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王奇被罰
第十一章 王奇被罰
其實上一世沒有發現事情真相的宋拾安很是自卑,因為沒有得到母親的喜歡,他以為是自己做得不夠好,母後不喜歡他被人欺負,那他就遠離那些人。
母後總是要他抄寫經文,那他就一次抄寫比一次好。
他一直渴望得到一絲關愛,一絲來自母親的關愛,但直到發現事情真相他都沒有得到。
足以見得,上一世他舉兵謀反的時候是下了多大的決心,是有多大的痛苦才會讓他一個性格如此柔弱的人舉兵逼宮。
下朝之後,皇上留下宋拾安,問他關于民學的事情,宋拾安不卑不亢,不避重就輕,就現在情況分析。
宋盈德發現他這個兒子頭腦清晰,對朝堂政治很是敏銳,簡單的幾句話就把這複雜的事情概括起來。
他覺得,重兵不是壞事,但一定要興農,農是一國之本,農只要起來了,糧食足夠百姓的同時這糧草也足夠,就該有的都有了。
他覺得之前有些忽視這個兒子了,以前的他覺得宋策很是聰明機靈,但現在看來,好像宋拾安更加理智,分析得也更是合理,更适合他現在東宮之主的形象。
宋盈德很認可宋拾安這個想法,“拾安啊,你是東宮之主,就應該有東宮的做派,懦弱退讓并換不來別人的尊重,你有自己的責任,身為東宮的責任。”
宋拾安跪地,“是,兒臣謹記父皇的教導。”
這時王奇和總管太監一起進來,總管太監還端着一碗參湯。
“皇上,該喝參湯了。”
宋盈德現在幹勁十足,宋拾安提出了很多的東西,他覺得這把老骨頭又可以再幹幾十年了。
一擡頭,看到還站在殿中,臉色有些蒼白的宋拾安,“拾安的臉色怎麽這般差,可是宮人伺候不仔細?快把參湯喝了。”
王奇笑着接過太監手裏的參湯,“太子殿下最近一定是因為民學一事太累了,奴才聽說太子殿下親自去城北找那些有學之士呢。”
宋拾安臉上依舊是平靜謙遜的模樣,“王公公消息還真是靈通,不過是閑來無事去走了走。”
王奇端着參湯走近他,宋拾安伸手去接,只是不知道怎麽回事,本來端得穩穩的湯就這樣朝着他的手背倒去。
那可是剛開的參湯,因為每次宋盈德都不會立刻喝,每次都要重新熱,所以他們都會把剛開的參湯送來,放到合适的溫度,宋盈德就會想喝了。
宋拾安只覺得手背一燙,他手無意識的甩出去,正好甩了王奇一個大嘴巴。
宋拾安忍住自己手背的灼燒感,沒有喊出一聲。
宋盈德起身,“怎麽回事?”
王奇匍匐跪地,“皇上恕罪,奴才手滑,燙到太子殿下了,奴才該死。”
“愣着幹什麽啊,宣太醫啊。”宋盈德大喊一聲,把邊上站着不動的太監喊醒。
“拾安,沒事吧。”宋盈德上前查看。
宋拾安伸出手,手背一片紅腫,這樣子不出一炷香一定出水泡。
“王奇,你來宮中二十幾年了,怎麽連一碗參湯都端不穩嗎?”
王奇跪在地上瑟瑟發抖,嘴裏一直重複着皇上恕罪,奴才該死。
太醫還沒來,宋拾安不想繼續在這裏呆着,他想速戰速決,趁現在他父皇正在氣頭上呢。
宋拾安開口,“父皇,王公公也不是故意的,兒臣沒事。”
宋盈德眉眼一蹙,“拾安,你是不是忘了朕剛剛對你說的了?”
宋拾安像是下了很大的決心,“是,父皇。”
他轉身看向跪在地上的王奇,“王奇,伺候不善,去司禮監領罰五十棍。”
王奇态度很是端正,“謝太子殿下。”
宋盈德一聽,才五十棍,這宋拾安的手可是燙傷一大片,這未免太輕了。
但他知道要讓宋拾安一瞬間改掉他弱弱的性格不現實,他又開口,“王奇既然伺候不善,手腳不靈利,那就先回去一個月,等學好怎麽伺候主子再來。”
這說好聽點是回家學習,但這就是明晃晃的待崗一個月啊,這一個月的時間,別說是皇宮了,就算是民間可都變了幾個樣了。
但現在王奇只能領命還要感謝主子的不殺之恩。
在皇宮叱咤了十幾年的王奇今日算是栽了。
去司禮監領罰,那些人有意偏袒,但他卻不敢,說不定皇帝讓人盯着呢,要是敢徇私舞弊一下,這掌印的位置指不定都要丢了。
“不可懈怠,平日怎麽懲罰,現在就怎麽懲罰。”
他結結實實的受了五十棍,勉強扛到打完才暈倒。
宋拾安沒有在宋盈德的殿裏處理傷口,他回自己的承風殿讓桑曲去拿燙傷的藥。
桑曲看到他手背已經開始冒起了水泡,心疼得很,那淚珠子都快要掉出來了。
“殿下,您的命怎麽比奴才的還要苦啊。”
宋拾安卻是一笑,“你主子我現在的命好着呢,等着吧,好日子就要來了。”
他這手是故意伸過去的,不然就人的本能,肯定會下意識的躲避,但他就是故意伸過去,所以才會燙傷這麽寬。
王奇在父皇那裏很得寵,要是不把聲勢弄大,不讓父皇覺得自己柔弱,他指定不會受這麽重的懲罰。
但他這小小的一塊傷,就能換得王奇被待崗一個月,還打了五十棍,王奇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讓人往輕了打,他只會讓人往重了打。
所以他是一點都不擔心司禮監的徇私舞弊。
王奇被懲罰這件事很快就傳得到處是,有人猜測,這皇上如此偏袒太子,肯定是寄予厚望的。
有這傳言啊,自然的有些人就坐不住了。
當然也有人躺不住了。
施硯得到消息,王奇被打五十棍,而且還是太子殿下罰的,他很是好奇,這人能耐挺大啊。
這昨日才答應給他撐腰,今日王奇就被打了五十大棍,他實在是等不了,就算自己的後背有傷,他也貿然進宮。
雖然這宮門落了鑰,但他想要進宮也不費什麽事兒。
他徑直朝着承風殿而去,本想走正門進入,誰知道看到承風殿院中有兩個婆子在嘀嘀咕咕說着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