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第31章
幾人開頭拍的倒是很順利,因為第一次接觸攝影就是在徐姑娘的直播上,所以反而并沒有對攝像頭會攝魂的恐懼,而且因為找不準攝像頭的位置,所以也不會出現頻頻看鏡頭的表現。
最多就是走位有點差,但徐雪筠的移動可以彌補這一點。
但劇本上只寫到第一章 結束,那想要完成任務三就必須要有一個完整的劇本。
也就是說,需要幾人自己書寫。
李清照表示這事急不得,然後瞧了眼天色後,拉起徐雪筠的手:“可要我為你講睡前故事?”
先不說她自身的經歷,就只說她幼時看過的那些話本壘起來甚至能夠有屋頂的高度。
任是怎麽講都講不完的,也一定能從中找到适合徐姑娘的故事。
徐雪筠興奮的小臉紅撲撲的:“好啊好啊。”
她都好久沒有和小姐妹睡一個被窩了。
高興的不得了,全然不知道李清照和上官婉兒盯着的其實是任務的獎勵。
趙匡胤很欣慰:“我就說李姑娘得是一個溫柔如水的女子。”
他果然沒說錯。
“不過我得先去拿個快遞,現在快遞站都快要關門了。”快遞站九點關門,現在已經八點多了,說到這裏,徐雪筠就很生氣,“我家都有門牌號的,結果新來的快遞員非要說什麽找不到找不到,給我送到快遞站去了。”
她家有那——麽大。
快遞站有那——麽遠。
Advertisement
這對于平時不用出門就能在家裏面收到一堆快遞的徐雪筠來說天都要塌了。
她都跑到那麽遠的快遞站了,那那個東西她為什麽還要在網上買呀?
可抱怨歸抱怨,徐雪筠也沒有因為一次小事就去投訴的想法,畢竟現在正值暑假,那個快遞員又說自己是新來的,聽着聲音又不大,萬一是個暑假工,她一投訴再沒了工作回家挨罵可糟了。
一般情況下徐雪筠還是抱着能和人好好相處,就和人好好相處的想法。
當然如果下次那個快遞員再不聽她的話,把她的快遞送到快遞站,她就真的要生氣了!
而且剛好夏促,她買了不少東西,時間比較集中,全都是那個快遞員送的,所以徐雪筠估摸着自己這一趟得拿二十多個快遞。
沒錯,她就是買快遞的大戶。
快遞。
對于幾人來說又是一個稀奇的名詞。
在表達出自己也想跟着去轉一圈,看看周圍的環境後,徐雪筠就把他們都帶上了車。
說是遠,不過開車的話一腳油門也就到了,不到十分鐘的功夫。
周圍拿快遞的人看這一車轟隆隆的下來六七個人還以為怎麽了,紛紛躲得遠遠的,但又沒躲太遠,一個個在那拿着手機看熱鬧。
徐雪筠一心只有自己的快遞沒有發覺,社會生活經驗豐富的其餘幾人一下子就明白自己這是被當成找事的了,不免有些哭笑不得。
劉備很無奈:“丞相這麽和善的人。”
怎麽可能無緣無故去徒生事端呢?
這個快遞站是自助掃碼出門,所以李白見徐雪筠一進門沒和任何人搭話便直奔放了許多箱子的貨架,覺得很奇怪:“莫非徐姑娘已經和人約定好了貨物的位置?”
可不是說有許多貨物嗎?難道全都放在一個位置,但看徐姑娘拿完一個立刻又去另外一個貨架上翻找的樣子也不像啊,但若不是提前約定好,她又如何知道自己的貨物在哪個位置呢。
直到他到旁邊看了好一會後才明白,徐姑娘的腦海中沒有貨物的位置,可是一直帶着的手機上卻有。
那什麽2-5-3211。
按照順序排列,第一個是貨架的編號,第二個是層數的編號,第三個才是物品的編號。
這法子好,清晰明了。
只是人人都自己尋找自己拿出去,難道不會有人偷拿嗎?
