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

第 2 章

兩人忙活了半天,總算将所有的枸杞都采摘完了,就連掉在地上的,也一一撿了起來。

淩霄的娘和二姐,看到淩霄竹筐裏的銀耳和枸杞,還以為淩霄沒有好好挖野菜,就想着玩。

等回去的路上,淩霄說這些能賣錢,都一臉不可置信。

四人回城鎮後,直奔藥鋪。

濟世藥鋪,淩霄娘站在藥鋪外面,不敢進去。

淩霄拉着淩霄的娘走了進去,淩霄的大姐,二姐緊随其後。

他們進去後,立馬有藥鋪學徒迎了上來,“客人,抓藥,還是看病?”。

淩霄将竹筐取下來,說,“我們來賣藥材”。

藥鋪學徒看了一眼,“是銀耳和枸杞,客人,随我來”。

“白師兄,收藥材”,藥鋪學徒把他們引到後堂。

一個年齡稍大的男子,看了一眼,快速将銀耳取出來,放在一邊,将枸杞倒在牛皮紙上,放在另外一邊。

他說,“銀耳和枸杞是鮮采的,不如炮制的貴,看藥材的成色,收購價,銀耳一兩100文錢,枸杞一兩50文錢,事先說好,恕不講價”。

淩霄很幹脆的說,“行,就這個價”。

男子快速稱了銀耳和枸杞,“銀耳一斤一兩,枸杞三斤四兩”,他拿出算盤,算了又算。

淩霄默不作聲,即使他早就算好多少錢,也不打算開口。

Advertisement

男子算了半天,又拿毛筆記在賬上,算了好久,才算完,“銀耳,一千一百文錢,枸杞,一千七百文錢,合計二千七百文錢”。

淩霄聽後說,“勞煩掌櫃,将二千文錢,換成二兩銀子”。

淩霄的娘和大姐,二姐,感覺恍恍惚惚,咽了幾次口水,她們沒想到平日挖野菜,只是日常常規操作,居然讓小寶,找到這麽值錢的寶貝,還賣了這麽多的錢。

殺豬匠,比一般貧苦人家好點,但是也只是溫飽,每天到手,也不過是幾十個銅板。

看到櫃臺上的二兩銀子和七串百文錢串子,淩霄的娘先将二兩銀子,放在荷包裏,收起來,然後仔細的數了又數,将所有錢串子都數了過去。

等她數完松了口氣,沒有少一文錢。

男子并不見怪,錢財無小事,當面點清也好,省的過後,說不清楚。

淩霄的娘紅着臉,問男子要了一個布袋子,将七串錢串子收好。

淩霄眼巴巴的看着娘說,“娘,我想吃大肉包子”。

看着兒女炙熱渴望的眼神,淩氏捏緊手裏的布袋,感受到手裏的充實,神使鬼差的說了一句“行”。

說完,她就後悔了,有錢買肉包子,還不如多買點雜糧面粉。

看到大大小小的歡呼聲,淩氏咬着牙,帶着二大一小,肉痛的買了三個肉包子。

一個肉包子,居然要三文錢,實在是太貴了。

“桃花,你和杏花,一人一半,小寶,今天你是大功臣,可以吃一整個,剩下這個肉包子,留給你大哥二哥”。

淩氏帶着三個孩子,來到了糧店,她們家的雜糧面粉不多了,現在意外得到這麽多錢,便想着多買一些糧食。

她去了常去的李氏糧店,看到裝着雜糧面粉的布袋,插着一個木牌,上面寫着“一升/30文錢”,看到沒有漲價,她心裏很高興。

10升等于1石,1石等于120斤,1升約12斤。

看到淩氏奔向雜糧面粉,淩霄急忙拉住他娘的手,“且慢,娘,既然有錢,買好一點的面粉”。

雜糧面粉是最低等的,向左擺放着一排面粉,從顏色到粗細、口感,一袋強過一袋,當然價格也是一路飙升。

淩氏解釋,“小寶,別以為賺了錢,就能大手大腳亂花錢,有了錢,還不如,多買些頂餓的糧食”。

淩霄很無奈,沒有再說什麽,只能繼續小口小口吃着半個肉包子,他要慢慢細品,半個肉包子,掰給他娘吃了,他娘推辭一番,兩三口就下肚了。

淩氏手裏有了錢,幹脆買了一石雜糧面粉,因為買的多,還能送貨到家。

除此之外,淩氏和掌櫃說了一堆好話,額外送了兩斤雜糧面粉。

買了雜糧面粉,淩氏買了一根繡花針,一小包的粗鹽,買了一包碎花頭,買了六個鞋底。

甚至她還咬牙買了一大塊豆腐,花了5文錢。

路上,淩霄看到有一兩銀子,明晃晃的擺在地上,卻無人問津,甚至可以說是避之不及,周圍的人看到後,不僅沒人撿銀子,反而紛紛繞開,躲避間,還一臉驚恐。

“娘,快看,那裏有一兩銀子”,淩霄指着路邊的銀子。

淩氏看向銀子,連忙拉着淩霄後退了三步,似乎生怕碰到一樣,“倒黴孩子,這玩意可不行撿,這要是買命錢,死都不知道怎麽死的”。

看着明晃晃的銀子,淩霄倒吸一口氣,“買命錢?”。

“前幾年,也有人撿錢,但是第二天,全家都死了,後來官府來人,說這是買命錢,撿了錢,就要用命還,所以,以後看到路上的錢,前往別撿”,淩氏捂着心口,一陣後怕。

淩霄很無語,現在詭異都這麽明目張膽嗎?還搞套路,算了算了,怪不得路上這麽多人,沒有一個人敢撿起來。

等回到家,淩氏将二兩銀子收起來,開始清點銅板,原本七串錢串子,只剩下二串錢串子和七十二個銅板。

她長長的吸了一口氣,這是她有生以來,花過最多的錢。

穿錢的線,她沒有扔了,小心收好,等以後縫補衣服的時候,還能省了一股線。

淩氏喊上兩個女兒,挖了幾碗雜糧面粉,開始揉面,平時都估算好,最多一碗雜糧面粉。

今天發了財,她決定痛痛快快吃一次,讓家裏所有人都吃飽。

于是,一大盆的雜糧饅頭,蒸好了。

等淩爹帶着兩個兒子回來,看到飯桌上一大盆的雜糧饅頭和一大盤的豆腐野菜湯,都以為看到了幻覺。

“孩子他娘,日子不過了?”,淩爹板着臉,瞅着桌上的饅頭山,咽了咽口水。

淩氏開始講述今天的好運道,說賣了二兩七百文錢,絮絮叨叨的将買的每一樣物品和價格,都如數家珍一般,說了一遍。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