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章

第 17 章

第十七章

蒸饅頭發面需要時間的。

好在中午前燒水啥的炕都是熱的,直接放炕頭上捂着,還跟趟。

梁母起身看看一盆豆角都摘完了,就轉身去了下屋。哥幾個帶回來的東西都存這裏呢。本來想分分,結果晚上要一起吃飯,倒不如先吃吧,有剩的再分。

回來的時候,牛背上都駝了筐子,一共有十七只野雞,可能是這兩天要下雨了,野雞飛得低,再一個也快到家了,哥幾個才打了這麽多野雞。

前頭她和妯娌姜氏就已經拿鹽抹上腌起來了。待會拿出四只來準備晚上吃。少的話,每人一筷子都夠嗆。

都是自家人,早吃晚吃都一樣,沒啥舍不得的。

剩下的,一個媳婦娘家一只,她和姜氏娘家也有,去了八只,還剩5只,給倆閨女一家一只。剩下的兩院分分。

另外,還有幾大塊牛肉,估計得有個三四十斤了,也是大俠給的。都抹了鹽,估計這哥幾個路上一點都沒舍得吃,都帶回來了。

今晚就吃一塊吧,除了這哥四個,別的人包括他們老兩口都沒吃過牛肉呢。

剩下的也得每家分點,每家分一斤半牛肉吧,畢竟是稀罕物,再多不合适,少了不夠一盤子。

還得給倆閨女家各留兩斤,吃沒吃到,分就都分半斤。

正好,快到中秋節了,這下節禮就全乎了,兒子、媳婦走親戚,每家在打一壺酒,一包點心就成了。

梁家對兒媳婦好是附近幾個村子都知道的,除了老大和老二的媳婦是特別挑的,其他哥幾個娶媳婦那都是媳婦娘家自己找人來問。

都是心疼閨女的,當然想把閨女嫁到風氣好的人家。不受磋磨,還吃的飽,吃的好,生男生女都沒人給臉色看。

Advertisement

用周氏的話說,她都是搶着要嫁梁家來的,她可不想像村裏的小姐妹一樣,在婆家吃個飯都數米粒子。

梁母自己咣咣剁了四只雞,這野雞真肥,裝了滿滿一盆雞肉。

等饅頭都上鍋蒸了,外面有了響動。

梁五和梁六抖抖雨水邁進屋,他倆頂雨摘菜去了,他們家這種時候都是男人上,女人盡量不淋雨。

“娘,有雞肉吃啊?”梁六欠欠地湊他娘跟前看菜,“喲,這啥肉啊?”

梁母給了他一巴掌,“等着吃得了,嚷嚷啥,怕別人不知道你吃啥是吧。”

梁六尴尬地嘿嘿一樂,幾個嫂子看着呢,多不好意思啊。

梁五在弟弟頭上敲了一記,“傻樣兒吧。”先頭卸東西的時候沒聽老七小八說牛肉麽。

只是他也沒想到,大娘這麽舍得,竟然拿這麽大一塊出來,就自己家人吃啊。

正熱鬧着,梁老大和老四前後腳進了院子。

老四提着一個木桶,朝梁母道:“大娘,有豆腐,大半桶吧,我給包圓了。”

“行行,多點好,我還怕不夠吃呢。錢夠不?”

“夠了,還剩幾個子。”

梁大哥也脫了蓑衣和鬥笠,放下背簍,“今天一早就下雨,潘屠戶沒出去收豬,只殺了自己養的一頭,除去送到鎮上的,家裏就剩下脊骨和下水了。我要了脊骨,下水要了幅豬肝,大腸我爹和我大爺都愛吃炒肥腸,就要了一根。”

“我也愛吃。” 老五也欠欠地接話。

======================

梁母看菜都備齊了,揚聲朝老三屋裏喊:“老三家的,該起竈啦。”

“嗳,”梁三嫂麻溜從屋裏鑽出來,扯扯衣襟,“娘,都做啥菜?”

梁母指着豆腐和脊骨肉,“這些豆腐,還有這大條脊骨上肉也不少,還有大腸、豬肝、雞蛋咱家還有二十幾個,你二嬸那邊有十幾二十幾。

老四去拿十個過來,兩邊都給孩子們留幾個。”

“野雞肉我都剁出來了,是炒還是炖,你說了算。”

“還有這些豆角,油菜,茄子,辣椒。金瓜也能吃了,摘了兩個回來。還有嫩苞米,是炖肉裏還是怎麽整都行。你看着安排。”

還有不少蔥姜蒜的。

梁三嫂打量一番食材,大包大攬道:“行,那什麽,娘,你們誰把大腸洗了,我這手要是洗大腸,做別的就都是臭味兒了。

別的。。。咱們用大鍋來個一鍋出,脊骨、金瓜、苞米段加豆角和茄子還有豆腐,自己家人,簡單省事兒還賊好吃。保管你們都想吃下一回。

雞肉的話,正好前陣子我從娘家拿了半簍子板栗回來,想着過節的時候炖雞吃,這就正好了,板栗炖雞,也挺補的。

在蒸個雞蛋辣椒焖子,給孩子們蒸個蛋羹,煮幾個嫩玉米讓小的們磨牙。”

“再來個爆炒豬肝呗,三嫂。”老六點菜道。

“還有辣椒爆肥腸。”

“行行,都做,都做。”

