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敲打周瑞家的
敲打周瑞家的
榮國府的王夫人拎不清輕重,一對比,昌遠候府實在會做人。當家太太李夫人可是貨真價實的候爵夫人,又是二品的尚書夫人,親自見了田管事不說,還備了一筐時鮮的脆李和一筐水蜜桃,讓田管事帶回來給林雲嘗個鮮。
李夫人還讓田管事捎來一份貼子,問林雲幾時有空,到時派人來接林雲去家裏玩。
兩家的态度,弄得林雲都有種錯覺,好像李家才是林家的親戚,而榮國府卻是八竿子打不着的遠親。
林雲看完貼子,令雪見收起來,當即回了一份貼子,讓雪見幫她記着,明兒派人送去昌遠候府。心裏對于去榮國府已經有了安排。
王夫人要是以為這點下馬威,就把她給攔住了,那也太小看她了。不過第二天,她也沒同意張嬷嬷去榮國府,用她的話說:“犯不着。”
只令人将林如海備的土儀收拾好,禮單拿來譽寫了一份,又将李夫人送的鮮李與水蜜桃分出一半來,拿兩個小筐裝上,在家裏休息了一天,一邊令人将黛玉的院子收拾出來,窗紗該換的換,床上用品這些也全部換了應季涼爽的。務必做到接了黛玉回家,讓黛玉住的舒适。
第三天,用過早膳,喝了一盞茶,外頭田管事已令人将東西裝好車,林雲這才帶着張嬷嬷與雪柳雪見往榮國府去。
榮國府與林家雖然一北一南,但兩府隔得并不算遠,坐馬車也只半個時辰的功夫。
不出意外地出了意外,長平去門房交涉了一通回來,強忍着一腔怒火,跟張嬷嬷回話:“張嬷嬷,榮國府的門房說沒有太太的吩咐,這邊的門尋常不開,讓我們從西角門進。”
張嬷嬷也是經了一輩子事的老人了,聽了這話,都坐不住了,當即從車上下來,雪見趕緊先下車,伸手來扶她:“嬷嬷別急,姑娘早料到了,今兒來,必定會遇到點波折,我昨兒還笑大姑娘,哪裏有讓親戚從角門進出的,姑娘說那可不一定,沒準今兒會讓我們走西角門。沒想到,還真給大姑娘料中了。”
張嬷嬷本來一肚子的氣,聽了這話,也笑了:“這麽說,大姑娘是有準備了,那可有吩咐?”
雪見:“大姑娘說,真遇上這樣的事,就只能勞煩嬷嬷出面了。”
長平很有眼色,過來扶張嬷嬷,其實張嬷嬷身子健朗的很,不過是跟在張嬷嬷身後,去聽一聽張嬷嬷如何和門房交涉,取一取經。
雪見則走到林雲坐的馬車旁,輕聲喊:“大姑娘,嬷嬷去跟門房交涉去了。”
林雲嗯了一聲:“要是門房還不開側門,你勸着張嬷嬷一點,犯不着為這點子事生氣。大不了,我們今天先回去。”她當然沒打算真的回去,而是準備繞道“東院”,先去拜訪她那個便宜大舅舅呗。
Advertisement
不想張嬷嬷老将出馬,果然厲害,不一會兒便回來了,說:“大姑娘,已經說好了,門房馬上開側門。”
門房果真很快打開了正門旁邊的側門,便有人來領,一個小厮領着長平等押送東西的馬車往一邊去,兩個婆子則引着林雲與張嬷嬷嬷坐的馬車朝另一邊來。
片刻之後,馬車停下來,一個婆子上來請林雲下車,說:“林大姑娘,車馬只能到這裏了。”
林雲輕笑,對陪她坐一車的雪柳說:“原以為不讓我們從正門走,已經是下馬威了,不想更多的坎在後面。”
雪柳尚沒明白,待下了車,聽兩個婆子一說,便知道了。