很有憂患意識的杜甫問了這個問題。
徐雪筠也沒奇怪,因為自助拿快遞的地方其實也沒有很多,還有很多小的快遞驿站都是統一讓快遞站的工作人員掃碼出貨的。
“你看那個牆角,好多個攝像頭呢,每一個貨架都照得清清楚楚的,出庫的時候還會拍照留存,拿錯自己還回來沒事,拿錯要是一直不還,人家報警,警察一下子就能找到。”
攝像頭他們一看都知道是什麽了,就是下午他們拍攝用的物件,只是挂在了牆上。
上官婉兒覺得這快遞倒沒什麽值得特別羨慕的,可這攝像頭是當真不錯,若她大唐也能布滿這攝像頭,就能及時找到那些作奸犯科的犯人了。
想必城中的拍花子也能少上不少。
大唐即使正處在國力昌盛的時期,但拍花子是哪個朝代也不可能完全滅絕的。
朱元璋之前在看到直播的時候其實就想過,若是人人都直播,而他專門負責人去觀看,這樣不就能知道每個大臣都做了甚麽事,有無貪污。
但他也只是想想而已,因為他很清楚,若是他真如此嚴格,想必那些人會比害怕抄家還要害怕這攝像頭。
水至清則無魚——他不是同意讓他們貪污或者貪小污,而是說這些人恐怕一想到攝像頭後會有人在看,估計連吃飯睡覺都不自在,這對精神上是一種莫大的折磨。
所以就只能砸着嘴放棄了。
徐雪筠拿了三四個快遞手上就沒空了,但她還得看快遞碼,所以準備先出貨放到車上,之後再回來拿快遞。
一直關注着她的諸葛亮卻早早發現了她的困境,上前一步把她手上的快遞接了過來。
徐雪筠有點擔心:“會不會把衣服給弄髒啊?”
這都是拍攝用的服裝,之後還要穿的。
諸葛亮卻早就想到了這一點:“不知能不能借洗衣機一用。”
洗衣機,洗衣機,顧名思義,那就是洗衣服的機器。
諸葛亮可沒忘記有個任務是搞清楚洗衣機的工作原理,只是之前的幾位帝王并沒有像他們一樣的空餘時間,所以并未提起過這件事。
畢竟吃飽飯總是要比洗幹淨衣物更為重要。
但現在既不能收割糧種,又不能主動去觸發別的任務,諸葛亮便覺得自己不如就來看看洗衣機是什麽神奇物件。
這有什麽的,一層樓本來就配置了兩臺洗衣機,徐雪筠一口答應了下來。
在幾人的幫忙下,很快徐雪筠就找完了自己的快遞,現在每個人的手上都摞着好幾個大小不一的盒子。
蘇轼聽徐雪筠說這盒子裏有許多食物,不由得羨慕:“真好啊,可以買到千裏之外的特産。”
其實古代也是有快遞的,并且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歷史相當久遠,早在殷商時期便出現了。
發展到周朝,‘快遞’開始出現明确的職務記載,該職務被稱為‘行夫’。
‘行夫’主要負責郵遞驿站等工作,并規定‘雖道有難,而不時必達’,這一點很像是現在的郵政,即使道路崎岖遙遠,但依舊會遍布他們的足跡。
不過和郵政有很大不同的是,當時的快遞主要是為傳遞政令和軍情存在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依附朝廷而存在的功能。
具體工作方法有步行和乘車兩種,在古書便有記載‘徒遽’和‘傳遽’,其中“傳”指用車傳遞,而“徒”則是急行步傳,讓人跑着去傳遞公函或信息。
