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意外發現

第3章意外發現

第3章意外發現

張昀跟河畔嬸回家搬了梯子跟桶。

老房子大掃除還算容易,窗戶都不大,麻煩的是二樓,還要買加長的掃把,将屋梁旁稍微輕掃一下,要是太用力的話可是會将屋頂給捅破了。

張昀二樓房間中還有個小半層,需要用梯子爬上去,上面空蕩蕩只有滿地面灰塵,不過角落裏倒是放了個堵的結實的陶罐。

元朝嬸是三個嬸之中最輕的,因此就她上去輕掃。小半層是用木頭固定在牆壁上,其中有些縫隙,需要先掃幹淨才能大掃除下面,不然灰塵又會飄的滿房間。

元朝嬸膽子也是最小的,看到角落那陶罐立即吓蒙了,連忙大喊:“張昀,張昀,你快來看看,那是什麽?”

聽到元朝嬸聲音不對,張昀連忙爬上人字梯,上了小半層用手機照射到角落的陶罐。

陽臺上輕掃的肥嬸,河畔嬸,惠佳聽到也急忙跑了進來,連忙問:“怎麽了?”

“發生什麽事情?”

張昀連忙道:“沒事,沒事,不過是在上面發現到陶罐。”

張昀笑着說,将陶罐搬下來:“裏面應該是我爸,或者爺爺他們之前放了什麽東西,打開看看就知道。”

元朝嬸吓得站在半層上,靠在牆壁憂慮的問:“裏面該不會放着,放着那什麽吧?要不,別開了吧?”

元朝嬸這麽說,張昀就想到他上初中時候,這邊大開發,有些山需要推掉,但山上肯定都有墳墓存在。要推山就需要先将山上墳墓起了,屍骨就先放在陶罐中,有些沒良心收了錢,随便找個陶罐放了屍骨,就随意丢棄在荒草中。

張昀被元朝嬸給逗笑了:“嬸,這是家裏,又不是宗祠。”

要是在宗祠中發現這樣的陶罐,那确實有可能。但誰家會将祖先屍骨放在陶罐裏搬回家裏藏?

聽到張昀的話,元朝嬸讪讪笑着。

陶罐洞口堵的結實,但想要打開還是很快被張昀打開的。看了陶罐裏放的書,紙的樣子,張昀就将這些東西拿出來,對元朝嬸揮了下。

“嬸,你看裏面就放了幾本書,看樣子還是以前那種古代的老書。”至于是什麽年代的,張昀猜測可能就是國民,或者是建國後還沒簡體字的時候。因為裏面字是繁體字,豎着往下寫的。

至于為什麽會放在陶罐中?

可能是因為家裏不懂保養,但卻也知道這樣放置陶罐中,堵個結實能預防被蟲蛀了。

看到張昀拿着書,元朝嬸這才真正唿出口濁氣:“原來是老書。可能有點價值。”

河畔嬸也跟着說道:“應該有點價值,這些書應該是你老麽(爺爺的媽媽或者奶奶)帶來的。以前有人來收,但也就幾百塊。”或者不值錢。

相比較後面嫁過來的肥嬸,元朝嬸,河畔嬸是最早嫁給河畔叔的。跟家裏走動也近,知道可能也比較多。不然就是元朝嬸能知道的多點,畢竟曾經是鄰居。農忙之後,坐在門口閑聊,沒準會聊到。

張昀蹙着眉頭:“老麽?”

河畔嬸說:“不知道你有沒有聽你爸或者你媽他們說起過,你老麽她曾經是嫁到鎮子上的。”

張昀:“哦,我知道。好像說嫁到那邊,那一支祖上聽說人口很多,但不知道因為風水,還是祖墳怎麽了,結果人不斷死,死到最後就只剩下老麽,就帶着我爺爺回到天馬村這邊來住。”

河畔嬸:“對,對,就是這件事情。你老麽據說當初是個才女,長的很漂亮,不然也不可能嫁到鎮子上。”

盡管鋪鎮那邊也是姓張,那邊是主支,天馬村這邊是分支,但想從村子裏嫁到鎮上可不容易。更不要說三四十年代兵荒馬亂,鎮子上肯定比農村更有錢,也更安全。

“你老麽應該認識字,就帶着這些書回來。後來不是那什麽,就得趕緊将這些東西藏起來。”盡管那時候,蕭縣,天馬村這邊什麽鬥地主之類不嚴重,但也是有那麽一兩例。

而且那時候村子旁邊據說很靈的太師公也被推平,墓是沒挖,但什麽香爐什麽陶瓷,廟都被打破,或者搶走了。張昀家裏太師公神像前的香爐,據說就是那時候拿回來藏到過八幾年,安全了,才拿出來當香爐拜神的。

張昀了然了,随意翻了翻。

盡管張昀是學管理,但一些繁體字還是能看得懂猜個大概。“裏面不是三字經之類,反而寫着什麽龍,天馬之類的神異小說?”

肥嬸聽着接口說道:“那應該就是我們村一些神話傳說。”

據說天馬村附近哪個山上生活兩匹天馬,悠閑吃着草,沒注意踩破了龍褪下的龍皮。後面龍回來看到皮被踩破,就追上天馬将天馬斬殺,天馬屍骨落在他們村這邊,所以他們村就叫天馬村。

張昀嘴角抽抽:“那龍呢?”

“不知道,飛走了吧!”

