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雪中送炭

第013章 雪中送炭

葉青青從背簍裏将油雞枞拿出來,打開并取出一雙新筷子夾了一筷雞枞吃下去,“雞枞菌難尋,菌如其名,雖不是肉卻能吃出雞肉的香味,是菌中珍品,拌面,拌飯,拌涼菜都是美極,我已當面試吃過沒毒,今日賣給你們銀貨兩訖,買賣達成各不相幹。”

葉青青的意思是,東西拿走若是出了任何事情都不關她事。

“好一個銀貨兩訖,各不相幹。劍七,給錢。”未見其人,只聞其聲,馬車裏的人聲音清冷如玉,帶着一絲不容抗拒的威嚴和上位者的強勢。

劍七随手從衣袖裏拿出一塊碎銀子遞給葉青青,“五兩銀子夠麽?”

“四斤新鮮雞枞菌才能炸出這一罐油雞枞,再加上用了油和佐料本錢,三百文一罐,您給的銀子太多,我們找不開的。”葉青青先闡述清楚這個價錢的公道之處,看着那五兩的銀子,搖頭沒接。

劍七表情詫異看着小姑娘,不是說做得不易,此時四下無人,她難道看不出來他家公子不缺錢嗎?即便叫價貴些,他們也不會在意的,她竟然傻得還嫌銀子多,他無奈只得又掏了一塊更小的碎銀子,是一兩的。

“您稍等一下,我找您錢。”葉青青伸手接過,讓大哥拿錢,後知後覺反應過來今兒掙的錢都買了東西,所剩無幾,壓根不夠找給人家,一時間尴尬煮。

“不用找,你們小本買賣不容易,難得我家公子喜歡,就當公子給你們的賞錢。”劍七壓根沒在意,動作迅速抱起那一罐油雞枞踏上馬車,車夫駕着馬車調轉車頭緩緩離開。

“公子,您什麽山珍海味沒吃過,這勞什子菌子有何稀罕,能好吃嗎?”

“人生苦短,美食與愛不可辜負,世間真愛少有,美食卻是不容錯過。”少年清冽的語氣裏帶着意氣風發和灑脫不羁。

葉青青愣愣捏着那一兩銀子,聽着馬車上主仆二人毫不避諱的談話,心情有些複雜,既是懷疑,為何又堅持買,興許人家只當随手買個消遣玩意兒罷了,是她想太多了。

多出的七百文跟賞錢差不多,電視劇裏古代富貴人家倒是樂于以此表達自己優越的身份地位,她一個現代穿越的靈魂,體驗感挺奇怪的。

不過反正沒偷沒搶,陰差陽錯賣了菌子醬,兄妹二人不再逗留,盡管已經加快速度,到村口的時候天還是黑了。

這一趟驚險,兄妹二人商量了若是周氏不問他們便不告訴她在鎮上遇到的事情,以免叫她跟着擔心。

好巧不巧,二人在到家門口隐約聽到有人聲,看到梅子跟一大一小兩個人在門口說話。

Advertisement

一個婦人帶着一個半大的孩子,瘦小的婦人身上挑着兩個略顯笨重四方的木盒子,那小男孩身高比梅子高半個腦袋,梅子一看見哥哥姐姐回來,立馬高興的沖過來抱住葉青青,“大哥,二姐,你們回來啦!阿秀嬸和石頭哥哥給我們送豆腐吃呢!”

“嗯?”葉青青看向院門口一大一小兩個身影,有點印象,好像是梅子的玩伴小石頭和石頭的娘。

男孩比梅子大兩歲,今年八歲,高半個腦袋,腰上挎着一個竹編的簍子,葉青青隐約看到裏面有什麽東西在扭動,像是黃鳝,男孩皮膚黝黑,身板幹瘦,衣袖褲腿還卷着,明明還未入夏卻光着腳丫子,也不知道冷不冷。

石頭娘就是阿秀嬸,二十五六的年紀,面容倒是清秀,身材卻十分瘦弱,看上去有些憔悴,阿秀嬸是賣豆腐的,還有人開玩笑叫她豆腐西施,逢五和十大集的時候阿秀嬸做了豆腐在青石鎮賣,平日裏農閑時候都做了豆腐挑着在十裏八鄉村裏賣。

葉青青領着梅子走近一些,便聽到小石頭非常禮貌的打招呼,“青青姐姐,長生哥,我跟我娘賣豆腐回來路過,娘說給你們送幾塊豆腐吃。”

小石頭捧在手裏的是芭蕉葉包着的四塊豆腐,豆腐一文錢一塊,價錢不貴,可是在這古代,平常人家飯都吃不飽,也沒多少人家每天願意花一文錢買豆腐吃。

何況做豆腐工序繁雜,阿秀嬸一個身材瘦弱的女子,做起來更是吃力。

“阿秀嬸,這使不得,你們豆腐要賣錢呢,不過真的多謝您惦記我們。”葉青青體恤她不容易,哪裏肯要,這心意太貴重,她記得石頭家情況并沒有比自己家好,石頭爹本來是村裏手藝很好的石匠,後來有一次不小心被石頭壓斷了腿,這些年身子不好,得一直吃藥,阿秀嬸一個女人支着個豆腐攤,石頭要幫他娘還要照顧家裏和他爹,小小年紀也是格外懂事。

“青青,不礙事,這豆腐今天不好賣,沒賣完也浪費了。你們拿着,莫要嫌棄才好。”阿秀嬸性格腼腆,說話也輕聲細語的,軟軟的,溫柔極了,好似生怕別人嫌棄。

阿秀嬸話都說到這份上了,葉青青趕緊伸手接過,真誠感謝,“阿秀嬸,謝謝您。”