但路途遙遠,中途必定要休息,古代的旅館其實并不如電視劇中想象的那麽多,尤其是在古而又古的時候,地廣人稀,連官道都沒有全部連接起來,為了不讓信件丢失,也是為了保護送信人不被野獸吃掉,朝廷便開始建立供傳信人休息住宿的地方。
據《周禮地官遺人》載,‘凡國野之道,十裏有,廬有飲食,三十裏有宿,宿有路室,路室有委’,這‘廬’便是吃飯的地方,‘宿’的意思從古至今都沒有變過,便是讓人休息睡覺的地方,‘路室’這個詞在現代已經不常用了,不過楚辭《七谏·怨世》中寫到,‘路室女之方桑兮,孔子過之以自侍’。有一個叫王逸的人曾對這句話有過注解,‘路室,客舍也’,賈公彥也說過,‘路室,候迎賓客之處’。
所以路室勉強可以同現代的賓館相提并論,不過它也有現代賓館所沒有的功能。
路室有委中的委也是一個如今并不常用的詞彙,可在古代它卻指代一個很重要的物品,那就是糧食或財寶。
古代糧食便可以換錢,所以結合這句話的意思來看就是在路室住宿,可以從路室這裏拿到之後行程所需要的糧食,也就是說,從吃穿到住宿再到盤纏,這一路上都可提供,這也從側面看出當時送信的不易,若是不全然提供好,那麽信件十之七八會在路途中丢失,又怎麽可能做到像現代一樣大面積的普及快遞。
我們現在最認可的快遞是郵政,郵政的政很好理解,郵政的郵又是從哪裏出來的呢。
是老熟人秦始皇規定的。
他在統一六國後,将之前的‘傳’,‘驲’,‘徒’等統稱為‘郵’,使‘郵’成為通信系統的專有名詞,即使之後的朝代對驿站功能多有改進,但‘郵’還是被保留了下來。
蘇轼被貶過許多次,每次被貶時即使覺得帶夠了盤纏和行李,但每次仍然會有忘記又常用的物件,就算現在的蘇轼還沒像歷史上一樣被貶多次,但文人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喜好游山玩水。
嗯,沒什麽吃的。
這對一般的文人來說還能夠忍受,但對于愛好美食的蘇轼來說便有些困苦,現在他聽到徐雪筠說在任何地方都能收到來自全國各地的快遞後真真是羨慕了。
這一輩子得吃多少好吃的啊。
徐雪筠還以為他是要推薦,還樂呵呵的和他說自己找到的各省寶藏美食,有些是蘇轼歷經千辛萬苦才去吃到的,有些是歷盡千辛萬苦也沒吃到的,還有些是聽到都沒聽到的。
杜甫很同情他,雖然人還站着,但看着魂都快飄了,可徐姑娘看起來完全不會察言觀色,一點都沒有發現。
朱元璋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後世的郵寄行業怎地如此發達。
因有唐朝‘一騎紅塵妃子笑’,和宋朝‘通遠鋪’的濫用,他為了不想讓子孫後代把資源都浪費在享樂上,所以下令‘非軍國大事不得善用驿馬及郵遞設施’。
難不成他還做錯了?
可馬匹就那麽多怎能全用來送東西,國家那麽大,若是從南到北送一趟,路途如此遙遠,若是這些人都去種地,那得種出來多少糧食?
他也不願再看到達官顯貴們奢靡的風氣,指——為了一口新鮮吃食跑死幾匹馬。
所以馬皇後便看到朱元璋又一個人坐在角落裏邊,不知道在琢磨什麽東西了。
但徐雪筠卻突然想到了一個好玩的事情。
“你們知道镖局是從哪個朝代發展起來的嗎?”
