某個系統異常擔憂,在他看來,整個涼川州就沒有多少個文化人,也就官員們認識些字,普通衙役只能看懂簡單的文書,而百姓們……算了,暫時只能看到宣傳欄上的圖畫。

容訴雲颔首:“有江南過來的師長。”

“可是寶兒,光靠咱們老家來的那十幾二十個讀書人,能夠撐起來咱們的學堂嗎?”

顧牧青的喉結輕輕滾動了一下:“根據之前彙算土地的登記人口來看,寶澤郡目前有人口四萬人,其中孩童不到八千,其中零到五歲的孩童三千人,五到十歲的孩童三千人,十歲到十六歲的孩童兩人。除去最前面零到五歲的稚童,剩下來大概有五千個孩子要被教書,要被啓蒙。”

按照顧牧青後世最擁擠的教學模式,一個老師一節課帶領四十個學生,他們的寶澤郡五千個小孩兒,光靠江南老家來的那些老師完全不夠。

要說老師,還得從本地找一些,可是不用容訴雲說,顧牧青就知曉這裏的情況,每年科考,涼川州是參與科考最後一輪人數最少的州郡,甚至最近五次科考都沒有人參與最後的殿試。

最近一次科舉中舉的還在三十六年前,可惜,那個學子最後舉家搬遷到了都城……

涼川州早就不是繁衍文化的最好場所。

那他的寶兒又該從哪裏尋找老師?

容訴雲正在思索。

他的側顏俊美寡豔,白皙無瑕的手指輕輕敲擊在木頭桌上,有一搭沒一搭,輕緩而有節奏。

他的心中迅速劃過了幾類人,有學問的年長者,科舉落第的秀才或者是未中秀才的童生。啓蒙的學校不比如同書院一般必須是文學斐然的才學名流,須得認識字,有耐心……

好找又不好找。

如果讓官員們去找誰最會開荒,誰最吃苦耐勞,手下的官員一定能馬上列出個詳細名單。

但是說誰有文化,這就有些麻煩了。

顧牧青突然靈光一現:“寶兒,你說咱們給這裏的百姓來個簡單的知識測驗怎麽樣?”

“測驗所有的百姓?”

“是啊是啊,寶兒,我覺得弄個測驗應該挺快的,不識字的百姓一大堆,這批屬于完完全全的文盲,但也有一部分人能看懂宣傳欄的公告,這批人才若是讓他們種地可就太可惜了些,不如把他們招攬過來,培訓一下,合格以後就聘用為咱們以後學校的老師。”

一個地區要想長久發展,衣食住行妥當以後必然就是發展教育。

可現在的他們要談教育,實在太過遠了些。

重中之重是種出最多的糧食,開墾最多的土地,而那些本不該在這個年紀就去田地幹活的孩子才應當在腦子最活絡的年紀裏努力汲取知識。當然,這不是要剝奪百姓們讀書識字的權利,若是他們想,他們也可以跟在啓蒙班裏聽課。

顧牧青很贊同這種精神,甚至某種程度上作為一個外來戶,顧牧青他對這種本土文化有自己的意見。

他當初學中文已經更難了。

要讓目不識丁的小孩兒學習繁體字,還沒有标點符號,就很為難人。

畢竟科普文字又不需要考狀元,哪裏需要通曉那麽多的文化典故。所以顧牧青代表“文盲”群體大膽開麥了:“寶兒,只要稍微識得些字的,咱們都可以喊來教授文字和知識,而且寶兒你覺不覺得你們現在所寫的文字筆畫太過複雜了些,你看我之前給你寫的,簡體字,是不是就很方便?”

容訴雲腦海裏迅速想起那些歪瓜裂棗的字。

在不曾了解顧牧青那個時代之前,容訴雲一直覺得顧牧青是個沒有文化的邪祟。

說他聽不懂的話,取了一個古書上不曾存在的讀音“刻印”做名字,寫出來的文字更是缺胳膊斷腿……後來他才知道那是簡體字,是經過所謂改良運動後的一種文字,雖然看着奇怪,但容訴雲不得不承認這文字若是讓新人學習,定會方便很多。

此外還有有關數學計量的符號,那些圖表,那些圓潤的數字,都比他們目前的數字表達更簡略些。

若是想改,完全可以在最初就一挑子改完全。

容訴雲已經出經捋出來了一條思路,順勢發散,這條道路就越來越清晰。

容訴雲背靠在靠椅上,姿容難得松閑:“所以當下第一件事就是測出百姓的學識,第二件事是确定書院即将教授的科目、并進行課業書目的編撰。”

“對!”

