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章

第 35 章

一夜時間匆匆而過,因為第二天是元旦。

作為學生的李曉玫和李曉陽都放假了,爺爺和宋懷言兩人本來是單位不放假要求他們最近好好工作,過兩天再調休的。

但即便上面的領導不高興,總是聽領導話的他們,也在這個日子請了假。

所以這一天,所有的李家人和宋家人,都去新店幫忙和湊人氣了。

大人們有他們自己的人脈和方法,在李曉玫幾個小的趕過去時。李爺爺的一些朋友工友,已經送來了花籃了。郊區鄉下的一些親戚,也趕來湊熱鬧了。

他們一個小區很多的鄰居和朋友們,也在王叔王嬸帶領下,過來給他們送花籃了。

大家一會送花籃,一會點鞭炮。

在一陣噼裏啪啦中,今天依舊穿了自己平時的衣服,但穿了一個新圍裙,還把頭發紮的結結實實的李媽媽。在大家的吆喝聲中,高高興興跟站在右邊的爺爺一起拉下了上面遮擋牌匾的紅布布條。

在一聲一聲的恭喜和鞭炮聲中,李曉玫拿着宋懷言的相機,像個專業的攝影師那樣拍照留念着。

今年才三十五歲,差幾天才到三十六歲的年輕媽媽。

五十出頭還不到六十歲,看着精神抖擻的爺爺奶奶。

拿着兩個小炮仗,穿的像小豬,高興的臉頰紅撲撲的自家弟弟。

站在人群中,努力站直身體,臉上也多了很多笑容的宋爺爺。

過來給他們家添人氣,在她家做第一個顧客的胖胖王叔王嬸,還有被他們帶過來的九歲東東和玲玲。

穿着自己最好的中山裝,但卻跟小五叔叔一樣,給他們親自背來一麻袋花生的大爺爺和二爺爺。

看自己在拍照,表現的有些害羞,不好意思擡手擋自己鏡頭的宋懷言。

還有那個提着一個小花籃,臉色漲紅,期期艾艾親自過來。親自進店面,親自給媽媽送花籃送恭喜的未來小嫂子。

感覺這一輩子真的挺好,擡手對着鏡頭露出一個V。随即李曉玫也在年輕宋懷言的注視下,也在她家新店的前面拍下了一張留念。

等拿着相機,把一切感覺該拍攝的都拍攝後。之後李曉玫就拿着她前天打印的宣傳單,立馬出去發宣傳單了,立馬出去招待路上的客人。

“你好,新店大酬賓,今天我們餅店所有餡餅都打八折,需要了解一下嗎?”

“你好,我們新店剛剛開業正在做促銷,原本四毛的甜大餅今天賣三毛二。原本二毛的酥餅,今天只買一毛六,要買兩個嗎?”

小小的店面一下子來了這麽多親朋好友,大家這麽遠的過來,爺爺奶奶他們肯定要好好的招待客人的。媽媽也要顧着那些真正被吸引過來的真正客人,也不可能離開。

這個時候,在裏面找不到位置的李曉玫,只能站在站在外面繼續發傳單了。見她開始忙活,一直跟着她行動的宋懷言自然也跟着出去發傳單了。

“小小這丫頭,怎麽感覺一下子就長大了。”

李家開的餅店,裏面還買牛奶和豆漿。這樣的情況下,這些過來捧場的親戚朋友們,暫時只能坐在店裏的四個桌子邊,吃幾個店裏做出來的大餅,外加喝點牛奶和豆漿了。有些完全不喝這些的,或者不好意思在這裏喝這些的,都是強硬的要了一杯茶水。

大家在裏面吃吃喝喝時,看到在外面利索發傳單的李曉玫,有人露出了感慨的模樣。

“确實看着突然就懂事了,你看她發傳單的樣子,還有跟人說話的樣子,這丫頭是一點都不緊張和害羞啊。”

