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薛家來襲

第16章 薛家來襲

雖說司徒昭下了旨意要于崇和二年開設女科舉,但縣試三年兩次,崇和二年恰巧是不開縣試的。

至于府試、院試、鄉試等,既無女子過了縣試,又如何去考?

又有官員上書言,首開女科舉,既無先例可循,又有諸多不便之處。

再者,旨意不過才下發了一年,女子中學識足以應試的,想來也不過寥寥數人。應多是生于富庶人家,早先便曾讀過書的。

因而懇請聖上暫定,先只在京城試上幾年。

若當真于國有益,再行推行也不遲。

司徒昭當即允了。

如今女子讀書本就不多。

又不比男子,讀書晉身科舉入仕早已盛行百年,多有傾一族之力供一人讀書的。

原先便能讀得起書,如今又能允家中女子科舉的人家,即便不在京中,想來也不會在意這些個盤纏。

故而,第一場女子可參加的科舉試,是崇和三年京縣縣試。

有一人,聽得了開女科舉的準信,又見第一場縣試的日子也定了下來,立刻去尋了母親。

正所謂,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雲。

薛寶釵自己無法上青雲時還想盡了法子要借力。

如今既有了能靠着自個兒的本事,直上青雲的路子,她怎能放棄?

Advertisement

“媽媽,咱們搬去京城吧!”

薛姨媽正一個人坐在房裏出神,乍聽了此話,愣了一下。

“我的兒,你也覺得咱們在金陵呆不下去了?”

那日甄英蓮一案了了,便又開審薛、馮二人相毆一事。

馮淵倒是不曾動手,圍觀者中亦有為他作證的,他便成了苦主。

而薛蟠因當街縱奴行兇,叫甄雲岸打了幾板子。

也是幸好馮淵只受些皮肉之苦,并無大礙,否則薛蟠也不會這麽容易脫身。

只是經此一事,薛家在金陵大不如前了。

原先薛家在金陵,便是靠着往日金陵四大家的顏面,靠着賈家與甄家的親厚,算是依附着甄家的。

如今甄家打了薛家的臉,金陵城中,薛家只怕是成了一場笑話!

“如今這樣,離了金陵去京城避避也好。”薛姨媽雖這麽說,卻對搬去京城仍有些擔憂,“只是那個安國公……聽說在京中頗有勢力。如今你姨媽家的爵位又比不上她家,萬一她是個小性兒的……”

“媽媽,榮國侯府自有榮國侯做主,姨媽也不過是借住,咱們倒是不必去勞煩人家。”寶釵倒是看得透徹。

又勸道:“哥哥原不過是買個丫鬟,也是叫那拐子騙了,問起罪過來半點兒都牽連不到。雖說家門不幸出了幾個惡奴才,也是哥哥年紀輕識人不清的緣故。”

“再者,不是說那甄英蓮一家已然團聚了嗎!實在不行,咱們去尋安國公陪個罪,再将這個消息一說,到時安國公一高興,想必是沒事的。”

薛姨媽本就不是個心思多的。

聽了寶釵這一番話,倒也覺得十分有理。

便派人去通知薛蟠一聲,一家子收拾起來準備上京。

王子騰本已被點了外任,接到薛姨媽的書信,索性約定于半道上見了一面。

“哥哥幫我!”薛姨媽一見了王子騰,便求救道。

她自小便沒個主見,未出閣時聽父兄的,成婚後聽夫君的。

如今雖有個寶釵時時出些主意,到底還是個小女孩兒,薛姨媽自然更信王子騰些。

王子騰看着自家妹妹,嘆了口氣。

自個兒原也是聖上跟前得用的,爵位一事隐約打探得其中有林沁的手筆。

原瞧着她對賈家二房的态度,還以為自個兒今後仕途艱難。

誰知如今竟擢了九省統制,奉旨查邊。不但升了官,還是個要職!更是個能攢資歷得功勞的好位置!

要知道,這九省都檢點的位子,如今可還空缺着呢……

思來想去,也只得安慰薛姨媽道:“這位安國公是個真性情。她若要與你們計較,早在金陵便下死手了,不會等到現在。你進京後便安心住我那兒便是。你若不放心,上門去賠個禮也是使得的。”

又特地提了一句:“安國公成婚多年,膝下沒有一子半女,如今對她娘家侄女兒寵的跟眼珠子似的,便是親閨女也不過如此。聽說她待榮國府三個姑娘也頗為照顧,你若有心,便帶了寶釵一同前去吧!”

