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第16章

他們出發的早,現在太陽并不毒辣。

徐雪筠其實也沒怎麽來過紅薯地,原因有些出乎意料的簡單:“我不喜歡吃紅薯。”

好吧,現代年輕人特有的,并且在長輩的嬌慣下更為嚴重的挑食。

李世民作為幾人中唯一親口嘗過紅薯幹的人,發自內心的疑惑了:“為什麽呢,紅薯那麽好吃。”

紅薯幹和紅薯仔他都嘗了,紅薯幹脆甜脆甜的,紅薯仔香甜軟糯......

他這話一出,徐雪筠沒忍住笑了。

香甜軟糯,真的好像是接了錢的廣子。

不過這個用來形容紅薯仔還真的很準确。

“就是因為太甜了,我不喜歡吃太甜的東西。”

尤其是紅薯仔,一口咬下去,感覺牙齒都被因為水份蒸發而濃縮的糖包裹起來了——膩的驚人。

烤紅薯每次吃都要弄一手也不方便,紅薯粥就更不喜歡了,她覺得煮過的紅薯口感很奇怪——而且這個好像又太不甜了。

幾人和天幕一起呲牙咧嘴的聽着她的理由。

這樣的孩子要是在他們家,那鐵定是得挨打的。

哪那麽多事。

朱元璋最受不了,搖搖頭就彎下腰看紅薯葉去了:“怎麽養的孩子。”

Advertisement

劉徹一向對現代的事物适應良好,但現在也理解不了徐雪筠的想法。

怎麽甜了不喜歡,不甜了也不喜歡?

徐雪筠見朱元璋和趙匡胤看紅薯藤看的認真,介紹道:“俗話說紅薯全身都是寶,紅薯産量高,味道好,紅薯葉和紅薯藤也可以吃,我雖然不太喜歡吃紅薯,但很喜歡吃奶奶做的紅薯葉窩窩頭——蘸上辣醬味道可好啦。”

“至于這個紅薯藤我是沒吃過,奶奶說以前人吃不飽飯的時候就會吃它,但現在紅薯藤喂豬的比較多。”徐雪筠捏了一根紅薯藤起來打量兩下,“看着感覺也不太好吃。”

嬴政卻不在意這個,只要能吃就行。

事實上和他一樣不在意的人在觀看天幕的世界中還有許多。

尤其是正逢災年的那些朝代。

什麽紅薯藤好不好吃——只要能吃,他們就都能咽下去。

劉備也高興:“紅薯可真是個好東西。”

這也能吃,那也能吃。

天上的好東西可真多呀。

唐朝,年邁的杜甫見紅薯也不禁面露渴望。

若是,若是他也能有這紅薯神種......

他的腦海中回憶起自己少年打馬游街時看到的安居樂業的百姓。

但映入眼簾的卻是戰火連天,國破家亡,路上幾乎家家帶孝的場景。

他們的君王呢?

杜甫連他們的天子此時是否還被天幕承認,是否在為百姓謀劃,想要為他們購買糧種都不盡而知。

皇上早已不是他記憶中的皇上。

天下也早已不是他記憶中的天下。

此時的國家災難絕對不是因為缺少糧食而造成的。

可明明,可明明那個人他本來做的很好啊,可明明那個人他本來可以帶給百姓幸福啊!

想到此處,杜甫不禁潸然淚下,只覺得這麽多年的一切還如同夢中虛幻的泡影一般。

他多希望自己再次睜眼時,便又能夠回到那無憂無慮的少年時期,自己的祖父與父親尚且健在,統治者善鑒明理,天下一片春和景明的好風光。

可他知道,這只是自己的幻想而已。

所以他只是杵起自己的拐杖。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

李世民的心不知怎麽突然刺痛了一下,他皺了皺眉,問道:“午膳可否做上幾道紅薯相關的菜肴?”

這又不是什麽大事,徐雪筠當然同意,只是決定等會再在菜單上加幾道肉菜。

嗯,她吃。

她還長身體呢,光吃紅薯哪行。

朱元璋已經迫不及待了,沒等徐雪筠拿來鏟子,用手就開始刨起來。

一刨就挖出來了一個紅薯蛋子。

他本來以為是自己第一下挖的位置好,結果再往旁邊挖,又一個碩大的紅薯蛋子。

幾人還是第一次見到紅薯完整的樣子。

趙匡胤伸手拿起來拎了拎,不免震驚:“這一塊紅薯便巴掌那麽大嗎?!”

徐雪筠本想反駁他,這明明比巴掌大多了,但一看到趙匡胤的手,她又沉默了。

如果是按這個巴掌來算的話......