看到有人拒絕,李曉玫也微笑着,一秒鐘都沒有停頓繼續給人發傳單的模樣,現場李爺爺的一位老同事也輕輕開口道。

其實是現場這麽多人,有人認識,有人完全不認識。大家擠在這樣的小店裏,稍微熱鬧一下後,就感覺尴尬了。為了不讓現場氣氛冷了,大家見有人開頭就順勢說起了這個現場大家都喜歡聽,也接上的話題。

而轉頭看着自己在外面忙活的小孫女,還有跟着她出去忙活的宋懷言。李高山在稍微愣了一下後,也說道:“這個丫頭,今年确實有種一下子就長大的感覺。我會下定決心買下這裏,跟她說的那些通貨膨脹,人民幣貶值有一定關系的。”

“怎麽說?”

現場有親戚好奇,下意識問了一句。

然後就在這個場合,在店裏只有幾個零星的真正客人,其他四個桌子上幾乎全是過來恭喜的親朋好友的情況下。李爺爺就用開玩笑的語氣,把之前李曉玫跟他們說的那些內容,全部都說了出來。

李爺爺說的計劃經濟,市場經濟那些,現場很多人其實是不懂的。關于沈陽現在有很多國企倒閉,很多人失業的事情,這種場合說着不合适。李爺爺顧忌場合,也只是随意的說了一句并沒有多說。他重點說的,其實還是最開始說的現在物價越來高,房價越來越高。他們貌似在經歷通貨膨脹,錢越來越不值錢的話。

那些複雜的大家不懂,但現在物價越來越高,錢越來越不值錢大家卻是深有體會。然後很快,大家就都說起了這個話題。

“你孫女說的都是對的,我記得去年的時候豬肉才一塊三,現在已經變成兩塊一了。”

“不是,豬肉之前不是一塊八嗎?怎麽突然變成的兩塊一了,什麽時候漲價的啊?”

“就前幾天剛剛漲的,你不知道嗎?”

“這個确實沒留意。”

“不光豬肉漲了,牛肉也漲了,原本兩塊二的牛肉,現在變成兩塊七了。”

“雞蛋和牛奶的價格,最近也漲了。大家如果有錢,盡量多買一點能放的東西放在家裏,不然過一陣過年的時候肯定還會漲一波的。”

“唉,這些都是國家實行什麽價格雙軌導致的。雙軌來雙軌去,最後就被那些黑心的人賺到錢了。咱們的豬肉、雞蛋、白菜和方糖,以前被國家管着的時候,價格哪有這麽貴過。現在被那些人控制了,價格不就上去了嘛。”

“唉,這種話老哥還是少說。豬肉雞蛋這些價格雖然高了一些,雖然說是放開價格了。但我們現在還都買得起,這說明這些其實還是有人稍微管着的。有些國家計劃管控着的東西,價格現在漲的更是沒辦法說了。聽說現在已經有人在私下倒賣批條呢,那些人花大價錢搞到批條,再賣東西自然要加錢了。”

“我說我今年買的熊貓小冰箱,怎麽從去年的一百八,一下子漲到二百二了,原來是這樣!”

“你那還是好的呢,我前不久陪我老婆去大商場,你說的那個熊貓小冰箱現在已經變成二百五了呢!”

“我靠,那意思是現在什麽都張,就我們的工資不漲呗!”

“不是兄弟,這話也不對,以前我們一個月才賺七八塊,現在都變成六七十一個月了,其實工資也漲了不少。只是這個漲的迅速,完全比不上我們的物價而已。”

“唉,你們說的這些其實還是漲的少的。你們想想我們沈陽鐵西區的房價,以前是多少一平,現在是多少錢一平?”

“我記得以前鐵西廣場那邊價格好像是一百五,現在好像到四百塊了吧?”

