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老公不想當攝政王了?
第48章 老公不想當攝政王了?
皇城受損不多, 辍朝幾日,便已經修繕完整。
此事後第一次上朝,文武百官都提前到了, 在勤政殿外等着小皇帝和攝政王。
年牧歸處置了裕王爺, 小皇帝沒有說什麽, 依例頒了旨, 近日便要他啓程發配。
勤政殿上,小皇帝正襟危坐,旁邊一把紅木椅子,上面坐着年牧歸。
這種封賞或是懲處的事, 明面上還是小皇帝做主, 年牧歸便在殿上安靜坐着, 等小皇帝一個個頒旨。
撫恤宮變中犧牲的官員,嘉獎各位将軍,又各自給了年牧歸和孟小侯爺許多賞賜。
“此次事件,攝政王實在功不可沒, ”小皇帝道,“我大盛需要的, 正是如此的忠義之臣。”
他轉向年牧歸, 道:“皇叔, 這七皇叔的事處理停當,朕這裏還有一個人, 想叫皇叔見一見。”
年牧歸笑笑:“陛下請便。”
“好,”說罷, 小皇帝朝身後的老太監示意, “傳吧。”
老太監領旨,立刻朝殿外通傳一聲。
片刻, 有人從殿外一步步走來。
年牧歸看着蹒跚走進來的婦人,心裏立刻便明白了,陛下這是要一箭雙雕。
他自顧在椅子上寬坐,懶懶地看着殿內。
那老婦走進大殿,遠遠地下跪便拜,胳膊顫顫巍巍。
小皇帝叫她平身,又叫她走近些。
老婦撐着地站起來,幾步路似乎走了很長時間,她慢慢擡頭,看見上面端坐的年牧歸,又立刻把頭低下,重新跪住。
小皇帝轉過臉來,冷冷地看着年牧歸,道:“皇叔,你可知此人是誰?”
年牧歸掀起眼皮,已然把他要做什麽看得是透透亮亮,勾勾嘴角,道:“哦?此人是誰?”
小皇帝看向老婦,道:“老人家,你自己說。”
“是,”老婦猛地叩了個頭,才道,“回禀陛下、王爺,罪婦,罪婦姓周,錢塘人氏,年近四十,罪婦二十幾歲時,曾被選入宮中為皇子哺乳,當時...當時是在。”
她擡頭瞟了眼上面坐着的人,又猛地低下頭,繼續道:“當時,罪婦是在先皇馮貴嫔宮裏伺候。”
小皇帝點點頭,“馮貴嫔誕下皇子不久,便卧病在床,你照顧的那位,可是先皇十四子,早逝的齊王殿下寧璟?”
“不錯,”老婦盯着遠處的臺階,似乎在回憶當時的場景,“小皇子生下來便體弱多病,馮貴嫔又看顧不了,每每小皇子哭鬧,都是罪婦日夜守候。”
馮貴嫔當年死得凄慘,齊王也是襁褓之中便報了薨逝,殿上官員聽見這些事,紛紛有些疑惑。
小皇帝手指摩挲着龍椅上的珠子,片刻,開口道:“當年的事,諸位或多或少都經歷過,西北邊境戰亂,先皇後母家趁機造反,父皇被奸人設計,離開京城,崩于亂軍之中。”
“當時,先馮貴嫔的哥哥便在反賊之列,對朕極盡迫害,若非衆臣拼死相互,朕又怎能好端端地坐在這兒?”
年牧歸掀起眼皮,朝這邊看了一眼,又垂下去,沒有表情地聽着。
小皇帝繼續道:“平定叛亂之後,朕曾下令,将馮貴嫔一家格殺,連同齊王一起發落,周奶娘,你且說說,這齊王寧璟如今可還活着?”
此話一出,有老臣站出來,道:“齊王不是早叫王爺發落了,又怎麽會活着呢?”
周奶娘趴伏在地上,又磕了個頭,起來時已是眼眶濕潤,“回禀陛下,齊王...齊王他如今尚在人世啊。”
殿上群臣騷亂一片。
周奶娘繼續道:“當年,陛下是下令格殺,那時候,皇城陷落,齊王小殿下同馮貴嫔都得裕王爺庇護,住在裕王府後院,攝政王帶人來的時候,馮貴嫔已經懸梁自裁,齊王小殿下尚在襁褓,攝政王闖進院子,叫我把小殿下抱出了。”
“也不知怎麽的,小殿下那日格外乖巧,叫我抱出來也不苦惱,見了攝政王,竟然還張着小嘴對他笑。”
年牧歸摸着手裏的珠串,依然不開口,靜靜聽那老婦說話。
周奶娘說到此處,觸動真情,擡起袖子抹了幾下眼睛,才繼續道:“也說這小小嬰孩,實在是會讨人憐愛,襁褓中瞪着小腿,竟還想伸手去抓攝政王腰間的玉佩。”
“王爺雖說面上瞧着兇狠,其實內裏卻是個好心腸的,他一見那嬰兒,大概是不忍心殺他,當時便沒說什麽,帶着人回去了。”
“到了晚上,罪婦抱着小殿下睡覺,醒來已經在一輛出城的馬車上了,有人同我說,叫我帶着小殿下遠走,以後便是一介草民,不準再回京城。”
朝堂上衆臣盡皆一驚,紛紛看向年牧歸。
年牧歸朝周奶娘擡擡手,道:“你繼續。”
周奶娘看了眼小皇帝,又趴下去叩了個頭,跪起來繼續道:“罪婦當時怕極了,不知道要把我們帶到上面地方去,馬車走了好幾日,有人同我說,可以下車了,我才抱着小殿下下來。”
“下車之後,早已不見車夫的人影,罪婦身處一個陌生鄉村,那裏的人口音也同京城不一樣,後來才知道,那是江南揚州的一個僻靜小鎮。”
“死裏逃生,罪婦自然高興,原本想帶着小殿下好好過日子,誰知,小殿下七歲那年,突然來了一夥人,将他帶走了,自那以後,罪婦四處尋找,也不曾找到小殿下。”
有臣子問:“那你可知是誰帶走了小殿下?”