好,好像也沒有毛病哈。

朱元璋繼續向旁邊挖,越挖越多,幾人都忍不住上手拿了一塊掂量重量。

“這一塊約莫有一斤。”劉徹沒怎麽幹過這種活計,拿不準。

康熙只上下打量了兩眼,就确定了:“得有一斤二兩多。”

作為打造了康乾盛世,被稱為千古一帝的他,是個十分注重農業的人,不僅自己經常下田,還會帶着孩子一起下田耕作,不願讓他們成為一個不知五谷為何物的清君子。

但劉徹拿不準沒關系,徐雪筠這兒有秤啊。

幾人昨天在幫徐雪筠裝貨的時候便學會了這邊的換算方式。

“620克,壯漢吃兩個就飽了。”朱元璋很是喜愛。

他親手挖的,自然最清楚這紅薯的産量沒有作假。

是真真實實的一挖一大串。

徐雪筠卻搖頭:“紅薯不壓餓,吃的時候飽了,過兩三個小時就覺得肚子裏空蕩蕩的。”

嬴政這個時候倒是大方起來了:“那便在勞作的時候也帶上一個,一日吃三個總是夠的。”

徐雪筠一臉無奈的看着他。

先不說人一天是要吃三頓飯的,其次一天只吃紅薯——徐雪筠簡直都不敢想那個人放的屁得有多辣眼睛。

而且紅薯的營養很單一啊,長期吃對身體不好的。

李世民摸着下巴:“就是這紅薯終究還是沒有麥粒和稻谷可以保存的時間久。”

若是能夠長久存着,人餓的時候便能烤上一個,那真真才是好極了。

衛青從劉徹掂量紅薯重量的時候就盯上了那紅薯。

他怎麽覺得,這紅薯做幹糧極好呢。

産量大,盡管水份也大,沒有谷物來的儲存方便,可軍中消耗也大,幾千幾萬人的口糧導致庫中每天減少的糧食讓人看着便心驚。

再大的産量不出一個月也吃完了。

只是運輸是一個難題。

紅薯水分大,就意味着同等重量能保證肚子的糧食比起來,紅薯要比谷物重的多。

于是他又盯上了後世的皇帝之前吃過的兩種零食。

‘紅薯幹’和‘紅薯仔’。

不知這兩種運輸和保存又會有什麽新的困難呢?

徐雪筠這次沒準備下地,因為她覺得她的客人們好像對從地裏扒拉出來糧食這件事有着樂此不疲的興趣。

昨天只是因為開播第一天,所以她親自開收割機收割,但之後要賣那麽多貨,總不能每一樣她來,所以其實一大早天将将亮的時候,就有一批人來這兒收過一次貨了。

他們這紅薯種的少,因為不當主食吃,只是作為一道菜,所以只有小型的手扶拖拉機——收紅薯和土豆用的都是這個。

朱元璋幾人先拿鏟子和耙翻了翻地,翻出來小一百個紅薯确定了産量,接着就提出想要看一看小型手扶拖拉機。

看就看呗,徐雪筠連地都沒下,蹲在小道旁給他們說位置,幾個人興沖沖的就把手扶拖拉機取過來了。

——甚至還是沒開開關,直接把大幾十斤的拖拉機扛過來的。

徐雪筠是真的感嘆。

怎麽感覺每隔十二年人的身體素質就下降一次呢,她爺爺年輕的時候據說一個人能扛起來四袋米,到她哥那,徐雪筠覺得兩袋勉勉強強也是可以的。

但到了她這。

好吧,徐雪筠承認自己就是當代惡臭青年,天天吹空調,看手機,看電腦,把身體玩廢了。

怎麽了?這又怎麽了?

她叉着腰給理直氣壯的給自己鼓氣。

起碼放假這幾天她還沒熬夜吧,之前大學裏第二天沒早八,她能在前一天晚上五點才睡覺。

趙匡胤不知道她在想什麽,疑惑的推了推:“徐姑娘,開機子啊。”

“哦,來了。”

徐雪筠一秒回神,墊着腳尖跑到小拖拉機旁邊。

這種機器的操作很簡單,就只有開關和頻率,高度這四個按鈕需要經常調節。

徐雪筠一說他們就會了。

衆多皇帝把專營此道的匠人喊來,讓他們學習仿制。

匠人們一臉為難。

其實就像是徐姑娘昨天用過的編織袋一樣,那種編織的方法看着其實不難,他們沒兩下就做出來了,甚至比徐姑娘做的更美觀。

可徐姑娘手中的編織袋看着就是比他們的更結實耐磨——這就是材料的問題了。

徐姑娘說他們的編織袋是塑料制成的,可塑料又為何物呢?許多人翻了一晚上的古籍,也沒找到塑料的出處,把頭都給撓破了。

這收割機也是。

其實看着樣貌,知道它的原理并不困難。

但徐姑娘手中的機器是如何運轉起來的呢,裏面的零件為何會自己啓動?

這就讓他們不知所以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