寶釵忙說道:“媽媽便帶我去吧!”

又問道:“舅舅可知那位林家小姐素日喜歡些什麽?我也好準備一下。”

王子騰欣慰的點了點頭。

有意交好林家,又知道要依着他人的喜好先做些準備,是個懂事的。

“這林家大姑娘還在孝期,平日裏也不往外走動。也就賈太夫人,隔個十天半個月便借着拜訪安國公的名義,帶着榮國府的幾個姑娘上門。”

“你說說,你要怎麽準備着?”王子騰有意試探。

寶釵想了想道:“最起碼,上門拜訪不可着大紅。”

又嗫嚅着開口道:“聽聞榮國府姑爺林大人原是探花出身,我想借着要去考女科舉的名義,同林家小姐談論詩書……”

“是借着名義,還是當真要去考?”

寶釵猛的擡頭,直視王子騰道:“我想去考科舉!哥哥不愛讀書,想來功名上是無望了。寶釵卻不可眼瞧着薛家落敗。我願憑科舉入仕,撐起薛家!”

薛姨媽驚訝的叫道:“這是怎麽了!在金陵時我不是同你說好了,要叫你進京後想法子參選的嗎?你這……”

薛姨媽指着寶釵,半天說不出一句話來。

王子騰卻笑道:“好!有志向,不愧是我的外甥女兒!”

又同薛姨媽說:“薛家如今早已沒了紫薇舍人在世時的威風。我看蟠兒也是撐不起薛家的,我如今又要外放,京中之事到底鞭長莫及。若有個萬一,薛家保不住皇商的名號,便要淪為普通商戶了!”

“寶釵有句話說的對。蟠兒這般,定是功名無望了!”

王子騰眼見薛姨媽要反駁,厲聲道:“這麽些年,每每妹夫要管教蟠兒你便攔着。你看看,你寵出個什麽東西!”

薛姨媽支吾道:“蟠兒還小,還能教……”

“蟠兒如今都十五了!”王子騰搖頭,“定了性子,再想拗過來可就難了!”

“寶釵卻是不同。她若專注科舉,以她的聰慧、毅力,定有所成!到時薛家也算是官宦人家了!只要蟠兒不出大錯,再調/教一二,守住這份家業還是可以的。”

薛姨媽有些心動,問道:“這……女科舉竟是認真的?寶釵若是考上了,當真能做官?”

王子騰冷笑一聲:“怎麽,忘了安國公在金陵的威風了?”

“這女子做官,她可不就是頭一個嗎!這女科舉一事還是她同老聖人提的。不瞞你說,我使人打探了,那林家大姑娘,還有榮國府兩個姑娘,都說要去考科舉呢!”

“要說女科舉到底能不能成,便只是為了她侄女兒,那安國公定是頭一個要保女科舉的!”

眼見薛姨媽有些心動,王子騰抛下最後一句話。

“你且想想,若有一日寶釵考了進士做了官,有一日也有了安國公那樣的威風,你可不就是太夫人了?”

數日後,安國公府收到一封拜帖。

紫薇舍人後人,薛王氏攜子女明日午後來訪。

林沁想了想,便讓人回書相邀,拿着拜帖去找了黛玉。

“這薛家原是紫薇舍人後裔,如今世襲着皇商一職。他家夫人原是你二舅母的娘家妹妹,也就是你琏二嫂嫂的姨媽。”

“他家有一兒一女。長子薛蟠,不提也罷。長女薛寶釵,卻是個頗有些能為的。小小年紀勸着母親管着兄長,這才勉強将薛家的生意支撐了下來。”

“她最善交友,處處與人交好。常有人誇她端莊大氣,能當大任。”

“你雖在讀書上頗有慧根,比旁人多開了一竅,卻也在俗事上少了一竅。”

“姑姑雖與你一般,不耐煩俗務,但姑姑是武将,實在煩了,動拳頭便是。你卻不行,你将來要走文官的路子,耍嘴皮子鬥心眼兒,這必然是要學的。”

黛玉點了點頭:“黛玉省的。爹爹便是極有謀略的,黛玉要像爹爹一樣。”

林沁笑着揉了揉黛玉的小腦袋。

正在這時,麥冬來回:“夫人,保齡侯府送來了拜帖。”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