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第64章 第六十四章

夏衣衣她們家過了個難得的好年, 吃得飽穿得暧,不必再委屈自己,不用去給夏老頭夏老太和夏明洋他們一家吸血鬼當牛做馬, 日子過得自然舒坦。

再加上她們每個人都有拿得出手的本領,有了更好的未來,就連最小的夏衣衣,也有極為出衆的修煉天賦,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發展。

所有人心裏當然更加舒坦。

大年初一, 一大早,夏衣衣和哥哥姐姐全都換上了新的棉衣。

新棉衣蓬松暄軟,夏衣衣還是第一次穿這樣簇新簇新的衣服, 高興得站在床上翻來覆去地照鏡子,像只歡快的乳燕,眼睛亮晶晶的,臉上的笑容就沒落下去。

“哇,新棉衣穿着好舒服,姐姐快看衣衣好不好看!”

最近這兩三個月, 家裏的夥食一直不錯, 隔三差五還有肉吃, 再加上奶粉、麥乳精之類的補着, 還有藥物調理和靈氣滋養, 原本瘦弱得一陣風就能吹倒的夏衣衣終于長了一小圈肉肉,白白軟軟的臉頰上的嬰兒肥愈發明顯。

看着就好捏。

而平時, 夏琴最喜歡的就是投喂夏衣衣,然後捏捏她的小臉蛋, 別提多滿足啦。

“咱家乖衣衣最好看啦。”看着夏衣衣活潑的模樣,夏琴的心口又綿又軟, “來,姐姐再給你編個漂亮的頭發,保準你變成咱們村裏最漂亮的小姑娘!”

聞言,夏衣衣點頭如搗蒜,立馬自覺地翻出梳子爬到夏琴身邊,然後把梳子遞上。

買的棉花和棉布不夠用,林芳只給三個孩子一人做了一身新棉衣,用剩下的碎布和僅剩的棉花給自己和夏明海納了雙新布鞋,也算是新年換換新,圖個好兆頭。

夏明海的布鞋是黑布面的,配上雪白厚實的千層底,穿上去走路都輕了幾分。

至于林芳自己的布鞋,雖然剩下的都是些花花綠綠的小碎布,但憑借她出色的手藝,拼接搭配過後,也另有一番美感。

現如今她們一家的日子越過越好,但為了避免別人察覺出問題,惹出什麽麻煩事,夏琴和夏雲肖都在新棉衣外套了層舊衣服,夏衣衣也是。

說是舊衣服,但洗得幹幹淨淨的,只在袖口磨損處打了一兩個補丁,看上去并不難看。

尤其是夏琴和夏衣衣,她們兩人的補丁不是普通的方形或圓形,而是花朵和雲朵形狀的,點綴在衣服上,倒是比原來更好看了。

夏明海穿好新鞋,直接抱起收拾妥當被打扮得好像洋娃娃的小女兒:“好了,咱們出發去拜年。”

夏衣衣興奮地舉起小手:“耶,出發喽!”

這邊講究大年初一上午去同村的親戚長輩家拜年,一般是家裏的男主人和孩子們去串門,家裏的女主人則留在家裏待客,準備招待那些來自己家裏拜年的晚輩們。

夏明海帶着夏衣衣一起,至于夏琴和夏雲肖,兩人分別找跟他們歲數相近的小夥伴們一道去拜年。

三人走後,林芳在屋內擺好花生瓜子和糖果,然後就到竈臺那裏去燒熱水,待會兒沏茶要用。

之前置辦年貨的時候,家裏買了最便宜的茶葉,其它的也都是按照村裏的傳統采購的,基本都是最便宜的那種,與其他村民相差不大。

不過,糖果之類的倒是比往年多了一些。

雖然是供銷社裏價格最低的那種,沒有多少口味的硬糖,但也足夠前來拜年的孩子們高興了。

比夏明海和林芳輩份小的總共沒有幾家,孩子居多,看到小蘿蔔頭們乖乖喊人拜年,林芳便樂呵呵地每人給抓了幾塊糖:“拿去吧,大家都甜甜嘴。”

孩子們紛紛驚呼:“哇,這些都是給我們的!?這麽多糖!”

七十年代的農村,家家戶戶都不富裕,孩子們想要吃糖,基本只有過年的時候才能吃到。

即使一年才買一次,但精打細算的家長們通常也不會買多少,一次最多買個十幾二十塊,這還包括過年要送人的份。

家裏孩子多的,估計每人能分個一兩塊就不錯了。

去別人家拜年,家庭稍微富裕些的,會給他們一人一塊,不富裕的,自然是沒有糖吃的。

所以到最後,每個孩子手裏也沒幾塊可吃。

沒想到林芳一給就是好幾塊,比其他人要大方得多,嗚嗚嗚,她真是世上最好最好的好人啊!

