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明星棋手
第7章 7.明星棋手
07.
如裴士元承諾的那樣,他給裴其臻配備了最好的團隊,周一晨會,是裴其臻和他們第一次會面。
公司傳言中的裴其臻形象并不算好,再加上沒什麽實績,所以被分到他項目組的人都不大高興,他們不願意花時間陪富二代玩游戲,但老總安排,他們也不好推辭。
會議室的吵鬧在裴其臻推門進來時戛然而止,跟随他進來的除了助理嚴格,還有另一個陌生面孔。
裴其臻推了推眼鏡,向其他人介紹隋遇,他是兩年前給裴其臻遞項目計劃書的人,如果不是他,裴其臻大概不會注意到圍棋行業,所以這個項目,理應有他的參與。
因為隋遇早已從洲海辭職,裴其臻便給他安排了項目顧問的職位,其他人對此倒是沒什麽異議。
“我知道各位對分到我這個項目組有諸多不滿,我也知道我在公司風評不佳,但勞煩各位先忍耐一段時間,我們一起把這個項目做好。”裴其臻始終挂着得體的笑,拉開椅子在主位坐下。
會議室內鴉雀無聲,好幾個人低頭摸着鼻子,或者裝作看文件,以此來掩飾尴尬。
這些議論一直都是私底下在員工間傳播,誰也沒想到裴其臻會直接拿到明面上講。
裴其臻忽略會議室微妙的氣氛,打開投屏,講項目計劃更加詳細地闡述計劃。
項目主旨就是打造明星棋隊和明星棋手,棋隊要和洲海深度綁定,提起圍棋棋隊,就會出現洲海集團,還要借助互聯網的風口打造明星棋手,讓他成為大衆眼中圍棋的代言人,等到個人形象穩固,還可以為洲海其他産品代言,這并不算一個新方案,但在圍棋領域,沒人嘗試過。
他的計劃拆分起來并不複雜,洲海集團的衆多投資項目裏也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可以參考,只是裴其臻選擇了相對冷門的賽道,群衆基礎沒有那麽好。
“這個計劃放在競技感重的體育項目或許可行,但圍棋本身有門檻,而且圍棋比賽缺少爽點,說到底還是小衆愛好,恐怕難以達到預期效果。”坐在裴其臻左手邊宋晨認真聽完,又仔細翻看項目計劃書,率先提出質疑。
他不否認這份計劃很不錯,順利實施可以最快獲益,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他做營銷多年,深知明星效應的瞬時性,不論是娛樂明星還是體育明星,人們對其的熱情都只是一瞬間,更何況現如今,圍棋早已沒落。
圍棋的受衆可能還不如五子棋多。
“大衆視野裏需要新鮮血液,圍棋小衆得剛好,你說圍棋有門檻,但我覺得,能被影響到認真去了解圍棋的也是少數,剩下的人,只需要讓他們看到勝利就夠了。”裴其臻開口。
快節奏的時代,人們只看結果,結果令人滿意就是最大的爽點。
他們不需要看懂圍棋,只需要知道這個人和這個棋隊,代表着洲海集團,這就足夠了,圍棋像是一塊等待開發的土地,在其他人意識到到商機前,洲海集團要做圍棋行業裏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此後每個踏上這片土地的人,都有洲海集團的烙印。
團隊成員開始交頭接耳,認真讨論項目的可行性,其中不乏質疑之聲,都是和項目相關,裴其臻也會認真回答每個人的問題,碰到專業性很強的,則交給隋遇。
裴其臻和團隊成員互相磨合,經過一個上午的會議,在裴其臻處變不驚且對質疑對答如流的表現下,很多人逐漸意識到,或許參加這個項目并不是陪富二代的過家家,而是真得有利可圖。
雖然裴其臻這個副總在公司一直很邊緣,但畢竟是裴士元的兒子,第一次正式負責項目,完成得好,對他們這些組員今後在公司的發展也會有幫助,即便最後結果不理想,以他們之前的成績,也不會吃虧。
确定項目細節很順利,只是在選擇棋隊和代言人的時候,裴其臻還是和其他人發生了分歧。
裴其臻主張行舟棋隊的謝星榆,但宋晨更偏愛和他同期進入棋隊,但已經是二隊三臺的陳佑,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主張,一人說一嘴,會議室吵作一團。
“謝星榆還是個替補,之後能不能轉正都不知道,選他做明星棋手,風險是不是太大了。”
“陳佑成績比他好,家世也比他好,又是從小學棋,怎麽看也比謝星榆更合适。”
“小裴總,我說句不好聽的,您不能把個人感情帶到工作中,謝星榆和您關系再好,也要考慮投資風險吧。”
“我倒覺得謝星榆有點意思,半路出家的天才棋手,這個人設不比陳佑更有搞頭。”
“你說是天才就是天才啊,萬一他上場比賽露餡怎麽辦,別貼這種随時會崩塌的标簽,這些年因為人設翻車的還不夠多嗎?”
