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種菜

第007章 種菜

“野山參賣給誰了,得這許多銀子?”常媽媽目瞪口呆地問

姜舒月挖山參賣山參的時候,馮巧兒一直在昏迷,等她準備做飯時,馮巧兒才醒。

印公子的手下非常有分寸,真就只是讓馮巧兒暈了一會兒,醒來照樣活蹦亂跳。

馮巧兒拿到銀子,問也不問直接跑去莊頭家換吃食,回來就悶頭做飯炖肉,連那包點心都不惦記了。

不過姜舒月相信馮巧兒,超強的邏輯自洽能力讓她說什麽都像是那麽回事。

再加上馮巧兒年紀小,長得憨厚,很容易建立信任感。

聽常媽媽問起,姜舒月看向馮巧兒,馮巧兒果然接話:“賣給印公子了!印公子人好,給的價錢也公道!”

典型的記吃不記打。

常媽媽知道這個印公子,是個大善人,經常拿點心接濟她們,不求回報。

從姜舒月穿越,到賣野山參賺錢,其中所有不合理的地方,全都被馮巧兒超強的邏輯自洽能力給抹平了。

常媽媽也不是個愛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畢竟在溫飽面前,什麽都是浮雲。

借糧沒有,買糧就有了。常媽媽拿錢過去的時候,左婆子忙前忙後,別提多熱情了,給的還是友情價,比城裏糧鋪便宜許多。

不為別的,主要是今年左婆子打算給左寶樹娶媳婦。娶媳婦就要給彩禮,彩禮只有糧食可不行,還要拿銀子。

左家有糧食,奈何将糧食挑出山太費勁兒,倒不如便宜點賣給常媽媽。

銀子是常媽媽揣過去的,糧食卻是左寶樹帶人挑過來的。挑糧食進門的時候,他一眼就看見了拿着小鎬在刨地的馮巧兒,和站在旁邊教馮巧兒刨地的姜舒月。

Advertisement

“不用刨得太深,表層浮土就行。”姜舒月才站一會兒已經累了,回身往竈屋走,倚在竈屋的門框上說話。

左寶樹驚喜地将目光移到姜舒月身上,他不敢跟姜舒月說話,只回頭問常媽媽:“姑娘這是……全好了?”

常媽媽敷衍地“啊”了一聲,催促他帶人把糧食搬到廂房,然後扶着腰将人送走,片刻都未停留。

早知道姑娘能好,她何必拿熱臉去貼左婆子的冷屁股。現在可好,左寶樹看上了姑娘,一瞧見眼睛都有些挪不開。

送走左寶樹,常媽媽笑吟吟将銀子還給姜舒月,姜舒月沒接:“錢您拿着,往後缺什麽直接買就成。”

姑娘是她奶大的,以後還要t嫁給她兒子做媳婦,錢給她拿着也行,左右都是一家人。

溫飽的問題暫時解決了,姜舒月開始琢磨賺錢的營生。

“你們這是要做什麽?”常媽媽見馮巧兒像模像樣地拿着小鎬翻土,忍不住問。

姜舒月含笑賣了一個關子:“到時候您就知道了。”

又問:“讓您買的東西都有嗎?”

常媽媽笑着說有,讓馮巧兒将廂房裏買的雜物都拿進竈屋。

姜舒月坐在鍋臺上檢查,兩個柳條編的帶孔小筐,兩個木盆,幾塊粗紗布,和一包菜籽。

“姑娘這是要做什麽呀?筐子底都戳壞了,怪可惜。”常媽媽蹙着眉問。

銀子是姑娘賺的,她想買就給她買好了,只當個玩意兒,常媽媽自己安慰自己。

姜舒月費力地從鍋裏舀了一點水倒進木盆,測試之後岔開話題:“這盆不錯,半點不漏。”

常媽媽不想在姑娘面前誇左寶樹能幹,可這後生的木匠手藝确實很好:“左家那兒子木工活還行,盆是早弄好了的,還沒送到雜貨鋪去。筐子是聽說之後現編的,眨眼就編完了。”

姜舒月聞言點點頭,拿起帶蓋的陶罐,聽常媽媽介紹:“咱們買糧買得多,我讓左婆子饒了一個油罐子,他們家自己的,沒收錢。”

姜舒月笑起來,朝常媽媽比出一個大拇指:“媽媽真厲害!”

姑娘沒傻之前就是個開朗的性子,這回大病初愈,性格越發好了。

中午做飯的時候,姜舒月讓馮巧兒把淘米水留下了,這會兒全部倒進陶罐裏。

此時馮巧兒的地表土也挖好了,姜舒月又撒了一些土在淘米水中,擡頭對目瞪口呆的母女二人說:“我這邊還需要兩個雞蛋殼,正好咱們晚上喝蛋花粥。”

中午才吃了米飯炖肉,晚上又喝蛋花粥,可把常媽媽心疼壞了。

不過姑娘才好,身體還虛着,補一補也是應該。

馮巧兒聽到蛋花粥,眼睛都亮了,看了一眼西斜的太陽,笑嘻嘻說:“我這就去做。”

