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無常
無常
人總是覺得,這樣就挺好了。也希望周圍的人來維護這樣的安穩體驗。
可往往事與願違。
當以為可以一直這麽下去的時候,總會不知哪兒冒出一些變數,打破現有的安寧。
古人多有智慧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意思是,變是常态,我們得去習慣它,習慣它并與之共舞,在此之上保持清醒,随時做出敏銳的反應,不至于釀造禍端。若沒有這樣的認知,不知不覺就固步自封畫地為牢。
所謂的,知足常樂,是安住當下,而不是安于現狀。任何狀态都不會維持太久,你以為的安逸感受只是上一秒,下一秒很快就被別的情緒給占據。
生活的考驗無處不在,充滿機遇與挑戰,不論是滿懷激情去迎接它,還是認為自己沒有準備好抵觸它,它都會降臨。
不迎,是因為和它相比,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有些任務要長期堅持才有成效,沒有這個思想準備,很容易半途而廢;
不拒,要明白有些成長是邊體驗,邊修正,避免紙上談兵閉門造車。要有敢于面對失敗後随之而來的被嘲笑被質疑甚至被否定,跌落谷底又觸底反彈的勇氣。
有個很好用的法子,就是降低外界對自己的關注度與期待值。人其實很奇怪的。有的人獨具慧眼,能一眼識別人群中耀眼的你,他們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以求獲得贊許與榮耀。千裏馬有很多,可人人都想當伯樂,動動嘴皮子,坐享其成。
而有的人則相反。
行事千萬要低調,這樣就算體驗了失敗了也不會有其他的聲音來幹擾,有利于快速調整狀态,總結經驗教訓,接着幹。
古人早就總結了,滿招損,謙受益。一個“謙”字,價值千金,盡顯智慧。
邊走邊減輕身上的負擔,卸掉層層枷鎖。歸根結底,那些東西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除了讓世間貪婪的人生出觊觎之心,幹擾自己生出清淨心,有時甚至懷疑是不是自己缺乏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可這又是為什麽呢?考慮到心髒的負荷,不能再往深了去說了。
什麽都比不上靈魂的豐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