“對啊,以前我們工資七八塊的時候,一平米一百多塊,當時我們買不起。現在我們工資變成五十塊,一平米變成四百多,我們同樣買不起啊。”

“買不起就不要買了呗,就好好的把自己兒子送進廠子裏,讓他好好幹,争取過個十幾年就分一套呗。”

“現在分房子不容易了,而且現在年輕人進廠子,廠子已經不給固定工的名額了。現在我們家那兩個小子進去,都是所謂的合同工,都不算真正的工人了。”

“誰說合同工不是工人,這種進廠機會,好多人現在沒有學歷沒有關系還進不去呢。”

“這話也對,如果不是我們私下找了老書記,我的家那兩個小子,今年不一定能進去呢。”

現場的很多人都是李爺爺朋友和工友,只有少部分是李家在鄉下的親戚。

大家坐在這樣的場合,能真正在人前說話的。其實都是肚子裏有些東西的,或者平時在現實裏電視上學了不少東西,能在人前說上一些話的那種人。

大家侃侃而談的時候,其實也有一點點誇張成分的。

但不管怎麽誇張,其實大家說的房價,豬肉價格,雞蛋價格還有米價油價說的都是真的。

在大家大談現在的物價确實恐怖,購買力确實大不如前時。一直沉默的宋大牛嘴巴動了動,下意識的看向身邊的好兄弟。

被他看着的李高山一下子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神也帶出一絲迷茫和震驚。

因為這一刻,他才再次有了一種,原來自家孫女孫子之前說的那些都是真的。原來現在的物價和通貨膨脹,真的已經這麽嚴重了。

這些事情如果不是之前的李曉玫總說,如果不是他刻意向宋懷言和自己去新疆的大孫子專門詢問過。那麽今天大家一起說到這些了,他肯定也跟大家一起随便說說就過了。

但偏偏,這些事情他之前專門的問了好幾個孩子。偏偏李曉玫他們,全部都說的頭頭是道的。

本來他買房子,大部分只是為了給自己女兒買個地方,讓她遠離他們的工人村,讓她在這個地方好好振作。本來他真正買房,李曉玫他們幾個孩子說的,他只是聽了一點點的。

但到了現在,他卻有種原來他提前花錢買房了,真的很劃算,真的做了正确事情的感覺。

他在這裏感慨時,坐在衆人旁邊的王家夫婦也是下意識的互相看了一眼。

農村有一種想象,就是住在一起的幾家鄰居,總是在攀比。

就是今天我家買了電視機了,隔壁的那家不管家裏富裕不富裕,不管他跟隔壁的那家關系好不好。最後幾乎都會咬着牙,自己也立馬買一個的。

王李宋三家的情況,其實跟農村住的很近的那種喜歡攀比的鄰居家很像的。

雖然大家關系平時看着很好,但李家買了電視機了,過幾天那個電視機肯定也出現在王家和宋家了。

像王家最開始買上冰箱時,當時李家和宋家都感覺他們挺傻的,都感覺他們東北不需要冰箱這個東西。

但是大夏天在他們家吃了幾次從冰箱拿出來水果後,沒過多久的,李家和宋家也都跟着買了一臺小冰箱。

像李家的那個縫紉機,最開始其實是宋懷言母親在老家先買的。

當時還沒有搬到新樓的李媽媽去她家見識了幾次,最後實在喜歡,就期期艾艾的跟自己父親提了一句。然後第二個月,李爺爺跟李奶奶就搞了一張縫紉機票,去專門的提貨了。

就是李宋王三家的情況,現在其實還跟以前的農村一樣,他們的攀比心态其實還是特別嚴重的。

用另外一種說法,就是他們三家很多東西,其實都是其中一家先買了先用了。另外兩家知道了,試用了感受過了,覺得好他們都跟着買的。

現在到了房子的問題上的,本來不管是王軍家,還是隔壁的宋懷言家。大家原本其實一點想買的想法都沒有,以前甚至連想都沒想過。

大家都是家裏有老房子,現在單位又分了新房子的,他們就完全不想買房的事情的。

但偏偏現在李曉玫家先買了,他們不光早早全款買房子了,他們還在市中心開了一個店。

