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章
第 19 章
巡查了一夜,沒發現其他詭異、游魂。
畢竟這種事情是偶然事件,不是天天能遇到的。
等到天亮,何華帶着他們去領賞,除了何華、淩霄、劉星,每人都領到一兩銀子。
何華作為組長,能領到10兩銀子,劉星和淩霄,一個出了力,一個出了功,各領到5兩銀子。
淩霄心想,難怪人人都想當武官,富貴險中求,兇險是兇險,回報是非常豐厚。
別看只是五兩銀子。這五兩銀子足夠普通老百姓一年的嚼用。
這世道本就艱辛,如若不當武者,當農民被地主剝削,當商人被官員搜刮,當工匠還要祖傳技術。
對于普通人來說,最賺錢的,就是去碼頭扛大包,從早扛到傍晚,一天也不過三十文錢。
只有當武者,考上武官,才能一步登天,平步青雲。
徐陽看着手裏的一兩銀子滿臉高興,畢竟錢是男人膽,有錢喝酒吃肉,沒錢挨餓受凍,他最愛喝酒,偏偏手裏沒錢,如今手頭有了一兩銀子,趕緊去酒肆喝一壺酒去。
熬了一晚上,早就餓了,淩霄去早攤買了二十個棗泥餅,一碗小米粥。
一摞大餅,很快就下了肚,他吃飽給了錢,快步回家,脫了衣服,倒頭就睡。
睡到中午飯點,淩霄起來吃飯,吃飽喝足後,他開始在院子裏,一邊鍛煉身體,一邊練習站樁,提升力量和氣血。
因為他站樁練到大成,烈陽心法練到圓滿,只要他站着,站樁就會自行運轉,同樣,只要他醒過來,心法也在自行運轉,
自從淩霄考上武官,淩老太再也沒有早起偷雞蛋,淩老爹以前對淩霄一家是瞧不上眼,看到淩霄就當沒看見,如今看到淩霄,滿臉笑容親切問候。
Advertisement
出去外面,淩老爹時常說自己祖墳冒青煙了,淩霄是靠祖宗保佑,才能考上武官,一臉與有榮焉的樣子。
淩老太因為最近沒有送雞蛋給老大家去,被淩生金一家老小抱怨。
淩老爹不讓淩老太偷雞蛋了,之前總認為大兒子家的金寶會有大出息,沒想到看走了眼,小兒子家的淩霄,才是真正有出息的好兒孫。
院子原本有二百多平米,除了過道走廊,其中二分之一用來種菜,四分之一養殖雞鴨,四分之一放着淩霄花費大價錢買來的修煉器械。(過去的古代房屋院落很大)
家裏大嫂馬上要生了,二嫂剛懷上,家裏馬上又要添人口,這讓淩霄覺得院子買小了。
他有一個想法,他打算在周圍重新買一套宅院,仔細打問了一番,左邊鄰居的六間房宅院,出價180兩銀子。右邊鄰居十間房宅院,出價320兩銀子,對街街坊的八間房宅院,出價250兩銀子。
雖然現在淩霄手裏只有十幾兩銀子,但是對他來說,這些都不是事。
作為從九品陪戎校尉,每月必須處理三件癸級或者一件壬級任務,可以小隊一起完成,也可以單獨完成,組隊最多十人。
當然,任務獎勵的銀子,如果組隊完成,則論功分錢,如果單獨完成,則可以一個人獨吞。
十天白班,十天夜班,十天休息,除了夜班必須要巡邏,白班可以選擇巡邏,也可以選擇去解決衙門發布的任務。
上了幾天夜班,都平安無事,大部分人都非常惜命,基本上白班都選擇巡邏,就算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大部分都選擇組隊完成。
輪到淩霄白班的時候,淩霄選擇了接取任務,一個人完成。
別看他現在考上武官,看起來混的很好,實際上,因為練武需要氣血丹輔助,他還計劃着買房,他現在非常缺錢。
“壬級,南郊銅鑼巷20號劉府鬧鬼,懸賞50兩銀子(貳)”,這個任務報酬實在豐厚,其他壬級任務,懸賞不過二三十兩。
不過看到懸賞單後面的貳,就知道已經被揭榜過兩次了,兩次都沒有解決掉,看來有一定的難度。
淩霄并不擔心,因為按照他的實力,足夠接取完成辛級任務,但是為了安全起見,他一直沒有接過。
淩霄将任務單摘了下來,拿出官印,做了登記。
南郊距離城區有點遠,坐牛車需要兩個時辰,坐馬車需要一個時辰。
淩霄付了50文錢的馬車費,讓車夫駕車到南郊。
一路上,淩霄拿出自己的水囊和路邊買的糕點,糕點名字非常有趣,叫大四喜。
他解開細繩,拆開油紙,裏面有四樣糕點,分別是紅豆糕、綠豆餅、馬蹄糕、芙蓉酥。
每種糕點擺成一摞,拼接擺放在一起,紅綠白黃,樣子非常喜慶。
淩霄吃了幾口,心想回來的時候,再買幾包大四喜,沒有現代的添加劑,味道真不錯。
等他吃完糕點,喝了幾口水,閉眼休息,過了一會,馬車停了下來,淩霄掀開簾子,終于到了目的地——劉府。
劉府,不愧被稱為府邸,修建的非常宏偉,估計面積是他家的五六倍,他站在劉府大門外,拉起門環敲門,很快就有一個臉色蒼白顫顫巍巍的老人走了出來。
“你是?”,老人疑惑的眼神看向他。
他咳嗽一聲,“我是接了你家任務的從九品武官,淩霄”。
“哦,恕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原來是淩大人,快請進,請随我來”,老人聽到來人是武官,立馬客氣的将淩霄迎進門來。
淩霄看到院子裏空蕩蕩的,不禁問道,“這府裏,就你一個人嗎?”。
“哎,自從鬧鬼事情發生後,我家主人一家老小都搬到客棧去了,就留下我來照看院子,白天還好,到了晚上,我就去鄰家借宿”,老人嘆了口氣。
“而且這女鬼越來越厲害,之前來了兩個人,頭一個,被女鬼打跑了,第二個,直接被女鬼生吞了”,老人唏噓的語氣說起之前的事情。
淩霄問道,“聽說你家鬧鬼,不知道為什麽鬧鬼?”。
老仆人看了一眼一間偏僻的小屋,咽了咽口水,“這女鬼,是我家的一個丫鬟,她,她,是懸梁自盡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