婆子說:“林大姑娘,裏頭太太沒有吩咐下來,老奴也做不了主,軟轎是叫不動的,只能勞煩姑娘走進去了。”
林雲也不開口,張嬷嬷便問:“這是什麽規矩。十幾年前,太太回娘家,老奴在太太身邊服侍,進門便有軟轎來接。你做不了主,便去叫那做的了主的人來。二太太管家,她的陪房周瑞家的,總做的了主吧……”
兩個婆子一臉陪笑,卻不動。
林雲伸手輕輕拉住張嬷嬷,說:“嬷嬷別動氣,犯不着。外頭都說二太太一心向佛,怎麽會做出這樣的事來。別說我是老太太名正言順的外孫女,便是外八路的親戚,也沒得這樣下人家面子的。估計是下面的管事使壞。”
兩個婆子只以為林雲果然是外頭認回來的林家姑娘,連這點子氣性都沒有,其中一個說:“林大姑娘,垂花門往這邊走。”
林雲輕笑:“走吧,嬷嬷,頭一回進國公府,我遠在金陵,都聽說過寧榮二府,赫赫揚揚,雕梁畫棟,氣派的很,走進去,正好能仔細看一看,說不定啊,以後再沒機會,來國公府做客了。”說完,還沖張嬷嬷使了個眼色,張嬷嬷不知道林雲究竟要做什麽,進京這一路十多天的相處,卻很肯定林雲必定吃不了虧。
于是一行人走了好長一段路,主要是林雲為了照顧張嬷嬷年紀大了,刻意走的慢些,才到了垂花門。
巧得很,她們剛要進門,裏面急急忙忙走出來一個四十來歲的婆子,穿的很是富貴,林雲猜想多半就是王夫人的陪房。
果然,來人滿臉堆笑,說:“張姐姐,十多年沒見,我沒認錯吧。”
張嬷嬷卻只假笑了一下:“周妹妹貴人事多,讓你到二門上來迎我們大姑娘,怎麽擔當的起。”
這話實打實的陰陽怪氣,林雲聽了差點笑出聲,周瑞家的難得臉皮發燙:“張姐姐這話可是折煞我了。府裏這幾年原是二奶奶管家,偏生這幾天二奶奶不在,太太臨時接手,府裏上上下下幾百號人,一時忙不過來,方才我聽外頭傳話,說林家大姑娘來了,這不,就撇下手裏的事,急哄哄地趕過來了。”
此地無銀三百兩,原是小孩子讀的寓言故事,林雲也沒想過今天能親眼見識一番,都不知道該誇周瑞家的聰明呢,還是贊她蠢了。
又朝林雲賠笑:“林大姑娘,原本太太早吩咐了,什麽時候大姑娘來了,便開門相迎,軟轎來接,誰知下頭的奴才一個個都是榆木腦袋,還以為要等着上頭來人傳話,辛苦大姑娘走這一路了。”
看似賠理又賠笑,可周瑞家的眼裏卻閃着壞,但凡不是傻子,都看得出來。
林雲心道:原來不是真的蠢,是真的壞,說這話,是故意挑釁她來了。
不過,這才到哪啊,還早着呢。
林雲輕輕一笑:“你是二舅母的陪房吧,想來二舅母沒告訴你,我在長公主身邊長大,習文也習武,這麽一小段路,對我來說,不算什麽。只是辛苦我家張嬷嬷了,此番進京,專門陪我來接妹妹,不想連進國公府的側門,都要勞煩她去跟門房交涉。”
“說到底,府上老太太是我親的外祖母,門房之事,可大可小,怠慢我不要緊,我又不會跟老太太生氣,要是遇到別的客人,正門乃中門,原本只有迎聖旨、接貴客才大打開,可旁邊的側門都不開,讓客人走西角門,這是一個什麽禮數?回頭你還是悄悄回了二舅母,這樣的門子,最好革掉,省得将人都得罪了,主人家還什麽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