她的臉上帶着一些得意的賣弄,看在幾人眼裏甚至有些可愛。
杜甫很配合:“不知道。”
他也的确不知道。
“是明朝哦,因為明朝不讓快遞送私人貨物,可是大家總有自己私人的東西要送往各地,朱元璋把快遞的路堵死了,他們自己就去找門路。”
“所以‘镖’業迅猛發展,大江南北湧現出很多著名的镖局。”
為何需要‘镖’呢?因為貨物比信件更值錢,而且現在人人都知道朝廷的快遞送的都是信件,你去截了只會砍頭,沒什麽利益,可不就看中了送自己東西的大肥羊。
所以送東西的人就需要找有體能好的,手上功夫高超的,走南闖北經驗老道的人來護送貨物。
這一來一回就形成了一個産業鏈,而更多的商人一看到産業鏈已形成互送貨物有保障後,便也紛紛去找他們護送自己的貨物,而不只是私人寄自己的物品,更多的需求使更多的‘镖局’出現。
“镖局信奉關二爺,而且一路押镖,風險難料,所以為了保證成功率,每個镖局都有嚴格的行規,好像還得留點什麽抵押的東西。”
要不然你接了個大單子,跑一半自己把貨物吞了,把兄弟們殺了,遠走高飛了,那镖局該怎麽辦呢?
所以那時候的镖局有很多都是一大幫子人帶着他們的妻子兒女以及老人住在一起或住在周圍,也更喜歡注重感情的人,促使‘江湖義氣’的風氣形成。
徐雪筠說:“所以很多武俠小說的背景不是唐就是明,唐是風氣開放,明是比較好寫。”
該有的東西都有了,只差一個快意恩仇的故事。
徐雪筠說這麽多,其實就是為了問:“你們的劇本背景是在哪個朝代啊。”
幾人對視一眼,互相了解到了對方眼中的信息,接着決定少數服從多數,異口同聲:“唐!”
宋朝的蘇轼和李清照:“......”
沒辦法,誰讓他們差一個人呢。
諸葛亮對這些事情沒有勝負欲,只覺得年輕人真的很活潑,很有朝氣。
可這三人殊不知,最充滿‘義氣’二字的《水浒傳》和《三國演義》卻是發生在他們朝代的。
拿了快遞回到了家,徐雪筠就開始興致勃勃的拆快遞了,她其實很享受這種買一大堆快遞,然後忘記它們分別是什麽的感覺,有一種拆盲盒的快感。
幾人也都沒急着去幹自己的事情,全都圍在了徐雪筠的身邊。
因為,系統它又雙叒叕發布發布任務了!
這次的任務是【猜中快遞內的物品(0/15),每猜中一個便得十元獎勵,十五個猜中十個額外得五十元獎勵,十五個猜中十五個額外得一百元獎勵。】
就在幾人還奇怪為什麽是十五,他們明明幫徐姑娘取了二十多件快遞回來的時候,李清照猛的撲向正在拆快遞的徐雪筠:“手下留快遞!”
因為多的那幾件已經被徐姑娘拆了啊!
蘇轼數了數,一共七件。
好家夥,頓時少了七十元啊!
徐雪筠被猛地撲過來的李清照吓了一跳,在得知他們也想拆盲盒後雖有些意外,但也覺得開心。
這,就是她想賣門票的意義!
有人能夠陪她玩嘿嘿。
手中的快遞只劃開了一個淺淺的口子,誰也看不到裏面的內容,徐雪筠自己偷偷扒開看了一眼,确定內容後否定了蘇轼說的話。
“不是食物。”
上官婉兒抱胸看着周圍散落一地被拆開的物品。
有兩包零食,還有一盒彩色的樣貌精致的蠟燭,可愛的抱枕,三大袋貓糧,一盒貓條,一根不知道什麽布做成的皮筋。
嗯......的确是這個年齡的女孩會喜歡買的物件。
不是食物的話......
“是妝粉或口脂嗎?”上官婉兒參考了一下太平公主會喜歡買的物品。
徐雪筠一臉崇拜:“哇,你怎麽猜出來的?”
