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章

雖然徐雪筠原本只打算上個農家樂門票的鏈接,但有游客說話她還是挺開心的,所以盡管不知道他從哪裏知道她家有農副産品賣,也很好脾氣:“你是要小麥嗎?”

不過,糧種?

“你是要沒脫殼的嗎?”

小麥種子種下去的時候是要脫殼的,在運輸的時候有的脫有的不脫,徐雪筠家沒有賣過種子,這一下給她搞懵了。

真的很少見到有人在網購平臺買糧種。

不過徐雪筠也沒說什麽,天下之大無奇不有。

不過糧種她家也可以賣的,畢竟她家的東西貴不光是品種貴,更重要的是培育過程中所花費的心血,要廢很大功夫才能保證食物的品相。

所以哪怕都是市面上一樣的種子,也不怕別人種了和他們搶生意。

第一個發出彈幕的是劉徹。

他一邊揚起下巴,得意洋洋的聽着大臣們對他能第一個和仙人對話的吹捧,一邊又奇怪于自己在天幕上的名字。

為何是豬豬陛下?

在漢朝,因為豬為貴肉,比雞鴨魚更難得,所以形容一個人是豬并不算是辱罵。

又因漢朝的豬多為黑豬,精瘦結實,所以多被人來形容人長的黑,長的結實。

但......

劉徹困惑的摸着自己的肚子。

Advertisement

他一不黑,二不壯實啊。

【豬豬陛下:要未脫殼的。】

他的彈幕像是打開了其他朝代新世界的大門,通過不斷摸索,一個接一個的彈幕飄了出來。

【我,秦始皇,打錢:所有糧種一起多少錢?長生不老藥賣嗎?】

【乃公什麽時候才能有四匹馬:大炮賣嗎?能打匈奴嗎?】

【到底誰是鞋拔子臉?!:有多少糧種?】

【七世紀東半球話事人:能多種糧種各買一些嗎?】

【霸道總裁八歲半:為什麽你們的玉米和我們的玉米不一樣?】

【我爹很愛我:什麽時候上架別的物品?】

【世宗弓四力半:......】

【位面之子:......】

【蓋章狂魔:......】

【日月當空:......】

【相父!出師表不夠長啊!:......】

【從此君王不早朝:......】

【......】

一連串的消息看的徐雪筠目不暇接,都不知道該回哪個好了。

原來直播間的不全是機器人啊。

她直接略過了第一條留言,畢竟那個名字一看就是網友整活,徐雪筠很崇拜秦始皇,所以不喜歡拿秦始皇整活的網友。

“大炮?你說的是模型還是什麽,不過哪一種我這裏都沒有,你去別的直播間看看吧。”

“有多少糧種,這個不好說。”

徐雪筠歪了歪頭,回想着自家有多少地。

不過就算有地,她也不能把所有的都賣了,畢竟她奶奶還要開農家樂呢。

徐雪筠沒想到自己的直播事業開展的這麽順利,猜測應該是她哥從奶奶那聽到她今天要開直播的消息,讓秘書給她買了點人,把直播間熱度加上來後順帶來了不少真人。

不過。

“我家吃的東西都不便宜的,你要是想要進貨,其實去別的地方會更劃算。”徐雪筠老老實實的說道。

是真的不劃算。

平時市場上的大米根據品種的不同,一般在二到五塊錢一斤,她家的別說雙倍了,翻個三四倍都是綽綽有餘的。

尤其像是水果類的更貴,單買根本就不值得,所以一般都只拿來送人,或者包含在農家樂門票中。

就比如草莓,市面上十塊到二十塊的都有,但她家的草莓單買要一百多一盒。

但徐雪筠的苦口婆心沒有起半點作用。

誰讓他們只能在她這買呢。

見他們沒有被勸退,反而一個接一個的問起了價格和品種,徐雪筠拿着手機就跑回屋子裏:“奶奶,奶奶——有人想買咱家的大米!”

有一堆冤大頭,人傻,錢多,速來!

*

劉邦摸了摸鼻子,猜出來了徐雪筠的想法。

但冤大頭就冤大頭吧,誰讓他們只能在這買呢。

擡頭瞧着天幕,他剛才的發言已經被頂上去了,但名字他卻記住了。

劉邦小聲嘀咕:“竟拿乃公湊不起四匹同色之馬調侃。”

實在是太促狹,太不給面子了。

尤其是這天幕各朝各代都能看到,真實讓無論熟悉還是不熟悉他的皇帝,都知道他大漢初期的艱難了。

幸好劉邦本就不是多要臉的人,被打趣兩句就被打趣兩句。

衆人皆期待徐雪筠會帶來好消息。

百姓在看到天幕上那可能屬于自己朝代的君王急切的問話,不禁皆感動的落下淚來。

他們就知道,他們的皇帝不是只會貪圖享樂的昏君!