然後就因為被他們家刺激到了,買房的事情,現在就像以前的冰箱,電視機,收音機,自行車,縫紉機那些一樣,也突然強勢的進入到了他們視線中和腦海中。

但兩三萬塊的房子肯定跟一百塊的小冰箱,一兩千電視機不一樣。所以盡管心裏跟着也起了心思,但他們也不敢貿然跟着買的。

但這一刻,聽着大家的議論聲,不管是王軍夫妻,還是沉默的宋大牛,他們想買房的心思卻突然變得迫切和堅定起來。

王軍夫婦他們是每人都領七八十的雙職工,他們父母都退休了,現在每月領的退休工資都比他們收入高了。最關鍵的是,他們父母工作一輩子也跟李曉玫爺爺奶奶一樣也攢了一些錢。本來那些錢,他們是完全不敢動的,也不想動的,他們也沒有買鋪子買樓房的想法。

但現在他們再次聽到了錢不值錢的言論,再次聽到了未來沒有了固定工,以後分房子也會特別難的言論。

想到這些,一直蠢蠢欲動他們,就是心裏再次動了起來。

最關鍵的是,以前這些話只是像李曉玫宋懷言這樣的孩子說時,他們在內心深處雖然也覺得李曉玫他們說的是對的。但盡管如此,因為他們的年齡,他們還是有一種,小孩子的話不能全聽的感覺。再加上買房子的事情真的是特別特別大的事情,一不留神他們家所有儲蓄都要搭進去,他們也不得不慎重的。

但現在這話變成了現場的很多跟他們同齡,甚至比他們大很多的長輩們說。

看着那些跟李曉玫爺爺差不多年紀的年長工友們,看到現場大家都在說物價飛漲和錢越來越不值錢,他們就不得不認真了。

反正今天從李家回來後,受到刺激的王家夫婦就開始真的想買房的事情。

宋懷言的爺爺這邊,他也在想這件事情。

當年他們廠子發生意外,當時被傷到到腿的他,其實是領到了一筆傷殘補助金的。甚至他的兒子兒媳意外在工廠死亡後,工廠也秘密的給他們家補償了一筆錢。

當年工廠可能就是抱着已經給他們家補償款了,再分房子時可能才沒有再考慮他們家。

反正工廠給他的,兒子兒媳的死亡賠償金和他的傷殘補助,這些年宋大牛一分都沒有動過。

那些錢是拿他兒子兒媳兩條命和他的一條腿換來的,他完全不敢動,也不想随便動的。

他想着,到時等他孫子将來要結婚了,或者結婚後他們家碰到什麽難處了,他再把那些錢拿出來的。

但現在想着大家說的那些通貨膨脹,想着大家說的錢越來越不值錢的話。想着以前一百塊能買到的東西,現在确實變成一百五,兩百塊才能買到了。想到自己記憶裏的大米确實是從一斤一毛錢變成現在六七毛了。

晚上回去認真算了一下,意識到現在的物價已經漲了好幾倍了。

确實是大家說的那種,東西越來越貴,錢越來越不值錢的情況。

心裏想了又想,想起今天隔壁老大哥家的熱鬧,想到從以前起他們兩家都是一模一樣的情況。想到李家情況這麽好,他們家如果條件一直都這麽差。可能隔壁的小小,又會跟以前一樣突然的看不上他的孫子。想到自家孫子說的那句,如果他現在手上有錢,他一定提前在市中心買個房子的那句話。

一直把孫子話記在心裏的宋大牛,當即也有了要給自家孫子買個房子和鋪面的想法。

其實大部分人都感覺老人們和父母輩們都是那種特別扣扣搜搜,特別優柔寡斷的性格。

但真正的事實是,這些人中的一部分,他們買個雞蛋買一斤豬肉。可能會貨比三家,可能會不停的猶豫和糾結。

但在買一些大物件或者大東西時,他們卻又掏錢掏的比年輕人都幹脆,幹脆的讓人側目。

反正半個月後,等李曉玫忙着準備期末考試時。猛然聽到自己母親說隔壁王家和宋爺爺家,兩家找了同一個中介,正在市中心看合适二手房後。說實話,當時正在學習的李曉玫就是完全的震驚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