說說笑笑的,倒也很快将張昀家給打掃擦拭的差不多。張昀就幫一些前後的事情,提水換水,幫忙擰毛巾,将床板搬出去刷子清洗之類的。

看着張昀家這些破窗戶,擦拭好關都關不上。

肥嬸就建議張昀:“你去河畔叔家,問問他認識做窗戶的人不?趁着過年還有點時間,将這些破爛木窗戶全都換了鋁合金的。”

不容易壞,還幹淨容易擦拭,大冬天風也不會從這些窗戶破口吹進來。

張昀:“好。我現在就去。”

張昀想到什麽,就直接跑走了。

肥嬸跟河畔嬸在後面大喊着:“他現在又不在家,你跑去幹嘛?”

就算要找人說事情,也要晚上下工回來再說。

可張昀一下子跑的沒影,也不知道跑去哪裏?

肥嬸,元朝嬸,河畔嬸無奈只好繼續幹活。沒多久,張昀就帶着一大堆飯菜回來了,将一樓的茶桌擺滿。

“肥嬸,河畔嬸,元朝嬸,惠佳都下來吃飯了。”

“哎,你怎麽跑去買飯菜了?我本來要回家煮飯,中午随便在我家将就一下。”特別昨晚準備那麽多菜都沒吃完,稍微再炒兩個菜煮個粥就能吃了。

“你這個小子,花錢大手大腳的,哎,都沒個人能管你。”

被嫌棄教訓着,張昀笑呵呵着:“快來吃,要是不吃的話,豈不是浪費了。”

三個嬸嬸無奈看着張昀,嘴上又訓斥一頓,但也到了中午,一早就來幫忙大掃除,也是真肚子餓了。

想了想,就沒客氣上前來吃飯。

村子裏就一家快餐店,店裏的鹵大腸特別好吃,離開家鄉的張昀可沒少想念,這次回來正好吃個夠,張昀就買了滿滿一大盤。另外還有豬頭肉,五香卷,臘肉炒包菜,三層肉炒上海青,炒花蛤,湯倒是普通的文蛤豆腐湯。

但這些菜足夠他們吃,甚至都吃不完呢。

等吃飽喝足休息了下,元朝嬸就先回去了,她家的兒媳婦跟孫子現在肯定醒來,她下午得帶孫子。至于肥嬸跟河畔嬸,他們的孫子都大了,而且還有兒媳婦帶着,倒也不用她們兩去忙。

要不是今天來幫張昀大掃除,她們兩肯定又繼續打工,或者上山幹農活。

下午就樓下廚房跟客廳清掃幹淨,大掃除就完成了。

後續河畔嬸跟肥嬸就囑咐了張昀,臘月二十四小年,要怎麽忙活。因為家裏有太師公神像神位在,就需要送太師公上天說好話。又因為張昀幾年都沒在家過年,所以這次需要更隆重一點。

準備五果,牲禮(肉條,臘腸,五香卷,鴨,魚),十二個粿或者圓餅,茶水,酒水等來拜神送神上天。

這些以往都是家裏媽媽去忙碌,張昀是不怎麽在意,但不耐肥嬸跟河畔嬸也重視,故而吩咐張昀需要完成。至于村子裏還有個武財神關公廟,以及三姑婆神廟,肥嬸也說了,他張昀是男的,不想去拜也是可以。

這些神都要臘月二十四送,等到臘月二十九就拜天公,送竈文公。

河畔嬸跟肥嬸說着,張昀不斷點頭表示自己記住了。

另外叫人來家裏改窗戶,盡量快一點,臘月二十四過後就盡量別動工了。

囑咐了一大堆,最後又喊張昀晚上去他們家吃飯,張昀推脫着。

等将人送走,也到傍晚了。不過中午剩下幾個菜,張昀準備煮個飯,這麽配着剩菜就吃飽了。

迎着太陽餘晖,張昀想到今天剛剛翻出來的幾本古書,随即又給找了過來,打開燈看了起來。繁體字是麻煩了點,但張昀還是能稍微看懂個大概。

一本是天馬村這邊奇奇怪怪的神話傳說,除了肥嬸他們說的那些之外,還有個以前村子裏有個死老婆娶繼妻,将前妻兩兒子丢入廢棄的糞坑中想将孩子淹死。沒想到裏面有條修煉有成的蛟蛇,将孩子送出來,孩子長大當了官,前來感謝,讓蛟蛇感動天地還是獲得功德就這麽化龍飛天了。

又是龍?

張昀看到這心裏就不由嘀咕着,又打開另外一本觀看着,等要看完的時候,翻開最後一頁卻不是文字而是地圖,上面畫着天馬村周邊大小的山,有些地方還是耕地,用虛線将其連起來,竟然成了一條沒頭的龍?

張昀瞪圓眼睛:“龍身,龍身地?龍尾,追尾地?”

因為這些地方,張昀家以前都有農田在,另外一處就是黃岐山。“這真的有龍?”

特別按照書上的話,龍尾明顯彎繞了一下,有點符合神龍見首不見尾。因為尾巴被藏起來了。地圖上虛線将整個天馬村包圍在裏面。

“若是這樣,龍首再彎繞一下,豈不是在黃岐山,岐,旗?犄?”

張昀張了張嘴巴,找來了個鉛筆補上,按照地圖上所畫,要麽就是黃岐山,要麽就是天鵝山。但張昀直覺,要真的有龍,那龍首就在黃岐山附近。

張昀深唿吸,依舊難掩自己心跳加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