他們自發的下跪祈禱,祈禱天幕能夠大發慈悲,将神種分發到他們的世界。

朱元璋心裏沒底:“這神種不會一株便要上萬金吧。”

現在正值建國之初,他口袋裏不是掏不出來錢,但養兵,獎勵墾荒,興修水利,處處要錢。

神種雖好,他卻也不能耗盡全國之力供養,那反倒本末倒置,有礙國家運轉。

劉徹也和他一樣嘀咕,原因自然只有一個,那就是沒錢。

劉徹要比朱元璋好一些,可他已經開始準備攻打匈奴,揚大漢風威,所以銀子已經确定了用途。

可神種......

因為徐雪筠的再三強調,所以衆人無不擔心神種價格會格外高昂。

劉邦也召來了蕭何,詢問國庫中銀兩幾何。

蕭何也很無奈。

畢竟從劉邦這個讓人生笑的名字就能看出,大漢初期,整個國家都是一窮二白的狀态,正需要休養生息。

他只能頂着劉邦期待的視線,硬着頭皮報出來了一個數字。

若當真價值千金,那他們是真的沒錢買,只能想辦法湊幾株,自己慢慢培育做種。

慢是慢了些,但十年二十年之後,也能夠漸漸推廣開來。

徐雪筠樓上樓下的找了一圈才終于在陽臺找到正在邊聽電臺邊織毛衣的老人。

“奶奶,有人要買東西。”

徐雪筠抽了個椅子坐過去,把手機遞給她看:“好像還要買挺多呢。”

奶奶連手機都沒接過來呢,就已經笑呵呵誇起來了:“歐呦,我們乖囡這麽厲害啊,真是幫嗯奶大忙了。”

奶奶是上海人,和爺爺是當時第一批下海經商的人,所以現在即使已經搬到中原許多年,卻還是帶着些滬話腔調。

徐雪筠小的時候遇到過不出力的保姆,父母發現後就一直把她帶在身邊,忙的時候就讓爺爺奶奶或者大她十幾歲的哥哥照顧,所以她雖然在上海出生,卻并不會說滬話。

但稱呼的不同不影響親人之間的感情:“他們好像要買沒脫殼的小麥。”

現代人說糧食,第一時間想的幾乎都是大米和小麥,土豆,地瓜,玉米之類的更多的是作為配菜食用。

奶奶扶了扶老花鏡,認認真真的瞧了起來。

她雖然身體不太行了,但一點也不落伍,是個新潮的老太太,也偶爾看過自家企業的微博和視頻號,所以不需要徐雪筠對她多解釋什麽。

她瞧了瞧,心裏有了點猜測。

“沒事,我們的手續都是全的,等會我讓小王給你打個電話,庫存的事情你問他就好了。”

她覺得直播間內的人,多半是認出來乖囡和這個農家樂的人。

是與不是,都沒什麽危險的,剛好幫她哄孩子了。

人老了,就怕靜,奶奶可想讓孫女在家多待會,孩子虧點錢又怕什麽的,總比出去創業好。

徐雪筠用來直播的手機不是自己的常用機,所以在對直播間解釋自己得去問一下庫存和上架的事情後,就把手機放到奶奶這裏,讓她幫忙直播一下。

奶奶也沒特別幹什麽,就繼續織着毛衣聽着電臺。

電臺內傳來了溫潤的男聲。

“上回我們說完了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那這一回我們就要說商鞅變法的結果了。”

正盯着奶奶用來編織毛衣的毛線沉思默想的衆人猛的一驚。

這天幕,竟能給他們透漏未來之事嗎?!

秦朝。

“是商君!”君臣都紛紛露出意外的神色,沒想到竟然能夠從天幕中聽到熟悉的名字。

商鞅原名公孫鞅,因是衛國國君的後裔,所以又稱衛鞅,因為曾在河西之戰中立功,獲封于商十五邑,號為商君,所以才被世人喚為商鞅。

李斯和商鞅本都繼承法家思想,所以李斯對商鞅的變法十分推崇,在編寫秦律時也多有參考。

此時不禁激動道:“商君大才,見識高遠,乃我國治國根本啊!其名流傳久遠,正說明我秦亦久遠!”

嬴政的面色緩和了些:“善。”

之前在看到那些一看就不屬于秦朝皇室的名字時,嬴政心中不是全然不在乎。

他盡管想過秦朝也會如同周朝一樣滅亡,但當真正看到這一幕的時候還是不免不悅。

只不知道這天幕是否能讓他知道秦朝到底傳了幾代,是否有周朝的壽數。

電臺主持人的聲音不急不緩:“西漢時期,有一個叫賈誼的著名政論家、文學家,他曾經寫過一篇十分出名的文章,叫做《過秦論》,這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必背課文,想必大家都熟記于心。在《漢書·司馬相如傳贊》中說道,司馬相如作賦諷谏漢武帝,但因為過于講究文章的辭藻,所以适得其反,這便是當時的風氣,和司馬相如同一時期的賈誼所作的《過秦論》也是如此。”

劉邦疑惑:“西漢?”

呂雉把手中的青銅盞放下,若有所思:“難道,是同周朝一般。”

周朝也分為了西周和東周。

劉邦的表情和他的大漢一樣,裂開了。

他這才剛剛成立漢朝啊!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