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抄襲

抄襲

楚琰驚恐地抱緊頭,蹲下。

“轟”一聲巨響,粥棚轟然倒塌,煙塵漸散。

楚琰睜眼擡頭,自己正被齊煊護在身下。

齊煊的胸膛起伏艱難,頭背部被木梁壓迫,動彈不得。他雙腿骨折之聲隐約可聞,額角的血滴順着楚琰的臉龐滑落,染紅了地面。

“齊大人,你還好吧?”

楚琰長長的睫毛微微顫動,澈如秋水的眼眸蒙上一層淡淡的憂愁。然齊煊咧嘴癡笑一聲,喘着粗氣,“我買了保險,你得賠我……”

官兵搬開草棚木梁,把齊煊拉起來。楚琰迅速起身,幫忙扶起他,朝另外的帳篷走去。

帳內,傷員低泣嚎啕,血跡斑斑,藥香彌漫。救治之聲、求生之念,衆人皆奮力施救,焦急與緊張之氣氛溢于言表。

齊煊強撐着身體,站起來。楚琰連忙攙扶他的臂彎,柳眉微颦,“你傷得那麽重,起來幹嘛?”

“身為父母官,大難來臨,自當沖鋒在前,身先士卒,救民于水火。本官定當竭盡全力,護百姓平安。”說罷,齊煊身形微顫,面色蒼白卻堅毅,步履蹒跚,每一步卻顯得沉重而堅定。

齊煊筆挺着身體,站在臨時搭建的高臺上,指揮着士兵和百姓們搭建臨時帳篷,救治傷員,分發糧食。

傷員滿地,哀嚎聲不絕于耳。齊煊始終不離崗位,衆人無不感佩,士氣倍增。

楚琰衣袂飄飄,步履輕盈,行走于帳篷內外。前後奔忙,救治傷員,纖手如飛,為傷者包紮傷口,分發藥品,安慰受難百姓。

她那碧青色的身影,給灰蒙蒙的災區平添一抹鮮活之色。

災民們得到楚琰無微不至的照料,雙手合十,喚她“女菩薩”。楚琰支起身子,正好與高臺上的齊煊隔空遙視,目光交織,心神相契。

Advertisement

餘煙袅袅,天邊殘陽如血,染紅了半邊天際,逐漸隐沒在地平線下,留下淺淺的餘晖。

帳篷內,微弱的燭火搖曳生姿,映照着人們疲憊的面龐。

星辰漸現,稀疏的星光灑在大地上,仿佛在為這片受難之地帶來一絲慰藉。

遠處傳來幾聲犬吠,回蕩在寂靜的夜空。

楚琰提燈夜巡,經過齊煊的大帳。帳內閃爍着燭火的微光,映照出紗帳內一抹修長的剪影。

夜風輕拂,吹起楚琰如碧荷般的羅裙,發絲輕揚,她不禁輕咬朱唇,狹眸凝望着燭光中時隐時現的剪影,時間就此停滞一刻。

“哐當”一聲,楚琰掀簾入帳,只見齊煊赤裸着上身,吃力地躬身撿膏藥。從她的視角看去,他的背如刀削般堅毅,卻又滿是斑駁的血痕。

齊煊側目,見楚琰忽然闖了進來,有些無措,“出去。”

楚琰聞聲,退了幾步,站在帳簾前,背過身去,并未出帳,“齊,齊大人,您因救我而傷,民婦略盡綿薄之力,替您上藥如何?”

齊煊耳根微紅,連忙站起來,披上寝衣,“不勞胡夫人了。師爺、師爺……”他朝帳外喊道。

楚琰轉頭,“齊大人,大夥兒忙活了一天,都在帳外歇息了。民婦替您上藥吧!”

齊煊傲嬌地扭過頭去,楚琰上前撿起地上的膏藥一看,黑黢黢地一團,還發出難聞的怪味兒。

他看了眼楚琰質疑的眼神,“這些草藥能暫時緩解傷痛、止血。”

楚琰轉眸見齊煊背上斑駁的傷痕不斷滲出鮮血,寝衣已被染透。她掏出絲帕,“大人,請坐下,容我為您擦拭血跡。”

齊煊微微一愣,臉上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傲岸,輕哼一聲,語氣雖淡然卻透着幾分倔強:“這點小傷,本官自會處理。”

楚琰并未退卻,“大人,傷口若不及時處理,恐有不便。你為救我而傷,請您暫且坐下,讓我為您略盡綿薄之力。”

齊煊眼中閃過一抹溫柔,默然片刻,終是緩緩坐下。他那傲然的姿态稍稍放松,似乎在這片刻之間,卸下了心防。

楚琰輕輕挽起袖子,動作輕柔而細致,用溫水潤濕絲帕,小心翼翼地為縣官擦拭着傷口周圍的血跡。她的手法娴熟,背上穿來絲絲涼意。

齊煊微微側目,看着她專注擦拭神情,心房不禁泛起一陣漣漪。

擦拭幹淨後,楚琰從腰封掏出那瓶金瘡藥,手指沾出,輕柔地塗抹在傷口上。

藥膏在她指尖處均勻暈開,齊煊不禁顫栗,薄唇微抿,視線不自覺游移至別處,“這金瘡藥,胡夫人還未用完?”