三嫂趙杏花的爹是東陽村裏做大席的。

十裏八村,誰家有紅白喜事都找她爹,家裏包括她娘在內,還有哥哥姐姐,都能跟着輪大炒勺,她從小跟着看,不用特地學都比她哥和她姐強。

用她爹的話說,天生靈性。

“咳,老三家的,這塊牛肉,你看是炒了還是烀上?”野牛肉,怕是不好熟,老的小的咬不動。

梁三嫂才看見,湊近了細看,“這是牛肉啊,我爹都沒做過牛肉席面呢。”

這年頭誰家殺牛啊,別說沒牛,有也照看得小心着呢,啥時候能輪到他們這樣的人家吃牛肉啊。

梁五梁六都擔心起來,萬一做不好,白瞎不是。

梁三嫂切一聲,“你們放心,我要是都做不好,你們還指望別人?”好歹她經常看做席面,沒做過牛肉,也大體知道這類肉怎麽做。

“現在就烀上吧,到晚上吃飯正好爛爛的。我找點材料,蔥姜蒜,還有大料,辣椒少來點,有山楂果子沒,找點來。”

一通安排下來,把幾個人指揮得也是團團轉。

兒媳婦做飯這方面不用她操心,油啊,鹽的,自己看着使,都是家裏人,心裏都有數呢。

兩邊的廚房裏熱火朝天,東院主要是梁三嫂主廚做菜,西院蒸饅頭。

傍晚的時候,飯菜端上桌兒,大人孩子香的喲。

梁老爹誇贊道:“老三家的受累了,這做的趕上席面了。”

梁母也道:“咱們梁家的媳婦各個都好,今晚大家都出力了,老三媳婦尤其出力最多,這菜做的不白瞎材料。”

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全都誇地真心實意。

梁三嫂雖然很累,但有公爹這句話也值得了,尤其是家裏三十多口人的誇獎,如此高光時刻,讓她覺得無比舒暢。

大家自然是先搶牛肉吃。

梁七和小八跟幾個大點的侄子一桌,夾一筷子烀爛熟的牛肉,“跟烤的不一樣。更爛糊,不塞牙。”

“朱大俠肯定沒吃過烀牛肉。”梁小八不忘惦記朱大俠,人家給的牛肉麽。

梁七點點頭,“她都沒口鐵鍋,整天就是烤肉。”

一家人多數悶頭吃,不吱聲,這個時候不多吃是傻子。

============================

剛吃到一半,外頭傳來吆喝聲:“老梁頭在家嗎?”

能這麽喊的只有他那老親家,大閨女的老公公,姜家老爺子。

大家夥對視一眼,默契地把各桌上的牛肉悄悄端了下去,連小孩們被低聲叮囑後都沒吵鬧。

因為不吱聲明天還有的吃,吱聲了就得被姜爺爺端走。別看他們小,護食這方面,他們也很行的。

梁老爹隔着窗戶應了一聲,老二去開門迎人。

自己也假意忙活着,就是半天也沒見真正地穿鞋下地。

堂屋們打開來,姜老爺子帶頭先邁進來,後面跟着村長和梁二哥。

“喲,這不巧的,正吃飯呢?”姜老爺子嘴上說得挺不好意思的,眼睛卻快速地掃了一遍菜色,“你們家這夥食,都趕上過大年了。”

梁母不客氣道:“哪能呢,我們家過年都沒吃這麽好。”

“噗嗤——”不知道誰沒忍住,笑噴了,連一向穩重的梁大嫂,梁二嫂都扭着頭捂嘴。

梁老頭起身招呼,“親家公和大侄子,你們吃了沒?沒吃坐下吃點?”

村長大侄子臉色都鑲黑邊了,就因為二弟娶了梁老頭的大女兒,他就平白小了一輩兒。誰讓他家老爺子和老太太生老二晚呢。

最主要是他和梁老頭都是村裏有名的能過日子的人,誰家過得更好都是比着來的,明眼人都知道。就連他接了村長的位置,不少村裏人都說是梁老頭被抓去打仗了,不然輪不到他。

這事兒讓他一直如鲠在喉,咽不下去,吐不出來。後來,對方竟然又長了他一輩兒,就很難忍也得忍。

他剛想說吃過了,他爹就咳咳兩聲,“那正好,”姜老爺子還扭頭跟姜氏道:“大侄女,有酒沒?這麽好的菜,咱爺幾個喝點?”

姜氏沒好氣道,“沒酒,不年不節的,誰家打酒!”雖然是本家,都出了五服不說,這老爺子仗着年歲大,到哪兒都不見外,就不那麽招人待見。

話雖如此,妯娌兩個還是收拾收拾給他們倒騰出一個小炕桌來,讓他們幾個單獨一桌吃。

姜老爺子吃得美滋滋,他們姜家過年也沒吃這麽好。

肚子裏有了貨,姜老爺子才說:“今兒個我聽說你家老二,老三哥幾個牽了幾頭野牛回來。”

什麽聽說啊,就是眼巴巴盯着他家吧。梁家幾個小兄弟擠眼睛、拐胳膊的,趕緊吃飽了下桌去。

梁老爹不慌不忙地啃着脊骨,嗯,老三媳婦這炖的肉爛糊還入味:“這麽大的雨,連我都沒看清,誰眼神兒那麽好使看見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