葉青青沒想到往常并無交集的阿秀嬸竟然會在她家最艱難的時候送吃的,自古以來,落井下石是常态,雪中送炭卻最是難得,這份恩情她會銘記于心。

“嗨,謝什麽,不值幾個錢,拿着就是。”阿秀嬸被人如此鄭重其事道謝,都愣了一下,連連擺手,“那我跟石頭先回了,他爹還在家裏等着我回去做飯,以後若是還有豆腐,我便讓石頭給你們送來。”

阿秀嬸說完便帶着石頭往清石溪對岸的家去,葉青青看着母子二人越來越模糊的背影,心裏暖呼呼的同時又湧上濃濃的酸楚,世道艱難,人都活得不容易。

一到家,周氏見兄妹兩個又是滿載而歸,眼裏浮上一抹喜色,招呼兩人洗手洗臉吃晚飯。

葉青青将豆腐放進竈房,跟周氏說了起阿秀嬸,周氏也很意外,“阿秀也是個苦命人,男人殘廢了,她一個女人家要照顧大的小的,還惦記着我們呢,平日裏我們也沒什麽往來,沒想到她倒是心善得很,她做豆腐最是辛苦,你拿一塊便是,做甚拿這麽多?人家小本買賣掙錢難着呢!”

“娘,阿秀嬸說今兒生意不好,沒賣完,我若是不要也辜負她一番好意。收着便收了,往t後咱們家若是有好吃食,也給阿秀嬸家送點去。”

周氏按照葉青青炖大骨頭的方法炖了一大鍋兔肉菌子湯,緊接着又端出一碟子色澤金黃的麥子粑,看起來就很有食欲。

麥粑是小麥粉做的,小麥曬幹,然後用石磨磨成小麥粉,其實就是面粉,只是沒現代的面粉磨得精細,看起來沒有那麽白,小麥粉加水和面烙出來的餅子,有一股麥子的清香,葉青青穿越前,小時候奶奶夏天也最愛做麥子粑下稀飯。

“娘,這麥子粑哪裏來的?”葉青青可是記得家裏根本沒有買面粉。

“今兒要說也巧,你阿秀嬸來送豆腐,你長根叔家林嬸子傍晚也來過一趟,說是今年新收的麥子,正好曬幹磨粉就趕緊送來了五斤,擔心我們孤兒寡母過餓肚子呢,還拿了十斤糙米,我原是都不要,她将這麥子面硬塞給我,她家日子也不寬裕。”周氏說完嘆了口氣,又說,“如今這村裏也就她會接濟咱們家,我本是想要給她點油雞枞,但家裏剩下的油雞枞太少拿不出手,我将昨晚你們今兒打的兔子炖了湯,給她裝了一大碗湯。”

葉青青咬了一口麥粑,滿口清香,又低頭喝了一口湯,湯汁鮮美,配着麥粑簡直一絕,“直接給肉是不太好,回頭我做點吃食,給林嬸子家還有石頭家都送去一些。”

李長根是村裏少有的外姓人,早年随着一個重病的爹遷來葉家村,買了村子邊上三間破茅屋,沒兩年他爹就病故了,留下李長根一個人,拖到二十六才娶到林氏,林氏是外村的孤兒,兩個人走在一起不容易,家裏現如今只有一畝旱田,一畝旱地,種出來的莊稼交了稅,連自己糊口都不夠,平時也就靠李長根上山打獵換幾個錢勉強度日,家裏現有一個女兒,叫李秀玉,如今十三歲,比葉青青小兩個月,現今林氏又懷有身孕,家裏也沒個長輩幫襯,日子也是難熬。

周氏和林氏結緣,也是之前林氏在河邊洗衣服,差點滑倒,是周氏好心扶了她一把,林氏心地善良,知恩圖報,這些日子看她們孤兒寡母日子艱難,也算是掏心窩子接濟他們這一家子。

對于這樣一個善良的長輩,葉青青心裏很是感激。

“好,你林嬸子自己也是良善之人,她待咱們的好,咱們可要念着。這白面在鎮上賣七文一斤呢,比大米還要貴兩文,想是她念及我月份大,你又鬼門關走了一遭,這才送過來給我們補身子的。”周氏說起來既感動又心酸,眼眶濕潤,一個不相幹的外人待她們都比葉家老宅的父母兄弟強。

“娘,您別想太多,林嬸子家如此幫襯咱們,不若咱們帶她家閨女秀玉上山采山貨,多少能貼補一些。”葉青青寬慰周氏。

“好,那秀玉性子倒也活潑,像你林嬸子那爽朗的性子,你跟她多走動也有個說話的體己姐妹。你林嬸子晚間回去時,看咱家院子裏菜地空着一大半,還說回頭給送點南瓜苗、冬瓜苗,絲瓜苗、四季豆、缸豆種子過來,我讓她家裏若有餘一并勻點韭菜苗和蔥苗種呢!想必你會喜歡。”周氏見閨女如此懂事很是欣慰,對于李長根夫婦的人品她一萬個放心,自然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跟她家孩子多走動。

“喜歡,韭菜可以炒雞蛋,還能包餃子,蔥炒菜煮湯放一點調味增香。只可惜現下不能種蒜,我喜歡吃蒜苗。”葉青青很開心,周氏處處想着她,這種感覺真的很溫暖,她也會讓這個家越來越好。

“急什麽,慢慢來,先種幾樣菜,我們慢慢來,你喜歡的想都給你種。”周氏滿口答應,眼中滿滿的寵溺。

“娘,我想做鹹菜賣。”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