楚琰替他蓋上幹淨的寝衣,“我看這上好的金瘡藥,齊大人比我更需要。”

把金瘡藥瓶子往旁邊的矮櫃一放,楚琰起身便要走出帳篷。

“這,這就走啦?”齊煊系好寝衣的帶子,連忙站起來。

“嗯,齊大人有何吩咐?”

轉臉看向齊煊,齊煊故作淡然地問道,“災後重建險的策案完成了?”

楚琰搖搖頭,“災後重建困難重重,需得官府和百姓同心共濟才行。百姓和官府處處面臨着挑戰與風險,我想,并非僅僅收容災民就完事兒,唯有一系列切合實際的險種才能幫助災區順利過渡,讓百姓重建家園。”

“确實困難重重,朝廷尤為重視災後複興,期望百姓早日恢複生産,安居樂業。如何防範風險,助百姓重建家園,官商民的同心共濟,缺一不可。”

楚琰看他的眼神甚是認同,“齊大人高見。胡家推廣保險,既能助大家趨利避害,減少經濟損失。還能廣設職役,使黎民百姓得以憑己力而溫飽。更甚者,與諸商同道共謀利益。”

燭光在她臉上映出溫柔的光,齊煊眼中含笑,透出幾分贊賞之意。

“其實,本朝保險市場很大,為何要獨一家享受保險經營權,讓有實力的商賈之間合衆聯盟,化競争為共贏,才是真的為黎明百姓謀福利哈!”

商賈世家之間無不是相互傾軋,你死我活。

化競争為共贏?

此婦人見解非凡,屢次拓寬齊煊之所識,不禁心生欽佩。

“嗯,本官有何可幫胡夫人的?”

楚琰連忙擺手搖頭,“別,千萬別……咱倆現在是判官和競标者的關系,叫人知道了,有損大人官聲。齊大人的好意,民婦心領了……”

楚琰退出了帳篷。

齊煊看着她的背影,目若深潭。

方才還貼心地為其上藥,探讨災後重建險的策案。

轉瞬卻忙于撇清幹系,匆匆離去。

齊煊走到案桌前,提筆蘸墨,在紙上工整地書寫着幾個大字:化競争為共贏

……

縣衙內堂,朱元乾、榮銘晟和楚琰,三家齊聚一堂,屏息靜氣等待第二輪評選結果的公布。

堂外,人聲鼎沸。當地黎民百姓和知名商賈聚集于此,密切關注這保險經營權競争的結果。

朱元乾斜睨了眼楚琰,“朱某聽聞,胡夫人前去西郊協助災後重建了?”

見楚琰并不理會,他又說道,“女子本弱,身處災區,不僅無力相助,反而還拖累他人。”

楚琰聞言,稍有薄怒,“朱老板安坐家中,紙上談兵,設計出來的策案就不會拖累他人,拖累百姓?”

“你……你,你竟敢頂撞我?誰人不知,齊大人為了救你,被房梁重壓,生生斷了幾根肋骨。”

朱元乾的話,讓楚琰怔愣片刻。

只知齊煊因他而傷,卻不知傷得那麽重。

見楚琰沒再反駁,朱元乾又說,“識相就快快認輸,退出評選。別在拖累齊大人,浪費大家的事件。”

楚琰側身,微微昂起頭,“齊大人愛民如子,絕不會見死不救的。粥棚坍塌,那是意外,換作是他人,齊大人也同樣會救,談何拖累?”

朱元乾被楚琰的辯駁得啞口無言。

“成敗在德,不在口舌。朱老板,人若心術不正,縱使巧舌如簧,亦難掩其劣。”

此言一出,朱元乾氣急敗壞,剛站起來,齊煊便從內堂走了出來,衆人見狀,忙起身作揖。

齊煊坐下,“三家老板,災後重建險的策案可準備好了?”

朱元乾胸有成竹地看了眼身後的章公公,率先站了起來,“朱家的策案在此。”

呈上策案後,朱元乾則開始了滔滔不絕地策案表述,“齊大人,三年大旱後又适逢一月水患,無數災民饑寒交迫、流離失所。朱某的策案內容是,建一所東華堂,讓無家可歸的災民暫逼。東華堂不僅提供食宿,還給災民們提供生存技能的訓練,待災民有了自理更新的能力,再補交保費。”

齊煊換了個坐姿,握手成拳,前臂抵在判桌上,眼神意會不明,“哦?朱老板的思緒怎會跟胡夫人如此相近?莫非是……”

朱元乾吓得有些無措,上前一步向齊煊解釋,“是……是抄襲。對,就是胡夫人技不如人抄襲朱某的策案。”

“你……明明是你盜了我的想法……”楚琰聞聲氣極。

朱元乾強裝鎮定,“哼,你說這策案是你想的?有何證據?你一婦道人家,怎麽可能有這樣的思緒……”

楚琰恨得牙癢癢。

齊煊饒有興味地看向他,“胡夫人,近日一直都在西郊協助赈災,如何抄襲朱老板的策案?”

同類推薦