然後把東西拿了出來:“新出的口紅顏色,感覺挺适合秋天的。”
她雖然不天天化妝,但有點收集癖,家裏專門有個櫃子是給她放口紅和眼影的。
不過其他的化妝用品她倒是買的比較少,基本上只用自己熟悉的牌子。
在徐雪筠拿出來的瞬間,幾人邊看到任務進度條前面的零跳到了一。
十元到手。
徐雪筠下一個都不用打開,她一看快遞單面就知道是什麽了:“猜猜猜猜。”
蘇轼依舊第一個發言:“食物。”
徐雪筠卻還是殘忍的搖頭:“和吃的沒有半點關系。”
上一個已經猜過化妝用具了,上官婉兒覺得應該不會連續兩個都是,一下子也沒了頭緒。
杜甫試探的問道:“是生活用品嗎?”
徐雪筠卻也搖頭。
又不是吃的,又不是生活用具,那會是什麽。
李白随口道:“總不能是刀劍吧。”
本只是随便一說,結果沒想到徐雪筠這下卻沒有搖頭了,而是猶豫了起來。
不光是幾人的腦袋上頂着問號,就連觀看天幕的衆人腦袋上都頂着問號。
不是,你,你買刀劍做什麽?
徐雪筠覺得這不能算是猜到了,板着小臉一本正經:“不完全是。”
刀劍,還不完全是。
酷愛吃飯的蘇轼又提出了另外一種可能:“菜刀嗎?”
不對啊,他們是完完整整看完天幕直播的人。
徐姑娘不是說過自己廚藝不精嗎?
徐雪筠這次搖頭搖的更快了:“也不是。”
諸葛亮觀察着徐雪筠,見她随意的拿着快遞盒而不顯吃力,覺得即使是刀劍,也不是他們想象中的正經刀劍,無論是鐵還是銅又或者是其他金屬,其實若是要做到能夠切開物體的程度又被稱為刀劍的大小,重量都不會很輕。
“假的刀劍嗎?”
徐雪筠覺得再猜也就只能猜到這了,所以爽快的把快遞盒內的物體拆了出來:“醬醬~光劍!”
就是那個光劍變身的光劍!
而且她還買的是定制加貴版的,可伸縮可變顏色,可頻閃。
見徐雪筠興致勃勃的跑去把燈關了,接着用力一甩把劍甩長後劍突然亮了起來。
被閃到眼睛的幾人:“......”
猜了半天也沒想到過會是這種刀劍的觀衆:“......”
杜甫很謹慎:“是用來照亮的燈具嗎?”
雖然造型有些奇特,但的确可以用來在黑暗中視物。
徐雪筠啊了一聲:“不是啊,就是好玩。”
被拆開的快遞盒剛好落在諸葛亮的腳邊,他見到裏面還有一張白紙,便把它拿了出來。
是出庫的單據。
“一千三百二十八元?!”杜甫的心都在抽抽,“買它?!”
花錢也沒有這麽花的啊!
朱元璋這下可激動了:“我就說了,我當時根本就不是兇,是她敗家,是她敗家啊!”
哪個體會過賺錢之艱辛的人,看到她這種花法不心疼啊!
是她敗家,真的是她敗家啊!
*
但心疼歸心疼,錢還是要賺的。
下一個就比較正常了,蘇轼依舊第一個猜食物的時候徐雪筠就點頭了,幾人為難的只是确定這個吃食到底是什麽東西而已。
幸好幾人都見多識廣,在确定是某地的特産後試了幾次就猜了出來。
但下一個。
幾人好不容易猜到是玩具後見徐雪筠心虛的表情就覺得不對了。
快遞箱裏只有一個看起來十分劣質的罐子。
諸葛亮勉強還保持住微笑:“這是,玩具嗎?”
“東西呢?”
李白更是直接湊過去看被徐雪筠捂的死死的快遞單。
“......一團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
“你花錢買了一團空氣?!”
徐雪筠嘿嘿一笑:“我,我就想看看他會給我發個什麽東西。”
嬴政的奏折都批不下去了,扶着額頭深深吸了一口氣。
這和直接扔錢有什麽區別?
地主家的傻孩子也沒這麽傻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