“好。”容訴雲不自意地眯了眼眸,他身形颀長,眼神卻凜然,“我們可以從衙役裏面先挑出一批懂得圖表和文字的官員。”

這批人是容訴雲最先傳授數字表達和圖表的人,新知識接收得很快,也早就通曉容訴雲之前傳授的知識并且靈活運用。

不用顧牧青說,容訴雲已經查閱其資料來。

他又開始思索學制。

“你看這種如何?”

容訴雲很快點亮一份文檔,上面是某種新的教學模式:“每個學生每天上午開半天的課,下午散學;而另外一批學生則每天上午上學,下午按時來上課。”

容訴雲也想這些孩子都能一天在書院學習,可這又太過理想化。

尤其容訴雲記憶的這裏有不少孩子都像阿糯一樣。

阿糯家只有他、他姐姐以及病弱的母親三人在,而他的阿姐雲娘如今正在山林之中,為官府運送山貨而努力,家裏一般只有阿糯和他的娘親。如果阿糯每天都在學院裏,那他的娘親應當如何?

“寶兒,我覺得半天完全夠了!”

顧牧青已經搜到了這裏啓蒙私塾的作息時間,看到這種嚴苛的時間安排,簡直讓他都快要咬碎了牙:“寶兒,咱們這小孩子啓蒙要學這麽長的時間嗎?!”

容訴雲:“嗯?”

顧牧青不可思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本來以為只有農民伯伯才會這樣,沒想到啓蒙上私塾的孩子要起得更早,散得更晚啊!”

“……這也還好。”容訴雲眨眨眼,并未覺得這時段有哪裏不對。

“這那裏好了!”顧牧青神色詭秘莫測,他搜出這個朝代的私塾資料,放大給容訴雲看,“孩子們大多在每天卯時,也就是早上五點到七點去上私塾,酉時,下午午五點到七點放學。這麽一算的話,黎明時分就要起床,薄暮才結束,哪裏有休息?!”

等于一天有十二個小時都待在學校,這怎麽行!

像顧牧青這種每天八點醒十點睡,中午還要午睡一小時的人,如果讓他重回這裏的學校,那所謂學校簡直就是夢魇般的存在!

更不必說顧牧青從來沒有為學習拼過命。

容訴雲卻覺得原本的安排并無大礙,甚至很覺得,如果改成半日的學習……會不會太松散了些?

畢竟顧牧青查出來還是普通的私塾,像容訴雲小時候接受的啓蒙,比這還要嚴苛,除了讀書,還要學習別的君子六藝,射術禮樂書數,每一門都要做到最好,才不辜負他父親的名望。

後來若不是容訴雲身子弱,拉不開弓,又容易磕磕絆絆,血流不止,他的父親也不會松散了別的技能。如此想來,自己也因為這副便宜身體而得了巧……

容訴雲驀然喟嘆:“這麽說來,我能考得好,也是比他們多些時間可以讀書罷了。”

顧牧青:“??”

這真的只是多一些時間去讀書嗎?這不是拿命在讀書嗎?

顧牧青恍恍惚惚的關上那一份資料,難道這就是他和容訴雲的差別?容訴雲聰明至極,還難得地主動努力學習,夙興夜寐,所以考了全國第一,而顧牧青想到他被封鎖的成績……

搞不懂,一點都搞不懂。

難道這就是他考得萬分差勁的緣故……

也不可能啊,那張幾張卷子上的東西他全寫出來了。可是為什麽頁面成績就封閉了,他的成績查也查不出,還不如寫個大零蛋讓他心死。

這也怪他什麽都不知道,他從來不關注考後如何,周圍又是富二代,不是出國就是回家繼承家園,所以他們考完就撒丫子到處放松。

否則顧牧青必然清楚成績被黑掉不是他成績不是太差了的緣故。

那至于多少名……

顧牧青其實不知道,在他走後,他的老父親的手機都快被不同學校的招生辦給打爆了,一個接一個地報考電話讓原本正在開會摸魚、同時正在等着傻蛋兒子打電話彙報成績的老父親欣喜又驕傲。

狀似淡定地應付完所有招生辦的殷勤老師,老顧總接完電話煩惱一笑:“繼續開會,也沒什麽大事,就是B大、Q大、J大、F大……都打電話來了,希望我家臭小子報考他們那裏的專業。”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