忙活了一下午,她早餓了。

拿到雞蛋殼,姜舒月沒着急用,而是将蛋殼用碗盛了,放在窗臺上晾曬。

美滋滋喝完一碗蛋花粥,常媽媽心滿意足地靠在炕頭上,對姜舒月說:“先福晉在的時候,很愛做飯,做出來的飯菜比廚娘都好吃。家主那時候喜歡的不得了,只可惜……”

說到這裏,說不下去了,只剩眼眶微紅。

姑娘這做飯的手藝,多半是随了先福晉,教巧兒随手沖個蛋花粥,都這樣美味。

常媽媽堅信做飯手藝是天生的,後天學不會,不然她怎麽做了三年飯,手藝沒有半點長進。

并且主動忽略了馮巧兒是她女兒,以及馮巧兒一學就會的事實。

在常媽媽心裏無敵好喝的蛋花粥,姜舒月卻覺得差點意思。

主要是米不行,顆粒不飽滿,癟癟的,熬出粥來不香。

好在這時候的豬油比較純,取長補短,勉強能入口。

米的問題,以後姜舒月會解決,并不急于一時。

至于她天生會做飯的這個漏洞,都沒用馮巧兒邏輯自洽,常媽媽自己給補上了。

先福晉,也就是原主的生母會做飯,原主遺傳了親媽的手藝,任誰也挑不出毛病。

補上了穿越的最後一個漏洞,姜舒月趁着常媽媽和馮巧兒都在竈屋忙的時候,偷偷從空間裏取了一些培育過的空心菜種子,與常媽媽買回來的菜籽掉了包。

這類空心菜種子是特殊培育過的,有着極強的生命力和抗嚴寒的能力,并且對光照要求不高。

穿越前,姜舒月跟着導師為南極科考專門培育了這樣一批種子,能在南極科考的帳篷裏種植。

與南極相比,小冰河期這點寒冷,又算得了什麽。

南極有溫室,她在這裏有房子,有土炕,可以在冬天種出新鮮的蔬菜。

昨天聽說印公子很有錢,姜舒月就已經在琢磨怎麽割韭菜了。

高端局,玩的就是出其不意。

在寒冷的冬天,吃上一口現場采摘的新鮮蔬菜,在清朝絕對算新穎。

就算是皇宮,有實力建溫室大棚,也做不到現摘現吃。

姜舒月看了一眼四處漏風的屋子,農家樂,吃的就是一個新鮮。

找準方向之後,姜舒月指揮馮巧兒往兩個木盆裏倒水,然後将戳了小洞的柳筐架在盛了水的木盆上。

架上去的時候,盆裏的水剛好将柳筐底部打濕,姜舒月拿起紗布鋪在柳筐底,均勻地在濕潤的紗布上撒上空心菜種。

沒有噴壺,只能用手灑水,緩慢将種子打濕,最後讓馮巧兒将兩個木盆放在土炕上。

種子萌發需要溫度。

五天後,空心菜種子成功發芽,目測發芽率是百分之百,姜舒月:達标,一顆種子沒有浪費。

五天時間雞蛋殼也曬好了,姜舒月用手碾碎,放進發酵的淘米水中,蓋好蓋子。

淘米水、腐葉土和雞蛋殼,含有很多微量元素,是最天然的複合肥,能促進無土栽培植物快速生長。

這種天然複合肥可以直接用,但遠不如發酵過的肥力大,效果好。

“娘,你是不是沒洗腳,屋裏怎麽有點臭?”某天早晨,馮巧兒睡醒之後揉揉眼睛嘀咕。

姜舒月吸了吸鼻子,就知道她配置的營養液發酵成功了。

作為農學生,總要面對各種各樣氣味的肥料,姜舒月早免疫了。

大約聞到了熟悉的氣味,她剛才還夢見自己在穿越前第一次去溫室大棚記錄數據的情景。

姜舒月淡定地穿好衣裳,聽常媽媽叫屈:“我天天洗腳,哪裏臭了?我怎麽聞不見?”

她伸長了脖子在馮巧兒那邊聞聞,又朝姜舒月這邊聞,遲疑着說:“是姑娘那邊發出來的。”

土炕是這樣的,越靠近竈屋的那一邊炕越熱,越遠越涼。三人當中姜舒月身體最弱,自然是她睡最熱的那一邊,中間是常媽媽,最後才是馮巧兒。

在實驗室,不管發酵什麽都會密封,防止氣味外溢。但這個地方沒有密封罐,用陶罐發酵複合肥,肯定會有味道。

淘米水的發酵原液,加了腐葉土和雞蛋殼,氣味還算好聞的,至少對人體無害。不像某些化肥,聞多了中毒。

如果有條件加些橘子皮一起發酵,氣味會更好聞些。

只不過在清朝,冬天的橘子還是稀罕物,要從南邊運來,恐怕只有皇宮或者皇親國戚的府上才有。

起床之後,姜舒月先去馮巧兒那邊看過長滿空心菜幼苗的兩個柳筐,然後在馮巧兒的協助下給柳筐下的木盆換了清水。這才将發酵好的複合營養液倒入清水中,略微攪拌,最後把柳筐架上去。

普通空心菜幼苗在加入營養液之後,通常三十天左右長成。而培育過的空心菜,只需十五天就能收割。

姜舒月算着日子,最早一批菜應該能在初十之前采收。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