孩子們珍惜地收好糖果,然後大笑着一哄而散,腳底跟抹了油似的,那模樣是生怕林芳再把糖給要回去。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種最便宜的糖,夏琴直接買了一大袋,随便他們吃都不怕。而買給夏衣衣的,則是各種口味的水果糖,還有糖中貴族大白兔。

夏東寶兄妹也是林芳和夏明海的小輩,不過兩人并沒有過來,知道自己過來也是坐冷板凳,所以懶得自讨沒趣。

兩家現在基本跟斷了沒有區別,誰也不登誰的門,連當初分家時答應給夏老頭和夏老太的東西,也是按月托大隊長稍過去的,省得兩個老的找茬鬧上門來。

上午在村裏拜完年,下午就沒什麽事了,一大家子湊在一起圍着火爐聊天,聊聊各自去過世界有什麽好玩的或者讓人印象深刻的事,夏衣衣半趴在林芳腿上,跟聽故事似的,聽得津津有味。

火爐邊上烤着紅薯,不多時,紅薯特有的香甜味便充斥滿整個屋子,讓這個無比簡陋的房間徒增一股溫暖的煙火氣。

林芳把烤好的紅薯放進卷好的紙筒中防燙,遞給夏琴和夏雲肖各一個,然後又拿出一個僅有半個巴掌大小的紅薯,左右手倒了幾下,等溫度稍微降了些,一邊吹氣一邊剝皮。

烤紅薯褪去被烤得深焦的外皮,露出裏面紅紅的內陷,香氣更是撲鼻而來,引得人食指大動。

林芳熟練地卷了一個小一點的紙筒,把剝了一半的紅薯送到夏衣衣面前:“來,衣衣,這個給你吃。”

夏衣衣接過紙筒,沖林芳露出一個軟呼呼的笑:“謝謝媽媽,媽媽也吃!”

說着,她高高舉起紅薯,把香噴噴的紅薯內瓤湊到林芳嘴邊,喂給她吃。

“好、好。”

林芳笑着咬了一口,然後又把紅薯推了回去:“衣衣吃吧,媽媽吃瓜子。”

瓜子是新炒的,越嗑越香,她一邊嗑,順手還給夏衣衣和夏琴剝了一些瓜子仁,放在桌子上,方便她們待會兒吃。

一家人就這樣和樂融融地圍着火爐聊了小半個下午,然後一起準備晚飯。

晚飯前,林芳和夏明海特意帶了幾道菜和一大盤餃子給何教授他們送過去,當然也叫了另外三個下放人員一起吃。

送完飯,兩人就離開了,并沒有多寒暄,以免被村裏人看見亂嚼舌根。

要知道,這個年頭誰多跟下放人員多說幾句話,沒準都會被有心人捅上去,給他們扣個大帽子,嚴重點也許還會被革委會的人下來抄家,讓人不得不防。

兩人走後,何教授便張羅着開飯。

牛棚裏沒有桌椅之類的,幾人幹脆就着屋裏的磨盤開始吃飯。

吃了幾口後,旁邊程姓中年男人笑着說:“夏家這兩口子是真不錯,我們今天可是沾了何老的光了。”

另外的夫妻倆也應和着點頭,沒有何老,他們只能吃糠咽菜,可吃不上這麽好的一桌菜還有餃子。

別說,夏家人的手藝是真不錯,即使是嘗遍了山珍海味的他們,也覺得今天這一頓,是他們此生吃過最好吃的飯菜。

吃着吃着,幾人都不禁濕了眼眶。

為了夏家那難得的善意。

大年初二,是嫁出去的女兒回娘家的日子,夏明海一家依舊起了個大早。

幾人吃過早飯,收拾妥當後,這才施施然出發。

林芳的父母家距離林崗村算不上太遠,徒步走一個多小時就能到。

往年林芳為了面子,都會咬牙從牙縫裏省出些吃的喝的用的給帶過去,父母兄弟們有困難的時候,也是她幫的忙。

遠的不說,就說之前二弟妹難産,動手術卻沒錢,是林芳又出錢又出力,守在她床邊照顧了足足三四天才回家。

還有一年,她爸因為幫人家上梁摔折了腿,正趕上麥秋,家裏的農活沒啥人幹,也是她跟夏明海兩人幫忙,又搶收又搶種,這頭打麥曬麥一樣不落,那頭又給新種的玉米澆水施肥,小半個月的時間,兩人幾乎都瘦了七八斤,差點累成人幹。

要是沒有她們兩口子,林家的糧食估計連一個月都撐不了。

因為這些事,她自己沒少挨夏老太的罵,罵她吃裏扒外,胳膊肘往外拐,是個白眼狼之類的。

可自從前世大兒子住院急需用錢,林家卻一分錢不肯出,最後害得大兒子因為搶救不及時去世後,林芳就對親爹親媽和兩個弟弟徹底寒了心。

他們才是不懂感恩、喂不熟的白眼狼!

這一次,林芳只随手團吧了兩捆野菜幹,塞進籃子裏,又在上面蓋了層布,充當年節禮。

其實林芳原本是不打算再跟那頭有什麽來往,但之前他們從她手裏陸陸續續地借走了不少錢,她必須得給要回來,憑什麽便宜了他們那群小人?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