“謝星榆形象比陳佑好啊,現在的人都喜歡看帥哥,如果這個帥哥再有點特長,火起來還不是輕輕松松的事。”
“但他只是個替補!”
……
争論聲落進隋遇的耳朵,他瞥了裴其臻一眼。
其實他也不是很理解為什麽裴其臻如此看重謝星榆,對方的原始條件并沒有那麽好,但兩年前裴其臻拿着項目書找到他提出合作時,第一個要求就是明星棋手要選謝星榆。
那時候謝星榆還未定段,一切都是未知,他看過謝星榆的基本資料,按他的條件,能不能定上段都不确定,裴其臻卻硬生生等了兩年,直到今年定段賽後,他才又與隋遇聯系。
他甚至要懷疑兩人之間有點什麽,但那時候謝星榆也才十六七歲的年紀,裴其臻看起來不是那麽喪心病狂的人。
如今會議室裏和當初兩人見面時如出一轍,不知道裴其臻這次會作何反應。
裴其臻看起來很平靜,偶爾蹙起的眉就已經是他能給的最大反應,鋼筆在他手指間轉動,一聲脆響後掉在地上,争論聲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回到裴其臻身上。
“小裴總,您怎麽看?”隋遇适時開口。
“這部分下次開會再商量吧,今天就先這樣。”裴其臻摘下眼鏡,“大家也累了,散會吧。”
等人都離開,會議室裏只剩下裴其臻和隋遇,兩人才有片刻的放松。
裴其臻呼出一口氣,比想象中順利不少,意料之中的是,項目組的人看在裴士元的面子上不會太難為他,只是有關選明星棋手的部分,裴其臻還要做些調整。
要讓其他人接受謝星榆,光有他的支持不夠,謝星榆也要拿出實績來。
“這個謝星榆和小裴總是什麽關系?”隋遇拍拍裴其臻的肩膀,希望他振作,“你總是很信任他,兩年前就是這樣。”
即便現在一點成績也沒有,卻還是盲目地選擇他。
“利益關系罷了。”裴其臻随口敷衍,“或許,也算得上朋友。”
準确說是商人與商品,裴其臻要謝星榆做他唯一的展品,精心雕刻後展示在衆人面前,告訴大家,這才是他的實力,也不枉他在人群中一眼選中謝星榆。
“我會想辦法讓他們接受的,什麽都可以變,唯獨對謝星榆的計劃不能變。”裴其臻輕聲卻清晰地說着。
他閉上眼睛,陷進座椅裏,一上午的會議讓他有些頭疼。
隋遇看出他現在心情不佳,很識趣地閉嘴,不再多問,兩人又說了一會兒項目的事,隋遇看着時間先行離開,他只是顧問,不需要全天待在洲海。
臨走前,裴其臻讓他等消息,他告訴隋遇,近段時間,他會去行舟一趟,和他們的經理商量下合作的事情,到時候隋遇可以自己去認識一下謝星榆。
*
下午吃過飯,謝星榆又是第一個到訓練賽,他重新接了一壺水放在手邊,準備複盤上午下的一盤棋。
雖然中盤勝出,但謝星榆覺得自己下得并不好,明明有更好的方法,卻總在結束後才恍然大悟。
杯中的水位下降到一半,其他人也陸陸續續回到訓練室。
傍晚時,孫銘拿着賽事安排表進來,所有人立刻放下手中的動作,在公告欄前圍成一團,謝星榆沒有去看,因為他知道上面不會有他的名字。
他現在是二隊的補位,只有二隊成員無法上場時他才能有比賽下,但到目前為止,沒有需要他出場的比賽。
謝星榆手指捏着棋子摩挲,心思卻不在棋盤上,他答應過裴其臻半年內成為正式隊員,在仔細研究過棋隊規矩後,終于讓他找到漏洞,替補要轉正就要和所在隊伍的三個人同時對局,只要贏下兩人,就可以轉正。
單獨對局謝星榆或許有勝算,但三個人一起他沒有十足的把握,這考驗的不止是他的記憶力,還有反應力和專注力,三個人要用三種不同的策略,稍不專心就會亂套。
他跟二隊的三個人除去剛進棋隊時候的比賽,之後一直沒有對局的機會,他只能靠他們比賽錄像去分析他們的下棋習慣。
如果能再和他們下一局就好了,簽約那天的對局他分析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