周奶娘搖搖頭,“罪婦不知,不過,那些人口音很熟悉,聽着像是京城來的,看穿着打扮,倒像是...”
又有人問:“像什麽?”
“像,”周奶娘擡頭看了眼年牧歸,又迅速低下頭,道,“像皇家或是王府的侍衛打扮。”
“一派胡言!”有武将立刻道,“你既說是京城來的人,又知道小殿下底細,怎會不改裝扮就去抓人,豈不是太過顯眼了?”
周奶娘吓得直哆嗦,連連朝下叩頭,道:“罪婦所言句句屬實,請陛下明察。”
小皇帝轉頭去看年牧歸,道:“皇叔,這周奶娘所言,可是實情?”
年牧歸道:“不是。”
小皇帝又問:“去歲中秋,燈會上逃竄的少年,皇叔可知道是誰?”
年牧歸笑笑,道:“陛下想說什麽?”
小皇帝站起身來,整整袖口,打量着下面衆臣,“朕本以為,九皇叔是這大盛最忠心的人,這些年來,朕年幼身弱,多虧皇叔打理朝政,平定叛亂,才有大盛如今的太平。”
“最忠心的人卻一直都有異心,朕很心寒,朕心寒啊皇叔。”
到這會兒,年牧歸心裏一塊石頭才算是落了地,他猜的不錯,陛下真的長大了。
裕王爺蟄伏多年,一直不敢有動作,如今貿然造反,一定是陛下的支持,才叫他有了底氣。
可是,裕王爺卻不知道,小皇帝暗中又找了年牧歸,将裕王爺的計劃一一告知。
他想一箭雙雕,同時鏟除朝中兩個掌權的王爺,真正坐穩屬于他的皇位。
年牧歸看着面前的小皇帝,眼神淩厲,手段狠辣,已經不是當初抓着他的袖子,朝他身後躲的小孩了。
他勾勾嘴角,笑道:“陛下當真長大了。”
“皇叔,”小皇帝眉頭緊蹙,“朕不是小孩了,朕想知道,數年來你一直蒙蔽朕,暗中放走齊王,如今又尋他入京,到底是什麽居心?”
“什麽居心?”年牧歸慢慢站起來,在金殿上踱了幾步,“本王的居心,天下人都看得到。”
“齊王是本王放走的不假,可誰人從周奶娘身邊将他帶走,誰人将他撫養長大,又是誰将他帶到京城,陛下難道不清楚嗎?”
小皇帝甩甩袖子,道:“皇叔!事到如今,你還不承認嗎?”
“你的心思,朕都不敢細想,您可是朕最敬愛的皇叔啊。”
“陛下,”殿中臣子齊聲道,“攝政王忠心耿耿,這其中必有隐情,請陛下明察。”
“隐情?”小皇帝厲聲道,“這分明便是偷赦罪臣,意圖謀反!”
殿中臣子跪了大半,紛紛道:“請陛下明察。”
朝中追随年牧歸的大臣蠢蠢欲動,紛紛看向禦階上的兩個人。
攝政王振臂一呼,雖名不正言不順,可追随者衆,未必動不了小皇帝。
今上驕奢淫逸,朝中大事都由年牧歸定奪,也就是差個位子罷了。
一時間,勤政殿上劍拔弩張,氣氛壓抑。
年牧歸掃了一眼下面的衆臣,背過手去,慢慢踱步到旁邊。
他看了一眼禦階下的禁軍首領,那人面露惶恐,慌亂間立刻收起佩劍,走到年牧歸近前。
年牧歸勾勾手指,示意他再近一些。
那人便又往前邁了幾步。
年牧歸突然上前,抓住那人腰間的佩劍。
寒光一閃,寶劍出鞘。
殿內的人盡皆嘩然。
有人驚恐萬分,有人神情激動。
年牧歸持劍轉身,猛地将劍指向了小皇帝。
禦前禁軍急忙上前,佩劍出鞘一半,看着禦階上的人,不知道是進是退。
“皇叔,”小皇帝大驚失色,“你要幹什麽?”
年牧歸把劍朝前送了半寸,劍尖碰到小皇帝的龍袍,直直刺在龍眼睛上。
他抓着劍,使劍尖沿着那條龍的刺繡慢慢移動,描摹到胸口的地方。
小皇帝手指發着抖,眼睛裏寫滿了不可置信。
禁軍們站在臺階下面,抓着出鞘的劍,卻不知道要不要沖過來。
片刻,年牧歸突然勾勾嘴角,笑了。
他用劍抵住小皇帝胸口,道:“好,很好。”
“既然陛下覺得自己已經有能力處理朝政,那臣便将大權交給陛下,臣倒是很想看看,陛下究竟能不能做一個好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